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七零小村女 (红小酥)



秦戎生的清雅俊逸,小秋生的灵动漂亮,站在一起真是如金童玉女,看着都觉得养眼。可吴海港看着这一双小儿女,心里却别有一番滋味儿:臭小子,你就想着出人头地才能更好地维护人家小姑娘,可再不尽快回来,小姑娘就成了人家的了。

接了人,小秋扶着吴奶奶,秦戎扶着吴爷爷,吴海港陪在一边,后边有两个人的警卫员拎着行李,一行人走下站台,就直接上了车。

这一天天气转暖,路上的雪又化了些,车子跑在路上轻快了许多,不到三个小时,就回到了县城。

众人相见,自然又是一番欣喜感动,寒暄往来。

王利民带着人在集市那边扎棚子,宋秀莲带人往棚子那边送货、摆货,家里只有宋家二老带着刘芳芳和三个小的,吴海港打过招呼,坐了没一会儿,就从屋里出来,招呼秦戎带他去集市上找王利民去。

这两个都是四十多岁的人了,可不当着孩子们的面儿,就又跟孩子一样,吴海港过去,恰好王利民带着人也把棚子扎好了,剩下的就是打扫摆货了,他直接都交给宋秀莲带人去做,王利民则拉着吴海港,由秦戎开车,直奔南沼湖的百亩苇塘。

这边是全县面积最大的荒地,沼泽池塘密布,冬天水面都冻结实了,行走方便了许多。王利民套兔子技术高超,会根据痕迹辨别‘兽路’的,三转两转,带着吴海港在大半米高的杂草芦苇丛里下了二三十个套子。

吴海港从最初的搭把手,到后来渐渐熟悉过来,也能独立完成了。

两个人转了差不多两三里路,套子布置的也够多了,夜色渐深,他们才意犹未尽地返回车上,回程。

第七百七十九章

在车上,吴海港还遗憾道:“这次来的匆忙,要不然弄几把木仓来,招呼上几个人,一起去海边的万亩苇场那边转一圈,那才叫过瘾。”

万亩苇场位于沿海滩涂上,乃是老黄河故道,因为地势低洼,水泽密布,生长着芦苇、红柳等耐涝耐盐碱的植物,标准的湿地生态。

这种地貌环境,不适合耕种,几乎没有人烟,却成了野生动物的天堂,各种中小型哺乳动物、鸟类,密集的水网沼泽中,又给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鱼虾等水生动物提供了优良的栖息环境。夏季,芦苇丛茂密,沼泽难行,人综罕至,但是冬季结了冰之后,会有许多人过来割芦苇,或编制苇席,或送造纸厂,最低也能做柴草烧火做饭。也因为结冰通行顺利,许多男人会进入苇场狩猎,大型动物没有,野鸡野兔却多得是,前几年据说还有打到狐狸的。

吴海港当初在占县的工作的时候,去过几次,每次都收获颇丰,加之汉子们一起追逐围猎,大冬天跑的满身冒汗,狩猎归来……实在是酣畅淋漓,让他一直怀念不已。

王利民只是听人说过苇场,自己却没亲身体验过,听吴海港提起,难免心向往之:“苇场就在那里,又不会长腿跑路,年前你没工夫去,年后你再来,咱们再一起去,到时候,赶上海面开凌,正好还能吃上开凌梭鱼,最美味的。”

吴海港哈哈笑着答应了,又道:“你这一说,我倒是也想起海铺子的海货来,一定要在惊蛰之后,清明之前过去,一斤多的大螃蟹,满子满黄的,个顶个肥的顶盖儿,黄澄澄的冒油啊……”

提起螃蟹,王利民笑起来:“咱们渤海湾的螃蟹讲究的惊蛰后清明前,听说南方吃蟹子在秋后,说什么秋风起蟹脚痒,倒是与咱们这边不一样。”

吴海港笑着点头:“不一样的多了,那边过年不吃饺子,吃汤圆。不吃馒头吃米饭。吃饭上七八个碟子,一碟子里摆一口吃的,还不够咱一筷子夹的,跟猫食儿一样……说到底,还是咱们这边大气、实在,做排骨做上两三块给谁吃?还得大碗大盆地端上来,才带劲儿嘛!”

两人说说笑笑回到家,夜色已深,家里人都吃过饭,吴爷爷、郑秋实和宋胜书仨老头儿仍旧围着桌子,守着一壶温酒,慢悠悠边喝边聊,酒喝的并不多,那种慢悠悠,恬淡随意的气氛特别好。

吴奶奶已经去房间休息了,钟玉琴和宋秀莲收拾了之后,又和王利民一起去核算账本……明天赶完年关大集,兆丰园也要关张过年了。账目结出来,好给忙碌了一年的员工们一个交待,也好根据盈亏给员工们包红包。

大大小小一群孩子,包括刘芳芳都围在电视机前看电视,小秋却不在,之前看吴奶奶疲倦,她陪老人去房间安置了,老人上了床一时无法入睡,她就陪在一边说说话。

吴奶奶神色一直很平静,只是说话间从来没提吴戈。眼瞅着过年了,唯一的孙子却在南疆战场,出生入死,老人心里怎么可能不担心、不挂念?不提,不过是为小秋考量,不想让小秋也跟着忧心罢了。

她如此,小秋又如何不是一样?老少两个人,出发点不同,想的做的却是殊途同归。

小秋帮着吴奶奶按摩,眼看着吴奶奶睡着了,这才轻手轻脚地从房间里退出来。来到前院,恰好遇上吴海港和王利民进门,连忙上前招呼着二人进门,端热水洗手洗脸,又把留在锅里的饭菜端上来。

吴海港和王利民两个人往桌子旁一坐,宋胜书就笑呵呵地拎着酒壶给两人斟酒,王利民连忙把酒壶接过来,先替三位老人满上,又给吴海港和自己斟满,举杯敬了三位老人,这才一起喝干。

三杯温酒下肚,浑身的寒气都散发了出来,两个人这才开始吃菜。

吴爷爷端起酒杯,向宋胜书和郑秋实一示意,笑道:“咱们老哥仨酒也足了,饭也饱了,该歇着去了。”

于是,三人笑呵呵地不急不慢地干了杯中酒,起身离开饭桌,各自回房洗漱准备休息去了。

等王利民和吴海港吃完饭,已经是深夜,王利民带着微醺,笑呵呵地过去,一手一个拎起小冬和成贵,把两个臭小子送回房睡觉。小秋和乔西也把小夏带回去,至于刘芳芳,怀着身孕的人熬不了,早就睡去了。

安静祥和的夜色尚未褪去,大多数人还在睡眠之中的时候,宋胜书老两口和王利民两口子已经起身,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准备去准备赶大集。

外边脚步声响,小秋就醒了,起身后,恰看到四个人准备出门,见她走出来,钟玉琴连忙过来,把小秋推回屋里,一边压低声音交待:“天儿还早着呢,你再去睡一觉去,我和你姥爷他们去棚子里看着铺排开就回来,早饭等我回来做就行,耽误不了。”

小秋那好意思让老人来回奔波,出去受累再回来做饭,连忙把做饭的活儿接过来:“姥姥别急着往回赶,我做个早饭还是没问题的,您放心吧。”

钟玉琴了解小秋的手艺,听她这么说,满心欣慰,笑着点头:“那成,你给你吴爷爷吴奶奶他们说,我们把那边安排妥当了,回来找他们一起去赶集,今儿远的近的都来赶集,比赶会还热闹呐。”

小秋答应着,王利民也笑呵呵地道:“给你吴叔说,我把那边安排妥当,就和他去收套子,让他别自己偷偷去,等等我。”

这话一出,别说小秋,连钟玉琴都笑了。

这俩大老爷们儿都儿女成行了,有时候还像个愣头小伙子,透着股孩子气。

第七百八十章

天色大亮,各个房间的门也陆陆续续打开,小秋已经做好了饭,听到她一直关注的后院有了动静,就拎了热水瓶过去,招呼吴爷爷吴奶奶洗漱。

看吴爷爷和吴奶奶气色不错,精神也比前一天好了许多,小秋心中高兴,还是关切地询问:“爷爷奶奶睡得可好?夜里冷了吗?”

宋家的老宅子当年建的时候就下了大工夫,建了火墙的,加上火炕烧的热乎,平常是不冷的,只有下半夜火熄灭了后,屋里的温度可能会降低一些。

吴奶奶笑呵呵地道:“不冷,不冷,那炕烧的热乎着呢,被窝里一直热乎乎的,我那腰酸腿疼的毛病都觉得好了许多。”

老人们阳气衰弱,很容易畏寒,特别是吴奶奶身体素来偏弱,从年轻时就有个手脚冰冷的毛病,一到冬天怎么暖不了被窝,常常是越睡越冷。偏偏她是南方人,并不习惯睡土炕,曾经还拒绝过别人的建议,却没想到,只用了一夜,她竟然有些喜欢上热烘烘的土炕了,真是舒服,早上起来手脚都特别暖和,热烘烘的,连手脚发麻发僵的感觉都减轻了许多。

小秋笑呵呵道:“土炕觉得不太干净,但黄土本身就养育万物,乃万物生存依赖的根本,加热之后,热力柔和,延续时间长,不焦不燥,长期睡着能有效地温养脾气,温固肾阳,驱寒祛湿,舒经活络……呵呵,好处可多呢。”

吴奶奶被小秋说的笑容满面,道:“我本来就有些意动,想着回去之后也修一个去,照你这么一说,那更是必须的了。”

吴爷爷舒展着筋骨从屋里走出来,笑呵呵道:“我早就要给你修一盘炕,你只说睡不惯,如今知道炕的好处了吧?”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