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山光有及(独山凡鸟)


我脑中“嗡”的一声空白,脸不争气地发热起来。
眼神慌乱飘移,不敢看他,手却还紧紧攥着他腰侧的衣襟。
那触感分明是藏了暗纹的软锦袍,温热、坚实,叫人想也不敢想。
李昀突然问我:“那几根空箭,是你放的?”
我心头一滞,登时有些羞恼。
真是无理!
我在心里腹诽。
“啊,是打中了一只兔子,让它跑了。”我狡辩了一下,因不知怎么,突然觉得有点丢人。
他嗯了一声,又道:“是那只吗?”
我疑惑地抬头,看到他嘴角噙着笑意。
顺着他的目光,我扭过身子,赫然看到那只雪白的肥兔子不知怎的又蹦了回来,正蹲在雪地里,抖着圆滚滚的身子。
真是只笨兔子!
我慢慢啊了一声:“不是,不是这只吧……”
一声轻笑又在脑顶响起。
我却不想自取其辱去捕捉了。
只觉得马背之上的这点距离,格外逼仄。
“还敢单独骑马吗?”李昀问我。
我嘴快答道:“敢。”
其实心中已是一团虚浮,双腿软得不行,但就是不愿在他面前露出一丝怯意。
话音才落,他的手臂便毫无预兆地绕过我的腰,将我整个人往后一带。
然后不等我问,他便轻而易举地将我整个人转了个身。我后背结结实实靠在他的胸膛上,像贴在一堵温热坚硬的墙上。
“你骑夜照,轻轻拉他就行。”他在我耳畔低声道。
说完,他已翻身跃上那匹方才发狂的赤马,落座稳稳。
本就不算高大的马,被他一衬,倒显得更加温顺娇小。

我在前,他在后。
他步调不疾不徐,却仿佛是一道无形的屏障,静静拢在我身后,叫人生出一种被护在掌心的错觉。
我脑海里忽然浮现出那个烈日正午。
我跪伏在地,头颅低垂,眼睛紧闭,只听一声破风之响,一道马影凌空越过,几乎贴着我头顶掠过。
那时我连呼吸都不敢,惶惶如蝼蚁。心底的屈辱与惊惧,如今回想,仍叫我指尖微颤。
与此刻闲庭信步的悠然,是何等巨大的差距。
而现在,我心里明知,这也许是李昀的陷阱,是一场不动声色的试探,藏着某种算计。
却依旧抵不住人性的虚荣,仿若被命运重新接纳的错觉。
这其中滋味,复杂难言,冷热交织,百转千回。
回过神时,大帐已在眼前。
众人陆续归来,有的还骑在马上,想必也是刚到。
靠近之后,我瞥见雷霄的目光,正担忧地盯着我。尤其在发现我不在原本那匹赤马上时,更是皱紧了眉。
我朝他投去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
许致先开口打趣:“卫兄怎么和李将军换了马?”
沈子宥原本正清点猎物,闻声猛地抬头,一把扔下手中的箭袋,笑骂道:“夜照你居然也学会看人下菜碟了?莫非是觉得卫兄比我俊,才肯驮他?”
众人哄笑。
李昀未理会众人调笑,自马上一跃而下,动作干脆利落,行云流水。
他径直走至我这边,将手伸了过来。
李昀的动作太过自然,我若迟疑,便显得不合时宜,矫情做作。
我只得将手递上去,怎知腿软未歇,甫一落地,便身形不稳,整个人一个趔趄,猝不及防地跌进了他怀中。
“少爷!”雷霄惊呼,立刻要冲上前。
我急忙朝雷霄摆手,声音闷在李昀怀中:“无事。”
听在耳中,只觉模糊含糊,倒像是撒娇一般。
我心中暗恼不已,连忙挣出他怀抱,站定身形,强自镇定,轻声言道:“多谢李将军。”
李昀望着我,神色如常:“不谢。”
夜幕低垂,席上皆是今日猎来的野味。
可惜其中没有一只是我射下的。
众人却不知情,只当挂在夜照身上的猎物也有我的份儿。
而李昀也没开口解释,只是举盏之时似笑非笑地朝我看了一眼,目光像裹着雪,轻飘飘扫过来。
我听到自己骤然急促的呼吸声。
席间话题仍绕着我们打转。
“卫兄今日怎的换了将军的马?”
我尚未作答,李昀便轻描淡写替我解了围:“你们就不想骑夜照?不过是夜照通人性,偏爱卫公子罢了。”
许致目光闪烁,语气意味深长:“看来将军确实与卫兄的缘分匪浅。不知在旁的事务上,是否也如此心意相通?”
“或许吧。”李昀懒洋洋道,“我倒觉得,与卫公子颇谈得来。”
“卫兄温雅俊才,确实让人一见如故。”许致笑笑,转过头问我,“你呢,卫兄?你也如此吗?”
我抬盏敬酒,扬起微笑:“哪里当得起两位抬举,折煞我了。”
他们的话,我不敢随意接。
但心中已然笃定,李昀与许致绝非同一阵营,却不知谁代表谁。
还不等我继续想。
许致话锋一转,语气却更显随意:“三皇子素来关心南洋之事,听闻卫兄安顿于京,也想邀你一叙。”
“殿下要我做个中间人,替他向你传话,不知卫兄何时得闲?”
三皇子…
我按下心中波澜,斟酌用词:“殿下垂青,自当恭敬不如从命。”
话落,我目光不由自主地掠向李昀。
李昀正端盏慢饮,神情沉静,看不出喜怒。
许致摆手一笑:“殿下最是亲和,卫兄无须有负担。”
他顿了顿,继续道,“我知卫兄近日要觐见圣上,不若等一切了结之后,再择日一叙。”
我点头应下:“自当听从安排。”
余光里,我看到李昀沉静的脸,如古井的眼波一动不动,我的心慢慢沉了下去。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夜色渐深,帐中灯火摇曳,映出一圈圈昏黄光晕。
众人皆已尽兴,各自起身,由侍从搀扶着往外散去,脚步带着微醺的飘忽。
我也觉出些头晕,不知不觉竟饮了不少。
多半是因为一直悄悄瞥着李昀,又怕旁人察觉,只得频频举杯掩饰。
出了大帐,一股寒风倏然钻进衣襟,像有冰针刮骨,激得我打了个寒战。
我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只觉胸中那团酒浊之气被这股冷意一扫而空,清醒了几分。
与众人一一作别,我脚步微虚地登上马车。
方才落座,车帘忽然被人从外挑起。
一双骨节分明的手拢着帘边,我偏头望去,见李昀正骑在马上,略俯下身子。
“卫公子明日何事在身?”他忽然问。
我一怔。
下一瞬,酒意仿佛随车厢暖气重新涌上头顶,舌头也不由自主松快几分,带着几分调侃回他:“怎么,将军也来探我行踪?莫不是怕我暗中私会,不轨于朝?”
李昀定定地看了我一眼,那眼神深得看不出底。
他意有所指地说:“原来卫公子也知,自己如今是京兆府的座上宾,言行自是受人瞩目。”
我下意识搓了搓指节,那点依着醉意的调笑瞬间被这目光晾干了。
心念电转,思来想去,不如照实说了,倒也不信李昀还真会去拦我去处。
“明日要去净光寺上香。”我答,“家中大夫人多年前曾许下愿,此番命我代为还愿。”
李昀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倒让我心里七上八下,好像被审判一般。
他笑了笑,虽然这笑几乎可忽略不计:“既是代母还愿,少主亲行,自是显得诚心。”
话落,他一直拨着窗帘的手缓缓松了力道,又道一句意味不明的话,“如能归来后静居数日,受些佛门清气,也是一桩好事。”
我沉默半晌,回道:“将军所言极是。静居斋心,方能扫净浮尘,以待朝见。”
“正是。”李昀淡淡道。
语毕,他彻底松开手。
窗帘轻垂,连带着寒风也一并阻了个干净。
我听到李昀低沉的声音:“那便就此别过,卫公子路上小心。”
紧接着,便是马蹄哒哒,踏雪远去的声音。
我掀开帘角望了一眼,外头夜色沉沉,看不见李昀的身影。
雷霄策马从后头赶上来,低声问:“爷可是有何吩咐?”
我摇了摇头,目光仍望向前方那一片漆黑如墨的夜路,未语。
“爷。”雷霄沉吟了一下,忽然开口,“那位李将军……可是当年咱们在酒楼偶遇的那位公子?”
我一愣,将目光收回,抬眸问道:“你还记得他?”
雷霄神色郑重,轻轻点头:“那位公子风姿超逸,一双眸子深沉如渊,目光如电,望上一眼便教人汗毛倒竖,印象太深,自然忘不了。”他顿了顿,又道,“没想到竟是李将军。只是……属下总觉得,他对爷的态度有些不同寻常。”
我轻轻“嗯”了一声,未作回应。
雷霄素来不多言,见我并无续话之意,便也识趣地闭了口。
我垂下帘子,靠入车内软垫,低声吩咐:“回去罢。”
第二日。
净光寺钟声初鸣,天光尚未破晓,雾气弥漫山林,已有香客络绎登阶。
至山脚,我与诸人无异,收了狐裘,紧了衣襟,垂首缓缓拾级而上。
大殿金身庄严,佛面慈和。
香烟缭绕之中,我跪伏于蒲团,低首合十,在心中默念祈愿。
几日后便要面圣,我远不是表现出来的那般从容冷静。
我这一身际遇,仿若从哪里偷来的福运,实仰仗天意与佛祖庇佑,才能让我得到现在的一切。
此番朝圣,我所求不多,只望接下来的路平平稳稳、无惊无险。
净光寺大殿凡十余处,按礼一一叩拜,竟耗去三四个时辰。
“少爷,净光寺的斋饭颇有名气,不如去尝一尝?”风驰笑嘻嘻地道。
他一说我也感到腹中饥饿,便颔首应道:“也好。”
虽皆是素馔,净光寺所供斋食却鲜美异常。
或许是因心存敬畏之故,每嚼一口,都觉得这清寡之味透着禅意,顺着喉咙落下,连心神都静了几分。
风驰和雷霄吃完后,便站在一旁守着。
我慢慢咀嚼,不疾不徐。
晃眼间,只见一人坐在我对面。
披一袭青纹鹤氅,绣线隐约泛着细金,气度华贵、姿容不凡。
可他坐姿却极为从容,仿佛本就是这净光寺斋堂中最自然的一景。
我一怔,不解为何他偏偏坐在我对面,明明左右尚有空席。
定睛再看,总觉这人眼熟,却一时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直到我下意识将目光落到他身后站着的人身上。
神情森冷,眼神凌厉逼人,一瞬间刺得我脊背一紧,几乎条件反射地回想起某个遥远的、危险的画面。
脑中轰然一响,再次看向坐在我对面的人。
我脱口而出,惊讶道:“黄三爷?”

黄三爷笑声如春风般温润,朗声道:“没想到会在此处撞见故人,真是巧极。”
我怔愣片刻,讷讷不知如何开口。
即便如今所拥有的一切,名分、身份、地位、财富,皆是规矩之下、正道所得。
可当面前站着一个知晓我从前的人,我心底仍不由自主地升起一股羞意,仿佛脚下虚浮,不知所立。
我知这羞意源自何处。
无他,无外乎是因我心底的自卑。
强自敛住心神,我镇定开口:“是啊,多年未见,竟还得三爷挂念,实不敢当。”
“公子如雪中之月,当年虽暂时敛锋,却风骨自成,让人难以忘却。”黄三爷望着我,“如今再见,风采更胜往昔。”
我耳畔轰然,脸颊腾地热了起来。
他这几句,将那个曾在尘泥中苟且求生、不敢昂首的我,轻轻覆上一层锦绣,叫我几乎忘了自己出身何处。
我垂下眼睫,低声道:“三爷这番赞誉,只叫我无地自容。”
黄三爷摆了摆手,袖间香气馥郁,恍惚间熟悉得很,似龙涎香,但此香唯宫中所用,因此一时无法确认。
“是我失言了,只是随意而言,若叫公子难堪,倒是我唐突。”他声音依旧温润。
这般寥寥数语,却如同在我心湖投下一粒细石,叫这些年苦心维系的镇定泛起层层涟漪。
却又不是在李昀面前那般复杂难言,也不是昔年那种如履薄冰的惶恐。
更像是个不小心被夸奖的孩童,只觉羞赧,却又按捺不住心中几分难得的欢喜。
许是因他并未真正与那时的我有过深交,却又偏巧留下过一丝交集。
“今日一遇,倒是缘分。”他微微摇头,语气颇有几分遗憾,“可惜我尚有要事,只得改日再叙。还不知公子如何称呼?”
我回道:“姓卫,名岑。山今之岑。”
“岑,山高而静,孤峰挺立,”黄三爷低声咀嚼,笑意更深,“好名字。”
我略感羞涩,便反问道:“不知三爷尊讳?”
话音刚落,站在黄三爷身后的侍卫目光一凛,冷厉如刃横扫而来,像是我此问冒犯了天威。
但好笑的是,我竟生出几分熟悉感。
这般锋利目光曾令我惴惴难安,如今却也能坦然面对。
“我单名一个‘琛’字。”黄三爷答道。
“琛……”我轻念出声。
这个字意涵高贵,多被视为珍宝之意,寻常人家不敢轻用。
可我总觉得,这名字自己在哪听过……
黄三爷的话打断我的思绪:“我要走了,下次再聚。不知卫公子如今居所何处?”
我答道:“西坊旧巷,门侧一块小匾,写着‘卫宅’二字。”
黄三爷点头,道声“记下了”,与我又略作寒暄,便转身离去,带起一缕淡香。
夜归已深,我坐在暖阁中。
因白日遇到黄三爷,脑海里不停地闪烁起过去种种。
原以为早已遗忘的过往,会随着时日的推移淡成尘埃。
可一脚踏回这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才知那些记忆从未真正离开,只是潜伏在血肉之下,等待一个恰当的时机,蜂拥而出,将我吞没。
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曾让我夜不能寐、羞于提及的旧日光景,全都如昨夜灯下的影子,在我心中一寸寸铺开,连轮廓都未曾模糊半分。
甚至连一个陌生的、仅有一面的黄三爷,我也从未真正忘记。
雪落一夜。
天地一色,万籁无声,积雪映着未亮的天光,将人间照得如昼般明亮。
我坐在马车中,静听远处更夫打更的声音,恍然间,已是五更天。
马车行得极稳,四匹高头大马踏雪而行,铁蹄没入雪中不见半点声响。
车后,一整列车马缓缓随行,占了半条街面,缓缓地朝皇宫的方向驶去。
终于,到了这一天。
远远望去,唯有那砖红的宫墙在一片银白中突兀而出,沉肃森然,令人心底生出敬畏。
礼部官员与户部尚书已先一步抵达,一旁立着一位绛紫圆领袍的大太监。
我自贡车后方而下,披裘拢袍,屈身行礼。
“大人毋须多礼,圣上已久候,烦请随咱家入宫回旨。”
我低声应是,携随行管事、执事,随众人疾步往宫中而去。
贡车照例停于宫外,由礼部验讫封文,改由人力牵引入内。
宫中禁骑、禁刃、禁言,尤其今日所进贡品,为御前供奉,须一一详验。
寒风刺面,吹得脸颊微疼发麻,唯心中始终激荡不安。
我抵至正殿前。
大太监先命我候于殿外,自率礼部、户部几位大人入内通传。
我下意识紧了紧肩上的毛裘,垂首屏息,双手安放身前,凝望着自己靴前雪地上的印痕。
片刻后,有人由殿中而出。
“卫公子,请吧。”
我闻声抬头,深吸一口气,迈步向前,步伐略显拘谨,仍强自镇定,缓缓登上那层层丹阶。
走至殿门前,我才倏然发觉,立于阶下的竟非持戟侍卫,而是李昀。
他着朝服,佩剑而立,身姿挺拔如松,双手负后,雪色映在他肩上衣襟,竟衬得他神情愈发冷峻肃穆。
我脚步微滞,下意识抬眼,正对上他投来的淡淡一瞥。
他不语,仅微不可察地颔首,礼数周全。
我心头猛地一震。
倒是大太监适时笑着开口:“圣上知李将军与卫公子旧识,特命将军前来相迎。。”
我急忙应道:“小人惶恐,蒙圣上垂恩,已是不胜荣幸。又劳李将军屈驾临此,实在不敢当。”
走入殿中,大太监高声唱名。
我尚未看清殿上情形,便已下意识跪地,伏首叩拜,口中恭声道:“商户卫某,叩见圣上。”
只见帘幕后隐约一角明黄,金线流转,光影微晃。
圣上温声道:“平身。”
我躬身谢恩,起身垂手侍立,不敢仰视。
太监于侧宣读贡单,言及今年所进贡品种类、来路与贡期,较往岁略多三成。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