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过老先生,小秋就向王利民问起小姨宋秀菊的情况,竟然得到一个消息,她那个准姨夫裴文钧居然离过婚,还生过一个儿子,如今,裴文钧的儿子找了来……
小秋皱着眉头,恼道:“这人也太过分了,离过婚还有孩子,咋都没说?这是欺骗呀,这样的人渣我小姨绝对不能原谅他……”
她恨不得立刻就去一趟省城,帮着小姨把婚约解除了,再狠狠地揍这个裴文钧一顿,才能消除心里的愤恨。
王利民还没见过小秋这样怒火三丈的模样,微微惊讶之下,竟是忍不住地想笑。
他虚握拳头咳了一声,掩去嘴角的一抹笑,道:“你别急嘛……”
小秋直接打断他道:“怎么能不着急?他骗了我小姨……”
“咳,那啥,”王利民再次咳嗽了一声,打断了愤愤不平的小秋,道,“其实,他结过婚,还有个孩子的事儿,你小姨早就知道。”
“早就知道?早就知道还打算跟他结婚……”小秋下意识地反问,可话没说完,她自己就消了音。
知道裴文钧结过婚,有一个孩子,宋秀菊还与他处对象、甚至谈婚论嫁,那么唯一的理由就是宋秀菊喜欢裴文钧,她爱他,所以可以不在乎他的种种过往。
看着愣住的闺女,王利民叹口气,拉着她坐下,倒了杯水递到小秋手中,然后才将他了解的前因后果解释给小秋听:“我这次过去,你小姨夫把事情的前因后果都给我详细地解释了一遍……他最后还一再向我表示,当初不该由着你小姨维护,而选择了对家里隐瞒……”
小秋默然,原来不是人家欺骗了小姨,而是小姨为了维护自己的爱人,向家人选择了隐瞒。
突然之间,小秋无比清晰地认识到,小姨有了自己爱人之后,连家人都远了。那种感觉,虽谈不上背叛,却同样地五味杂陈,难以描述。
小秋砸吧砸吧嘴,却什么都没有说出来。
据王利民所述,不过是又一段知青生活的孽缘罢了。当年是裴文钧让出名额让前妻先回了城,却没想到,只因为他不忍心看着妻子身怀六甲还下地劳作。却没想,对方生完孩子就提出了离婚。再之后,裴文钧被推荐上了大学,之后顺利考上第一批研究生……而对方在国企挣扎了几年之后,到底耐不住寂寞,想法子办了出国。孩子临时没办法带出去,交给外婆和舅舅舅妈抚养,却没想到孩子受够冷言冷语之后,偷偷出走,凭借裴文钧的汇款单找到了生父。
整个故事,裴文钧就是个专情负责却被无辜抛弃,却还不忘尽父亲的责任,坚持给孩子汇去生活费……简直是新时代的道德楷模啊!
小秋还能说什么?她无话可说。
第七百七十六章
小秋突然意兴阑珊起来,她强撑着一抹笑,和王利民说了两句话,胡老先生果然带着一股子寒气回来,小秋也趁机从王利民办公室里出来。
她先到后边的生产车间,准备去看乔西学做点心学的如何了,却没想到,这丫头不在前面的制作车间,而是再烘烤车间里看着点心出路。
宋秀莲看着一盘盘各式点心从烤箱里取出来,一边用碟子捡了样品放在台案上,乔西和小夏小冬成贵就坐在台案旁边,一样一样尝过去,然后说,哪一炉最好吃,哪一炉烤的有点儿过……
小秋差点儿笑喷了,看这丫头煞有介事的模样,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什么美食节目的评委呐!不过是宋胜书宋秀莲爷儿俩找个借口,招呼孩子们吃点心罢了。
小夏抬头看见小秋,一下子跳起来招呼:“姐姐,快来,快来,咱姥爷和咱娘分派的任务,让我们试吃,好精准把控火候……”
小秋笑嘻嘻地和宋秀莲及工人们打个招呼,就一起坐到台案边吃点心。
乔西捏着还热乎乎的桃酥,一边吃着,一边道:“唉,我觉得我再也吃不下其他点心了……守在炉子前面吃点心,实在是太幸福了!”
刚出锅的点心,浓香甜润,或喧软,或酥脆,乃是食材加工后最美好的时间,绝对是最美味的时刻,放冷了口味都会有所影响,更别说放久了,香味儿散失,就不能比了。
小秋失笑,转瞬心头一亮,道:“我看,你的性格当老师也怪闷的,若是喜欢吃刚出炉的点心好办,干脆和我姥爷谈谈,加盟兆丰园,把兆丰园的分店开到京城去,到时候,你天天都能守在点心炉子前面,想吃多少有多少,吃到吐也没人管你。”
乔西猛地眼睛一亮,连连点头道:“这个注意好哇。开点心铺子,买美味的糕点,不但是能吃上最新鲜的糕点,还能天天呼吸着甜美芬芳的空气……那样,我的人生也就圆满了。”
小秋哭笑不得地睨她一眼,嘲笑道:“你的追求还真是容易满足啊!”
“不,若非你我的关系,这要求哪里就那么容易实现了。”乔西却并不认同小秋的嘲讽,认认真真地提议道,“这事儿我觉得很不错,做个点心师傅比做老师有意思多了……对了,这事儿咱们俩个合作,你出资三分之二,我出资三分之一,经营生产都有我负责,然后你我五五分成,如何?”
小秋瞥了她一眼,没有立刻表态,而是让她回去和成江,甚至父母家人商议一下……毕竟,放弃公职,在这个年代还是很离经叛道的行为。可别为了一点小事,搞得家中出了乱子,甚至被家人集体讨伐就没意思了。
乔西别看大大咧咧的,谈起正事儿却不会冲动行事。她觉得小秋说的在理,于是点点头答应下来:“那好,我回去就和家里说。你放心,我一定能够说服家里人,让他们都支持我的。”
这件事就说到这里,暂时揭开。小秋吃了两块点心,过去陪宋秀莲看着出了两炉点心,就从这边出去,一路往发货点而去。
宋家的点心铺子生意极好,刚过年的时候,后边的房子改建,宋家趁机将一溜儿五间门面房和后边附带的两亩多的小院子买了下来。如今,后边小院子成了各个生产车间、仓库,临街房包括中西式点心铺子各一,批发货物的销售点一处。
经过两年多的经营,兆丰园早就不单单是点心铺子,而成了集加工制作、零售批发于一体的食品生产企业,算得上是走到了时代的前列。
年前,乃是一年中销售最旺的一段时间,兆丰园的发货点几乎每天都要发出去几百上千斤各种点心,来提货的有各地的百货、供销社,也有一些发福利的单位。能发一盒到几盒兆丰园的点心,是好单位的福利,出去串门走动,或者过年自家吃,好吃实惠又有面子。
钟玉琴忙到天色渐黑就离开兆丰园,回家去收拾做饭。小秋也没叫乔西和其他人,一个人跟着姥姥回了家。
没了其他人在侧,娘俩说话也没了顾忌,钟玉琴就跟小秋商议:“我和你姥爷商议着,准备给你小姨买一套房子……”
随即,也把老两口去省城的所见所闻大致说了一下,叹着气道:“你小姨相中了那个人,不在乎进门就当后娘,可我和你姥爷却不能像她一样,想得那么简单……那样的家庭,关系处理比一般的难得多,万一你小姨将来受了委屈,有套房子,也能有个避身之处。”
小秋没觉得姥爷姥姥忧虑太过,做老人的,总是恨不能替孩子安排妥当一切……哪怕孩子的想法做法与老人们的期望相左,背道而驰,甚至嫌弃老人管束操心,但老人们却不忍心抛开孩子不管,还是会尽自己的力量,替孩子盘算周到……
小秋心里黯然片刻,强撑起一抹笑道:“姥姥也别太忧心,过日子幸福与否,是过日子的人才能体会出来的。再说,那人看目前表现,品行心性都还算不错。将来,有我小舅,有我爹娘,甚至有我们姐弟几个替我小姨撑腰,那人即便有什么想法,也得考量考量。”
爱情不管如何被人称颂、赞扬,落到婚姻中,就是再实在不过的,柴米油盐、算盘经营,根本不可能脱离了现实,只谈情说爱。换句通俗的话说,婚姻的维持延续,幸福不幸福,和谐不和谐,固然需要感情做基础,但很多时候,家势、财力等等,也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不管古代还是当下,娘家可以依靠的女人,在婆家、在丈夫面前,底气总是足一些的。
第七百七十七章
腊月廿三,按S省习俗是‘小年’,过了这一天,也就正式进入过年的准备程序了。
在早前,这一天还是送灶王爷上天的日子,家家户户把贴了一年的灶王爷画像揭下来,用饴糖抹在灶王爷嘴上,让他上天说好话,然后将灶王爷送进灶坑,灶王爷就回天庭报告去了。
破四旧之后,贴灶王爷的很少见了,各种旧风俗简化了许多,只有美食不会被辜负。宋家生意忙碌,没时间做太多太复杂的菜肴,钟玉琴和小秋娘儿俩回到家,手脚麻利地和面剁馅儿,等众人加完班回到家,娘儿俩已经包了四五盖帘饺子。馅儿是北方冬天最常见的白菜猪肉馅儿,只不过因为肉放的多,调味技术也高超,最朴素的白菜猪肉饺子也香气扑鼻,一个个吃的满足而开心。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