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人一起分工合作,但做完这些杂活时间也到半夜十二点,明天一早还得爬起来做桂花酿肉,可不敢再熬夜了,所以等待的独家秘制猪血肠和猪肠糯米没吃成,大家赶紧回屋补觉。
李家有三间砖头房,小龙和李小东睡一间,王大胆和古老头打地铺,李小琴和王红霞和龙婶睡一间,王俊杰在里屋的太师椅里讲究一宿,累了一天大家洗漱完毕,一挨近床就呼呼大睡。
第二天天未亮王红霞就起床了,她心里惦记着桂花酿肉的事,困是困可一晚上睁眼三四回,就怕睡过头耽搁了制肉。
她爬起来洗脸漱口,推门走进厨屋时,李小琴打着呵欠起来了,洗脸漱口完毕,两个人轻手轻脚地忙活起来。
李家厨屋有两只大铁锅,王红霞负责制作桂花酿肉,李小琴把昨天晚上准备的猪血肠和猪肠糯米放在铁锅上,大火烧水蒸。
“小琴,这个你想怎么吃?”王红霞好奇地看着李小琴忙碌。
“蒸就可以了。”李小琴一边应,一边把去后院摘的野葱洗干净,切成碎末放在碗里备用。
知道忙其他人也不敢睡太久,睁开眼睛,看到窗外透着微亮就赶紧掀被子下床了,王大胆洗脸完,走进厨屋,道:“小琴,这味道到底能不能行啊?”
看到李小琴把猪血肠和猪肠糯米放在大铁锅里蒸,心里说不出的滋味,下意识地相信她,可又带着一点点的害怕。
“行不行,等会出过就知道了。”其实李小琴这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用桂花酿腌制的猪肉味道绝,吃一口便欲罢不能,但用桂花酿腌制后装猪血和糯米她今天第一次尝试,而且做的分量足,怕做坏了全部猪下水都浪费了。
李小琴不太想去赌,琢磨来琢磨去,蒸糯米蒸米糕什么的,避免太硬都会往锅里洒点水,不用洒太多,基本洒两次就可以出锅了,也许自己防着这个办法能改变点什么。
“哎呀,这还洒水呀?”听小丫头说仍是第一次尝试做,看她往锅里洒了水,王大胆更担心,下意识就觉得这味道好不到哪去。
“嗯,洒点水。”李小琴也不确定,她这是防着蒸糯米蒸米糕的方式来操作呢,时间一到,她把锅底的干柴都推掉,洗手,小心翼翼地掀开锅盖。
猪血肠和猪肠糯米整整齐齐地摆在蒸笼上面,锅底还有水,锅盖刚掀开一阵香喷喷的味道一下子弥漫了出来,把院子里洗脸的龙婶都给吸引了。
“小琴,你这是出锅了呀?闻着蛮香的啊!”龙婶一边拿毛巾擦脸,一边说着走进厨屋。
李小琴心有点慌,赶紧拿筷子夹了一只猪血肠和猪肠糯米放入碗里,断刀案板上,用菜刀切成薄片,又拿一只小盘子装起来。
“你们尝尝,看看味道咋样。”李小琴声音都有点哆嗦,“要是行的话,以后就这么蒸,味道不行,那再改进。”
哎,应该拿三分之一的来尝试,这样味道不行她也不可惜。
王大胆用手捡一片猪血肠,放在嘴里小小的咬了一口,再换一只手捡一片猪肠糯米也咬了一口,皱着眉头,脸上的困惑一览无余,一副正在思考的样子。
李小琴心神不定地看着王大胆的表情,什么意思啊这,吃定西还吃出困惑来了?难不成在找什么难吃的形容词来形容?那颗忐忑不安的心越跳越快,她不敢往下想了。
第三百七十二章 哪个泼脏水
龙婶见王大胆只吃不说话,快人快语的她等不及,伸手捏了一片猪血肠和一片猪肠糯米,咬了一嘴,眼前一亮,道:“嘿!好吃!有酒味,有甜味,而且很软!”
李小琴不太相信龙婶的话,伸手捏了一片猪血肠放进嘴巴里,这下,一直忐忑的心终于放下了,不算最好吃,但跟外面小贩做的仍是可以一比。
这时候王大胆开口道:“去年我随郝村长去市区开会,有吃过一次猪血肠啊,味道咋跟这个不一样咧?这个软,那个硬,软的这个让人好接受吧。”
“诶哟,既然好吃那就早点说嘛,你瞧,害小琴揪心了。”龙婶道。
“好吃就行。”李小琴心情好比雨过天晴朗,笑了起来,眉眼清清亮亮,她把猪血肠和猪肠糯米都切成薄片,昨天晚上睡觉之前喊王俊杰今天上市区购买冰柜,盘店铺的事今天她去县城现找,这次的猪血肠和猪肠糯米就不急着卖了。
另一只大铁锅里王红霞已经把桂花酿肉做好了,切成薄片放在瓷盆里盖上,她和王俊杰约好了一起到县城,王俊杰再买票去市区,她留下来卖桂花酿肉。
李小琴暂时不能跟他们两个出门,糯米昨天买回来就洗干净,提前二十四小时浸泡,她用筲箕滤干水分放入蒸笼,大火蒸半小时至八成熟,将糯米饭盛出,拿筷子打散,倒入筲箕放凉。
桂花酿李大奎会做,而且手艺一绝,李小琴学得有模有样,味道跟李大奎的暂时比不了,但是之前酿制的那坛桂花酿大家尝了尝,全都赞不绝口。
等糯米饭凉后,李小琴赶紧把采摘的金桂花倒入糯米中,加入酒曲,再搅拌均匀,装入酒坛,用锅铲压实,在中间掏出一个手臂粗的洞,密封盖好,耐心等待它发酵即可。
李家就两口大铁锅,王红霞做好桂花酿肉后随王俊杰推架子车往县城里赶,她才开始使用那口锅,但两只大铁锅把几十斤糯米全蒸熟仍是耗时耗力,两只大铁锅底旺火从清晨烧到中午,才将糯米全都蒸熟出笼,蒸熟一笼李小琴就将米饭盛出,筷子打散,盛出来放凉,再加入酒曲和桂花搅拌均匀装入酒坛。
龙婶等不及两只大铁锅空出来,就在后院用破砖头支了一个临时灶台,用小铁锅煮粥,粥熬稀巴烂可以出锅,龙婶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朝前院走,看着李小琴在捣鼓最后一笼蒸糯米饭,她回里屋倒一碗凉白开走进出去。
龙婶把凉白开搁到炤台上,心疼地道:“小琴啊,喝点水缓缓劲儿,这天不亮你就忙到现在,累坏了吧。”
李小琴点头,“婶,我累是累,但还能抗得过去,把这笼糯米捣鼓好,我去县城赶紧把铺面找了。”
龙婶点点头,“你这丫头有行动力,去吧,家里有我给你看着,别的我忙不了忙,但做个饭是没有问题的。”
李小琴满眼感激,将最后一笼糯米饭和酒曲、金桂花搅拌,装入酒坛里,用锅铲压实,密封盖好静等发酵,又赶紧把厨屋收拾出来,搬桌子凳子一家人匆匆吃饭。
今天古老头都是在李家院门口的那颗大槐树底下给人看病,院子里娃儿们又是做酿肉,又是制桂花酿,古老头怕再里屋坐诊给李家招致的闲话,这年代农村人家家穷得揭不开锅,吃肉都逢年过节才买一次,他们这么捣鼓不定被村里人看到会编排成什么样子呢。
看到古老头在外面坐诊,李小琴心疼,西南地区早晚温差大,上午和傍晚温度十几度倒是舒服,一到中午烈日似火,大地像蒸笼一样,热得叫人喘不过气来,她得赶紧在自留地盖一个小诊所来。
不过,当务之急是先把铺面盘下来,把口碑做起来。
吃过上午饭李小琴便揣着买生猪余下的二十多块钱去县城,临走前龙婶督促,“小琴,你晚上早点回来,我让你干爹上村里买只老母鸡配洋芋烧。”
“不了,你们晚上先吃,我可能会晚点才回。”
“行。”龙婶点头,“你办完事争取早点回来。”
“嗯。”李小琴应了声,便出门了。
村头有几棵大槐树,长得非常茂盛树,站在树底下仰头望像一把张开的绿绒大伞,旁边又有一条清澈见底的河,村子里老弱病残没法下地挣工分的人,中午都喜欢一人拿一把自制竹叶扇子到这边乘凉戏水,李小琴走过来时大家伙都看到了,一个个等她走远一些,便叽叽咕咕八卦起来。
“看见没,看见没?八成又去跟那个人幽会去了,我昨晚听到那个消息还以为是假的呢,现在看看,这事板上钉钉,没跑!”
“一个女孩子家家的,做出这种事也不知道羞耻,马半仙家凤霞跟知青好,人家也顶多是亲亲抱抱吧,可没有听说怀孕过呢。”
“就是,可怜了志国,捡人家穿破的破鞋。”
“不然她怎么能嫁给志国呢?志国克妻这已不是啥秘密,正常人哪能嫁给志国啊,就是怕瞒不住了才嫁的吧。”
这些八卦隐隐传入李小琴的耳朵里,她秀眉微微皱起,正要回头去看看哪个婆娘嘴巴这么贱,这时听到有人替她愤愤抱不平,说:“你们可闭嘴吧!她虽然不检点,但请咱们看电影是事实,背后唠人家这也太损了!”
唠叨的一帮婆娘连忙闭嘴,李小琴回头看去,她们或低着头或装看风景,都没人往她身上瞟。
幽会?怀孕?破鞋?李小琴隐约觉得,应该是哪个在背地里泼她脏水了,不过,眼下一堆事等着去办,她哪有空去跟这帮婆娘追根问底啊,李小琴回过头,继续向县城走。
第三百七十三章 买下店铺
生意好坏除了手艺一流和独家秘笈,还得选好铺面,开店做生意,合适的铺面非常重要,人气得旺,也得让顾客更容易记住店铺的地点。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