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名中都的信使便骑快马、不断在驿站换马,急急忙忙地赶了几百里路,并渡过了大江;这时才刚到旁晚。趁着京师城门还没关闭,信使进了京师。
急报没有走通政司,而是直接送到了锦衣卫衙门。中都留守司与锦衣卫的关系不大,但密信就是写到锦衣卫衙门的!
锦衣卫指挥使、乐至侯张盛一拿到密信,还没拆封;他瞧见上面的漆封印信、以及“八百里加急”的字样,心头就咯噔一声,预感到出大事了!
张盛的手指紧紧捏着信封,怔了片刻,终于没有开漆封。他立刻拿着东西出衙署,径直往承天门方向快步走去,陆续进了承天门、端门,到午门。
守卫午门的军队是锦衣卫将士。张盛径直进了午门,找到一个当值的宦官,便叫他去通报圣上。
张盛在奉天门外等着。锦衣卫指挥使在平时也准许进宫,但按照规矩只能在奉天门附近活动,张盛此时提心吊胆、更不敢逾制。
等了许久,太监王贵亲自赶了过来,开门见山地急道:“皇爷在东暖阁,跟咱家来。”
二人便往北走了很长一段路,进中左门、后左门、乾清门,然后才走过斜廊来到了东暖阁外。身材魁梧的大太监王贵道:“不用通报了,咱们直接进去!”
他们走进东暖阁,过了一道隔扇,便见朱高煦独自坐在三张地图前面的椅子上、正瞪眼看着他们。
张盛与王贵一起跪伏行礼。
朱高煦的声音道:“东西呢?”
张盛急忙爬起来,双手把未拆封的密信递了上去。果然朱高煦一看漆封与“八百里加急”字样,脸色马上就变了。
朱高煦三下五除二撕开信封,从里面抽出信纸展开了看。张盛与王贵都弯着腰站在御案跟前,大气不敢出一声。
“他吗的!”朱高煦看完骂了一声。他的脸色非常难看,又怒又愁,脸颊的肌肉微微动了两下、似乎在咬牙;不过好在朱高煦并未立刻勃然大怒。
他的目光从张盛与王贵脸上扫过,把密信径直递了过来。站得最近的张盛先接着,马上翻看内容。
住在中都皇城的废太子,全家都死了!
举家一共六人,昨晚深夜被活活烧死在卧房里。不过被烧死的人是八人,其中一个是留守司的军士,军士起火之后进去救人死在了里面,有许多将士可以作证;另一个是宦官吴忠,乃负责皇城用度采办的宦官,他不住在“逍遥城”,却被烧死在了里面。
留在中都的锦衣卫武将,率部下封锁了“逍遥城”,并初步确定:昨晚的火灾起因是有人纵火!
“逍遥城”柴房里的柴禾,被人搬到了废太子等的卧房外面、以及穿堂;并且燃起大火之时,人们闻到了桐油味。卧房外面还找到了残留的铜锁。逍遥城附近的救火水缸,也被人蓄意砸破。
种种迹象表明,纵火者是中都皇城的人,并且十分熟悉“逍遥城”内外。疑是纵火者先将附近的水缸砸破;然后翻进逍遥城,将几间卧房锁上,放好柴禾之后、浇上桐油纵火……
张盛看罢内容,马上递给了太监王贵。
从王贵的震惊表情来看,这个太监也才刚刚知情。
此时张盛还能确定一件事:此事真的不是圣上的意思!因为负责监视逍遥城的人,便是锦衣卫将士、以及司礼监派的宦官;圣上要办这种事,必得锦衣卫与司礼监知情才能办妥罢!
第六百五十七章 哪些人相信
远处传来了酉时下值的鼓声,打破了东暖阁的死寂。
太监王贵小心翼翼地开口道:“此事只能说是意外失火了?”
张盛沉声道:“只怕没人信的。照奏报上所写的迹象,‘逍遥城’起火有很大的桐油味,救火的水缸也全被敲破了!怎么看也不像是意外。参与救火的有将士、官吏、差役,不止是咱们的人,要瞒住真相不太可能;我看那个宦官吴忠的嫌疑很大,不如推到他身上好了!”
王贵叹气道:“这样还是不可信哩!天下人都知道,废太子一家是被皇爷送到了凤阳守陵;皇爷又掌着朝廷,在凤阳安排了人盯着。咱们一说、废太子家死于谋害,更让人猜疑了!又说是一个宦官在咱们的人眼皮底下干的事,那是谁指使的?恐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朱高煦心中像火烧一样烦躁恼火,但他竟然没有发作。或是因为这些年遇到的不顺和危急,实在太多了!
他粗糙的手掌在额头上、脸颊上搓来搓去,好像想把皮搓下来一般!
等身边两个人说道了一番,他也没制止他们,反倒觉得王贵和张盛说得都有些道理。
过了一会儿,朱高煦终于停止了琐碎的动作,冷冷说道:“事到如今,想让天下所有人都相信,那是不可能的事了。眼前最关键的是,想让哪些人相信?”
他一开口,张盛与王贵都住了口,一副思索的模样。
朱高煦也寻思了一阵,周围很安静。但他似乎产生了幻觉,心里隐约能听到“滴滴答答”钟表的声音!时间确实在流逝,声音却并没有、都是他想象出来的。
坐在宁静华贵的宫殿里,这里不是战场,此时朱高煦却感觉形似战场!
“时机很重要,稍纵即逝!不能拖延时间了。”朱高煦忽然开口道,他轻轻在御案上一拍,眼神一凝、下定决心道,“立刻召集大臣议事!叫各部尚书、侍郎,各寺卿,在京的皇亲宗室、国公侯爵,都到武英殿议事。”
朱高煦顿了顿又道:“还没离开皇城的,叫他们径直去武英殿;已经下值回家了的,派人去那些人家里下旨!”
二人一齐拜道:“遵旨!”
待诸大臣陆续到了武英殿、朱高煦也乘轿过去的时候,天色已经黑了。
不过,这个时辰皇宫里的街道上、宫殿内外都点了灯,周围一片灯火辉煌。
武英殿正殿改成了内阁办公的地方,不过上面的宝座依旧留着,平素没人坐罢了。朱高煦走进大殿时,看见里面已经到了几十个人。
大伙儿都躬身抱拳面向朱高煦,只等他上去坐好了之后、再行大礼。
但朱高煦没有走到宝座上去。他从袖袋里掏出了那封密信,先递给了旁边的吏部尚书蹇义,然后开门见山地说道:“朕的长兄,在中都皇城的火灾中薨了!”
没想到刚才还有的说话声、忽然之间便一起消失了,在场的数十人变得鸦雀无声!
“全都死了,包括我长兄的妻妾、儿子。”朱高煦继续说道,“昨晚深夜发生的事,也就是四月二十六夜。今早中都留守司的人写了奏章,八百里加急送到京师。朕也是刚刚收到急报,那会儿听到了酉时的鼓声。诸位先传阅奏报罢。”
还是没有人说话,大殿上一片死寂。朱高煦也没上去坐,只是站在北面,离大伙儿很近。他的目光在新城侯张辅的脸上微微停留了片刻。
张辅是北征列将之一,这会儿还没离京。此时他的表情十分严肃,眉间几道竖纹,但除此之外看不出别的情绪。今日召见的都是文武大员、都掌着大权,确实比一般人镇定从容,没有一个人喧哗。
渐渐地大殿上才有了小声的说话声,大抵是传递信纸的人说两句简单的对话。
因为人很多,所以每个人在看密信之时、都自觉地没有看太久,快速看完一遍内容,便传递给下一个人。饶是如此,大伙儿传阅一遍,也花了很长的时间。
人们都在等待着、思考着,这种时候,没有一个人当着朱高煦的面交头接耳。
等太监王贵把捏皱了的信纸送回来,朱高煦才开口道:“天地、列祖列宗明鉴,这件事不是朕干的!更非朕所授意!”
一些埋着头的文武纷纷抬头看向朱高煦,有的人脸上还露出了困惑的表情。
朱高煦指着锦衣卫指挥使张盛、司礼监太监王贵道:“除了中都留守司的官吏,看管‘废太子’的都是锦衣卫和司礼监的人。朕指天起誓的事,至少上天、列祖列宗在天之灵,以及锦衣卫司礼监的人,必定知道真相。”
忽然之间,大殿上出现了说话声、议论声,似乎很快就有一些人打心眼里相信了。
毕竟这件事是不是皇帝授意,锦衣卫和司礼监那些走狗肯定知情!在中都留守司那么多人的监视守卫之下、要杀废太子一家,总得有人部署、准备、动手,事情不可能瞒过所有人!正如朱高煦所言,锦衣卫和司礼监必定该知道的。
朱高煦作为天子、太祖嫡孙,对着上天和祖宗说话;若是有假,而且还有人知道……实在是不至于!毕竟诸大臣心里都清楚的,废太子已经彻底失败了、本来就很难活命!
“从奏报看来,昨夜火灾、疑似有人纵火。”朱高煦道,“朕决定,派大理寺、刑部堂官,以及锦衣卫指挥使一道,明日一早启程,前往中都,查明真相!”
就在这时,礼部尚书胡濙作揖道:“圣上,臣以为不可!若公示天下,废太子薨于纵火谋害,世上必有流言。”
一时间大殿上议论纷纷,终于热闹起来。
先前在东暖阁、朱高煦身边只有两个人,他们对怎么宣称此事也有分歧;此时武英殿里几十个人,更是难以说到一块儿,人们的主张不尽相同。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