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恣悠悠)


  还别说,舅姥娘对请神这事门清,谈论起来,头头是道。
  原来,舅姥娘口中的老天爷,就是人们常说的玉皇大帝。玉皇大帝位居三清尊神之下,可是在民俗中却是最高的神袛。管辖着天神、地袛、人鬼三界。


第413章 上贡菜
  把玉帝称为老天爷,源于人们对上古天帝的崇拜,民间把玉帝和天帝合而为一,并冠以张姓,称为张玉皇,是全民崇拜的最高神。
  玉帝画像身穿九章发福,头戴十二行珠旒冠冕,手持玉笏,旁侍金童玉女,完全是秦汉帝王的打扮。
  依照这里的传统,每逢春节,家家户户在堂屋门的东侧墙上,摆放天爷的画像,除夕的中午,要给天爷上供、烧香、焚纸钱、磕头、祷告。
  人们认为老天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能够呼风唤雨,掌管旱涝,决定年景的好坏,对老天爷怀有无限敬崇之情。
  在天爷的画像两侧,贴上红色的对联:“年年敬天帝,岁岁保平安”,横批是“风调雨顺”。
  财神是人们追求美满富裕生活的期盼,分为文财神和武财神。文财神是比干和范蠡,武财神是关公和赵公明。
  这里的人们敬的财神,是武财神关公和文财神比干上下而坐,俗称“上关下财”。寓意取财有道,不取不义之财。
  财神的对联是:摇钱树金银不断,聚宝盆珠玉长生。横批是:增幅财神。
  每月的初一十五,家庭主妇都可以烧香叩拜,求财神保佑财源兴旺。
  灶王爷又称保家灶君,是掌管人们饮食的神袛,同时也担负着专门收集各家各户“违法乱纪”的隐私,向玉皇大帝打小报告的职责。
  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回到天宫,向玉帝汇报人间的事情。
  人们对灶爷是又怕又恨,只好在腊月二十三祭灶时,供上又黏又甜的麦芽糖,粘住灶王爷的嘴,他就不能说各家的坏话了,即使说的话,也是甜言蜜语。
  灶王爷的对联就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一家之主。
  门神在人们的心目中,具有驱邪魔、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多种功能的保护神,是最受人们欢迎的俗神之一。
  门神是个大家族,武门神有秦琼和尉迟敬德、关羽和张飞、赵云和马超、孟良和焦赞、哼哈二将等。
  文门神和福门神配双成队,如天官和送子娘娘,招财童子和五子登科,燃灯道人和赵公明。
  福门神刻印着一些吉祥物,多用谐音,以借双关之意。如爵、鹿、蝠、蜥、马、宝、瓶、鞍,寓意:爵禄福喜,马报平安。
  贴门神也有讲究,武门神贴在临街的大门上,文门神贴在堂屋门上,送子娘娘贴在年轻夫妻的房门上,五子登科贴在孩子们的屋门上。
  门框的下方,分别摆上一对香炉,不仅要上香,除夕的晚上和新年的早上,还得点上红蜡烛。
  舅姥娘刚把门神贴好,大舅妈就抱着一捆芝麻杆来了,在扫净的院子里,撒了一层。并找了根木棍,拦在了大门口。
  撒芝麻杆和放拦门棍也是有讲究的,一是驱邪避灾,二是祭祀祖先和神灵。
  撒芝麻杆,脚踩上去产生爆裂声,因此撒芝麻杆确有防盗贼的作用。
  民间除夕夜各家的门要一直敞开,有了芝麻杆一踩就响,盗贼不敢进院,人们就可以安心聚于一堂欢庆新年。
  拦门棍主要是挡邪狞,再就是挡财运外流。这里的人们有个风俗,过年时贴上门神,放了拦门棍,就不再还账了。
  因此,欠账多的人家,为了躲避还债,过年早早的贴门神,有的人家腊月二十八就把门神贴上了。
  孩子们都听的入了迷,好奇的问这问那,悠悠由衷的赞叹:“这就是传统文化的魅力,博大精深。”
  舅姥娘听了悠悠的话,高兴了,对志刚说:“你悠悠妹妹和你一样大,懂的就比你多。听到了吧,这是传统文化,不叫封建迷信。”
  志远对悠悠竖大拇指,志刚不服气的对悠悠说:“你真能扯,还和传统文化挂上了钩。”
  舅姥娘和姥姥把诸神安置到位,接着去准备供菜,悠悠赶紧跟了过去。
  上供的菜是十个:两碗红烧肉、酥肉、长丸子、园丸子、山药、白菜、海带、粉丝、馒头。
  这些菜不用烹饪,装碗就成,菜的上面放上几根香菜,当做点缀。
  十个菜放到小饭桌上,再摆上一壶酒,两个酒盅,就齐活了。
  姥姥用一块干净的大包袱皮,把放着菜的饭桌盖严。大舅和二舅俩人过来,抬着供菜先去了舅姥娘家。孩子们叽叽喳喳的跟在后面,去瞧热闹。
  舅姥爷家的院子里,打扫的干干净净,撒满了芝麻杆,众人踩上去,真的发出“噼啪”的响声。
  大舅进屋,搬出一盘五百响的红鞭炮,递给了志远。志远把鞭炮缠在高高的竹竿上,接过舅姥娘手中一根点燃的香,把鞭炮点着了。
  在噼里啪啦的响声中,红红的碎纸飘落在院里,格外的红火喜庆。
  先拜天爷,舅姥娘把她家里贴好的天爷像,立在堂屋门东侧的一把高椅子背上。
  椅子上摆着一个香炉,里面插着一把供香点着,成把的供香燃烧起来,飘散出一股松香味,还挺好闻。
  点上香,舅姥娘接着从一个挎篮里,拿出提前折好的金银纸元宝,放到地上摆着的火盆里点着。
  她老人家站在供桌前,端起酒盅,把酒倒入火盆里,嘴里念念有词的祷告着。
  供桌前面铺着一张草席,舅姥爷带着三个舅舅,趴在地上,恭恭敬敬的磕了仨头。
  敬神磕头也是有讲究的,神三鬼四人一个。等舅姥爷他们拜完,舅姥娘对孩子们说:“都过来给天爷磕仨个头,保佑你们新的一年顺顺当当,平平安安,万事如意。”
  志远做为最大的男孩子,立刻响应:“排好,跟着我磕头。”几个男孩跪在草席上,学着大人的样子,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头。
  志刚大声的说:“老天爷保佑,让我在今年的军训中,夺个第一名。”
  舅姥娘听了,神情一暗,重重的叹了口气,不过什么也没说。
  拜完天爷,接着拜祭灶爷,和拜祭天爷一样。拜了灶爷拜财神,最后拜祭门神。拜门神不用磕头,只有舅姥娘的祷告声。


第414章 团圆饭
  拜完了舅姥爷家,接着去了大舅家,最后才回到悠悠家。悠悠家的拜祭,是姥姥主持的。
  悠悠把这一切过程,都录制了下来,这是多么难得的民俗节目啊。
  三位舅妈加上悠悠妈和智慧,合力做了三桌丰盛的饭菜,都摆在了南屋西边的两间房里。这两间房子平时用来收鞋垫和手工鞋,入冬就点着散煤炉子,室温一直保持在18°以上。
  姥姥给他们搬过来一箱茅台酒,这是悠爸爸带回来的,他的病号送的部队特供茅台酒。
  二舅看见了,高兴的说:“卫华,还是你面子大,一下子整回来好几箱,今天我们喝个过瘾的。”
  姥姥还拿来一箱葡萄酒和各种饮料,妇女和孩子们用高脚玻璃杯喝。
  一家人你敬我,我敬他的,除了孩子,大人的兴致都不高。稍大点的孩子也明白,大家都担心在前线的爱民舅舅。
  一顿中午饭从中午十一点吃到2点多。饭后,几个男爷们都喝高了,姥姥让他们躺炕上睡午觉。
  妇女集中在餐厅里包扁食,悠悠亲自动手,准备了好几种水饺馅,羊肉胡萝卜、猪肉大葱、牛肉香菇、韭菜虾仁、鲅鱼三鲜,每样一大盆。
  三个舅妈看着摆了一溜的瓷盆,都夸悠悠能干。三舅妈说:“悠悠,你啥时候才上高中啊,到那时我就有口福了。”
  朝霞舅妈说她:“胜男,你就知足吧,我一年才来一次,部队那里到了冬季,不是萝卜就是白菜,连着吃七八个月。
  今年还好些,咱姑每次运货都给捎些耐放的芹菜和甘蓝,孩子们隔三差五的能换换口味。
  原来吧,钱紧张的时候,也没觉着苦。今年钱多了,反而委屈上了。俺现在算是知道了,有钱花不出去,那也憋屈。
  部队待的那地方还算是好的,当地人较多,还有个集市,买东西还算便利。有的地方百十里地没个人烟,赶个集来回得三天,就这也是套马车才行。
  不过东北也有好处,冰天雪地的,室外零下30多°,那才真是滴水成冰。俺们这些家属,冻东西都用麻袋装,蒸好的馒头扔院子里能吃半个月。
  过元旦放假,我雇了几个当地的妇女,一下子包了五麻袋包子和饺子,到来还没吃完。不是这样,就志刚他兄弟三的饭量,我一个人可包不上他们吃的。
  要说部队也有部队的好,起码生活上方便。志刚他们四个中午在学校吃,晚饭在伙房吃。我就早上做一顿饭,有冻好的包子和饺子,也省事。
  志刚今年特别的懂事,他看我工作忙,也学会了做饭,星期天带着弟妹,不光做饭还把他们自己的衣服洗了,我算是省大心了。”
  舅姥娘听了,心疼坏了。“年后,我和你爹让你们把志勇和志强留家里,你们说啥也不同意。经过这一年知道了吧,你在哪里管着服装厂这一大摊子,哪能顾得过来。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