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人家都是大学生或者博士生,不像自己,只是个高中生而已。
能有这样的待遇,全是老板赏识自己。
所以他对叶纤红,一直怀有感恩之心,工作特别负责。
更让他欣喜的是,妹妹现在也成了厂长,管理范围不比自己少了。
想到去年她还是个植物人,随时会过世的模样,谁能想到叶小姐治好她的病之后,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今年干到过年,他存下的钱,都可以把老家的房子好好翻新一下了。
自此以后,谁还敢看不起自家?
“吃过了。”叶纤红摆摆手,让他别客气。“趁现在工人还没来,长话短说,谈谈你这边的情况吧!”
虞城那边会出现问题,他这边多多少少也会有麻烦,既然今天来了,搞清楚后,看年后怎么调整。
对杨涛她是信任的,但是信任跟能力不能混为一谈,如果他一个人撑不住,就得考虑招些合适的人,替他分担掉一些工作。
“我这边没大的问题,主要是事情多,管理上有漏洞,造成效率比以前低,浪费也比以前严重。”杨涛诚实地说了自己这边的问题。
虽然王总新招了两个技术人员,过来帮自己。
那两人在具体工作上,确实可以帮自己一些忙,让自己在技术上少分点心。
同样的,那两人性格上也有问题,喜欢用国企那一套的要求,跟自己提条件。
看在他们能力还算出色的份上,他没有过多责备,内心里还是希望有一个懂管理,又有一定技术的人,来帮自己处理一些具体的事情。
“我知道了。”听杨涛说了些具体的事例,叶纤红哪里还不知道他的想法。“再坚持一些日子,年后我再调整人事,到时派个人帮你——”
这么大一个工厂,靠杨涛一个人确实不行。
虽然茂琳姐隔断时间就会过来一趟,但是对杨涛的帮助几乎没有,反而会影响他的管理。
毕竟那两个技术人员,是茂琳姐招进来的,她也会习惯性的信任那两个人。
这对杨涛而言,反而是麻烦。
“谢谢叶小姐。”见叶纤红接受自己的意见,杨涛感激地回答。
“对了,有女朋友没有?”叶纤红又关心地问。
杨雪跟小方的事,差不多定了,他这个当哥哥的,不能一直拖下去。
“没有碰到合适的人。”杨涛不好意思地笑了。
倒不是他眼高,这边实在太忙了,除了睡觉,他的精力全部放在工作上了,根本没有时间接触外面的世界。
“这是我的错,把你一天到晚二十四小时,全部束缚在工厂了。”叶纤红想了想,有些歉意地说道。
如果每个管理人员,都像杨涛这样拼命,她天天不来公司,都可以安心了。
“没事没事。”杨涛连忙摇头。“我的能力比不上别人,不这样努力工作,就对不起这份工资了。”
他有自知之明,自己的能力比起别的同行,还差的远。
不这样拼命的话,拿工资也觉得亏心。
“那我不劝你了。”叶纤红想了想,没有再说什么。“我一会就回虞城了,有没有话要带给你杨雪?”
虽然可以打电话,不过看杨涛的模样,估计也没有多少时间聊私事。
“没有。”杨涛还是摇摇头。“让她好好干事就行。”
叶纤红和胡向阳走出工厂,准备回去。
“这个年轻人真的不可想像。”胡向阳感慨地说道。
换成是他,绝对无法在这样的环境里长时间工作,给最高的工资也不行。
长时间这么辛苦地干,压力太大了。
“所以乔昌智他们最佩服我的,就是我的看人能力。”叶纤红笑着回答。“除了梁中华有点问题,其它人的责任心基本上都非常强。”
“确实是这样。”胡向阳点头不得不赞同。“你对他们好,他们也愿意替你卖命。”
回到虞城,才上午十点。
胡向阳还要回去上班,叶纤红则回到家里。
简单收拾了一下,正要准备做午夜,电话响了起来。
“爸,你怎么打电话过来了,有什么事吗?”见是父亲郑建国的声音,叶纤红问道。
父女俩平时很少打电话,一般家里有什么事,都是妈妈打过来的。
“小红——”郑建国叫了一声之后,就有些犹豫。
这两年在女儿的耳濡目染之下,他对管理的事,也有了些了解,所以对今天这件事,不知道该不该说。
可是不说,又觉得对不起老朋友。
“怎么了?爸,有话直说好了。”叶纤红鼓励道。
“昨天晚上,梁中华给我打了个电话,说起工厂的事。”郑建国知道女儿的性格,吞吞吐吐反而影响她的判断,最后直接说了出来。“他说你对他有些误会,希望我帮他说一说——”
接到这个电话时,他非常意外。
当初女儿办厂时,梁中华找到自己头上,他觉得对方技术不错,正好女儿需要用人,就把他介绍过来。
没想到才过了一年多,似乎就有矛盾了。
第二十八章人才观
“爸,我问你一个问题。”叶纤红想了想,没有直接回答,反而说起另一件事。“假如有这样四个人,你说我该用哪些人,不该用哪些人?”
“你说。”见女儿换了话题,郑建国好奇地问。
父女俩在家时,虽然也会聊天,但是很少谈女儿工作上的事。
她愿意跟自己说这个,他也觉得新鲜。
“一个是有德有才,一个是有德无才,一个是无德有才,最后一个是无德无才。”叶纤红问道。
这种管理问题,前世网上很常见,一些专家也喜欢用这样的题目,发表自己的观点。
她比较接受湾湾一个专业人士的观念,也一直用这一套用人制度,来挑选合适的人。
“当然是用有德有才和无德有才的人啊!”郑建国想了想,回答道。“不管有没有德,一个人没有才干,公司肯定不会用他。”
在他看来,招聘人才,第一选择是才能。
所以大学生才这么受欢迎,否则大家还读书干什么?
“这就是我要回答你的问题了。”叶纤红叹了一口气,说道。“有德有才的人,这个世界上很少,大家都很难碰到。而无德有才的人,则很多,这样的人很聪明,在公司容易受重要。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这样的人,如果对公司起坏心,那公司一下子就垮了。”
前世的管理专家,称这样的人叫曹操,这让叶纤红印象很深刻。
“你的意思是,梁中华是无德有才型的人?”郑建国不是傻瓜,马上听出女儿话里的意思了。
作为活到这个年纪的男人,有些事不一定要经历过,才能分辨好坏。
如果像女儿说的,一个聪明的坏人,破坏力确实非常大。
“只要你知道他干了什么,就明白我的意思了。”叶纤红把公司发生的事,详细说了一遍,并指出这样的人存在的可怕之外。“如果任他干下去,不出两年,我的企业将没有可用之人,全被他这个病毒传染了。”
这样说虽然有些夸张了,问题是父亲对管理不太清楚,不说得这么严重,他不会理解。
很多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开始走下坡路,不是订单得不到了,而是管理人员出事了。
有些管理人员工作时间久了,在部门形成一言堂,最后尾大不掉,老板想动手,却投鼠忌器,不敢轻易换人。
有的管理人员内外勾结,损公肥私,而这样的行为,往往是会传染的。
一个人做了没有及时处理,最后的结果是,每个人都有了私心。
人都是自私的,所谓法不责众,当大家都这样做的时候,跟着占便宜,内心就毫毛压力和负罪感了。
叶纤红绝对接受不了公司才开张一年多,就发生这样的恶劣事件。
“我差点信了他的话,没想到他居然有这样的坏心思。”郑建国一听,顿时有些恼了。
朋友虽然重要,女儿更重要。
他绝不可能为了一个所谓的朋友,置女儿的利益于不顾。
“所以公司用人,不可能像爸说的一样,有才干就好。”叶纤红再次解释了一句。“无德有才之人,是所有企业的毒药,绝对不能用。反而是有德无才的人,可以训练,只要不傻,很快就能用了。无才无德的人,没什么破坏力,发现了辞退就行。”
跟爸爸继续聊了一会,这才挂了电话。
叶纤红走到窗前,叹了一口气。
原本还抱着侥幸心理,觉得梁中华这样做,或许是受以前工作过的乡镇企业影响,才一时糊涂,干出傻事。
现在看来,是他的心态有问题。
当初没有暴露出来,是因为在意这个工作,所以很好地把这些心思隐藏起来了。
现在做了一段时间的厂长,又对自己自视过高,私心就压不住了。
这样的人,真的是人品有问题。
既然如此,那就没得选择了。
在原地站了一会,最后打电话给乔昌智,直接下了辞退的命令。
并把辞退原因写在公告里,张贴在公司的宣传栏前,让全公司员工引以为戒。
她希望传递给给大家一个明确的信息,你只要在公司认真工作,公司就会给大家最好的待遇。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