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容华 (寻找失落的爱情)
- 古代言情
- 作者:寻找失落的爱情
- 更新入库:04.11
程锦容心疼不已,却什么也没说,只低声道:“好好保重,安然回来。我和儿子们都在家中等你。”
贺祈鼻间微酸,嗯了一声,将她搂进怀中低语:“眼下天寒地冻,不得不休战。到来年春日,必有一场大战。”
“阿容,你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照顾好儿子们。等我打了大胜仗,就能时时回来和你们母子相聚了。”
他说了许久,也没等来回应。一低头,就见程锦容已经闭上双目睡着了。
贺祈哑然失笑,低头吻了吻她的额头,闭上眼睛,很快沉沉睡去。
……
隔日,程锦容比平时晚起了一个时辰。
贺祈倒是早早起身,陪着阿圆阿满进练武房里过招。
三郎还没到习武的年纪,眼巴巴地站在一旁,不时伸着小拳头,口中嚯嚯哈哈。程锦容看着好笑,抱起三郎。
三郎伸出胳膊,搂住亲娘的脖子,一脸期盼地问道:“娘,爹还走吗?”
亲爹一走就是半年多。三郎都快忘记亲爹什么模样了。
程锦容柔声哄道:“你得要领兵打仗,得回军营。等你爹打了大胜仗,以后就不会这么忙碌了。三郎最乖,不要哭闹。”
三郎是个懂事的好孩子,虽然心里失望,还是乖乖点了头:“三郎听话。”
贺祈在府中待了半日,吃了午饭,便又去了军营。
再之后,贺祈没再回过家。
……
宣平九年的新年,很快到来。
这一年,阿圆阿满九岁,三郎四岁。程锦容二十八岁,贺祈二十九岁。
二月初春,冰雪消融。鞑靼骑兵倾巢出动,贺祈率领三军迎击。这一仗,打了整整一日一夜。最终,鞑靼大败,死伤近万。
巴图不得不退兵。
或许,巴图还打着“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逃等日后重整再来”的主意。他一定没想到,贺祈会亲自领兵追击。
平西侯也率两万精兵,一路追击。
边逃边打,边打边退。
鞑靼骑兵以骁勇著称,无奈兵败如山倒。边军在贺祈的率领下,如下山猛虎,死死咬住鞑靼骑兵不放。
巴图终于心生惧意。
在一次大败后,年轻的鞑靼可汗巴图,竟抛下部落骑兵,只领着自己麾下剩余的一万多精兵逃走了。被抛下的残兵败将,斗志全无,被杀了小半后,没了抵抗的意志。全数投降做了俘虏。
贺祈丝毫没有放过巴图的意思,继续领兵追击了三天三夜,终于追上了巴图。贺祈在阵前亲自向巴图叫阵。
巴图被逼得不得不应战。
败逃的鞑靼可汗巴图,已经丧失了鞑靼第一勇士的自信和勇气。握着长刀的手,微微颤抖。
贺祈身上的银甲满是血迹,目光冰冷,锵地一声抽出长刀。锐利的刀锋在阳光下闪着令人心惊的寒光:“巴图,今日我亲自取你的人头!”
第895章 番外之大胜
十日后。
送战报的边军士兵,骑着骏马进了城门。边军的雄鹰棋在风中猎猎作响。
送军报的士兵一边策马一边高声喊道:“边关大胜!贺将军亲自斩杀鞑靼可汗巴图!边关大胜!”
街道两侧围满了百姓,一个个满脸激动满眼喜色。
“太好了!边军打了大胜仗!”
“不愧是骁勇无双的贺三郎!竟亲自杀了鞑靼可汗!我们大楚建朝这么多年,还从未有过这等骁勇的武将!真是大楚之福啊!”
“这一仗过后,边关又得安稳数年。”
“可不是么?这可真是天大的喜事。”
送捷报的士兵,一路畅行无阻,进了金銮殿,跪下之后,高声报喜:“启禀皇上,边关大胜!贺将军在阵前杀了鞑靼可汗巴图!鞑靼骑兵溃败!”
“这一战边军杀敌一万有余,降兵两万!
坐在龙椅上的宣平帝满面喜色,霍然起身:“好!好!好!”
文武百官也是满脸惊喜,连连拱手道贺。
这一仗,加起来打了半年多。寒冬腊月冰封千里,不得不休战两个月。冰雪刚消融,战事又起。
谁也没料到,贺祈如此骁勇,势如破竹,打了这样的大胜仗!
宣平帝到底还年轻,听到这样的喜讯,根本压抑不住喜悦的心情。直接从龙椅上走了下来,亲手扶起了前来送捷报的边军士兵:“辛苦你了!朕重重有赏!”
边军士兵受宠若惊,激动得脸都红了:“小的谢过皇上。不过,小的斗胆说上一句。这一战,边军死伤颇重。小的不要赏赐,恳请皇上下旨,抚恤死去的将士家人。”
提起死去的袍泽,这个边军士兵眼眶红了,泪水很快涌了出来。
这一场大胜仗,鞑靼死伤无数,边军也伤亡惨重。延绵数里的战场上到处都是尸首,鲜血渗进了土地里。那一大片战场的地都是红的。
具体的死伤数字,现在还没统计出来。不过,粗略估计,战死的约有一万,受了重伤的也占了半成。轻伤的更是不计其数。
在金銮殿面圣时落泪,显然是失仪之举。不过,现在谁也不会出言怪责。
宣平帝从喜悦中回过神来,轻叹一声道:“你放心,战后行功论赏,朕第一件事就是抚恤死去的将士家人。”
士兵红着眼跪下,咚咚咚磕了三个响头。
……
不管如何,打了这样的大胜仗,都是一件令人激动振奋的喜事。
士兵退下后,宣平帝将战报拿过来,仔细看了一遍。然后,令人传到众臣手中:“众爱卿也看一看吧!”
卫国公当仁不让,第一个看了战报,然后是靖国公。紧接着,就到了吏部尚书和户部尚书的手中。
这一封战报,看得人人心中喜悦开怀。
待众臣情绪稍稍平静,宣平帝问户部尚书:“战后要论功行赏,户部是否能支应?”
梁尚书拱手抱拳:“请皇上放心。老臣拼尽全力,也一定筹措出银子来。绝不令有功的将士寒心,更不能令死去的将士枉死。”
宣平帝点点头:“朕再令内务府,将能拿的银子都拿出来。务必要厚赏有功的将士!”
武将和文官不同。文官走的是科举仕途,十年寒窗苦读,考中了举人进士,便能走入官场。
武将要晋升,靠的是军功。是提着脑袋豁出性命拼出来的。战后论功行赏,万万不能含糊,否则,就会寒了三军将士的心。
散朝后,宣平帝立刻去了仁和宫,将战胜的喜讯告诉裴太后。
裴太后茹素半年,时时忧心女儿女婿和外孙们的安危,吃不好睡不香。整个人清瘦了许多,额头眉梢也多了丝丝皱纹。
军报一送进金銮殿,裴太后便得了喜讯。此时再听宣平帝说一遍,心情愈发喜悦:“贺祈立下如此功劳,皇上可得好好赏一回。”
宣平帝欣然笑道:“这是当然。”
……
边军大胜,最高兴的,莫过于平国公府上下。
太夫人听闻喜讯,笑得合不拢嘴,一张脸几乎放出光来:“传我吩咐,府中上下所有人赏一个月的月钱!”
平国公眉头舒展,满心喜悦骄傲,口中却道:“虽然打了大胜仗,也不可轻忽大意。那些残兵败将,会四处流窜,绝不可放任……”
“行了,高兴就笑一会儿,这儿又没外人,装模作样的也不嫌累。”贺淞笑着揶揄:“三郎这般争气,你这个做父亲的可就被比了下去。怎么,莫非你还嫉妒三郎不成!”
平国公心情大好,别调侃了也不恼,笑着说道:“儿子比亲爹强。我这个亲爹高兴还来不及。”
“等过几日,边关就该有请功的奏折送到朝廷了。这一回,三郎立了大功,大郎二郎四郎也一定立了不少军功。等着朝廷论功行赏吧!”
贺淞也不矫情,笑着说道:“我也盼着二郎升一升官职。”
武将领兵上阵颇为凶险,回报也十分丰厚。
文官要升官,要熬资历。武将靠的就是军功。贺祈已经是军中主将,官职无可再升了。贺袀兄弟几个,官职都低,这一回打了大胜仗,各自升个一两级官职,也在情理之中。
朱氏魏氏各自心中喜悦。
程锦宜更是喜形于色。
边关打了大胜仗,她也可以领着一双儿女去边关和夫婿团聚了。
正如平国公所料,过了五日,边军便上了厚厚的请功奏折。
这一封奏折,由贺祈口述,贺大郎代为执笔。
贺祈和巴图交手,将巴图斩杀于刀下。巴图在临死前也拼力伤了贺祈。万幸贺祈及时避过了要害,伤在了左肩。
贺祈当时硬撑着打完仗,回了中军营帐后,半身都是血。伤势虽不要命,却失血过多,少说也得躺在床榻上养两个月。
程望建议贺祈回府养伤。
贺祈却坚持留在军中:“鞑靼还有许多残兵败将四处逃窜。一定要将他们杀得干干净净,否则,边镇的百姓们就要遭殃了。我身为主将,哪能回家养伤。便是养伤,也要待在中军营帐里。”
第896章 番外之论功
贺祈受伤的事,在奏折里轻描淡写地带过,并未大肆渲染。
宣平帝宣召众臣进保和殿议军功。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