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辆楼车、巢车组装起来,百余将卒皆持强弩,压制城头的守卒,掩护韩豹等悍卒身穿重甲,借助登城车等战械杀上城头。
守卒都是在血战中成长起来的老卒,反击极为悍勇、激烈,棠邑兵不知道多少战械被摧毁。
不过,冷兵器时代战械所能发挥的作用再有限,对准备完全的一方来说,也有着难以逆转的巨大优势;六百守军坚守了两天,就被全歼寨中。
战事并没有因为东关寨守军全歼而停止。
作为控扼巢湖唯一通江水道的东关寨,战略地位太重要了。
棠邑兵不计代价的强攻东关寨,也有足够的理由,叫人相信韩谦有争着先将战船送入巢湖争夺先机的决心,再不济后续进入巢湖的楼船军也会被封锁巢湖之中,难以进入长江。
巢湖西岸的敌军,受到淮西禁军的牵制,没有调兵马来援,但在棠邑兵攻下亭子山东麓营寨,在武寿河口修筑城垒以来,寿州军也加强武寿河以西、滁河以西的历阳县境内的防守;历阳守军从早初的两千人增加到四千余人。
棠邑兵发动对东关寨的突袭,历阳守将对自己辖下的东关寨,怎么都不可能坐视不理,坐看东关寨失陷。
历阳守将一面派人赶往巢州城、滁州城请求增援,一面亲率三千兵马,马不停蹄的从濡须山南麓增援东关寨。
从历阳城到东关寨,不过八十余里。
东关寨一战进行到第二天午时,肖大虎率领进入濡须山南麓的兵马,便与出城增援东关寨的历阳守军纠缠、厮杀在一起。
在这时候,周处、林海峥、赵启、苏烈等人则率领集结于亭子山、武寿河等地的兵马一万余众,才悍然出动,最快速度的沿着滁河两岸往西推进。
周处所部直奔历阳城,他要趁大股守军被调虎离山诱出历阳城之际,对仅剩千余守军的历阳城完成合围,并以最快的速度攻下历阳城。
林海峥、赵启率部则要在水营战船的配合下,进入滁河上游地区,拦截从滁州城、巢州城出来的援军越过上游浅窄的滁河增援历阳……
即便不考虑徐明珍后续还能从寿州、霍州、钟离调动大量的兵马,即便巢湖以西的敌军都被李知诰缠住,徐明珍在滁州、巢州有三万多兵马能够调用。
相比较之下,棠邑兵的兵力还是要处于劣势。
即便不考虑训练不满一个月的新卒在总兵力中占比超过半数,韩谦能调用的棠邑兵总人数也仅两万四千余人。
唯一有利的因素就是棠邑兵借助滁河、长江运送物资、战械及兵马,要比敌军便捷、快速许多。
当然,叙州数年的积累,使得棠邑兵在兵甲战械方面所拥有的优势,要远远强过刚得相当充足物资补给的寿州军。
这也使得棠邑兵依赖于战械、依赖于叙州成熟的武官体系指挥,在野战中表现出比寿州军更强的战斗力。
韩谦因此敢于命令林海峥、赵启、苏烈等人率部直接在滁河北岸,依托浮槎等山的山口隘道等地形结阵,拦截南下增援的敌军。
在野战中尽最大限制的杀灭敌军,重创敌军的士气,也是韩谦要实施的作战意图。
毕竟后续激烈的军事对峙,并不会因为他们夺下历阳城就会终止。
此时他们除了要以最快的速度攻下历阳城,同时还要考虑将敌军压制在滁河北岸的浮槎山以北。
要不然的话,他们即便夺下历阳城,但叫敌军控制浮槎山建立据点,只要徐明珍从霍州、寿州、钟离调来足够的兵马,就能随时能越过滁河上游浅窄的河道,对历阳城发动反攻。
那样的话,韩谦打下历阳后,棠邑兵就能从容进行休整的战略意图就无法实现。
而后续战事一旦演变成梁军主力重新将战略重心从东线转移到西线的局面,棠邑兵极可能将面临一场旷日持久的惨烈战争,直到被彻底的打残,中途很可能没有一点休整的机会。
要知道梁军骑兵主力的调整速度极快,梁帝朱裕将两三万梁军骑兵从东线转移到西线,最快的速度,可能仅需要五六天而已。
一时间,战事在历阳境内及周边全面爆发,犹以浮槎山西麓的拦截战最为惨烈……
第五百七十四章 错估
随着霍州、寿州的兵马南下,巢州的守军以徐明珍次子徐嗣昭所部为主。
照着最初的计划,由徐嗣昭接替温博出任巢州守将,率部主要负责西南翼防御或进攻李知诰所部淮西禁军的战事。
而温博所部两万精锐步卒,在经过初步休整之后,则都将进入滁州,与便于机动作战的寿州军骑兵主力会合,一方面压制出现在棠邑的韩谦及叙州水营,一方面配合陈昆从钟离出兵,从西翼扰袭淮东,配合梁帝朱裕及韩元齐等人所率的梁军精锐骑兵、徐州兵从北面进袭淮东。
在延佑二年最后的几天,这样的计划看不出有半点问题。
从金陵事变之后,安宁宫所控制禁军及寿州军,都没有打过顺心仗,物资又极度紧缺,太多方面需要调整。
他们也以为水师主力以及最精锐右神武军被歼灭,淮西禁军损伤惨重没能攻下巢州城被迫撤走,更需要休整。
一支军队的战斗力,从来都不是以人数来衡量的,故而韩谦在棠邑大肆的征兵买马、短时间内将成千上万的精壮民勇编入营伍,寿州将吏同样不以为韩谦短时间内有大规模发动攻势的可能。
叙州常备兵马仅三千人,事实上他们反复确认过,韩谦从叙州调了两千人马过来——辰州洗氏、思州杨氏、业州田氏与叙州向来不睦,思州民乱祸及思业两州,都猜测到是韩谦在背地里搞手脚,这样情形下,韩谦也不可能一点兵马都不留在叙州——算上江州兵、广德府兵,韩谦在棠邑仅有六千经过训练的老卒可用。
还要考虑江州兵、广德府兵作为地方兵备,兵甲装备训练等要弱于禁军精锐。
韩谦当初在茅山组建赤山军,前期除了有桃坞集兵户残部的底子外,主要还趁着楚州兵马与安宁宫对峙,无法分心南顾的情况下,先拿京畿南部的世家宗阀动手练兵。
在攻陷尚家堡之后,韩谦又迅速率部转移到浮玉山与界岭山之间的郎溪、广德整训,拉开与楚州兵马的接触。
在再度拖延一段时间之后,待各方面的条件相对成熟之后,韩谦才最终与同样是短时间内仓促大规模扩张的宣州兵决战,为岳阳兵马东进打开局面。
不管怎么说,赵明廷、温博、文瑞临,乃至徐明珍都不会轻视韩谦统兵作战的能力,也认定韩谦想到整编出一支两万多人规模、有战斗力的兵马,同样需要时间。
韩谦毕竟是人不是神。
不要说战场经历多次血腥拼杀了,没有经过充足训练的新卒,协助守城没有大问题,但在野战或参与攻坚作战,会暴露出大量的问题。
韩谦这么短的时间内,在滁州北岸接连发动两次较大规模的战斗,寿州将吏觉得也能够理解。
韩谦背依金陵及江东广阔的地域以守棠邑,怎么都不会甘心在北岸被压制在一座孤城里。
只要兵力允许,甚至不惜付出一点伤亡,都要掌握有纵深的一片区域,才是名将所为。
不过,包括温博、赵明廷、文瑞临等人在内,都认为在这两仗之后,早早编就的棠邑兵已经被压榨到极限了,短时间内都不可能再有大的动作了。
之前两仗,棠邑兵依仗战械之利,伤亡要比寿州军少很多,但战死沙场的将卒不会低于两千,受伤而短时间内丧失战斗力的将卒,也应该超过两千。
他们有理由相信韩谦手里的精锐老卒,在这两仗中消耗极大。
即便棠邑兵的规模接下来的十数日时间内,还在不断的扩大,但寿州将吏都同样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棠邑兵的战斗力只会被摊得更薄,野战及攻坚作战的能力会变得更弱。
大楚水师主力覆灭于洪泽浦之前,失地的左广德军旧部就秘密组建赤山会,是徐明珍、温博等寿州将吏所预料不到的。
除了两千精锐会众外,赤山会还提供两千多船工、水手编入叙州水营,确保韩谦从叙州调来的两千精锐里,能有四分之三以上的人数,都作为骨干编入能登陆作战的战卒。
韩谦能用的精锐老卒,仅这两点,徐明珍、温博等寿州将吏就少估算近三千人。
棠邑兵短时间内急剧扩大到两万四五千兵马,以前者计算,精锐老卒比例仅两成稍多一些。
再加上徐明珍、温博等人误以为浦阳、亭子山两仗,棠邑兵老卒伤亡极大,会令棠邑兵的老卒占比,更大幅度的下降锐减。
而以后者计算,棠邑兵精锐老卒比例将近四成。
倘若将由左广德军旧部为主的广德府民勇计算在内,棠邑兵精锐老卒占比则超过五成。
浦阳、亭子山两仗,棠邑兵看似伤亡惨重,但实际并非如此。
韩谦在棠邑编兵为伍,新老卒并非平均分配,而是甲类营、乙类营进行区别。
甲类营的精锐老卒占比,要比乙类营高得多,一个差不多占到七成,一个则仅有两成。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