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这个长袖善舞能干的,被收服了,就与廖妈妈一起管人,还出府办事……
这件事办的很顺利。
不过五六日,就将该送的都送出去了。
尤其是刘妈妈,庄皎皎亲自扶着送到了府外,扶着上了车。
有不知道的,也认识刘妈妈呀,多有资历的一个人?
也被这么送出去。
又听说,人是出去了,是六娘子不忍心叫她辛苦,但是每个月的银子还差人送去呢。
倘或有病了,还叫府医去看。
将来还管丧葬呢。
这多好啊?听着的人都觉得六娘子真是个好人呢。
正院里,王妃听着下面人回话,笑起来:“这个庄氏,心思不少。”
“是啊,都说六娘子是敬重老人,可这内里的事,没几个人真的知道。”宋妈妈道。
“旁人不说,就说刘妈妈。当初是跟着王爷出来的。是多有资历?虽说如今在清景园里,也不做事了。挂着的是厨房里的管事妈妈,但是每天也不过是养老。可在府里和出去能一样吗?”
在府里,四时八节,少不了有一些补贴。平时少不得还有不少孝敬。但是,银钱是小,她来历高啊。
府里少不得不少人要走这么门路。
有这么一尊大佛在,新来的大娘子能喜欢?
就算不能令行禁止,至少也要做到说一不二吧?
可刘妈妈这样的老人多了,是非就多了。
一人一句话,都能叫年轻的大娘子不好做人。
可谁能想到,大娘子这么快的动作呢?
要知道,五房至今可还有几个能做主的老妈妈呢。
二房倒是没有,因为吴氏进门早啊,该收服的早就收服了。
刘妈妈这群人,想来都没想过自己能出去的这么快。
可大娘子一点也不吝啬,该出什么出什么,她们总不能说,我们还想要月银以外的东西吧?
都岁数不小了,回家养老,依旧给钱,也没什么好说的。
聪明些的,就夸赞起来。
总之没人明着说庄氏的不好了。
“还好,她也不想沾染府中的事,只是她自己的园子,想拿在手里也好。难得咱们六郎也配合她。”王妃笑了笑。
“要说六郎,原本也是个不驯的野马,如今倒像是有了笼头了。”宋妈妈又笑着摇摇头。
“年轻夫妻,总是亲密的。想当年,五郎与大李氏不也亲密过?结果如何呢?”王妃不甚在意。
宋妈妈却想,当年的大李氏,可没有如今的六娘子这一份决断啊。
第71章 俸禄
“不过也无妨,六郎究竟不是个上进的,以后他们夫妻只管关门过日子就行了。好坏也不碍事。只要她不往不该伸手的地方伸手,我便也由她去。”王妃淡淡的。
“您说的是。”宋妈妈也放心点头。
晚间的时候,张嬷嬷亲自跟赵拓来说这件事。
这事之前赵拓就知道了,庄皎皎是知会他,不是征求意见。赵拓也没多想。
今日听张嬷嬷一分析,才笑起来:“大娘子心思倒是细致。”
“这般极好,日后后院里,便是大娘子说一不二。”
“再过几年,等六哥儿有个一儿半女的,我也就出去了。”张嬷嬷显然已经超过了大娘子说的五十五岁了。
“大娘子只管后面,又没叫您出去。”赵拓皱眉。
“这还用大娘子?我自己也累啊,老了,精神不济。不过也不急,怎么看着你抱上孩子才算呢。”张嬷嬷道。
“这云姑娘有孕的事,大娘子瞒着是好,依我看啊,就等落地再说又如何?王爷问起,只说府中夭损了太多孩子,咱们也是怕了就算了。免得在肚子里,就叫人惦记上。”上回宋姑娘的胎没了,张嬷嬷就懊恼很久了。
“也罢,后院的事,我是不懂。嬷嬷与大娘子看着就是了。”赵拓道。
“大娘子处置的极好,我只需在这里照看你的身子就好啦。”张嬷嬷心说,大娘子看着温和,实则是个能干利索的人。
她何苦去插手?又不是人家管不了。
说到底,她不过是个老婆子。
当然了,就算是庄皎皎将老人送出去了,五房也不敢学。
小李氏是继室,又不得宠,如今与五郎君关系也不大好。
根本不敢做这样的事。
反倒是因为庄皎皎忽然将人送出去,五房的老人们更团结了。
你想吧,岁数大了,身体还不错,在府里不做事还能管事,每个月拿钱,还有额外收入。
谁愿意出去啊?
这一来,更不可能叫出去了。
于是,小李氏又来了清景园串门,就半真半假的抱怨:“你这一闹,我这里的人受惊了……”
“瞧五嫂嫂说的,都是我的不是,来,吃瓜。”庄皎皎将切好的小白瓜推过来。
小李氏就拿起了叉子吃了一块。
“哎,也是你有底气。我如今就只盼着,钱小娘赶紧一举得男,我倒也不必提心吊胆了。”小李氏叹气。
“也是明年正月二月的时候生吧?”庄皎皎问。
“算着是二月吧。”小李氏摇摇头:“我可怕了她,如今什么都免了,叫她好生养着,尽量不见面吧。”
“也好。”庄皎皎点头。
“还是你好,至少没有什么有名分的恶心你。我就不同了,继室究竟……哎。”小李氏心里是难受的,甚至后悔。
纵然她觉得,五郎念着姐姐,是个好男人。
可渐渐的看着他维护钱氏,那点好也消磨了个差不多。
庄皎皎只好岔开话题说别的,她也很苦恼,这些话,不是她该说的。
她是个做弟妹的,还能说大伯子不好?
“回回与你说,你就岔开。”小李氏嘟囔。
“五嫂嫂实在是为难我,你说我还能说五伯的不是?再说了,新婚夫妻,我又比你懂得多少?不都还在磨合?如今你我都还尚未有子嗣,该是伏低做小就伏低做小。要说好,有你姐姐的那一层关系在,怎么样,五伯也有数的。不过是先前你姐姐那孩子……五伯紧张了些。等钱氏的孩子平安落地就好了。”
庄皎皎是这么说,可心里恶心死了这个五郎了。
神马玩意?
她要是嫁这么个东西,不如直接喂他喝药。
反正大郎喝药是喝药,五郎喝药也是喝药。一了百了吧。
终于送走了小李氏,庄皎皎扶额:“我脑瓜子疼。这小李氏怎么回事?什么都跟我说是几个意思?我跟她不过妯娌,论利益关系,还有冲突呢!”
指月和望月也是无奈的摇头。
“约莫是您太和善,她也实在没地方说她的苦闷。回门之后,她还没有回娘家呢。何况,只怕是回去说,也是无用。与二娘子就更不能说了。故而只能是与您说。”望月道。
“是啊,她也可怜。”指月叹气:“寻常,又哪里有做主母的避开妾室的?奴听闻,至今,五娘子连清润园的事还不能管呢。”
“是啊,手里还没有银子。她姐姐的嫁妆至今还封存着。因不能管事,也没权利查点,只有从家里带来的单子,可她姐姐嫁进来也那么多年了。这东西还能不变动?那庄子铺子的产业,她不看不查,哪里知道有多少?是盈是亏?过十五的时候,因手里没什么钱,赏赐下面都少的多。”
“是呢,奴也听过那边抱怨,说新大娘子抠门的话。”望月道。
庄皎皎惊呆了:“竟是如此艰难了?”
“岂止是如此,中秋虽然重要,还没过年时候重要。过年时候,大家都要进宫的。宫中的人,可不是府中那般好应付的。您头回进去,只是去更衣,带路的女官那塞得都是大荷包。待到过年进去了,一呆一日,少不得更衣带路,少不得喝茶什么的。什么不是银子?她手中没有钱,光是府中那些月银,她怎么够?”
“还不光宫里,过年,他们园子里上下不也得打赏?遇见府里其他处来传话说事情,也得打赏。有了大娘子,这些事哪里还是郎君们管的?”
庄皎皎听着听着就开始走神:“说起来,我的月银是多少来着?”
两个丫头一愣。
“咱们府上,您是一个月有二十贯呀。”指月道。
“哦,忘记了。二十贯也不少,不过要说交际,那肯定不够用了。”庄皎皎道。
宋朝一贯是七百多个铜钱。一贯等于一两白银。二十贯,便是二十两。
而按照如今的市价一两白银相当于现代的人民币一千块左右。
也就是说,庄皎皎月薪两万左右。
听起来是多,可因为宋朝富庶,朝中官员们的俸禄都高。也就显不出什么来了。
第72章 看戏就好
比如说晋王,一年就有将近五千贯。还有禄米,布匹,甚至还有车马费和出差补助。还有茶,酒,厨料等好多种补助。
但是收入多了,花销也大了。
人情世故,打赏下属,就都多了。
庄皎皎她们这些小辈还好。毕竟接触的人少。但是这点钱要是平时是够了。可年节下,就捉襟见肘。
庄皎皎还好,一来她嫁妆虽然不算多,但是也还是有的。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