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恣悠悠)


  村里人谁愿露富啊,每天招个亲戚住家里,时刻得防着,膈应不膈应啊。
  可是,亲戚里到的,又不能不帮衬着。尽管心里不乐意,嘴上还得捡好听的说。
  于是,大伙都给村干部提要求,让村里的干部给大家当挡箭牌。就近在周楼、石庙和向阳村,这些附近的村庄招工,回家吃住都方便。
  村干部接受了大家的建议,主动征求公社里的意见,得到了领导大力支持。
  向阳大队已经撤了,改成了向阳管区,管理的还是原向阳大队各村庄,管区书记由公社干部担任。
  向阳管区把周楼、向阳和石庙三个村的支部书记,召集到一块,把韩屯在三个村招工的事情安排了下去。
  这次招工,还是本着有宰杀技术的人员为主,年龄限制在20到40岁,总共招收80名工人。
  工作时间还是恢复原来的两班制,早5点到下午1点,下午1点到晚上9点,8个小时工作制。
  每月两天的假期,月工资50元。根据产量加发奖金,奖金最多不超过20元。这比正式的国家工人工资都高,在八十年代初,算是高工资了。
  现在的学徒工,国家刚提的工资标准,头一年34.50元,第二年定级39.50元。以后,每5年长一级工资,级差5-7元。
  村里一日三餐都有供应,自己掏钱买着吃,不过得回家居住。
  招收的工人,经考核合格后试用。试用期一个月,试用期间,工资和正式工一样。
  听说韩屯招工的条件后,各家的亲戚都消停了。现在的人们还是相信政府的,他们都说:“韩屯村招工,公社里说了算,连韩屯的支书都不当家,别说是自家亲戚了。”
  向阳、周楼和石庙村的小青年,都兴奋极了。特别是石庙村的人,年前在韩屯帮过忙的,优先录用。
  一个星期的时间,80名工人就招好了,加上原来的60名工人,肉食厂的工人达到了140人。
  这次扩建的厂房,比原来的还多,路北的20亩防台,除了村里的医院用了三亩地,其余的地方,都盖成了厂房。
  一排排高大宽敞的厂房,和农村的住房相比,特别的显眼,给人一种信服感。
  厂房建好后,就开始安装机器,不光是生产机器,还有锅炉、发电机组、冷冻设备。就连变压器,都换了大型的。
  原来的变压器,专供村民生活用电,以及服装厂、养猪场和学校等其他用电。
  光是这些机器设备,村里投资了300多万元。这些钱对韩屯村来说,不算什么。这两年,村里的集体积累已经超千万。
  可是,在八十年代初,三百多万元的资金,别说公社了,就是在县里,也是大的投入。
  进入农历的二月,李专员就找姥姥买红富山苹果苗。有了去年的实例,今年的新增果园面积达到了二万亩。
  娘俩在临水住了十多天,才把120万颗苹果苗,全部交接清楚。为了给这些树苗找个合理的渠道,姥姥特意安排罗新华托运来大批量的食品。
  托运的食品装在大型的包装箱内,悠悠也把苹果树苗装在包装箱内。在库房转换过来,食品变成了苹果苗。
  今年各县除了购买苹果苗,还订购了一批红富山苹果插穗。毕竟各县都有种苗基地,也有技术人员。
  他们去年就嫁接了矮化沾木,今年嫁上插穗,明年就能移栽了,不过当年结不了果。
  他们育苗的成活率实在是太低了,一亩地成活的矮化沾,还不到五千颗。
  罗新才笑话他们:“嫂子,看见咱成功了,他们也跟着学。还是公家的单位,都是专业人员,成活率还不到咱们的一半。
  要不说鸡多不下蛋,人多瞎胡乱。要我说,这国家的园艺场,也该和生产队一样,把果园分到个人手里。
  要是那样的话,我就把俺城关的果园承包下来,把那些的老果树都砍了,全部育红富山苹果苗。
  别说15元一颗了,就是5元一颗,一亩地就是5万元,除去成本,一年收入1.5万元。
  光是这一千亩的果园,一年就是一千五百万,干什么也没这来钱快。
  嫂子,今年俺们东关的人都种菜,我就把自家的十二亩地,都育上了苹果苗。
  育苹果苗用工集中,临时找几个退休的技术人员就行。平时不用管,比种菜强多了。
  再说了,就你兄弟我这身体,还真种不了菜。好些人看我的笑话,说把地分给我,得撂荒了,要不就得让孩子们辍学。
  我偏不信这个邪,都种成了苹果苗。让他们看看,要想赚钱,光会种还不行,还得会看行情。”
  东关的土地少,每人不到二亩地。大部分地都种菜,收入比农村的三亩地都高。
  可是,种菜也辛苦。见天的在地里忙,就没个空闲时间。以前是队里统一卖菜,这土地分到各家各户,每家都得去卖菜,这也得占一个人。
  罗新才家孩子都上学,他还是个残疾,加上小五这个三岁的孩子,还真忙不过来。
  悠悠不仅从商城里给他订购了种子,而且给他处理好了,保证苗齐苗壮,能让他接着吹。
  苹果苗的事情刚忙完,援朝舅舅就催着姥姥去深南,他对组装收录机的事情上了心,关键是对收录机的高利润感兴趣。
  据罗新华说,组装一台收录机,至少二百以上的利润,不过产量也低,二个人一天才能装一台。还得有精密的机器,成本也高。
  不像组装收音机,不到一百元的工具,就可以了。组装收录机一套生产线下来,至少得几百万的投入。
  可是,收录机是今后的发展方向。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再过二三年,特别是随着学习英语的热潮,收录机就成了抢手货。
  八十年代中期,响遍大江南北的广告就是:燕舞,燕舞,一曲歌来一片情。燕舞牌收录机畅销全国,厂房外等着提货的大卡车,等半个月还抢不着货。
  从八零年开始,收录机就开始畅销,主要是机关单位购买,家庭购买录音机的很少。


第420章 被接待
  二月十六日,姥姥和悠悠跟着援朝舅舅带领的考察团,去了深南。考察团除了有关部门的领导,还有临水收音机厂的技术人员。
  考察团没和深南的政府部门联系,上次他们就是和政府部门联系的,深南的政府和别的不一样,根本没功夫接待他们,就是帮着联系个住的地方。
  这次,他们全部靠着姥姥,姥姥和罗新华父子联系好了,不仅让他们帮忙安排吃住,还能带着他们在深南参观学习。
  姥姥震宇公司董事长的名头就是好用,火车票竟然卖给了软卧,可三天的火车坐下来,又是在大伙的眼皮子底下,作弊特碍事,把悠悠郁闷的不行。
  姥姥上车带了两个大旅行包,悠悠无聊了就去包里扒拉。各种水果,蜜饯干果,五花八门的零食,源源不断的拿出来。
  援朝舅舅他们,吃着悠悠从空间里偷渡出来的水果和零食,惬意的不得了,一个个对着姥姥讨好卖乖。
  “姑,还是跟着您老好,这吃的喝的,都准备的足足的,我们跟着享口福了。”
  悠悠没好气的翻着白眼,在心里吐槽:你们跟着享福了,我可是受罪了,有你们这样的吗,不是你们拖累,本小姐早到了。
  这软卧有什么好的,慢腾腾的比牛车快不了多少,要不是你们,我坐自己的越野车,早到了,用得着受这罪。
  回来的时候,坚决不跟他们一起了,还是自己开车回来舒服。订制个仿真机器人开车,不用自己受累,行程还快。
  不过跟着他们也有好处,一路上的吃喝都有人候着。考察团有人专门负责,援朝舅舅的秘书和后勤处的王处长,把一切都打点的妥妥当当。
  在悠悠的碎碎念中,二月十九日早上六点,终于到了深南。罗瑞和带了辆中型的面包车,前来接站。
  “董事长,总算是把您老给盼来了。您这一年多没来,咱们厂子可变多了,一会您就看到了。”
  厂子变没变的,悠悠没见着。可是一年多没见,罗瑞和是大变样。西装革履,皮鞋铮亮,头发上打着摩丝,发型纹丝不乱。
  举手抬足,稳重大方,充满活力,浑身偷着年轻成功人士的范。看来他爷俩在深南特区,应该属于上层人士了。
  把考察团的同志安排到宾馆里,罗瑞和带着援朝舅舅和姥姥她们,去了震宇公司自己的别墅。
  震宇公司的900亩工厂区,依照悠悠给出的设计,以全部建设完毕。罗瑞和说:“韩董,深南很少有像震宇公司这样的建筑,就连港岛那里的人看了,都说好。
  不过造价太高了,咱花费的钱,够别的公司建两个厂子了。”
  震宇公司不止工厂建的好,工厂里的绿化也好。南方的春天来的早,到处一片翠绿,各种应季的鲜花开的正好。
  罗新华和儿媳温秀娟都在这里,他们听见汽车声,就迎了出来。
  别墅内外都打扫的干干净净,温秀娟已经做好了一桌精致的早餐。
  罗新华也是大变样,再也没有了原来颓废的神情,精神矍铄。“嫂子,您还真放心,这么大的产业,一年多也不来一趟。”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