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没想到,霍庭铁骨铮铮的汉子,竟然就吃这一套,还被管得死死的
算了,人无完人,好姝色总比那些草包要强得多。
好在沈华浓虽然长相妖艳,但是她自己也清楚自己的缺点,很懂得把握分寸,是个心中清明的人,不会带歪了一个好苗子。
那头霍庭被她这么一喊,哪怕心里十分她就是故意喊了想躲过他的责问,故意扮可怜,可他个不争气的,心中的闷气还是因此顿时消了大半,不过,还是有些恶声恶气的道:“以后有什么事一定要告诉我,知道吗?”
沈华浓“嗯”了一声。
霍庭虽然没有指望她马上听话,但听她应了,还是放软了声音问道:“听说和平公园发生了爆炸事件,你跟昭昭没事吧?”
“没事。”
“这几天外面还不安全,你别到处乱跑,乖乖待在屋里。”
“好。”
“你别担心,有我。”
“嗯,你注意安全。”
“等我回去了再跟你说,”霍庭依依不舍的道:“都交代清楚了就赶紧回去。”
“那我把电话给首长了?”
“嗯。”
秦存诣瞥了眼递过来的电话,道:“小沈,你先回去吧。”
沈华浓走了,秦存诣问道:“你怎么看?”
从程礼的说辞之中,秦存诣就已经知道霍庭早就在防备着徐炳荣了,现在赵黎明在他心目中已经等同于愚蠢,他直接跳过赵黎明去问霍庭的看法。
霍庭已经恢复了冷硬的态度,现在多了这么多的信息,他飞快的思索过后,做出了判断:“我认为,徐炳荣应该是在沪市留下了什么重要的东西,他主动想要交出来,所以才刻意留下了线索。”
霍庭觉得应该是徐炳荣手中捏着的某些人的把柄,就是支撑着徐炳荣活到今天并被某些实权人物所忌惮着的东西。徐炳荣可能跟那些人也有罅隙,想要借他们的手除掉他的敌人吧?
除了这个,霍庭暂时也想不到还有别的什么东西值得徐炳荣去费心机谋划,再说这几年徐炳荣被困在乡下,什么也做不了,他手里掌握的除了保命的东西,应该也不剩下什么了。
如果这个猜测是对的,现在徐炳荣率先打破了这个平衡,应该是觉得自己用不上这些了,要么就是他不想活了。不过,霍庭可不认为徐炳荣会主动去寻死,这么多年都熬过来了,不可能不搏一搏就认命的。
当然,现在都只是猜测,他并没有在电话中明说,但秦存诣心照不宣。
作为高级领导,他掌握的上层信息比霍庭还要更多一些,比如保徐炳荣的人,他就有大致的猜测。如果这个猜测是真的,那还真的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说不定可以提前终结眼前的乱局。
“我觉得平泰闸下的尸体不是徐炳荣,他是想要逃离出境。”霍庭道。
如果徐炳荣只想逃离乡下过好点的日子,或者是逃走之后要策划什么反动暴乱活动报复社会,那他手上的筹码握在他自己手里,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人还是要抓回来的。”秦存诣道。
显然,在这一点上,秦存诣的猜测跟霍庭是一致的。
徐炳荣知道太多的信息了,哪怕他都交出来了,这是示好也罢,是借他们的手铲除异己也罢,都不可能让他跑到境外去。
霍庭顿了顿,问道:“首长,人能不能让我去抓?我觉得你现在换人也来不及了。”
“你知道往哪里跑了?”秦存诣没答反问。
“大致有个猜测。”
“不是沪市?”
“不是。”
秦存诣也没有问他如何来的猜测,他只管最终的结果:“小钟带的人会配合你行动,霍庭,必须完成任务,随时向我汇报进展!”
“是!”
霍庭将电话给了钟劲松,秦存诣还有任务给他。
这边刚挂了电话,霍庭就查了从襄城火车站去粤省的火车,正好今天中午就有一班,九点钟有一趟,但是他们已经错过了这趟车了。
去粤省走火车比汽车还是要快一些,不过考虑到徐炳荣他们可能在七点半就已经出城了,算上这个时间差,其实火车、汽车到达的时间也都差不多。如果中途他们再从某个小站混上火车转乘的话,那就可能比乘坐直达火车更快,简言之徐炳荣是有可能比他们先一步到达目的地的。
是的,霍庭觉得不管是徐炳荣还是宋达,要出境都有九成的可能性会选择粤省。
粤省是宋达从小到大生活和学习过的地方,他最熟悉的也是这里,而且这里距离港城极近,从粤城逃离国界,最方便的就是通过海岸线,海岸线太长,防备上不可能面面俱到,其他地方也能越境,但是以宋达的谨慎不可能放弃最熟悉的地方而找个相对陌生的位置实施计划。
而且徐炳荣当年他有个老相好,就是去了港城。
而坐火车到粤城需要二十多个小时,从今天中午发车,到明天天黑时分才会到达。徐炳荣他们就算到得早,也不可能白天公然越境,霍庭觉得明天夜里应该就是他们的行动时间了。
想追捕徐炳荣,他们的时间很有限,不能再耽搁下去了。
霍庭一面让小钟去订票,一面又找襄城公安帮忙联系粤省那边的公安局、派出所甚至于街道办,主要核查近期内粤省的几个船厂中发生的所有大小案件,并沿海布防巡查情况等等信息。
从去年梁玉萍引发的系列案子,到这次徐炳荣逃亡案,霍庭就发现了宋达此人心思极为缜密,而且他习惯提前部署,想好退路,将准备工作做得十分周全之后再一鼓作气的实施完整个计划,到真正落实的时候,干脆利落、毫不拖泥带水。
除此之外,宋达还有两个特点,一是他尤其喜欢找革命造反派,比如治安队和战斗队、学生这样的人来当替死鬼,还是让别人主动犯案,二是,他经手的事情往往摆在明面上,就喜欢让公安来调查以彰显其毫无破绽。
第394章 拦截成功
去年宋达在竟市逗留的那半个多月,公然数次进出公安局找人帮忙调查并开具介绍信。
梁玉萍服毒案,他借跟梁玉萍同屋的女学生之手,毫不犹豫的嫁祸,还留下后手(塑料花厂的那个干事出来提供证据),险些毁了那两个批斗过老师的学生一辈子,至于梁玉萍那就不用提了。
全部都是对方先动了心思并且主动下手被他给利用,很难分辨出有操纵的痕迹。
省城青年日报的那个主编,就是被战斗队突击检查的时候暴露了罪行,然后被这些小兵拖着游街的时候被砸死。
梁玉萍写信求助的那个男同学,之所以会死,霍庭觉得除了对方可能会帮梁玉萍之外,也未尝不是因为对方是报社里比较积极的革命造反派。
还有这次襄城客船哄乱案,涉案的也都是这类人,同样的也都是这些人先有心才被利用,用完之后,再将人送给公安去调查判罪。
宋达对这种人的厌恶和痛恨是毋庸置疑的,他的自信和大胆也是毫不掩饰。
人的习惯和思维方式一旦形成之后是很难改变的,霍庭觉得,这次宋达帮徐炳荣逃离,肯定是早已经安排好了整个计划,将人送到粤省之后,也不会多做逗留,多一天就是多一天的风险,船肯定是早就准备好了的。
而找公安部门调查粤城船厂有关的案件,这也是根据宋达一贯的作风来的,霍庭觉得宋达肯定是找的他厌恶的人来当替死鬼帮忙弄船。
只不过这次是叛逃国境这样的大案子,就是一般的造反派不敢做、不会做,但是有案底的造反派主动偷船也不是没可能的,再加上宋达一行人里面还有个人有些古怪招式可以催动、控制对方行动,等宋达达成目标,船厂也发现丢了船,到时候直接将罪名推给他们就行了。
一行人到赶上火车之前,霍庭终于拿到了粤省那边反馈回来的信息。
粤省有大大小小的船厂十多个,光省会粤城就有五个,其余的分布在几个不同的沿海城市,因为目标范围大,在这半年内发生的案件就不少,有坏分子偷盗船厂零件的,有内部员工觉悟低被开除的,弄外公共财产的、口角纷争这些也不少。
霍庭在火车上都在查看这些信息,他唯一的方向就是将涉案人员中跟小兵战斗队、治安队等身份有关的单独挑选出来,再比对案情情况,越是容易被人疏漏的信息,他就越是重视,排查了半路,终于锁定了一个方向,透过火车上的工作人员,他将信息传达了出去。
不凑巧,火车在半路耽误了一段时间,霍庭当机立断下车,找当地铁路公安帮忙,一路疾驰赶上了另一趟通往粤省的火车,在天黑之前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坐上了提前联系好的公安部门准备的车辆,霍庭才终于舒了一口气。
钟劲松到这会儿都还是云里雾里的,不明白霍庭为什么就决定往粤省追,并且如此紧迫,他更不知道霍庭是怎么从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散乱的信息中得出来的结论。
不过,秦存诣让他这件事听霍庭的配合对方,就算他心里狐疑、不确定,却也没有多问。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