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汤也没喝,倒是喝了些白开水。
这一吃一喝,困意又来了。
也不能等消化了,庄皎皎躺下:“有事赶紧叫我。”
就这么睡下了,也就来得及漱口罢了……
第75章 得子
东郊,如今这大火已经吞没了十几家百姓的屋子。
好在眼下伤的人命只有两个,受伤的也不多。
赵拓等人到了,就直接将人群隔开,也不管百姓哭喊的如何。毕竟要是保不住命,什么都没用了。
起火原因不知道,但是赶在这日子里起了火……
想都知道,此时此刻,估摸有不少谏官正在连夜写奏本劄子,天一亮,诸位大相公们就要头大,继而是官家头大。
太子的生辰日,汴京大火,致使百姓损伤,损毁屋宇无数。
赵拓已经在心里替他们写好了。
叹口气,该做什么还得做什么。
他这样的王府公子,自然不会冲上去,不过是来做个吉祥物的。
与上司一起,都在这里盯着,眼看着天都要亮了,总算将大火扑灭。
零星的小火也渐渐灭了。只是烧毁的民居也没法复原了,更是不知道烧了多少东西。
那群百姓哭的都要站不住。
赵拓便上前:“也不必如此哭泣,朝廷自然会帮你们重建。只是你们可知,这大火如何起来的?又是为什么会这时候起火?”
有个汉子上前:“这位将军,小人们不知呀,睡得好好的就忽然……”
另外一个老汉上前:“这定是天火!是天火啊!”
“好了!胡言乱语的。”赵拓摆手:“算了,我也不问了,你们也不必惊慌,生在天子脚下,总有活路的。”
什么天火,这话能听?
素来天火是天罚……
这是想说什么?
终于灭火,果然不出所料,早有谏官上劄子参太子不慈,导致这一场大灾。
赵拓本人是不信这些的,可这些年,皇室中确实不平静。
一上午,不光是参奏太子不慈的,也有参奏端悫公主德行不端,上天降下责罚,这才令无辜之人丧命。令百姓流离失所。
然而,赵拓这样的宗室子弟是不敢说话的。明知道这就是扯淡。
也是不敢说的。
因为你不张嘴可能没事,只要你提赵家人说一句话,只怕就要叫骂成马蜂窝。
反正不管是什么事,到了谏官嘴里,那就是大事。
其实这件事只是一场意外,只是发生的日子巧合了点,这就是最大的问题。
到了谏官嘴里,就是太子无德无能,不配为太子。
恨不能下一刻就要说大宋要亡国了。
反正不管怎么说,这件事没法平顺的过去。
快中午时候,赵拓才回来,直接来了庄皎皎这里,他是又饿又困。
一上午都在宣德殿听言官们骂人……
还不能还嘴。
本来吧,他这个六品的步军都虞候,也没资格上朝,但是今日不是他们参与施救了么。
他真是不想要这个资格啊。
“这个毛承绪真是太能说了,我这脑子里,全是他那昂扬顿挫的声音。大相公们也没有一个能说得过他。御史台的谏官里,他真是独一份。”
庄皎皎笑了笑:“毛大人能说,那是出名的。当年怒骂契丹来史,听闻还是个契丹的什么王爷。那可是一战成名。不过那时候毛大人正值壮年,如今老了,竟也还这么厉害?”
“啧,他们这等人,老不了。人老了,心可不老。林大相公叫他喷了一脸的吐沫星子,还不能反驳。”赵拓笑起来,浑身都颤抖:“哎哟,也是不容易。官家都要愁死了。今日太子也没起来身。我就在不知道,他们这么闹有什么用处?官家就这么一个太子。如今说太子无德无能了,换谁啊?”
赵拓嗤笑。
“不过是骂一骂,回头还不是该怎么就怎么样。”庄皎皎也摇头。
“我叫人去传膳了,六郎起来洗一洗,下午还有事么?没有的话,吃了就可以歇着了。”
“也只有一会功夫,那边善后哪里能完。要忙几日了。”赵拓叹气。
“那也要吃,少睡已经没法子了,不吃可顶不住。”庄皎皎道。
赵拓有气无力的点头哼哼了一下。
跟累瘫了的大豹子一般。
不过膳食上桌,他依旧很有胃口,到底年轻,熬夜通宵都不在话下。
吃饱喝足,略休息了一下就赶紧走了。
这件事,毕竟出在了太子生辰当日。
太子次日,就挣扎起来,去太庙跪着,给祖宗请罪去了。
问题是,他就算好时候,也禁不住这样折腾。
如今身子不好,哪里能这样?
不过跪了半日,就昏迷在了太庙里。是被抬出去的。
饶是这样还有谏官说太子是不敬先祖呢……
好在这劄子没叫递到官家跟前,别把官家再气出个好歹来。
当然,谏官也不是就真的跟太子过不去,这要是太子这一关也过不去了,那真是要完蛋。
所以闹了好几天,结果就是太子因为跪太庙昏厥。
对外就是太子深感惶恐,在太庙叩头直到昏厥。
更出资为百姓修建屋宇等等。
太子本就病体沉珂,如今这一折腾,又是气,又是怒,病上加病。
一下子,怎么也起不来了。
此时天气也冷起来,晋王府各处已经生火了。
晋王每年的炭领的自然不够。
不过各处郎君们自己也有职位,也有炭领,再有不够的,就去庄子上拉。
所以清景园里,倒是不愁烧的,屋子里暖意融融。
庄皎皎也已经问过了云氏,云氏胎像稳固,饮食也规律。
她倒是没有特别照顾,但是总也叫云氏比之前过的舒服的多。
府中有孕的人都还安稳。
东宫里的林娘子却因为太子的病,受了惊吓,原本该是十一月生产的,十月下旬就发动了。
不过听太医的意思,倒是不算早产。
她头回生育,也是艰难的很。
太子病中起不来,全程都是太子妃看着。
整个东宫都在盼着这一胎,甚至整个皇宫都在盼着这一胎。
官家知道这边的消息,就派人来看着。
决不许出了错。
折腾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卯时,太子的儿子终于生出来了。
接生的稳婆等人激动的不行。
出来报喜都声音都颤抖。
“太子妃娘娘,是个哥儿,六斤一两,母子平安!”
“好!好!赏,赏!赏林娘子,东宫皆有赏赐。去外面报给李大人知道。”
第76章 围炉
李大人,是内臣李桥。
也是御前得脸的内臣之一。
如此喜讯,李桥也是喜的不轻,连说三个好,急着回去报信了。
官家一夜没睡好,此番听着李桥说母子平安,也是哈哈大笑起来:“好,好,好得很!赏他们。”
太子先前几个孩子夭折,那是出生就不健康,不是不足月,就是身子差。
哪里有这么母子平安的?
东宫里,太子妃拉着林娘子:“你好生养身子。虽说这孩子,依着规矩,是该记在我这里的。但是等孩子大了,也知道你是他亲娘。你我一并疼他就是了。如今他尚且还小,依旧在你这里养着。你也小心照顾着就是了。”
林娘子忙谢过了太子妃。
她深知生了儿子定然保不住的,如今这样,已经算极好了。
而她也因此晋位,如今在东宫,位份也是妾里面最高的一个了。
晋王府得知这消息,自然也高兴。
尤其是二房五房,之前就怕保不住自己以后的孩子,如今可好了。
自然送贺礼也送的实在是甘心。
似乎因为皇孙的出生,整个汴京城之前的阴霾都一扫而空。
太子的病也竟是渐渐好转,没几日,就能起身了。
好一派喜气洋洋。
似乎这个冬天也不那么寒冷了。
很快进了十一月,十一月里,汴京并无什么大事。之前损毁的民居也已经在别处重新修建。
除了太子出资之外,朝中也出了一部分。
所以自然很快就帮他们重建家园,甚至生活不比以前差。
天气越来越冷,终于在十一月中旬的时候,下起了今年的一场雪。
纷纷扬扬的雪花落下来,庄皎皎隔着窗户看。
此时是没有玻璃的,最好也就是纱。
当然她这里都是纱,这纱极其的轻薄,透光却不透风。
但是要赏雪,仍旧需要打开窗户。
不过窗户并不是死的,只需开了中间就是了。
“每年到了这时候,汴京城里请围炉赏雪的就多了。”庄皎皎笑了笑:“去年这时候,我已经定了亲,便也没去哪里。不过前年大前年时候,还都要出门。”
在古代,初雪是个很有趣的日子。
要么一家子围炉,要么人家请客围炉。
围炉,顾名思义,围着炉子。
那能吃什么呢?烤肉啊,汤锅啊。
当然不是火锅,就是汤锅,其实也差不多了。
“大娘子忘记了,今年围炉,是咱家呀。大人那些亲眷都要来的。”指月道。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