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韩屯出了名的过的好,你又在村里的服装厂管事,你嫂子巴不得给你个孩子,跟着他们亲姑,还能让侄子受了委屈。
再说了,你俩闺女以后嫁出去了,娘家有个哥哥,也有个撑腰壮胆的,你们百年后,她们回娘家,也有个落脚的地方。”
兰英总算是弄清楚了,老太太把四个孩子都带来的目的。她接着问道:“娘,你说句良心话,俺不是嫁到韩屯,要是摊个穷婆家,俺嫂子还能让俺过继个侄子不?”
她娘狠狠的拍了她几下子:“你脑袋被糊死了,咋就不开窍。你要是穷的过不下去,给侄子娶不起媳妇,你侄子自己都顾不过来,还能给你养老。
所以说啊,你以后也该学会过日子了,俩丫头不能这么逞着。你也不看看,俩孩子吃的穿的,那叫个败坏。
闺女养的再好,长大了还不得给人家做媳妇,能中你啥用。
你不看人家,不看你自己,家里过的这么好,你才给娘家多大点。
你嫂子那么顾娘家的人,她爹娘老了,我再不当家,也不能让她给爹娘养老送终。
到那时我可不怕她,她再不说理,再厉害,也压不过老俗理,我占着理那,合天底下,就没有靠闺女养老的。
兰英啊,你可别信那口号,啥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那也就是喊着好听,到了真事上,它就是一句空话。
别看公家号召男到女家落户,那好男儿有几个倒插门的,都是些歪瓜裂枣窝囊废。
即使招个养老女婿,一家子都得跟着受气,几辈子抬不起头来。生的孩子即使姓韩,在村里也受欺负,他们没近门子扶持。
再说了,以后就让生俩孩子,几辈子才能熬一大家子人家,才能出头。
往后你有钱就给侄子们攒着,到时候盖房子娶媳妇,那样不得用钱。从现在开始攒着,到时候都不一定宽超。
现在娶个媳妇,一年比一年要的多。你都败坏了,到时候难道让闺女给侄子换亲啊。
到那时你把闺女养的再金贵,还能换个好人家,真到了那时候,你就是再后悔也晚了。”
老太太话没说完,“高高三”借车回来了,他听了这话也生气,硬邦邦的回答:“别的村俺不知道,反正俺们村招的上门女婿,个顶个的好。
真像你老人家说的,上门女婿几辈子也熬不出来,要个娘家侄子就能熬出头了,不一样得熬几辈子。
大娘,俺和兰英孝顺您是应该的,可是您不能给俺们当这家。
您看不上俺闺女,俺看着是宝贝。请您老以后,熄了那歪心思,别再说拿俺闺女给您孙子换媳妇的话了。
我把话撂这里,您孙子再金贵,我看着也没俺闺女好,俺死了就是被狗拉,也不要您们家的孩子。”
别看娘俩又吵又闹的,老太太可没真往心里去。真是应了那句老话:闺女和娘,恼皮不恼瓤。
可女婿说话抢白她,老太太可是不依。她又哭又叫,随手捞了个笤帚,照着“高高三”就打了下去。
“我打死你个矮矬子,谁给你的胆子,还敢给俺横。我让你知道知道,俺娘们可不是好欺负的。
俺百里挑一的好闺女,找你这么个矮矬子,你竟然还敢给俺粗声拉气的喊。
俺这是在这里那,俺要是不在这里,指不定咋着给俺闺女气受。
俺知道你们嫌弃俺闺女没生个儿子,那也不能光怨俺闺女啊。
人家都说孙子是奶奶修的,你没儿子,那是你娘没那个福分,你们家的祖坟没冒那青烟。总共两家子人家,都快绝户光了。
能有俩闺女,那也是俺闺女给你们带来的福分。都说闺女是娘的小棉袄,生闺女是娘带来的福气,和你们沾不着边。
再说了,即使生个儿子,和你似的,就这么点个子,长大了连个媳妇也难找。你和俺大孙子比比,孩子才十二岁,就跟你高了。
俺闺女瞎眼了,非得跟着你过,你要是有儿子,谁知道能不能找到媳妇。你以为好事都让你们家摊上,每次都能碰到俺闺女这傻样的。”
老太太个子高,刚六十出头,整天在家干活,力气也不小。“高高三”个头是小,可力气不小,不过他作为晚辈,力气再大,也不敢给岳母还手,被老太太压着打。
兰英跟在后面撵,给她娘夺扫帚,小孩子吓的直哭,俩大孩子恨姑姑打过他们,就跟着起哄。
“奶奶,使劲打,别光打俺姑父,连俺姑姑一块打,狠狠的打。看她以后还敢打俺们不?”
兰英气得直哭,喊着说:“娘,这就是您给俺出的好主意,这样狠心的娘家侄子,俺能指望他们给养老,等俺老的不能动了,他们得掐死俺们。
俺好吃好喝的供着他们,还给零花钱,做了新衣服。拍了他们几巴掌,就给俺记这么大的仇。
我是打他们了,宝贵可没招他们一指头,连句硬话都没说过,要钱给他们掏十块的,咋也喊着打。”
村里的人听见了,都跑来看。几个妇女拉住老太太,劝她消消气。
“大娘,您老人家坐下歇会,自家的孩子不懂事,您老这么大年纪了,可不能跟他们计较。”
“老姐姐,不为大人为孩子,看在俩外甥女的份上,您就绕了他们吧。”
韩德库和“小老妈妈”过来了,进门就打儿子,紧跟着亲家赔不是。
“嫂子,您消消气,让他爹给你出气。宝贵,过来给你大娘跪下配个不是。”
第485章 歪理一箩筐
韩德库把宝贵按着跪在老太太跟前,对亲家说:“嫂子,您别舍不得,要打要骂随你,咱当老人的可不惯他这脾气。”
其实这就是客气话,要是那明白的,为了闺女今后的生活,咋着也不能闹到这一步。
当然了,要是真的不能过了,到了离婚的地步,那就另说了。
农村里私下里对女婿还有一个称呼,那就是“娇客”,意思就是娘家人高看女婿一步,让女婿念着娘家人的好,对女儿也好一点。
可这老太太糊涂,仗着闺女长的好,又是“高高三”上杆子求的,自持身份高亲家一等。
她还真下得去手,看女婿跪在跟前,抬手对着“高高三”的脸上就打。
“啪、啪、啪”三声,“高高三”的脸上,顿时通红一片,眼看着肿了起来,看来是使足了力气,一点没留手。
旁边看热闹的人,不可置信的看着这一幕,都倒吸了口凉气。
前两年老太太给闺女看孩子,也没少在这里住。平时看着是个面善的,经常提在家受儿媳的气,大伙都认为她是个窝囊脾气。
去年土地承包到户,儿媳才把她接了回去,帮着他们干活做家务。
每次来闺女家,拿的礼物都相当的寒酸。就是闺女“过月子”,她给送“粥米”,还没宝贵的姐姐拿的多。
人们知道她一个寡妇不容易,还受儿媳的气,挺可怜她的,也没人争理笑话她。
不过今天这做法,可让人对的看法大改观。加上几天来她的做派,人们也明白了过来。
敢情老太太心里,就是再受儿媳的气,还是向着儿子家,这就是个糊涂不讲理的老人家。
俩闺女看到爸爸挨打了,就对着姥娘来了。上去就推老太太:“姥娘坏,不准你打爸爸。”
老太太来这几天,不和外甥女亲,背地里还偷着“嘿唬”(呵斥)她们。孩子们的心思最单纯了,她们也不和姥娘亲。
老太太还真够蠢的,看见俩外甥女穿好吃好,比自家的孙子高出一大截,心里就不得劲。
在她的心里,闺女儿子都是自己的孩子,儿子比闺女重要,孙子更是她的宝贝疙瘩。
外甥女就是赔钱活,加上兰英没儿子,想让闺女过继自己的孙子。她认为外甥女吃的喝的,都是她孙子的家底。
对俩外甥女,她是打心眼里看不上,看见就烦。这奇葩的思路,一般人还真猜不着。
看俩孩子对着她喊,她二虎劲上来,抬脚把俩孩子踢到在地,嘴里还骂上了。
“看看你们教的这孩子,这么小就敢打骂老人,一窝子忤逆不孝的东西,上梁不正下梁歪。”
俩孩子从小没受过屈,被踢倒在地上,都吓傻了,小脸憋的发紫,哭都不会了。
“小老妈妈”搂着倒在地上的孙女,心疼的大哭。人们都傻眼了,赶紧帮着拍孩子的后背,给孩子叫魂。
“摸摸毛,吓不着。好孩子,哭出来,哭啊。”
“大奶奶,您快别哭了,看吓着孩子了。”
兰英首先不干了,她大声的哭着,把“高高三”拉了起来,冲着她娘就喊上了。
“娘,您就是这样对俺们的,您要是心里有俺一点,也不能这样对宝贵,您还让不让我过了。”
老太太还觉得自己占理,对着闺女骂道:“你个分不清里外拐的,娘帮着你出气还不知道领情,我咋生了你这么个窝囊废。
你天仙似的好姑娘,嫁了他这么个三寸丁,在婆家还立不起来,咋不窝囊死你。
过啊,咋不过了。这都俩孩子了,离婚咱也不怕,现在国家就让生俩孩子,离了婚他们家就是找大姑娘,也不能生孩子了。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