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恣悠悠)


  花衬衣还是农村销的多,咱的服装厂近半数加工这种衬衣,订单还是压了好多,估计够整个夏天做的。”
  涤纶的花衬衣做工超简单,衣服上连个装饰都没有。简单的小方领,除去上袖子和领子,剩下的就是直线了。
  悠悠家的衣服做工好,主要的原因是锁边平整。现在的锁边机质量不过关,布料厚实的还行,布料薄的锁出来边缘皱巴,熨烫过后效果好些,但做出来的衣服,边缝明显的紧。
  悠悠在商城订制的时候,就把衣片锁好边了,后世全自动的锁边机,效果那时刚刚的,边缘特平整。
  另外,悠悠家衣服的扣子好,智脑设计的衣服,纽扣也是最佳配搭,用的是现在流行的金属纽扣。
  后世里不到一分的金属钮扣,放在现在绝对是精品,批发价都得0.50元。这也是涤纶花衬衣价格偏高的原因,一件衣服七个扣子,至此一项,就得3元钱。
  据胜男舅妈说,服装厂的工人涤纶衬衣做顺了手,每天人均达到了20件,收入都在100元以上。
  两个月的时间,韩屯村简直是大变样,扩建工程基本完工。四十亩防台全部盖满了房子,只有学校的前面的操场是空地。
  村办公室挪到了医院的后面,单独建了个院子,大门朝东开,紧挨着村西的南北路。
  学校西面的房子全部给了服装厂,车间加仓库,最后一排是伙房餐厅和澡堂。
  最让悠悠感兴趣的是村里的养猪场,在农大的帮助下,新建了高标准的现代化养猪场,冲水打扫卫生全部是半自动化。
  养猪场还建了一个大型的沼气池,猪粪和牛粪直接冲入沼气池。产生的沼气除了供猪场照明,还能供村里的伙房做饭。
  以前猪场和牛场的粪便味道,终于消除了,并且极大的减轻了养猪场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伙房的旁边,新建了个浴室,也是用沼气烧水。每天的晚上7.00——9.00,村里人可以免费洗澡。
  洗澡堂只对本村人开放,外来人员一律不让进。别的村都提议让韩屯收费卖票,村里人没一个同意的,主要是没功夫伺候他们。
  一张澡票二毛钱,一天一百个人洗澡,才二十元钱,得占用两个劳动力,沼气供的上,水电都得用钱,得不偿失。
  村里人自己洗澡,只是晚上的时间,伙房的人兼顾一下,就可以了。
  石庙村没分开的两个队,也跟着占了光。韩屯村猪场旁边,就是他们队里的地,趁机建设了和韩屯一样的养猪场,猪场使用的电,也是用的韩屯村的。
  农大专家回去的时候,他们也派了几个人跟去,去农大的养猪场学习。
  这次和农大合作,韩屯村算是进入了农大的视线。开始,他们是看在援朝舅舅的面子上,毕竟自己的学生有出息,也是学校的骄傲。
  可是亲临韩屯后,他们对韩屯村来了兴趣。80年秋天,全省一窝风都把土地分到了各家各户,农大找个成方的示范基地都困难。
  看到韩屯和石庙不仅保留了原来的生产队,并且没有分开的打算,还是县里的种子繁殖基地,他们也决定把学校的示范基地设到这里。
  最令村里人高兴的是农机基地,农机系里的各种农业机械,韩屯都感兴趣,村里有的是资金。
  以前没有购买渠道,现在有了机会,韩屯自己出资,把学校推荐的农业机械都买了回来。
  不仅有收割机、播种机、脱粒机、耕地机、粉碎机,还有和这些机械配套的大型拖拉机。光是这些机械,就花费了接近一百万元。
  有了这些机械,虽然离农业自动化差距很大,但是基本上实现了农业机械化,最大程度的节省了劳动力。
  现在农机多了,村里专门成立了农机队,婕格的四哥志杰被大伙推选为农机队队长,他们去农大学习了半个月,基本上掌握了这些农业机械的使用和简单维修。
  村里原来加盖的车库,全部都用上了。这次扩建,韩屯村总共支出了接近伍佰万元,村里的存款一下子支出去一半。
  村里的格局也大体的稳定下来,45岁以下的男劳力大部分在肉食厂。45岁以上的分成两部分,分别在养猪场和农业组干活。
  村里的一千二百多亩耕地,全部是小麦大豆种植模式。十亩瓜园十亩菜园,主要是分给自己村里的人吃,再就是供应村里的伙房。
  其他的杂粮和棉花,加一起一百亩地,平时是农业组的人管理。三秋和三夏农忙季节,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
  年轻的妇女肉食厂20名,其余的在服装厂,年龄大的除了看孩子,还可以给服装厂干零活。
  即使是七十多岁的老年妇女,也可以给服装厂绞线头,每个月挣个十五二十的,比在家纳袜垫强些。
  农机队的十个人,都是肉食厂的工人,地里有活计,就临时抽调出来。


第429章 大锅饭
  还有就是村里的木工组,增加到了6个人,他们的活计从早忙到晚,没一个偷懒的,收入也挺高。
  特别是今春,村里集体企业扩建,争取的木料钢筋指标多,木工组的利润更大了。
  村里给木工组配齐了各种电动工具,不仅有电刨子、电锯,连打眼开檖的机器都有。他们按照统一的规格,制作的带钢筋玻璃的门窗,在周围的十里八村出了名。
  肉食厂新扩建的车间已经运行,每天的宰杀量稳定在500头。现在,不仅洪城县北部的群众来卖猪,平城县靠近韩屯村的几个公社,群众也来这里卖猪。
  产品主要供应部队,和部队打交道比国营单位都强,他们自己提货,货款是提前支付。
  韩屯每天都有几百的外来人口,卖猪的人群从上午开始排队,一直到傍晚才结束。
  卖猪的人们中午回不去,加上来服装厂拿货交货的人员,韩屯村的伙房就餐的人数增多,只好又增加了两个人手。馒头也不蒸了,承包给石庙村的两个馍房。
  这时候就看出来大锅饭的好处,每天一荤一素两个菜,即使供应几百人,也能做出来。
  悠悠家的代销点每天人来人往,销售量大增。虽然走了时候,悠悠尽量的留足了货物。
  可是在悠悠和姥姥外出的两个月,爱国舅舅帮着进了好几次货,还不时的缺这少那。
  看到娘俩回来,姥爷松了一口气。
  “你们在家也没觉着,这次出去两个月,我还真忙不过来,关键是不懂得的怎么进货,可把爱国忙坏了,光是县城就去了几次。”
  几个孩子看到悠悠回来,都高兴坏了。特别是看到悠悠做的一桌饭菜,都欢呼着埋头猛吃。
  智茹年龄小,一口气吃饱后,说出了心里话:“还是悠悠姐姐做的饭好吃,俺娘就会炖菜,天天猪肉粉条,也不会变个样,吃得我够够的。”
  “你个小没良心的,天天有肉吃,你还嫌弃上了。不对,你那天不吃第二碗,这叫吃够了。”
  看着大舅妈发飙,几个大些的孩子都捂着嘴偷笑。智茹可不怕她娘,拧着脖子喊:“真不讲理,您就做一样菜,再难吃也得吃饱。
  你看我悠悠姐,一回来就做一桌子菜,我根本就不用盛第二碗。”
  舅姥娘拍着智茹:“你娘那不是忙的没时间吗,你悠悠姐回来了,可以经常去赶集,给你们买好吃的。”
  迪迪抢着说:“姐,明天赶集卖几个大鹅,我想吃竹荪炖鹅。”
  志斌高声的嚷嚷:“姐姐,我想吃鸭血粉丝,还有小鸡炖蘑菇。”
  爱国舅舅也跟着起哄:“悠悠,再去临水,给舅舅带些回民的烧牛肉,咱家的烧牛肉吃完了。”
  智茹大声的说:“姐姐,我会烧锅了,以后我帮你烧锅。”
  大舅妈无奈的说:“我算是白忙了,伺候了你们两个月,还嫌好道歹的。”
  志高最高兴,他吃饱后大声的宣布:“悠悠,你没在家,我这次公社联赛,考了个第一。”
  爱国舅舅蹬了他一眼:“你也知道妹妹没在家,自己才能考第一啊。”
  志亮拍着志高的肩膀:“咱俩就一难兄难弟,千年老二的命。碰上昊昊和悠悠,算咱们倒霉。”
  悠悠笑着拱手:“承让,承让。”
  姥姥大巴掌拍过来:“你个没正形的,越来越像个泼小子,见天的发疯。”
  今年春天,悠悠的个头超过了165米,光是看后面,已经是个大姑娘了,可还是顶着一张娃娃脸,咋看都是个孩子。
  悠悠回来了,家里的伙食标准立马提升,主要是舅妈没时间去赶集,做饭的花样不多。自打悠悠回来,家里的孩子那是换着花样的提要求。
  悠悠尽量的满足他们,主要是自己也馋,开着吉普车到处赶集,整天捣鼓吃。
  姥姥怕她拉下功课,看她开车赶集就拦:“你出去两个月,回来还不赶紧补功课,用的着每集都到吗?你再聪明也不能长时间的耽搁学习啊。”
  姥姥知道悠悠的空间里,储存着丰富的食品,连新鲜的蔬菜都不缺,就想让她在家消停的上学。
  她不知道悠悠是从后世穿来的,京大的高材生用得着天天学小学的课程。原来为了玩,现在可没那个心情。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