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楚臣 [校对全本] (更俗)


  韩道铭、韩道昌震惊半晌都不知道该言语什么,没有想到叙州早在之前就掌握了那么多骇人听闻的秘密。
  这时候他们心里也都清楚,韩谦之前在棠邑惺惺作态,说随时抽身离开金陵,返回叙州,主要还是逼他们表态。
  除了解决韩钧身上的隐患,韩谦要求韩氏所有的资源都孤注一掷的投到北岸,实际是要韩家往后以叙州为首行事。
  韩谦或许是担心他们日后会像吕轻侠一般,会对他进行掣肘,或者说拖叙州的后腿吧?
  当然了,即便认识到这点,韩道铭、韩道昌心里也只是苦涩一笑。
  即便早初的《疫水疏》以及削藩之策,是出自老三的手笔,是老三暗中筹谋有功,但老三受刑而死都已经有两年半时间过去了,在这时间里,金陵发生惊天巨变,是韩谦悍然潜入金陵,从李普手里夺走桃坞集兵户残部的兵权,征召奴婢入伍,逆转危机。
  即便征召奴婢、打击世家宗阀,会叫人认定韩谦将世家宗阀得罪干净,而行事手段又犯了君臣大忌,再难有重返中枢的机会,但谁又能想到韩谦不仅重返江淮,甚至还在陛下与太后之间游刃有余的获得生存的空间。
  对韩谦所展露的手腕,韩道铭也只能表示叹服,心里却也是再也兴不起去掣肘韩谦的念头。
  即便韩谦将来还会继续打压世家宗阀的势力,但韩家与韩谦的利益是天然捆绑在一起,也无需计究一时的得失。
  “呼……”
  韩道铭转头看去,不知道什么时候老爷子睡着了,靠在椅子上微微打起酣来……
  ……
  ……
  赶到笔架山大营,具体商议淮西禁军配合棠邑进攻历阳之事的是携带韩谦手书的郭荣。
  说实话,棠邑兵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对寿州军再次发动攻势,拿下亭子山东麓大寨,李知诰、杨恩、周数、邓泰等人就很吃惊了。
  他们以为这已经是棠邑兵初编成军的极限,也能理解韩谦将大刺山纳入治下、为棠邑兵在北岸争取一定防御纵深的迫切心情。
  当郭荣说棠邑兵已经做好进攻历阳城,占领巢湖以东浮槎山、青苍山等地的准备,李知诰、杨恩也皆是动容,盯住郭荣,甚至都怀疑他所言有假,问道:“棠邑兵初编成军,不过月余,将卒未得整训,黔阳侯真有把握攻下历阳?”
  “我们也劝侯爷未必要如此仓促,但侯爷言,棠邑兵是弱,但寿州军也没有从疲态中恢复过中,也许当下是唯一攻下历阳,切断楼船军从巢湖进入长江水道的最后机会。即便死伤逾半,这一仗也是要打,唯希望新津侯能在西翼,牵制住敌军!”郭荣说道。
  目前寿州军占得战略上的优势,在巢州有五万守军,自然不可能都龟缩在巢州城里。
  事实上以左武卫军、左龙雀军为主,再加上诸州州兵的淮西禁军,兵力保持六万左右,依旧是寿州军驻巢州守军的主要威胁。
  因此,巢州守军有四万兵马进驻巢湖西岸的城垒,目前正积极运入大量的物资修筑这些城垒——淮西禁军在东线的庐江大营、笔架山大营,也不是仅仅只守两个点,而是以庐江城及笔架山为核心修筑的一系列营寨城垒,从东南往西北斜拉出近百里、有三四十里纵深的防线。
  巢州守军将主要兵力放到巢州以西,一方面是要最大限度的对淮西禁军保持军事上的压迫,迫使淮西禁军短时间内得不到休整,一方面寿州军更需要形成稳定防线,不仅有利于大宗物资能源源不断、不受干扰的运入巢州,也能更大范围的招揽流民、恢复生产。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寿州军从左右完全控制巢湖,控扼巢湖进入长江的水道,待淮河以及淝水解冻之后,楼船军的战船便能通过这些水道进入长江。
  虽然楼船军暂时没有坚船大船,无法在深阔的长江水道与叙州水营争锋,但他们的水军力量能入长江水道游击之、袭扰之,也能极大割裂大楚东西部的有效联系。
  韩谦要能攻下历阳城、占据青苍山,兵锋能从东岸进逼巢湖,形势不仅对棠邑有利,对舒州也是极其有利的。
  唯一的顾忌,就是初编成军的棠邑兵,能攻下历阳吗?
  韩谦真有决心,以承受棠邑兵半数的伤亡,也要攻下历阳吗?
  即便他们牵制住巢湖西岸的敌军,历阳城池坚厚,短时间内难以猝然攻陷,徐明珍还是能调动大量兵马增援历阳的。


第五百七十三章 巢湖
  巢湖又名居巢湖、焦湖,位于淮西南部,东西延伸一百三十余里,南北宽达五十余里,湖域之广,居江淮之间仅次于洪泽浦,在樊梁湖之上。
  巢湖水系延伸到整个淮西区域,形成淮西水网,上接淮河、下达长江。
  占据巢湖,能对长江中、下游构成威胁,可谓是“窥天堑,金陵危矣”,故而历来都是北方兵马南下的重要通道之一,也是历朝历代江淮争胜时的兵家必夺之地。
  由于巢湖四周地形皆是低山浅丘,上游汇聚四周山岳的溪河水,而下游从位于历阳县西部的濡须山与七宝山之间、经裕溪河流出,曲折蜿蜒六十余里,流入长江。
  裕溪河也是巢湖当世唯一的通江水道。
  作为巢湖南出的濡须口,两山对峙,裕溪河穿流而过,上游是深阔的巢湖湖湾,地势十分险要。
  汉末三国时,巢湖沿岸乃是吴魏双方争夺的焦点地区。
  诸葛亮在后出师表称曹魏“四越巢湖不成”,说的就是吴魏两国在短短八年间就在巢湖地区展开四次大规模的战事。
  孙吴为拒曹魏,于裕溪河东岸的濡须山修筑城垒,称濡须坞,作为吴国水军的陆上据点,又由于位于裕溪河东岸,称为东关,历朝历代都要修整,一直保存至今。
  巢湖沿岸泥沙积淤,而从濡须山往南三四十里纵深,又主要是长江北岸淤滩,使得裕溪河不仅淤积严重,在过去百余年间,河道还多次变迁,通航条件极差。
  特别是濡须山与七宝山之间的地势本身就高,将浩荡的巢湖水挡在北面,秋冬枯水季水位更低,往年断流也是常见之事。
  裕溪河虽然这两年秋冬都没有断流,但百石载量左右的中小型船舶,也是没有办法经濡须口直接进入巢湖。
  即便如此,李知诰率部夺巢滁两州,在大军挺进巢州境内,还是第一时间在裕溪河东岸,在古濡须坞的位置上,进一步加强修成东关寨。
  当然在淮西禁军撤兵后,东关寨一并落入寿州军的手中。
  延佑三年元月二十日,数十艘翼船从南岸的繁昌城出发,横渡长江,经裕溪口进入裕溪河道北进,上千甲卒在何柳锋的统领下,第一批先于东关堡南面弃舟登岸。
  裕溪河即便通航条件极差,但作为当世巢湖唯一的通江水道,东关寨的战略价值也不容忽视。
  寿州军在东关寨驻有两营六百多精锐兵马。
  对于韩谦来说,位于濡须山南麓山脚下的东关寨,不仅是切断巢湖西南岸敌绕经巢湖南岸增援历阳城的必经之路,在攻陷东关寨之后,哪怕是用绞车、哪怕是征用成千上万的纤夫,也能将一批中小型战船硬生生拖过濡须口进入巢湖。
  此时巢湖以北的溪河都还冰封着,巢湖之中没有楼船军的战船,谁能先将战船送入巢湖,必然能占得先机,甚至能逼迫敌军不得不加强巢湖北岸、西岸沿线的防御。
  因此历阳战事的第一仗,毫无征兆的发生在濡须山南麓——韩谦将首仗选在东关寨,更为重要的这能直接干扰到敌军将领对他们作战意图的判断。
  寿州军进入滁州境内,在亭子山东麓仓促修建的营寨,仅仅是村寨之上修成,护墙仅有两尺余厚,都经不住冲车猛烈的撞击几次,就轰然倒塌出缺口,但东关寨很早就是标准的军事坞堡。
  东关寨在淮西禁军手里又进行过加强,高逾丈余的城墙厚达一丈三尺,内外侧皆包覆砖石。
  东关寨的城墙,四角有角楼,单面不过三百余步宽的城墙,却还有三座突出城墙、俗称马面的矩形墩台。
  这不仅进一步加强城墙的结构,还能直接从侧面压制攻方附城。
  即便丘山淤滩之间道路不便,但左右的敌军增援过来,也仅需要两三天。
  而此时棠邑兵还没能迂回穿插进来,无法对增援敌军进行有效的阻击。
  此时除了后续从裕溪河口不断调集新的兵马过来,直接在裕溪河两岸登陆,沿濡须山、七宝山往东关寨两翼分散,对来援敌军进行拦截外,对东关寨的进攻更是非常的粗暴而直接。
  上千桶桐油或其他作物榨取的油料,运抵进攻阵地之中。
  十数架旋风炮架设起来后,投的不是石弹。
  进攻如此坚固的城垒,即便两三百斤重的石弹能准确的砸击到其正面,也不可能在三五天间将城墙轰塌出大的缺口;更不要说寨中军民随时都会搬砖木石土填补缺口。
  投的是点燃的火油罐,只要引燃火势,便将成百上千的桐油及其他油料,不计成本代价的投入东关寨,甚至将熔化的铁汁浇入城中,直接而粗暴的破坏城墙防御设施及城中建筑的同时,尽可能杀伤守军将卒。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