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古代农家日常 (坐酌泠泠水)


  这头,杜锦宁跟着黄公公走进大殿,就看到赵晤在批改奏折,齐伯昆也在一旁帮着整理。
  她原打算伺立一旁,等赵晤把折子批阅完了再说的,可没想到赵晤下一刻就看到她了,直接将手里的朱笔一放,就朝她招手:“来来,到这边来坐。”
  让太监搬了凳子来赐了座,他便迫不及待地问道:“杜爱卿既然提了这么个建议,想来必有什么好法子能解决开放路引后引起的各种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杜锦宁成竹在胸。
  她虽不是研究政治经济学的,但后世有着从计划经济到改革开放的现成例子,她拿来用一用还是可以的。
  “回答皇上这个问题前,臣想知道皇上和齐大人等在商议的时候都提了什么观点?”她问道。
  要是赵晤皇威甚重,她在赵晤面前自然不会这么随意;但这几次见面,赵晤为人都十分随和,对人才也表现出求贤若渴的姿态,杜锦宁在他面前便没那么拘谨。
  果然,听到杜锦宁这话,赵晤并没表现出不高兴,而是将几个大臣的顾虑都一一说给杜锦宁听。
  末了他忧心忡忡地道:“我也很担心此令一出,因将大乱。到时候再想收拾这个烂摊子,不容易。一旦世家以此为借口采取什么手段,好不容易稳下来的格局怕是要大变。”
  看到赵晤两眼青黑,面露疲色,杜锦宁心里就微叹一声。
  皇帝这位置看似风光,实则实在是不好当啊。
  不改革,赵晤这位置也坐不稳;改革,又有风险,他从位置上被掀下来的速度可能更快。这个架空大宋存在几百年,积弊甚多,已到了不容赵晤有半分侥幸的地步了。
  杜锦宁道:“纵观历史上每一次改革,都是困难重重,千辛万苦。所以,改与不改,就在皇上的一念之间。这就要看皇上是否能下定决心了。”
  她这是要试探一下赵晤的决心。
  别改革到了一半,遇到困难,再听大臣们抱怨一通,他就后悔了,到时候没准就拿她这个倡议者开刀。如果那样,她定然毫不犹豫地借死遁离开,不为这样的君主效力。而这个王朝,气数也就到头了。
  她人小力微,在一个朝代轰塌之、百姓颠沛流离之际,“发展农业”这四个字就是一句笑话,她自然不会这么不自量力。保全自己、衣食不缺地安稳过好下半辈子,就是她的宿命。


第685章 在南边画了一个圈
  赵晤其实也没拿定主意。他唤杜锦宁来,就是想问问有什么好办法。如果有好办法,自然就改革;要是没有好办法……
  他的思维一滞,抬起眼来,看向杜锦宁。
  他知道杜锦宁问这话的意思了。
  没有好办法,也得改。因为他已经没有退路。主动改革,还可以控制;要是不改革,任由积弊沉苛继续严重下去,一旦有个触发点导致百姓暴动,那大宋王朝就进入风雨飘摇的时代了。
  他一拍桌子,叫道:“改!”
  杜锦宁望着他,心里全是钦佩与景仰。
  下决心改革,把自己逼到刀尖上跳舞,而不是有一天过一天地享受皇帝的荣华。这种决定,可不是那么容易做的。
  她终于知道齐伯昆为什么会把全家老小的性命都压上,也要跻身于夺嫡斗争中,护赵晤登上皇位了。这是一位有雄心有抱负、心怀黎民的君主,确实值得有志之士拥戴。
  她站起来深深一揖:“微臣愿为皇上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齐伯昆也紧跟着表忠心。
  赵晤伸手虚扶了一下,示意他们起身。
  待杜锦宁回到座位上,赵晤便道:“爱卿有什么好建议,尽管提出来。不成熟不要紧,大家可以商讨完善。”
  “有没有不开放路引,也能促使商业繁荣的好办法?”齐伯昆问道。
  经过刚才那番对话,他忽然不想这么急着改革了。他好不容易把赵晤扶上皇位,别还没把皇位坐稳,就被人撸下来。要改革,也要等几年,等赵晤把皇位坐稳了再说。
  “没有。”杜锦宁丝毫不客气地道,“商品经济是什么,就是流通。不放开路引,如何流通?”
  计划经济时代,出门就要介绍信,这其实就相当于古代的路引;做生意叫投机倒把,要被治罪,这跟古代的抑商政策也十分相像。两个时代的区别就在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土地是国家的;而这架空大宋,土地是封建大地主的。
  要想让百姓富起来,就要进行商品流通。这就是杜锦宁即将要进行的古代版的改革开放。
  不放开路引,如何改革开放?
  “地图有没有?全国的那种。”杜锦宁问道。
  赵晤站起身:“跟我来。”
  金銮殿后面那个大殿,是赵晤办公的地方,也是他的书房;偏殿里还布置了卧具,有时候他不回后宫,就在这里歇息。
  在他的书房里,整版墙上,图着一张大宋版图。
  杜锦宁看旁边放着一根精致的金丝楠木细棍,经赵晤同意后拿了起来,学着后世那个姓邓的伟人,在地图上豪迈地画了一个圈。
  “皇上和大臣们的担忧并无道理,所以咱们可以不直接全国放开路引,而是在某个特定区域试行这个政策。”杜锦宁道。
  她用细棍指着她虚画的那个地方:“这里离政治中心比较远,就算出了乱子也不怕;物产也还丰富,又有海港,以后远航也可以从这里出发。不如拿它当作一个试点,试行新政。”
  赵晤眼睛一亮,一拍桌子站了起来:“这个办法好。”
  他没想到还可以只在一个小范围内施行新政。如果这样的话,就不会出什么大乱子,朝堂也稳定了。
  齐伯昆一巴掌拍到杜锦宁肩膀上,嘴巴都裂到耳根去了:“好小子,还是你脑子灵活。”
  他们一众老头子,都没想出这个办法,总想着全国放开路引。
  当着赵晤的面,齐伯昆又是个老头子,杜锦宁便没避开他的手,只是呲牙咧嘴地喊了一声:“齐大人,您轻点。”
  齐伯昆抚着胡子仰头“哈哈哈”地笑了起来。
  这是皇宫,面前还杵着个皇帝,杜锦宁也没敢跟他没大没小的贫嘴。
  她拱拱手又对赵晤道:“乱世用重典。把严惩放在这个试行的区域,也是可以的。到时候皇上多派些军队把守,衙门里也可以多增加一些差役,用以维持秩序。两年以后,如果这个地区形式平稳,经济也慢慢繁荣起来,能看到改革的成效,而世家们的反应也不强烈,就可以在全国实行新政。到时候,朝中就可以成立一个‘商部’,专管工商事宜。当然,这商部某司也可以先在那个试点进行试行。”杜锦宁又道。
  “哦?这个商部,是做什么的?有什么作用?”赵晤感兴趣地问道。
  “商部可以执行朝庭的命令和各项法规,制定适合当地的商业政策,招商引资,对市场进行规划,登记和管理经营者……”
  她把现代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挑选了比较合适古代情况的,一一给赵晤说了出来。
  古代是没有专门的工商行政管理机构的。其事务主要由户部、工部和内务府三个机构兼管,只进行市场规划、市场交易管理、经营者登记管理,以及交易契约管理。除此之外再无其他行政功能。
  “皇上成立商部,把它与其他六部并列,这也是表明一个态度,那就是对工商的重视。皇上的态度一摆出,再放开路引,大宋的商业必然会慢慢繁荣起来。”
  赵晤和齐伯昆没想到只两天的功夫,杜锦宁就将问题考虑得这么全面了,把这个“商部”的职能说得十分详尽,让人一下子对放开商业充满了信心。
  赵晤做皇子时办过许多差事,管过不少具体事务,接触底层社会的机会并不少;齐伯昆更是从县令做起,一直做到吏部尚书的。两人对于古代社会的各种问题比杜锦宁认识更加深刻。
  于是接下来两人又提出了不少问题,都是比较尖锐的。本来两人也没期望杜锦宁能回答得出来。毕竟杜锦宁年龄和阅历摆在那里。他能提出“试点”和“商部”这两个主意,已是给他们指出了一条明路,其他的细节,他们完全可以叫其他大臣来商议探讨,力求拿出一个完善的方案来,让试点的改革能顺利进行。
  可没想到的是,杜锦宁又给了他们惊喜。她回想着现代社会的行政机构的种种处理办法,将赵晤和齐伯昆提出的问题都回答了七七八八,而且提出的方案有许多是赵晤和齐伯昆所没想到的,十分有新意,也更加完善,这把赵晤和齐伯昆喜得不知如何是好。f


第686章 继续
  “你还有什么,尽管说出来。”赵晤看向杜锦宁的眼眸已闪闪发光了,就跟看到了绝世珍宝一般。
  “微臣一直说的是‘工商’二字,那么发展商业的同时,必然得大力提倡和发展工业技术。毕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比如把初级农产品黄豆制成具有附加值的农副产品豆腐,是需要技术的;把棉花纺织成布匹售卖,也是需要技术的。”
  “而这技术,不光是指纺织的技术,更指制造纺织机的技术。如果有匠人改进纺织机,使其效率大大增加,省时省力的同时,还能让布匹的质量花色更好,那这是不是对大宋的纺织业有巨大贡献呢?如果皇上赏赐给这个匠人以金银,赐予亲手书写的匾额,或是是奖励他家识字之人做个小官吏,匠人受此激励,是不是更加积极地去改进纺织机,从而促使整个大宋纺织业的发展呢?咱们大宋纺织业先进了,织出来的布既便宜又美观,那咱们是不是可以把这些商品卖到日本、新罗等国家,垄断他们的市场,从而进一步掌控这些区域呢?臣把试点定在南边有大港口的地方,用意就在此。”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