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旺最理想的位置是汽车站,行人流量大,更有利于经营,不过,李小琴不想选择汽车站附近,考虑到人流量大但都行色匆匆,他们购买食物更倾向于路边小摊子。
李小琴到达县城先去自行车铺子租一辆车,骑着把整个县城逛了一遍,看来看去,最后选择在菜市场附近,早晚客流量大,不过等她确定后骑车赶过去的时候,好的位置已经被租出去了。
李小琴有些沮丧,推着自行车绕菜市场逛了一圈,发现菜市场附近倒是有几家空铺面,不过周边都是卖鸡鸭鱼的,一股子腥臭味熏得人难受,自己是卖熟食的,要真选择在这里,不仅卫生条件没法保证,连独家秘制特有的香味也会被腥臭味给掩盖过去。
看来菜市场仅有的铺面都不适合做卤味,李小琴决定骑自行车再绕县城逛一圈,实在不行,就只能在汽车站附近找了,客流量的话跟菜市场能比的就只剩下汽车站了。
就在李小琴将自行车推出菜市场,一只脚放在脚踏板上,向前一滑,准备骑走的时候,看到前面不远处有个老太太拎着两只空纸箱朝一间闭门的铺面走,拿钥匙开锁,老太太把空纸箱往铺面里一扔,李小琴看到铺面里堆着许多废弃的家具。
这里距离菜市场有两百多米的距离,地段不好,地段是商铺的生命,李小琴选择时肯定会忽略它,只是在看到这家铺面时,她脑子里想起了上辈子改革开放后发生的一些变化,似乎就是这块地段了,服装店小吃店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坐拥县城繁华,尽享赚钱机会,可谓是具有恒久旺商能力。
好像这块地段的人家光卖铺面和地基,都卖了一两千块,这里现在客流想不大,但是个潜力股,而且距离菜市场两百多米的距离,说尴尬好像也不尴尬。
李小琴赶紧骑车过去,询问老太太有没有意向出租,问好价格。
铺面的位置不是在菜市场里,面积太大,以前是住人的,后来盖了新房就控制出来了,把靠近马路的一堵墙给推倒修了一个木门,本着要对外出租出去的,不过位置尴尬,很少有人愿意租下来,慢慢地这家人也放弃出租了,改为堆放杂物的地方。
老太太听到李小琴也愿意出租,也愿意买下来,有些为难了,道:“小女娃,你估计才头一回盘店铺做生意吧?我不坑你,跟你交心交底的说,这快地方人少,生意不好,这万一赔了家当就不好了。”
“我没多少钱,我不挑,我就看中这个地方 了,你看是愿意租呢还是卖给我,我是希望一口卖下来,不过这个钱先给您定金,余下的我过两天凑集够了再给,你看成吗?”李小琴觉得老太太是个实诚人,才能掏心掏底的讲出这些话,她喜欢跟这样的人打交道。
李小琴都不嫌弃了,老太太便不好说什么了,这间铺面能卖出去自然最好了,自己就一个闺女并且已经结婚盖了新房,这破屋子留着也没什么用途,老太太点头道:“行吧,你不挑剔,我也不占你便宜,我就当时地基价格卖给你,五十块,你看啥时候给都行,别拖到过完年就成。”
李小琴高兴地应下来,老太太没有笔和本子,她骑车跑供销社一趟,花一毛钱买了铅笔和练字本,骑回铺面,她和老太太坐下来商量好,把条条框框都写下来,签了买卖合同,价格是五十块,李小琴身上只有二十多块全部都交了,余下的过两天赚了钱就补上。
原计划口袋里的二十多块,按照租金一个月五六块钱,一次性付清还能留十来块做周转资金,她现在一分钱都没,这二十多块还是昨天跟古老头借了,买生猪就剩下这些了。
一分不少全掏给老太太后,李小琴成了身无分文的人,不过,五十块买下具有恒久旺商能力的商铺,她没觉得自己吃亏。
老太太把铺面钥匙交给李小琴,有了自己的铺子,接下来就该装修一下准备开张了。
按照出发前的约定,王俊杰去市区买冰柜,王红霞推架子车在县城卖桂花酿肉,李小琴找铺面,不管什么情况,下午五点钟三个人必须在汽车站碰面,等李小琴搞定完合同跑过去时,王俊杰和王红霞已经在那边等待多时了,听说找着了铺面而且不是租是买的,王红霞抓着李小琴的手臂,满脸激动道:“小琴,咱们真的在县城有铺子了?我不是做梦吧?你捏我一下!”
李小琴笑嘻嘻地捏了她一下,道:“我看铺面地基蛮大的,等有钱了,咱们请人把铺面改成一楼开门做生意,二楼三楼四楼住人,到时候咱们三个人一人有一层。”
“可以啊!”王红霞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像小孩一样拍手跳了起来,有了房子自己就是正儿八经的城里人了。
王俊杰嘿嘿的笑,道:“改成行啊,不过就三层楼就可以了,我跟红霞住一层就行。”
王红霞窘得俏脸红了半天,瞪了王俊杰一眼,说道:“才不咧,你住你自己的那层,我才不跟你同住。”
王俊杰急了,“嘿,咱今天早上来县城的路上还商量婚礼怎么办呢,咋变脸这么快呢?”
“那八字还没一撇呢,起码你得上门提亲啊,这都什么都没呢,就说这些事,你让我面子往那里搁呀?”
“小琴又不是外人。”
“那也不能到处乱提,这万一你嘴巴每个遮拦,被村里人知道,那我名声还要不要了?”
“这好办呀,我明天就上门提亲!”
李小琴手扶额头,满脸无奈道:“你俩别在这秀恩爱了成不?咱还得快快去店铺打扫呢。”
第三百七十四章 问题出在哪里
王红霞怪噌的瞪了王俊杰一眼,抓着李小琴的手臂,满脸高兴地道:“走,小琴,咱不理他。”
从汽车站出发走铺面的路上,李小琴拐个弯,把自行车给修车铺子还回去,她和王红霞手挽手走路,王俊杰用架子车推剩余的桂花酿肉和新购买的冰柜,三个人一边走一边讨论怎么装修店铺,需要做什么宣传活动。
王红军和王红霞认为,把铺面收拾干净,开门直接做生意即可,李小琴并不赞同,小吃店也得需要装修的,适合的装修会给店铺增加不少人气,墙壁得刷新,地板得重铺,七八张独立桌子配凳子得有,这是满足顾客方便用餐的基本要求,桌子还得靠墙排,中间得留有一米多的路便于行走,这是为消防等安全性的布置。
灯光选择比较大的垂挂式即可,得保持店铺干净简约的装修风格,看起来不花哨,因为一般人的心理,装修越是华丽的铺面认为价格都不菲,冰柜就摆在门口的侧位,便于顾客购买。
至于宣传活动王俊杰和王红霞更是抱着擀面杖当笙吹,一窍不通,口头吆喝就是宣传了嘛,还需要特意去想,完全没有必要的事儿。
真的没必要吗?李小琴笑笑,那么多人卖熟食,人家凭什么要上你家买呀,人气旺的旺铺,除了店家手艺一流和独家秘制配料,还得思考怎么样才能吸引客人的视线和注意力,怎么样才能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这就是眼球效应。
他们手艺有了,独家秘制配料也有了,店铺盘下来,装修完毕,如果认为只要开门就能赚大钱,这想法没错,但并不算是正确的,做生意讲究一个销量,只有宣传活动做得到位,店铺的传播才迅速,品牌传播是靠店铺传播提升的,所以,把宣传做到位了,得到的收益是非常显著的。
好酒不怕巷子深,这话不假,但如果不去做更多宣传让人了解店铺了解品牌,他们是很难在短期内立足的。
走到店铺门口,望着面积足有一百多平的大空间,王红霞欢喜得满脸飞霞,抓着李小琴的胳膊,道:“小琴,你快捏我一下,我们这就变成城里人了,这不是梦里吧?”
李小琴笑着道:“刚才不是捏过你了吗?”
“你再捏,我咋感觉这是在做梦呢。”
李小琴往王红霞胳膊捏了一把,疼得她呲了一声,望着宽宽大大的铺面两只眼睛晶亮有神,好像两盏小灯笼,自言自语地道:“我这就成城里人了,天哦,我以前压根就不敢想象。”
“铺面破是这破了点,但五十块买下来,将来有钱翻新装修或直接重盖,这么想倒是没吃亏。”王俊杰心中像放了千斤重担般轻松,自从带着亲妈搬出王家,母子俩就租一间十五平米的小屋住,空间小,又是母子俩,日常干什么都不方便,有了这处铺面,往后他可以过来打地铺了。
三个人是生意合伙人,他们两个喜欢,李小琴这心仿佛荡漾在春水里,高兴得很,她拿出钥匙开门,把铺面里的杂物都搬出去,老太太临走前说晚上会喊闺女和女婿推架子车搬回家,破烂不成型的杂物就当垃圾扔掉,铺面里有现成的扫把,她埋头收拾起来。
半小时的功夫,三个人把铺面收拾了大半,看着更显空旷的铺面,王红霞放下扫把,走过来拉着李小琴的手臂,提议道:“小琴,我看这铺子蛮大的,要不暂时在里面摆床,我们今天就讲究在这里睡,不回村了。”
李小琴抬手擦了擦脸上的细汗,笑道:“我正有这想法,但龙婶他们担心,咱们派个人去供销社往村委会打个电话,让村干部跑家里通知一声。”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