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医院,小秋就直接回了家,拿面引子揉了面团,等待面团发酵,这才回学校。
当天晚上,她就煎了咸鱼,炒了鸡蛋虾酱,又洗了几棵水灵鲜嫩的大葱,这些都是郑秋实要求,新出锅大馒头的绝配农家菜。
做了这顿农家菜,小秋还特意给秦戎打了电话,让他叫上二哥成江。又收拾了一份,用饭盒装了,等秦戎回来,让他开车给姥姥姥爷送过去。
咸鱼虾酱在家不稀罕,进了京城却不常见。宋胜书和钟玉琴着急赶进京城来,带了给孩子的东西,给儿媳妇坐月子补养的东西,却不会带着些自己习惯吃的家常菜。送一些过去,相信老人会喜欢的。
秦戎离开没多会儿,成江带着乔西和金笛前后脚地过来了。看到盖帘上白胖白胖的大馒头,成江立刻露出一片喜色,就连乔西也笑着道:“哎,刚出锅的馒头,有饹馇没?”
说着,就走上前去找馒头饹馇。
第八百七十九章
看她这一副熟门熟路的模样,金笛忍不住笑起来:“知道你只是去鲁省过了个年,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大小在鲁省长大的呢!”
因为去婆家住了些日子,而不知不觉沾染了婆家的生活习惯,乔西自己没觉得如何,被金笛点破后,登时羞窘起来。
她也顾不上找馒头饹馇了,跳起来就去扯金笛的嘴,却被金笛一闪身躲过,一边往小秋身后飞奔,一边向成江抗议:“成江,二哥,你也不管管你家媳妇儿,就看着她欺负人啊……”
被她这一嚷嚷,乔西更加恼羞成怒,发狠要追上去好好教训教训金笛个臭丫头,却被成江拉住,笑着道:“我带你去找好东西。”
乔西被拉住,本来还火大呢,突然听到成江说找好东西,立刻就被吸引了,不由就跟着他一路往厨房里走了,一边还好奇地问:“什么好东西啊?”
“你跟我来,看见就知道了。”成江引她进了厨房,一直走到灶头前面去,然后在乔西一脸疑惑中,拿根树枝进灶膛里戳了几下,然后,就像变戏法一样,从灶膛中的余烬中挑出一个圆圆胖胖的圈圈来。
“咦,这是什么?”刚挑出来的圈圈儿黑乎乎的,还挂着好些柴草灰,看起来脏兮兮、丑巴巴的。
成江只是笑,却不说什么,用树枝挑着那圆圈圈,在灶台一角轻轻地磕打着,渐渐地,沾在上面的灰烬都磕掉了,露出它的本来面目来,竟是一个面捏的圈圈,放在灶坑里烧熟的。
“小秋这是不小心把馒头掉灶坑里了?”乔西猜测着,随即又推翻了自己的猜测,“不对啊,馒头不是这个形状。这圆圆的面圈儿,倒像是西餐厅里的甜甜圈……”只不过,甜甜圈的外形比这个可好看太多了。
成江瞥她一眼,将那个面圈圈放在案板上,拿了菜刀咔嚓一下子,切成了两半,随着面皮切开,一股浓郁的肉香扑鼻而来。乔西这才发现,面圈圈里还放了馅料。
成江的刀不停,又连续几下子,把一个面圈圈切成了六等分,然后率先拿了一截递到乔西手中:“你先尝尝!”
说完,自去拿了一只盘子,将剩下的五分装了,准备端到外边去。
刚刚从灶坑里扒出来,即便面皮不太烫了,馅料却仍旧烫的下不了口。乔西呼呼吹了好几下子,这才咬了一点点品尝,入口,面皮有烤制的焦香,而且丝毫不影响面粉本来的麦香,搭配着浓香的肉块馅料,真是相当的美味可口。乔西尝了一口,就停不下来了,即便烫的嘶嘶哈着气,嘴巴一歪一歪的,却仍旧吃了一口又一口。
成江把另外几段端出来,金笛和小秋也围上来吃。
小秋笑嘻嘻地吃着,一边得意地向成江显摆:“我发明的夹馅儿好吃吧?”
金笛一边吃着,一边好奇地问:“怎么想起来把面放到灶膛里的?不怕烧糊了吗?”
小秋笑道:“这东西算是我们老家的一种零嘴,也是小偏方。原来家里都穷,吃不起白面,有一点白面,都是留给病弱的老人和孩子吃。因为少,没办法大锅蒸馒头,就做成细条,然后捏成圈圈放在灶灰里烘烤。并不指着这个吃饱,就是吃了饭后贴补贴补的东西……”
金笛听到这里,笑着插话道:“我想到了另一个原因,埋在灰里不太容易被发现,等人吃饱了散去,再想给谁吃,就不怕出矛盾了。”
这个理由,还真是很可能!
小秋看了二哥一眼,笑道:“我们小时候,日子就比较宽裕了,家里基本都能吃上馒头了,不过,很多人家吃的都是掺了玉米面的杂面馒头。而每次蒸馒头烧个面圈儿,就是我们这些孩子期盼的美食……都抢着赶紧吃饭,谁吃饱了,谁就能去灶下扒面圈儿了……”
说着,兄妹俩似乎想起了小时候的事情,真真犹如昨日,恍惚就在眼前,温馨而快活,不由会意而笑。。
成江笑道:“那时候,家里的灶膛可是好地方,不蒸馒头就没办法烧面圈儿,就随手扔两块地瓜,或者土豆、胡萝卜进去,烤一烤也极好吃的。”
小秋则补充道:“还有烤鱼,二哥还记得那一回,咱们兄妹几个捉了鱼在野地里烤鱼吗?连个盐沫儿都没有,就那么烤熟的,却特别特别好吃,半尺长的鱼,我一口气吃了四条还是五条来着?”
“半尺长的鱼你吃五条,你们捉了许多鱼吗?”乔西立刻被吸引了,好奇地询问起来。
小秋看成江一眼,简单地讲起了当时捉鱼的盛景:“……哎,那次捉的鱼腌起来吃了一冬天都没吃完。”
乔西和金笛两个人都是一脸向往,乔西直接道:“暑假我跟你回去,你带我去捉鱼吧!”
小秋摆摆手,指着二哥成江道:“你放着大佛不拜,却来找我这个小喽啰。我给你说吧,我三个哥哥捉鱼都是好手,你让我二哥带你去,肯定能让你过把瘾。”
金笛叹口气,道:“你们两个就在我面前显摆吧……”
小秋笑着拉了她的手,道:“没关系啊,到时候让我三哥带咱们去,我三哥捉鱼也很厉害的。”
成江却笑着摇头道:“我觉得你们最应该找二叔和大哥……”
小秋一下子反应过来,拊掌道:“我咋忘了这事儿,我爹和大哥养了鱼塘啊,想要多少鱼没有哇……嘿嘿……”
正说着话,秦戎回来了。几个人一起动手,摆饭开吃。
秦戎吃着乡村风味的家常菜,一直沉默着,吃完饭,帮着小秋收拾桌子的时候,突然小声问道:“受了伤能不能吃虾酱?”
小秋愣了一下,立刻想到了他说的是谁,道:“若是伤口未愈合,是不建议吃腥膻之物的。不过,吴戈的伤口已经好了,眼下治疗的是经络……应该没什么大碍了。若是想给他送,不放辣椒就好了。”
第八百八十章
说起吴戈爱吃的东西,小秋笑着从角落里扒出一只小瓷坛子来,笑嘻嘻地给秦戎看:“比起虾酱来,那小子更爱吃这个……给他带两个馒头,搭配一碟子这个,够他解馋就行了。这东西性寒,少吃一点就好了。”
说着话,小秋将密封的坛口打开,一股子咸鲜的味道扑鼻子而来,秦戎下意识地屏了一瞬呼吸,随即惊讶道:“这是……螃蟹酱?”
小秋连连点头,颇有些遗憾道:“之前把它给忘了,这东西搭配刚出锅的大馒头最好了……嘿嘿,这可是我自己拿满子满黄的大螃蟹做的,可不是外边卖的那些,他们可没舍得用满子满黄的大螃蟹做酱的,都是用公蟹或者瘦蟹,看不出太大差别,但吃起来口感可差太多了。”
秦戎口味偏淡,对这些东西只是一般,但看着小秋说着话,又小心翼翼地把坛子封好,一副小守财奴的模样,不由好笑。
她就是这样,表现得好像多小气,其实不管多稀罕的东西,也不吝于拿出来分享。
第二天早上,小秋早起后把冰箱里的馒头拿出来蒸上,把腐乳、糟鹅掌、卤鸡胗、泡椒笋子、烤鸭蛋等小菜收拾了六七个小碟子,当然,没忘了把螃蟹酱也盛了一碟子出来,弄好了这些,馒头也蒸好了,装了三个大馒头,并烤鸭蛋、糟鹅掌和螃蟹酱各装了一些,秦戎开车去医院。
这一天,吴戈起得早,天还没亮就让韩景芳推着他下了楼,在长廊上等着了。
眼看着天色放亮,小秋拎着一个兜子过来,韩景芳颇有些喜出望外,快步迎上来,一边接过小秋手中的兜子,一边低声道:“昨天没有休息好……”
小秋低低地应了一声,笑着交待:“自己蒸的大馒头和小菜,你先吃着吧!”
韩景芳也丢掉满眼的担心,笑着应道:“自己蒸的馒头啊?那我可要尝尝,嘿嘿,陈阿姨做的菜是不错,就是口味太清淡了,不够有滋味儿……”
说着话,两个人已经来到了长廊下,韩景芳将装馒头的布袋子打开,拿出一个大白馒头,一边夸着,一边递到吴戈鼻子底下:“闻闻闻闻,香吧?小秋自己蒸的,嘿嘿,还热乎着呢,我先吃了哈!……哎哟,还有糟鹅掌啊,辣的吧?我最爱吃小秋做的辣糟,又香又辣,好吃又过瘾!”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