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魔王和魔王的幸福生活 (寒江.妃子)


  这句话在最后一刻被他险险忍住。窥视奏折确实是大罪,然而李敏行上奏的事一旦证实,那就多这个不多,少这个不少;要不能证实,那再慢慢训斥他不迟。元绍深深吸了口气,抓起案上盖着太子私章的手令,连同奏折一起,当头砸在太子面前的青砖地上:
  “逆子!你自己看!”
  李敏行的奏折写得闻者落泪,见者伤心。前方大将浴血奋战,为国家开疆拓土,功高不赏已经让人寒心,还要被太子派人刺杀。更有甚者,是引诱自己的亲人来动手,手足相残,骨肉分崩,当真令人痛心不已……
  “父皇,儿臣冤枉啊!儿臣纵然不肖,监国理政偶有懈怠,让父皇失望,又怎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对国家重臣大将下手!退一万步说,儿臣已经是太子,父皇春秋鼎盛,儿臣就算……又有什么好处?”
  元绍长长叹了口气。
  说实在的,口供可以假造,玉佩可以偷窃,黑水将军那几个不成器的兄弟也可以屈打成招。除此之外,光是玉佩和手令,也不能证明太子就真的想要暗害李忠成。
  在他派去审讯人犯,核实一切的刑部和大理寺官员回奏之前,就凭李敏行的奏折和随奏折附上的证据,贸然给太子定罪,是绝不妥当的。
  但是,这并不是说,在这之前,他就没有话可以问太子了。
  “这封手令是什么意思?”
  “儿臣……”
  “李谨行病重,朕怎么不知道?--朕又是什么时候,让你去处置黑水部的事务了?”
  “儿臣……”
  “说!”
  太子吭哧吭哧、前言不搭后语的辩解中,元绍的脸色越来越冷。
  好财货,爱美人,心胸不够豁达,眼光不够开阔,哪怕是处理政事懈怠拖沓,疑似容不下自己的亲生幼弟,这些都不是致命的缺点——有些可以慢慢教导,有些,哪怕是不改,也不妨碍他日后成为一个不错的皇帝。
  但是,没有一个自毁长城,在前方浴血奋战的时候暗害大将的皇帝,能够守住江山社稷。
  但是他现在什么都不能做。
  在李敏行的奏报被证实,或者证伪之前,太子的名誉和地位,决不能遭到半点损伤!
  “从今天起,你就跟在朕身边,临朝观政,随朕处理国务。”他的声音陡然低沉下去:“除此之外,东宫上下,禁绝出入!没有朕的旨意,不许你出宫一步,擅见一人!”
  作者有话要说:  发现我犯了一个错误……
  现任黑水部族长名叫李谨行,他儿子孙子都应该避讳,敏哥儿不应该叫李敏行的……
  罢了,就当少数民族取汉名是赶潮流,没有避讳这个意识吧
  大部分时间凌玉城连密折都不上,有什么事情,当面说就好。(小声:这种举动我们一般称为:枕头风~~~~)


第188章 暗风吹雨入寒窗
  任何时候,皇帝的意志,都是整个朝廷的风向标。
  元绍自以为已经做得很隐蔽了,把太子带在身边处理国务,接见朝臣,一步不曾稍离,且时时有赏赐到东宫,从瓜果菜肴到新书珍玩,不一而足。就算这几天东宫诸人不得面见外人,连女眷亲戚的请安也全部停止,也暂时……不至于让人猜测太子的圣眷有变吧。
  谁知,才第二天,就有弹劾的折子递了上来。
  被弹劾的人是太子东宫的一个小小主簿,罪名也不大,不过仗势欺人,用一两银子一亩的价钱买了家乡五百亩良田--正常市价应该是五两银子一亩。因为过程中没有逼死人命,元绍也就吩咐了派人去核实,如果情况属实,责令退还田亩,丢官去职就是了。
  然后,第三天,弹劾的奏折增加到了五份。对象由东宫官员扩大到了其族人姻亲,罪名也从强占民田,上升到了贪赃枉法,强夺良民妻女,盗卖官仓存粮,林林总总,不一而足。第四天,堆到他面前的奏折,赫然超过了二十份!
  而,与此同时,弹劾皇后伪造证据,构陷太子的奏章,也在御案右手边堆起了小小的一堆。
  元绍冷着脸坐在昭信殿西次间的御案前。左手边,以雷勇为首,一帮武将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竭力缩小自己的存在感,装作自己什么都没看到什么都没听到。右手边,官拜左枢密使,如今不好说算是现任还是前任的国丈大人比手画脚,滔滔不绝。
  “陛下!这显然是诬陷!太子受陛下亲自教养二十余年,几次监国,从无失德之处,怎么会做出这种丧心病狂、骇人听闻的事!”
  “李敏行奏折一上,立刻有众多小人弹劾太子官属,这显然是串通在先,意图动摇国本!”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陛下,诬陷太子的人用心险恶,陛下三思啊!”
  你才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左平章沈世良听到“有小人弹劾太子官属”的时候已经想要掀桌。弹劾的人虽然不是他的属下,沈家在刑部势力颇大,后续查案的人里颇有些是他们沈家的人。再听到后面一句,以他的镇定也忍无可忍——皇后是夏人,我们也是夏人啊!照你这说法是不是我们都该滚出朝堂给你让路!
  “君子坦荡荡!太子官属要真是清白正直,又怕谁弹劾!如果他们真的做了这些事,难道就该掩耳闭目,任凭太子被小人包围吗!”
  “这样攻讦太子属官,显然是包藏祸心!”
  “无凭无据,你就说有人诬陷太子,才是包藏祸心!还遮遮掩掩的说什么非我族类,你指的是谁,你敢说吗!”
  “陛下!”老国丈大嚎一声,转身面向元绍:“陛下明断啊!审问刺客、探查黑水将军遇刺一案的,都是玄甲卫出来的人!他们什么口供弄不出来!那李敏行在玄甲卫当了两年侍卫,他上书告发太子谋刺黑水将军,是受了谁的指使,不问可知啊!”
  他扑通一声跪倒,老泪纵横,拼命叩首:“自从陛下迎娶了当今皇后,太子动辄得咎,便是去年遇刺也没有一查到底。老朽……老朽实在为太子不平!陛下!皇后拥大军数万,荡平肃罗,再有十一皇子在侧,长此以往,恐怕动摇国本啊陛下!”
  “够了!”
  元绍轰的一掌拍在了案上。新换了才一年的紫檀木大案晃了两晃,喀喇喀喇几声响过,带着满桌的奏折、朱笔、砚台和玺印倒了下去。
  “朕心里有数!黑水将军遇刺一案,朕已经派刑部、大理寺官员过去提人,待所有人犯、刺客到京,朕自然会亲自审问,绝不会让人趁机诬陷太子!至于皇后——”
  他怒容满面,指定了跪在下面额头青肿的纳木岩,一字一顿:
  “你知不知道他还在打仗!他在前线舍生忘死的奋战,你在后面告发他诬陷太子!还牵扯上小十一,你是想挑拨离间天家父子兄弟之情,还是嫌前方败得不够快!”
  不顾纳木岩脸色惨白叩头谢罪,他长身而起,目光冰冷,从侍立两旁的一干重臣身上依次滑过:
  “太子,国本所在,不容动摇。皇后,与朕敌体并尊!都给朕消停着点——”
  手指从刚刚还在御案左右两端泾渭分明,此刻已经散乱了一地的弹劾奏折上一掠而过,抬起手臂,用力一挥:
  “别以为朕不知道你们打的什么主意!”
  一番怒吼之下,不管心里是向着皇后还是向着太子,有资格参加朝议的臣子都是低头唯唯而退。剩下元绍独个儿坐在御座上,一手撑着脑袋,只觉得额角青筋一抽一抽,不差什么就要跳出脑门。
  都是那个李敏行闹的!
  这么大的事儿,你不会悄悄地向朕报告啊!朕知道你受委屈了,也知道你爹差点儿死掉,你把事情报上来,朕难道不会给你个公道?
  非要把事情往大了闹!
  ……现在好了,反太子的一派和反皇后的一派,只差当着朕的面打起来了!
  叹了一口气,再叹了一口气,他终于起身入内,磨墨拂纸,把这番郁闷恼怒一字一句倾吐:
  “长生……”
  元绍的信送到前线时,凌玉城已经渡过青江,大军势如破竹地一路推进,直逼肃罗王都。
  而那座名为汉山的城池,已经是肃罗在北凉大军铁蹄之下,最后的坚守--
  望了一眼远处高达数丈的青黑色城墙,凌玉城点马退了一步,在旗杆的阴影里慢慢展开信笺。元绍峻峭挺拔的字迹映入眼帘,还没来得及看清楚信中内容,他已经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
  --半个月前,李敏行的报告被快马送到案头。那一瞬间,如果来送信的不是黑水卫的小校而是李敏行本人,他真能拔剑把人穿几个透明窟窿!
  那个混帐!这么大的事情,竟敢越过他擅自上奏,这还不算,他居然明折拜发!
  就算要找太子麻烦也该是班师回去之后的事情!前方战事越是激烈,后方越是要稳,不然前面要援军要辎重要地方官员,后面忙着查案抓人杀人,大批官员无心政事,牵累了战事找谁哭去!党争都要压住,何况是弹劾太子这种动摇国本的大事!
  恼怒归恼怒,把李敏行抓来打一顿也于事无补。这时候,除了飞鸽传书报知元绍,让他快马去迎了奏折来毋使泄露,除了等天气放晴之后尽快渡江、尽快打完这一仗,他能做的,就只有默默祈祷上天。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