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手递过来,却是薛一舌不知什么时候回屋里拿了一瓶药油,又在钟应忱的顺势而为上推了一把:“你过两月还要应考,还得注意。”
池小秋想着钟应忱八月秋闱,原是要急着备考的时候,却因为她这事给误了,不由大愧,忙问:“这药怎么用?”
“外用,涂在患处使劲揉搓,疏通气血便可。”
“好!”池小秋方应了,想想又不踏实,起身就要往外走:“还是找郎中看看罢,宁可多费事也别误事儿。”
不等钟应忱开口,薛一舌便道:“收个徒弟作甚?连师傅的话也不信!”
这能一样吗?
池小秋刚要恼,便听钟应忱道:“这药我之前在高兄处见过,最是难配,于这筋骨之伤最是有效,薛师傅确是有心了。”
池小秋只得作罢,薛一舌将药扔下,抬脚便往屋里去了,只留下池小秋捏着钟应忱的手腕,有些犹疑。
韩玉娘前些天教的,男女有别,能在这时候用么?
忽又想起钟应忱说的“事急从权”,便跟钟应忱道了声得罪。
偏钟应忱为了干活方便,穿得还是窄袖,池小秋解了多久扣子,钟应忱便看了她多久,决定还是不要告诉她,这扣子其实解不开。
可惜池小秋耐性有限,直接下手一撕,这短暂的宁静时光便结束了,让他好生惆怅。
池小秋直将袖子破到他上臂,想着薛一舌说的“患处”,又寻不着,索性倒光了半瓶子的药油,将钟应忱整个胳膊都涂满了,使劲揉搓起来,还怕自己力气过了,又嘱咐钟应忱:“要是疼,你就说。”
“好。”
钟应忱垂下眼,不去看自己被抹得有些吓人的胳膊,只觉得她每一次指尖到指掌的触碰,都格外烫人,竟让他有些不好意思。
池小秋毫不惜力,花了许久时间,将钟应忱整个胳膊按得通红才罢手,只是瞧着他半露的肩,两者颜色差别太差,显得胳膊十分凄惨,又见钟应忱总不言语,便安慰他道:“再过两日,就同之前一般白了。”
钟应忱压根没听见她在说什么,只是道好,又让池小秋立逼着动了动胳膊,见确是无虞,才把心搁回原处。
“你有什么要吃的?”池小秋自问自答:“现成的藕,便给你做个藕夹,你等着!”
藕削净了皮洗干净泥,快刀切作圆片,却仍有一端粘连,猪肉四分肥六分瘦剁成泥,夹在藕片之间,用鸡蛋芝麻油等料混成面糊,藕片在其中浸上正反,挂上了面糊,冷油滑进热锅,慢慢将这藕片煎成金灿灿颜色。
不下重油来炸,便是因为钟应忱吃不惯,这样煎出的藕夹,外头更加发脆,却不妨碍里头肉馅的鲜美多汁,池小秋又配了两道清爽小菜,那边冷面煮开,直接过水,不能再快。
钟应忱往这里来一天,混足了两顿饭菜,待要走时,忽然觉出不对。
这袖子让池小秋毁得彻底,大喇喇敞着,风一吹觉得凉时才察觉,这般出去定要有闲言碎语,便问池小秋:“可有针线?”
自然是有的,可池小秋作难:“要不要等我二姨回来,让她给你缝?”
韩玉娘这会都没回来,定是让薛师傅给拖了,不然待她见着这样场景,怕是要鸡飞狗跳。
钟应忱含笑道:“随便补补便好。”
池小秋没奈何,只能硬着头皮上阵,给钟应忱这袖子上缝了一道。
等她笨拙地打了三个结收尾,上下端详了一会儿,自己十分心虚。
钟应忱整了整那道歪歪扭扭的口子,如同瓦蓝天摔碎成两半,中间横亘着一只蚯蚓,道:“好看。”
池小秋:“呃…”钟应忱可能眼瞎。
“已经晚了,你还不回家?”薛师傅在门口催促,钟应忱便知道,这是在告诉他,韩玉娘已经拖不住了,便点点头道:“我先走了。”
池小秋攀着门,见钟应忱大步离去,突然袭来一阵强烈的不舍,竟让她随之一怔。
薛师傅站在门边,暗暗长叹一口气,想起钟应忱前两天登门时的场景。
韩玉娘出去卖新绣出来的贴片儿,还要再买些刚出的花样子,池小秋赶着出门挑藕,好半会都回不来,钟应忱上门来干什么?不是有所求,还能是嫌隔河太远,专走近一些好对眼想看两厌不成?
薛一舌冷脸待客,钟应忱却恍若不见,喝过他恭恭敬敬倒出的第三壶茶,薛一舌终究沉默不下去了。
水喝得多,也憋得慌啊!
他恶声恶气道:“我又不是你师傅,来寻我做甚?”
钟应忱正等着他开口,眼见杯空了,又续上一杯。
薛一舌看着茶叶沉浮,越发不安稳:“有话便说!我也不似小丫头一般好哄!”
“听闻汝元每到四月就有珠兰花会,舴艋画船流连于水上,摊铺花车列布于街旁,有十里馨香。买花之人若是惜花,便争相饰盆盒,以琉璃,以片玉,以官瓷,以楠木,以象牙,以朱贝,极尽巧工,便以拙木,也必然要大巧若工,万没有随意丢弃污泥之中的。”
薛一舌冷笑一声:“谁知道那看着工巧的盆好不好用,能不能护得这花。琉璃易碎,珠玉不实,象牙留痕,楠木也能朽,又能如何!”
钟应忱一笑:“可眼下这人只因太过爱花,只怕栽入盆中便再难留下,更误了这花长势,便宁愿这花长长久久长在眼前,怕是有些短浅。”
薛一舌怒气猛地一冲,站起来瞪他道:“我知道你们这等读书人的心思,只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更别提小秋还是个女孩儿家,不过做得两道菜做些粗鄙事,哪里是值得看的!我薛一舌却把话放在这里!”
他目光炯炯瞪向钟应忱:“小秋于庖厨之道的天资,不下于你读书写字,你能做得天下人眼里的状元,小秋也能做得这行里的状元!”
第95章 素烧鹅
薛一舌见钟应忱并未开言驳他, 才缓了口气道:“你若是为她好,就莫要惹她,就是做了官夫人又如何?你现去问问她, 到时候出门做上一场宴就让人点着说不守妇道的日子, 她可愿受?”
钟应忱只用了一句话, 就让薛一舌定在当地:“我知晓师傅所忧。”
他放慢了词句:“小秋,绝不会做第二个云娘子!”
“你…你…你…”薛师傅失却了最后一点安定。
“她想做的事, 便自去做,便是做了娘子夫人, 做了孩儿娘, 她也是池小秋,这刀碗铲勺,只要她想拿, 就无人能阻她。”
钟应忱看向他, 一如三十年前的他一般年轻:“钟某这盆虽说简单了些,却愿将花长长久久护持下去, 只要她自个愿意, 哪里都能呆得,甚事都做得。”
薛师傅哽了一会儿, 由不得不心动。
钟应忱这是明明白白告诉他,便是与池小秋成了亲事,也不妨碍继续当他这徒儿。
谁家娶妻娶媳不是为操持家事,生儿育女, 钟应忱敢做这个承诺,是旁家再不能应的事。
攻人攻心, 钟应忱这小子心眼弯弯绕,偏能打到人心里头, 薛一舌虽是不情不愿,却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便已是给了他许多便利。
过了两三日,整个院子里的藕浆都变成了布袋里头一团团藕粉团,又被切作一片片,放在炭盆上慢慢烤干,最后压出来的粉就是这一年池小秋手里出的第一批藕粉。
池小秋挑的这家拉来的藕成色不错,又新鲜又都是熟透了的老藕,出的藕粉就格外多。
钟应忱日日过来帮忙,便是有薛一舌帮忙,也让韩玉娘撞见了。
她进门之时,池小秋正从钟应忱手里接东西,两人挨得格外近,瞧得韩玉娘心里有些不安。
姑娘一天天大了,心思也多,韩玉娘生怕自己有了疏漏,原说好回家拿了便要送去的绣件也抛在脑后,一齐帮着他们忙活。
池小秋用米粉捏了小小的浮元子,煮熟了捞出来,一个个圆咕隆咚雪润嫩弹。再倒些藕粉在碗里,倒上一些冷白水,接着用热白水冲开,勺子慢慢搅匀,就见碗里头的藕粉微稠,晶莹剔透里还透着淡淡的粉,仿佛春天浸了水后变薄的桃花色,把浮元子直接加在其中,十分好看。
钟应忱只尝了一碗,见韩玉娘如坐针毡的模样,便对着池小秋微微一笑,起身要走。
“这些你都拿着,晚上看书时候冲上一碗,还能顶饿。”池小秋足足给他装了一半新出的藕粉,又看看他的手,怕他拎不得重物:“算了,我帮你拿过去。”
韩玉娘自然不肯让池小秋随他去,便接过来藕粉:“你不是还要跟薛师傅学什么菜?这藕粉,二姨帮你拿去!”
钟应忱垂下眼,多了些冷意。
他不过是因为池小秋,才愿在这院里多顾及韩玉娘,可这出了门,却再不能退了。
池小秋有些犹豫,却听他一面道:“诸位自去忙,我自己来便好。”一边却又握了握手,似是忍着痛。
池小秋顿时狠狠唾弃了自己一把,钟应忱自来便不是愿意给别人添麻烦的性子,这会不过送个东西,推来推去算什么,便抢了藕粉:“二姨你去歇着,我去!”
因有着这份愧疚,池小秋一路絮絮叨叨嘱咐了许多,又怕他自己天天在家,从天亮读书到天黑不好生吃饭,又跟他约了每天午间晚上两餐,便打发伙计直接送饭到他门上去。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