任弘道:“途经上邽、狄道。”
辛武贤道:“狄道便是我故乡,过去天水、陇西同属于陇西郡,孝武皇帝时才分出来天水。因为李陵投降匈奴之事,天水人耻于与李氏同郡,说他们是陇西人,陇西人亦耻之,说其为天水人。”
“可他们都忘了,在数十年前,漠北之战刚打完那几年,李广不愿受刀笔之吏侮辱,引刀自刭,不但军士大夫一军皆哭,连六郡士庶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论老壮皆为垂涕。”
“那李广心胸狭窄,打仗也屡屡战败,还十分傲慢容易与人生隙,沦落到如此境地实属咎由自取。但六郡皆哭,不是因为爱戴他,而是哭吾等自己啊。”
辛武贤有些愤愤不平地将刀插在黄羊肉上:“六郡和凉州迫近羌胡,民俗修习战备,高上勇力,鞍马骑射。所以六郡良家子常被选为羽林、期门,以材力为官,名将多出焉。”
“可实际上,吾等不过是六博里的小卒,挡在前面流血流汗,历经百战,却很难当上枭子,混到大功封侯,好的差事和立功机会,过去多让外戚子弟得了去,如今嘛……”
辛武贤打住了没往下说,但任弘知道,如今能混上好差事和大功的,确实多为霍氏亲信故吏。
他笑道:“不然,孝武时六郡子弟立功封侯的仍然不少,如公孙贺、公孙敖、苏建、赵食其、李蔡等人。”
辛武贤摇头:“彼辈之所以能封侯立功,多有其缘由,其中公孙贺夫人为卫皇后姊,故能七为将军,出击匈奴无大功,而再侯,为丞相。”
“公孙敖则因有私恩于长平侯,故颇得提携,屡废屡起,凡四为将军,漠北之战时,长平侯弃李广而用公孙敖,便是想让他再度立功。”
“至于苏建、赵食其、李蔡等,多是沾了卫、霍的光,担当其校尉裨将,故侥幸封侯。”
任弘又道:“近年的傅公以斩楼兰而为义阳侯,他也是北地良家子出身,翁孙公则为后将军、关内侯,位列中朝。”
辛武贤亦不以为然:“赵翁孙固然有大功,可他哪怕被孝武皇帝接见过,仍做了二三十年小吏,之所以能有今日地位,最重要的,还是因为他做过大将军都尉,是大将军的人。”
同理,在辛武贤看来,傅介子之所以能顺利封侯,也与他得大将军赏识分不开。
“若不为外戚子弟,无父辈荫蔽,更没有得到大将军瞩目的人,就只能靠自己了。”
“就像我,就像道远。”
辛武贤指着任弘笑道:“道远此行作为护羌校尉,恐怕也被朝中赵翁孙等人叮嘱了一番‘大局为重’之类的话罢?可道远,肯定不会甘心赴任后无所作为吧?否则也不会刚到金城郡,就在金城县赎买了一个叛羌。”
得,这么快就被知道了,任弘停止了咀嚼,看向辛武贤:“辛都尉知道龙耶部之事?”
辛武贤道:“我毕竟早道远来金城郡大半年,也就朝中诸公被蒙在鼓里,此事在金城郡不是秘密。而先零羌意欲重返湟水,更是人尽皆知的事。”
他面容肃然地说道:“我前几日去湟峡巡视,发现先零羌已不满足于占据龙耶部的地盘,开始渡过湟水,侵入北面小月氏的草场了,想必今日,郡守就会召道远去商议此事,道远以为应当如何应对?”
“失礼了。”
任弘将嘴里那块硬硬的羊皮吐了出来,它真像极了金城羌中之事,难咬难嚼,咽下去也没啥营养,搞不好还会噎住脖子。
见任弘不答,辛武贤索性道明了自己的意图:“我相信以道远在西域的作为,绝不会对此坐视不理,然而浩星郡守老成持重,一味绥靖先零羌,去年我没来时,便坐视龙耶部被吞并,如今越发猖獗。”
任弘颔首,心里飞速消化着入金城郡以来获知的情报,果然如他所料,金城郡守、都尉在羌事上是有矛盾的。
浩星赐主绥靖,而辛武贤主攻伐,大汉的太守权力比秦时更大,尤其是边郡,下马能治民,上马能治军,浩星赐手下有属官太守长史“掌兵马”。
而都尉也要听太守号令行事,辛武贤这西部都尉权力有限,只能被动应敌,若想主动出击,根本绕不过浩星赐。
所以他需要盟友,任弘的到来,犹如久旱甘霖。
任弘看向辛武贤,低声道:“敢问辛都尉以为,应该如何应对?”
辛武贤道:“绝不可对先零羌一味忍让,此养虎为患也,道远作为护羌校尉,有将羌事回禀朝中的权力,不如将此间原委说得严重些,一一奏与典属国,叫大将军知晓,我也会一同上疏。”
“而身为护羌校尉,对诸羌可安缉,安缉之,可击,击之。如今既然先零羌自寻死路,不如你我合力做一番大事业,道远负责定计,我来调兵遣将,在先零羌侵犯湟北时果断出击,将彼辈驱逐回鲜水海去。”
任弘故作迟疑:“如此就要打大仗了,我听说钟种先零羌种类繁多,胜兵两三万,一旦起了冲突,绝不是金城一郡能对付的。”
“就是要大打!”
辛武贤击案道:“先零羌一定会伙同诸羌反击,明年朝廷举大兵时,你我必能为帅,西征拓地至鲜水海,屠灭诸羌,彻底解决羌虏大患,成就不世之功!”
……
PS:第二章 在23点30。
第230章 你们这些年轻人
到了日失时分,金城太守浩星赐果然派人来请任弘去太守府议事,随意聊了一会后,挥手让所有人都出去,连最亲信的长史也不例外,然后就与任弘说了这么一句话。
“金城县真是不懂事,道远身为护羌校尉,向他们索要叛羌隶臣,居然还要你花钱?等会将所费钱帛告诉郡司空,让他给你补上。”
任弘没有感到意外,这事连辛武贤都听说了,掌控着全郡的太守还能不知?
他只笑道:“我来的路上翻越从典属国得到的卷宗,觉得有些怪异,龙耶区区千余人的小部落,为何胆敢反叛,故私下寻觅龙耶遗民,也是凑巧找到一个。”
“道远若想知道其中缘由,直接问老夫即可。”
和说话粗粒粗气,容易激动愤怒的辛武贤相反,浩星赐表现出了一种老于世故的波澜不惊:
“龙耶部的事确有隐情,但也不能全怪前任护羌校尉。”
嗯?不能全怪!那就是还得怪喽,看来浩星赐已经猜到自己下一步棋了,任弘袖子里弹劾前任的帛书还没捂热乎呢。
于是任弘开始肆无忌惮地痛批起自己的前任:“身为护羌校尉,本该敕视诸羌,随时将羌中情状回禀朝廷,但前任护羌却有所隐瞒,这样使有罪的先零羌得到开释,无辜的龙耶羌遭到诛灭,会让投靠大汉的诸羌小部寒了心啊。而朝廷不知此种真相,在处置上也会有所偏颇。”
“其实龙耶羌之事,朝廷是知道的。”
浩星赐却笑道:“去年四月,龙耶部被灭,太守府、都尉府乃至凉州刺史都分别将真实的情形暗暗上报过,按照流程,直接送到两府,再奏与尚书台。”
不是四位主官相护瞒报?这倒是任弘未想到的:“然后……”
浩星赐长叹道:“然后大将军将三份奏疏留中不发,却单独批准了护羌校尉关于惩戒龙耶羌,将其种类作为奴婢的那一份。”
也就是说,此事霍光从始至终都很清楚,但却默许了前任护羌校尉的举动。
浩星赐看向任弘有些失神的面容,露出了会心的笑,仿佛在说,年轻人,这就是官场啊,不要自作聪明。
而当下人将羹汤送上来,浩星赐尝了一口后,说出的话就更让任弘心惊了:
“对了,辛都尉早上邀你过去吃的黄羊,滋味如何?”
……
任弘止住了手中的汤匕,抬头看向浩星赐,他的语气和神情,满满都是:你们这些年轻人啊,总想搞一些大新闻。
“那黄羊肉……有点硬,有点膻,不若太守家的羹汤味美。”
浩星赐笑道:“有点膻就对了。”
“辛都尉与道远说了什么,我猜都猜得出来,还是他平日在议事时的那一套,寸土必争,不能容先零羌重返湟水,一定要打回去,甚至还喊了些‘攻克鲜水海,屠灭诸羌’的口号。”
任弘故作惊讶:“太守真是料事如神,确实如此。”
浩星赐摇头道:“辛都尉志向高远,嫌弃金城郡太小,故有些不平,觉得自己才干被埋没了,他想立功,想要封侯,六郡良家子谁不觉得自己大材小用,谁不想封侯呢?”
任弘接话道:“已经封了侯的,跳过了龙门的,就不会那么热切了。”
“没错。”
浩星赐大笑:“所以老夫才愿意与道远说这些交心的话,道远封侯靠的是自己,借的是乌孙之力,但有人想要以羌事封侯,就得用数千上万的士卒、百姓性命,乃至于耽误国事的代价,方能染红他的剖符!”
这话已经很严重了,浩星赐又道:“其实翁孙给我来过信,说你赴任前,去向他请教羌中之事,他是怎么说的?”
任弘道:“后将军说,羌地不求有功,但求无事。”
浩星赐拊掌:“没错,翁孙总结的好,很多边郡的长吏,就是不明白这点,孝武时那么多例子我就不说了,就说发生在几年前的吧。道远可曾听说过始元四年益州郡叛乱?”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