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玉娘走后,邱大成让邱小成自己在院子里玩,他则是想要跟邱彩蝶谈一谈。
“大姐,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邱彩蝶坐在炕边上,一方不发。
“大姐,玉娘都亲自来了,你为什么不去?”
“我为什么要去?”邱彩蝶眼中带着几抹哀伤,“大成,做人要有良心,杜家待我们不薄,你觉得我这个时候跟着玉娘回去,真的好吗?”
邱大成一张脸涨成了猪肝色,按照老家的传统,家中有白事,身上带孝的人,做事之前都得避讳点。像杜玉娘这样成亲还不到一年的人,他们最好是少接触的,以免把晦气传给人家。
可是他们家现在这种情况,还有别的出路吗?
“大姐,我错了。”邱大成低着头,他想不明白,为什么玉娘不在乎,大姐却这么在意呢!
“算了,咱们家的情况,也确实不太好。”邱彩蝶苦笑一声,“你别急,总会想到解决办法的。”
邱大成点了点头,“我知道了。”
邱彩蝶看着杜玉娘提过来的那个食盒,轻叹道:“算了,有事儿以后再说,让小成进来吃饭吧~”
杜玉娘回到杜家后,直接回屋了。
她心情不好。
李氏和刘氏知道邱彩蝶没有答应杜玉娘的提议,心里都是松了一口气。她们是很同情邱彩蝶没错,但是亲疏有别,再怎么样,邱彩蝶也不可能有杜玉娘重要啊!
“算了,让她静静吧!”
第二天,杜玉娘左等右等,也没等到邱彩蝶,无奈之下,只好告别杜家众人,坐上马车赶回了五岩镇。
白汉英已经找人算好了日子,半个月后正式搬家,但是杜玉娘也赶不上了,那边铺子还需要她坐阵呢,她得回去了。
还不到中午,杜玉娘就到了五岩镇,刚到家,车上的东西还没卸完呢,就听到了姜氏的声音。
“你怎么回来了!?”
姜氏也没想到杜玉娘回来了,就笑道:“铺子那边没有什么事,我就想回家来看看,也是赶巧了。”
“辛苦你两头跑。”
姜氏就笑,“辛苦什么!哦对了,太太,我打听出赵芸兰要做什么生意了。”
杜玉娘示意她坐下说话,自己先喝了几口茶水润了润喉咙,才问,“说说你知道的情况。”
姜氏脸上带着笑,一看就是很放松的情形:“赵芸兰想开酱菜铺子!之前咱们不是撞到她在租铺子嘛,后来我也去了那家铺子打探两回。一开始那家人的口风很紧,只谈跟铺子有关的事情,绝口不提赵芸兰。后来我按着你的意思,在里面抬了抬价,没想到赵芸兰势在必得,居然多花了两成的钱,将那铺子租了下来。兴许是白得了不少钱,那老板高兴,就把他知道的事情告诉我了。”
原来百味堂的生意不好,赵芸兰什么办法都想遍了,甚至不惜降价销售,但是生意一直没有什么起色。
听说最近店里辞退了两三个人,就是因为入不敷出的关系。
这个酱菜店,是赵芸兰咬着牙开起来的。眼看着百味堂的生意一天不如一天,她着急上火啊!
说来也是巧了,这个赵芸兰身边,有个粗使婆子,腌得一手好酱菜。赵芸兰无意之中得知了,就动起了开酱菜店的念头。
好巧不巧的,就被杜玉娘撞见了,还从中作梗,让她多花了不少钱。
酱菜店啊!
杜玉娘笑了笑,真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啊!
“姜嫂,去打听一下,咱们家铺子附近有没有要卖铺子的,咱们买下一间来。”
“啊?”姜氏也想到,杜玉娘肯定要跟赵芸兰打擂台的,却没想过,自家太太这样大的手笔,居然直接买铺子。
会不会太夸张了啊!
“没事,你去打听吧!价钱合适,咱们就买下来。”
姜氏点了点头,“行,既然您回来了,那我就回去了,正好打听铺子的事。”
杜玉娘点了点头,“去吧,越快越好,这一次,咱们要先发制人!”
“哎,我明白了!”姜氏连忙起身,“我现在就去!”说着快步出了屋,急匆匆的走了。
杜玉娘想到当初富家那一箱子黄金,心中大定!那笔钱谁也查不出来,可以光明正大的用!这一次,她要让赵芸兰输得心服口服。
第六百四十八章 多点开花
姜氏暗中打听街上有没有要出售或者出租的铺子。
有了赵芸兰的前车之鉴,姜氏做事更加小心仔细起来,她怕姓赵的在里头搅和,所以每天都神经兮兮的,瞧着都有点不正常了。
小鱼儿看不下去了,就趁着厨房里不忙的时候,拉着姜氏到僻静的地方聊天,“娘,你能不能不要这么紧张啊,铺子的事情,我师傅也没催你,你瞧瞧你这几天,都什么样了?”说到底,小鱼儿是心疼了。
“你知道什么呀!”姜氏揉了揉额头,“这铺子可不好找呢!太太想买铺子,是为了做生意挣钱,总不能在那种僻静方买吧?闹市的铺子又贵又少,人家一般都是握着铺子向外头租,坐等着收租子,哪那么容易买啊!”
小鱼儿就乐了,“这种事情也急不来,不行就先租着呗,把租期延长一点,也是一样的。”
女儿的话倒是给姜氏提了个醒。
“不错,你这个想法好!我再试试,要是实在买不着啊,就先租一个。对了,厨房里不觉忙得过来吗?她们三个表现咋样。”
小鱼儿一脸自豪地道:“您就放心吧,这三个人都是干净勤快的人!再说了,她们早就过够了过去那种暗无天日的日子。现在到了咱们家,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靠自己的能力挣钱,没有人不拿她们当人看,她们高兴啊!只会越发卖力的干活,不会使坏的。”
“什么咱们家,嘴上也没有个把门的。”
小鱼儿就笑,“本来嘛,我师傅家就是我家。”
姜氏就道:“太太将来会有自己的骨肉,你可别胡思乱想啊!”
小鱼儿哭笑不得,“娘,敢情在您眼里,我就是那忘恩负义的白眼狼啊!?您可真行!那是我师傅,也是救了我两回命的恩人,我这辈子,就算是把自己从头到脚的啃一遍,我也不能做对不起我师傅的事情啊!将来我师傅有了孩子,那他就是我的亲弟弟,亲妹妹。”
姜氏知道姑娘心里头没有心结,松了一口气,“这一点你倒是像我和你爹,做人就应该这样,知恩图报,光明磊落。”
“我都知道的,娘,我去厨房里干活了啊,不跟你说了。”
姜氏挥了挥手,“去吧,注意点别累着,太热的时候出来透透气啊!”烤点心的时候,厨房里就像个大蒸笼一样,虽然门窗都开着,但是蒸气能散出去,热度却一点也没降下来。
小鱼儿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毫不介意的挥了挥手,进了厨房。
姜氏就回到了铺子里。
店里渐渐热闹起来,不少熟客上门买点心。
肖诚因为身体的关系,平时都不怎么露头,反倒是姜氏,时常在铺子里转悠,有不少人都误会了肖诚和她的关系。
肖诚瞧着面老,姜氏呢,以前过得苦大仇深的,也不显年轻。不少人都觉得,这两个人是两口子,后来私底下问了两回,知道不是,也就作罢了。
姜氏帮忙招呼客人,心思却还在买铺子上头。
这事儿不好办啊,真是伤脑筋!
姜氏哪知道,山穷水尽疑无路程,柳暗花明又一村。
当她把铺子拿下来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手里摸着盖着官衙红印的房契,还云里雾里的呢!
以为是块难啃的骨头,谁想这就这轻而易举的到手了!而且这个铺子的价格,还是低于市场价,太厉害啊!
姜氏看了看房契,又看了看闭着眼睛养神的肖诚,眼神里全是不可思议。
听到这铺子的主人要卖铺子,姜氏就跟打了鸡血似的往前冲,想要买下这个铺子。只可惜这铺子的位置好,铺面也大,听说风水也好,正是狼多肉少,跟主人没有交情的人,想见他一面都难,更别提买铺子了。
姜氏正为这事儿发愁呢,就像肖诚递过来一个信封,让她找人给铺子的主人送过去,还说主人只要见了这封信,就会见她了。
姜氏不大明白,更不懂一封信的作用怎么可能这么大。不过,杨峥说过,肖诚是一个经商奇才,或许他有什么手段,是自己想不到的呢!
姜氏就按着肖诚的意思,找人把信送了过去。让她没有想到的是,那人居然真的肯见她了,而且谈了一会儿以后,居然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直接把铺子卖给她了。
不对,确切的说,这铺子是卖给杜玉娘了。
“肖诚,你到底是怎么办到的啊!那信里到底写了什么啊,居然比我亲自去还管用。”
肖诚轻哼一声,道:“那铺子的主人,平生有三大爱好,挣钱,生儿子,孝顺老娘!”
姜氏呆了呆,“然后呢!?”
肖诚猛然睁开了贼亮贼亮的眼睛,道:“他娘今年快八十了,平时吃斋念佛,最喜欢的,就是听得道高僧讲经。附近的寺庙,老太太都去了个遍,见过的大师也不少,但是老太太最想见的,是济仁寺的广海大师。听闻这位大师佛法高深,能够听到他讲经的人,都或多或少的有了一些感悟。老太太执着要找广海大师,可惜找了二十多年,也无缘一见。”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