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景芳吃了一块糟鹅掌,又剥开一只烤鸭蛋吃起来,一边吃,一边啧啧赞叹着,小秋注意到,他对一碟子螃蟹酱碰都没碰……想来是西北人,并不习惯吃这种生腌的海产品。
小秋没有多说话,放下书包,开始给吴戈做理疗。
理疗过程中,她清晰地感受到,手下的经络滞涩,承受力也减低了许多,稍稍一用力,就能感受到吴戈的反应,应该是疼得厉害……这都是休息不好、经络滞涩的正常反应。
心思动处,小秋加了几个舒缓、助眠的穴位,一面开始细声慢语地说话:“说起来,我都一年多没自己蒸馒头了,这一次,还是师父他老人家说想吃老家的馒头了,我才蒸的。平常里没觉得,这一比较,还真是比外边卖的好吃许多,比秋芬嫂子的手艺都好呢,把乔西金笛吃得都撑了,喝了一晚上的消食茶……对了,金笛从前线回来了,你还不知道吧?据说是服从命令回来的,可我总觉得,她有什么事儿瞒着我们没说,你知不知道原因啊?她这次上前线,好像能记一个三等功,有了功劳,可能转一个好学校上学,我希望她能进我们学校,到时候,我们就能一起了……”
“唔,她可能去不了你们学校。”吴戈突然开口插了一句,小秋愣怔回神的时候,他又补了一句,“应该是部队的学校……”
“可是,京城并没有军医大学啊……”小秋一句话没说完,就自己顿住了。她突然想起了进修学院,也就是总后医院的进修部,针对部队医学人才进行高等继续教育、进修的部门,虽不算正式的大学,但在部队内部绝对是最好的。师资、条件,都是首屈一指的。
而且,她隐约记起郑秋实提及过的,最近忙着进修班的事情,针对的就是上战场归来的立功人员,而且,这一次进修班招生门槛放低了许多,卫校毕业、专科毕业、乃至未毕业的人员,通过考核后,皆可入学。
金笛上了大半年大专加几个月的卫校,之后上战场立功归来,不恰恰好符合招生条件嘛!
到了这会儿,她已经大概明白了金笛的去处……她之所以提前归来,乔北那渣货又出幺蛾子是一个原因,恰好家里替她安排了归来的前程则是另一个原因吧。
金笛之所以没有提及,大概是因为,进修班招生的事还未公布,尚处于筹备期间,不好提前宣扬吧。
“嘶……”
小秋一个走神,手底下的力道没掌控好,惹得吴戈疼得吸了口气。
“啊,疼了?我放轻一点……这样可以吗?”小秋回过神来,连忙调整力度,也不敢再胡思乱想了,专心给吴戈做理疗。
大概是小秋说话让吴戈精神放松了,加上她加了舒缓、助眠的穴位理疗,不多时,吴戈竟靠在轮椅上睡着了。
小秋察觉到后,放轻了手上的力道,帮着他睡了一小觉。
秦戎买了豆浆回来,吴戈也睡了一觉醒了。这一觉睡得并不长,也就一刻钟左右,但却觉得特别舒服,之前头沉、头疼症状都缓解了许多。
等闻到螃蟹酱的鲜香后,他的嘴角竟隐隐带了一点笑……看得韩景芳愕然着,叼着一块馒头都忘了吃。
第八百八十一章
韩景芳看到了吴戈嘴角浮现的笑意,还当这小子想明白了呢,可谁知,一转眼,人家小姑娘就跟着秦戎一起离开了。然后,吴戈嘴角的那抹笑自然就不见了。
韩景芳深深地叹口气,道:“你既然喜欢她就别放手啊?要是我,就是死了,也希望我的女人替我守着……你别跟我整什么为人着想那一套,我自己都或不痛快,哪里管得了别人。”
略略一顿,韩景芳瞥了吴戈一眼,见他脸色很难看,不由在心里小得意了一下,再接再厉道:“人家小姑娘不喜欢你也就罢了,可明明人家对你这么好,你还非得把她撵走,这不是高尚,不是替人着想,是犯傻,是被猪屎蒙了心,是……”
“……”吴戈的嘴哆嗦了一下,到底没能说出什么来。
只是韩景芳自己说不下去了,吴戈生气不是该吃不下饭吗?吃得格外卖力、狼吞虎咽是怎么回事啊?看那咬馒头的恶狠狠地模样,不知道的,还以为他跟馒头有仇呢!
每天早上,小秋都要去医院给吴戈做理疗,白天上课,偶尔抽时间去宋秀程的小院一趟,看一看越来越可爱的小表弟,更是探望姥爷和姥姥。秋芬嫂子一直住在小院那边帮忙,分摊了大部分家务,从而没让小秋姥姥钟玉琴受太多的劳累,看起来气色倒是不错。
至于小秋姥爷宋胜书,每天等钟玉琴把孩子抱出来稀罕稀罕,别的活计也插不上手,于是就每天在京城里走动游逛,倒是把京城内外大大小小的市场摸了个清楚,然后,买回形形色色的补样品来,又有给小孙子买的泥人、拉花、拨浪鼓、泥叫叫、蛐蛐罐儿……直到因为蛐蛐的叫声吓哭了孩子,被老伴儿钟玉琴骂了一顿,宋胜书这才有所收敛。
一转眼,刘芳芳出院又过了五天,小齐齐出生十天了。
鲁省风俗,男孩儿过‘十二日’,女孩儿过‘八日’,招待亲戚乡邻。满月和周岁反而不用待客了。
其他人也就罢了,宋秀莲和宋秀菊姐妹俩却是说好了都要来的。
王利民送二老进京后,住了一晚就回去了,到了小齐齐十天上,他又送宋秀菊到省城,与宋秀菊会合后,姐妹俩一起坐车进京。
小秋得了信儿,提前请了假,秦戎不用说,也早早地请好假,准备开车带小秋去接站。
结果两个人回到家里,二哥成江和乔西也都回来了,成江开口安排,他和秦戎去接站,让小秋和乔西在家里整理整理,也好给宋秀莲宋秀菊姐妹俩准备房间,安排饭食。
小秋欣然同意,带着乔西把准备好的被褥床具拿到院子里,抖开在晾衣绳上透气,趁这功夫,两个人把西屋收拾打扫一遍,把小秋的铺盖被褥搬到书房的木榻上,里间的大床让给娘和小姨居住。
那排好房间,小秋开始动手准备晚饭,若是其他客人,小秋指定会带人去下馆子了。但自家娘和小姨过来,她却要亲自下厨做几个菜了。
菜色都是早就准备好的,有白魁老号的扒羊肉,还订了一套烤鸭,小秋自己做一个清蒸鳜鱼,用的是活鳜鱼,只需要宰杀入锅就好。一个金玉良缘,用的是蟹粉猪肉圆和鱼肉圆,呈金玉两色,肉丸浓香四溢,鱼圆鲜嫩爽滑,汤清如碧,色香味俱全的一道菜。一道龙井虾仁是保留菜色,清淡弹滑,鲜美非常,几乎没人不喜欢。另外还有一个什锦砂锅和一份百菌豆腐花儿,也都比较简单。
各种材料备好之后,小秋就先淘米蒸饭。至于菜品,等客人进门再动手上锅一点儿不耽误,而且不至于冷了之后失了味道。
做菜的活儿乔西插不上手,她就把准备的水果洗了,装好果盘。
两个人备菜、洗水果的活儿干完,就把院子里晾的被褥床单拿进房间铺排下,刚收拾完,大门口有汽车的马达声,小秋迈开腿就往外跑——自从过年,一转眼三个多月没见老娘了,小秋还真是有些想念了。
等她跑到大门口,宋秀莲和宋秀菊姐妹俩已经下了车,正往大门口来,几个小伙子在后边拎行李。
“娘,小姨,”小秋欢呼着迎上去,一手拉住宋秀莲的胳膊,另一只手则挽了小姨,夹在两个人中间,心满意足地往回走。
“你个孩子,都多大了,还冒冒失失的!”宋秀莲却停住脚步,一边数落她,一边拉着她和后边的人打招呼,“小秋没见过吧?这位是你未来的小姨夫,姓裴,你叫叔叔吧!”
“呃……裴叔叔!”小秋愣了一下,才重新微笑着叫人。
心里却在暗暗嘀咕,这位不是一向冷淡吗,不过是小齐齐过十二日,这种事都是女人走动,男人不参与的,他过年都不上门拜会的,怎么这会儿突兀地跟了来?
小秋之前去省城,不是没见过裴文钧,只不过,那时的裴文钧称得上风度翩翩,却对谁都不咋热络,客客气气不会失礼,却实在谈不上亲近。
是以,王利民和小秋爷俩对这人的看法都一般,觉得这人大概是没看起他们村里出来的泥腿子,所以不肯亲近。
当时,小秋还劝慰自家老爹,说人家知识分子家庭出身,清高些也是难免的,不像村里人那么热络也是正常。
可今天,小秋客客气气叫人问候,裴文钧却好像换了一个人,满脸带笑,语气表情都透着亲昵,道:“大姐,去年小秋到省城,我们见过的……这才多久没见,小秋个子又高了,这气度也愈发出众了,别说省城,就是京城也少有比肩呀!”
小秋颇为意外地愣了一瞬,下意识地转眼去看小姨宋秀菊,却见她一脸欢喜、欣慰,显然是为未婚夫跟自家人亲热欢喜。
小秋目光转回到秦戎和成江身上,与两人目光一碰,大概已经明白了原委。
果然,没用她再猜测,裴文钧就笑着道:“大姐,你和姐夫真是教导有方啊,小秋这么优秀就不用说了,成江也是清大高材生。还有成江的弟弟,据说学习成绩也很不错,很有希望考入京城的几所大学……啧啧,你们这成绩,不说在咱们省里,就是拿到全国,都很少见啊!”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