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容华 (寻找失落的爱情)
- 古代言情
- 作者:寻找失落的爱情
- 更新入库:04.11
坐在床榻上的晋宁侯夫人,吃力地挪动身子,张口问道:“清淮,是谁的信?”
郑清淮将信收起,上前扶着亲娘下榻,慢慢来回走动:“是贺祈给我的信。现在边关正在打仗,他身边缺可用之人。我主动请缨去军营。”
晋宁侯夫人眼睛一亮,立刻抓住郑清淮的衣袖,费力地说着:“能、不能带着你大哥……”
“不能!”郑清淮早料到晋宁侯夫人会说什么,飞快地打断她:“贺祈肯给我一个机会,我感激不尽。我做不出得寸进尺的事情来。”
“母亲心中惦记大哥,我立刻就送母亲回去,然后再去军营。”
晋宁侯夫人:“……”
惜命如金的晋宁侯夫人立刻闭了嘴。
一旁的朱启瑄心里暗暗好笑。
晋宁侯夫人嘴上常念叨着长子。他们夫妻两个也有法子回敬,只要她一张口,他们就说送她回去。
晋宁侯夫人病症是有了起色,不过,也仅限于被扶着在床榻边走上两步。说话断断续续,说不了两句就气喘吁吁。
程锦容每日在医馆里坐诊,顺便来复诊施针,方便得很。一旦回了家,程锦容绝不可能奔波大半日去给她施针。她怎么敢回去?
过了片刻,晋宁侯夫人又低声道:“清淮,你多保重自己。”
这还算亲娘说的话。
郑清淮面色一缓,温声说道:“我会保重自己。母亲也放心,启瑄一定会好好照顾你。”
朱启瑄温柔一笑:“是啊,我一定好好照顾婆婆。”
装模作样。
晋宁侯夫人硬生生将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挤出一个笑容:“朱氏素来孝顺。”
儿子一走,她就得靠着儿媳照料伺候了。不低头也不行哪!
朱启瑄一看婆婆这副口不对心的模样,心里就觉痛快解气。
以她的性子,做不出苛待老人的事情来。不过,闲着无事收拾婆婆几句,也是常有的。
……
郑清淮简单收拾两身衣物,骑着骏马,随苏木一起去了军营。
贺祈是军中主将,五品以下的武将连进中军营帐的资格都没有。郑清淮身为罪臣之子,无官无职,能进中军营帐拜见主将,完全是因为私交情谊之故。
贺祈身着银甲,面色沉凝,目光一扫,锐利逼人。
便是熟悉贺祈的郑清淮,看着不怒自威的好友也觉心惊。
郑清淮定定心神,迈步上前,正要拱手行礼。
“行了,快些过来。”贺祈笑骂一句:“你身上长几根毛我都知道。在我面前装什么!”
这一笑一骂,些许生疏隔阂不翼而飞。
郑清淮心情一松,咧嘴笑了起来。
他走上前,在贺祈身边坐下,低声说道:“现在战事如何了?”
贺祈收敛笑容,将战事情形简单道来:“……最近半个月,打了三仗。我们略占上风,但是死伤也不在少数。”
“鞑靼的老可汗卜赤在几年前就病死了,新任可汗是卜赤的第四个儿子巴图。这个巴图,身手骁勇,号称鞑靼第一勇士,更胜当年的元思兰。”
“这几年,巴图以武力收服了许多游牧部落,也训出了五万鞑靼精兵。”
“巴图年轻气盛,野心勃勃,此次是他亲自领兵前来。不过,现在动手的,都是鞑靼部落的骑兵。他麾下的三万精兵尚未出动。”
“所以,我们和鞑靼之间的大战,尚未开始。”
郑清淮听得热血沸腾,下意识地握紧拳头。
贺祈用力一拍郑清淮地肩头,目中闪着光芒:“郑三,你要想清楚了。战场上刀剑无眼,谁也不敢担保能在战场上安然活下来。”
“你要是顾惜性命,现在就回去。我半点都不怪你。”
“如果你想洗清罪臣之子的身份,想建功立业,就得豁出这条命!我问你,你要选哪一条路?”
郑清淮不客气地瞪了贺祈一眼:“这说的是什么废话!我要是怕死就不来了。我既是来了,这条命就交给你了。你打算让我去哪个军营,我二话不说,立刻就去!”
“说得好!”贺祈再次用力拍了一掌:“那你就去先锋营!”
中军共有十个先锋营,每个先锋营有一千人。加起来共有一万骑兵。这一万骑兵,要率先冲锋陷阵,和鞑靼骑兵交手。
在先锋营,最易立下军功,也最危险。
郑清淮毫不犹豫地应下:“好。”
贺祈当然不会亏待了他,压低声音说道:“你初进军营,身份又特殊,一开始不宜有太高官职。你去先锋一营,先做一个总旗。”
每十个人一棋,每十棋一个总旗。也就是说,郑清淮可以管着一百个士兵。
如果郑家没出事,郑清淮以晋宁侯嫡子的身份进军营,少说也得从先锋营统领做起。如今这样的身份,一开始就做总旗,也是贺祈格外照顾了。
郑清淮目中露出感激之色:“贺三,谢谢你。”
贺祈挑眉一笑:“这些废话就别说了。要真得感激我,就好好领兵打仗,多拿些敌人的首级回来,我也可以在请功折子上多写几笔。”
郑清淮豪情万丈,不假思索地应道:“你就等着吧!”
……
边关战报一封接着一封送到京城。
一个月后,鞑靼可汗巴图亲自领着三万精兵攻打边关。左军吃了一场败仗,死伤数千。
战败的消息一传到京城,顿时引起一阵惊慌。
卫国公靖国公一同上了奏折,奏请天子增派援兵。宣平帝准了两人所请,下旨令平西侯两万士兵前去。圣旨一下,大军十日内开拔。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
户部梁尚书最后几根头发也彻底掉光了,连回家的时间也没有,直接就在户部官署住下了。
没等平西侯启程,边军又送来战报。
贺祈亲自领兵,击退了鞑靼骑兵。
鞑靼可汗巴图今年二十三岁,比年轻的宣平帝大了一岁。吃了败仗,巴图心有不甘,退了没几日,再次领兵来袭。
第891章 番外之战事(三)
边关和京城相隔两千里,日夜兼程快马送军报到京城,要十日时间。等朝廷下旨,一来一回就是二十日。
战场瞬息万变,身为边军主将,有先斩后奏之权。事事都等朝廷下旨,黄花菜都凉了。
也因此,执掌十万边军的主将,必然是天子信任之人。如果天子疑心过重,或是掌十万边军的主将生了异心,必将酿就大祸。
新一任平国公贺祈,自十六岁起做了御前侍卫统领,在御前当差。宣平帝还是皇子的时候,便和贺祈十分亲近。
后来,宣平帝被立为太子,贺祈主动请缨,做了东宫侍卫统领。程锦容和宣平帝更是亲如姐弟,宣平帝对程锦容贺祈夫妇的信任器重,人尽皆知。
贺祈执掌边军半年,便向天子上奏折,奏请更换兵器盔甲,索要万匹良马。宣平帝二话不说就允了。
这也就是贺祈。换了别的武将,哪有这等圣眷!
如今鞑靼可汗巴图亲自领兵进犯边关,贺祈领着边军奋力杀敌。短短几个月,大仗小仗打了十余回,有输有赢。尤其是这一场大败仗,更令朝臣们心惊。
不过,只隔了三日,边关又送来军报。贺祈领兵击退了鞑靼启禀。又过两日,边关再次送来战报。巴图再次领兵袭击边军军营……
这一封封战报,令人惊惶不定。
对贺祈最有信心的人,是宣平帝。
平西侯即将领兵前去边关增援,宣平帝沉声嘱咐:“边关战事紧急,每日都有战报送来。朕虽心急如焚,也知道打仗不是一蹴而就之事。输赢都是兵家常事。”
“你去了边关后,一切听贺祈号令。也将朕这些话代给贺祈听。”
“朕信他,一定能将打败鞑靼骑兵!半年不够,就一年。一年打不赢,就打两年三年。不管何时,他都是边军主将!”
这一席话,听得平西侯心潮激越。
身为武将,能得天子这般信任,便是战死沙场也值了……呸呸呸!胡言乱语!贺祈是天生战将,一定能领兵大败鞑靼。
平西侯拱手抱拳,正色领命:“臣领旨!”
……
平西侯很快领着两万士兵启程。
大军开拔,照例要带些医官随行。太医院官署共派出十个医官,程景宏也是其中一个。
这等时候,随军去边军颇有些风险。
程景宏主动要去,程家上下无人反对。叶轻云有些惋惜地叹了一声:“可惜我不能和你一起去。”
程景宏听得哑然失笑,他搂着妻子,轻声道:“我这一走,少则半年,多则一两载,或许更久。你一个人在家里带着小米,若是冷清寂寞了,就多回家中,或是常回娘家走动。”
叶轻云和程景宏的女儿乳名叫小米,今年也有三岁了,生得眉眼英气十分美丽,像极了亲娘。
程景宏对女儿爱之如珍宝。这一分别,最舍不下的就是妻子和女儿了。
叶轻云挑眉一笑:“放心吧!我能照顾好自己和女儿。倒是你,没什么身手,就安分老实地做你的医官,治伤救人。”
也唯有程景宏,能从这番话中品味出爱妻对他的关切了。他温柔一笑:“好,我听你的。我一定好好保重,全须全尾地回来见你。”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