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月一笑:“如果说他成亲了,那我还要犹豫迟疑一下。毕竟夺人夫君的名声实在不好听。但他只是订亲,不是成亲。订亲了,退亲就是,有什么不好办的?”
说这话的时候,皇家女子的霸气,在她身上显露无疑。
见哥哥眼里仍有担忧,她道:“放心吧,我会把这事处理好的,绝不会让人说闲话。”
赵昶摇摇头:“我不是担心这个。我相信,以母妃和你的身份手段,让区区一民间女子心甘情愿地主动退亲,还是不难的。只是你要知道,杜锦宁他不是一般男子,他看似温煦有礼,骨子里却十分自傲,便是在我面前,他都以平等相待,从不觉得跟我相比有丝毫的卑微。你如果用强权去强迫于他,事情必会恰得其反。”
赵明月眸子里浮现出一股傲气。
她十分自信地道:“放心吧。比世上所有的女人强,这一点或许我不敢说。但比杜锦宁原先那个未婚妻强一百倍,这点自信我还是有的。”
那个叫做陈立的女子,容貌普通且不说了。整个人畏畏缩缩,满身小家子气,完全上不了台面。而且在杜锦宁面前,她似乎只有畏惧,并没有多少爱慕。赵明月相信杜锦宁对他这个未婚妻,也是看不上眼的。
那么一个风光霁月的男子,需要一个更优秀的女子与他并肩而立。
重要的一点是,大宋的驸马并不像其他朝代的驸马那般,只要娶了皇家女子,就必须退出政治权利中心,领个闲职,混吃等死,不能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更何况杜锦宁的追求是大司农,而不是权臣,他是不会被皇兄猜忌并压制的。
所以赵明月相信,她不光不会拖杜锦宁的后腿,反而能助他一臂之力,让他能更快地达成心愿。
“那你打算怎么做?”赵昶问道。
赵明月想了想,以手托腮,望着窗外,语气里带着无奈:“如果是一般男子,在他殿试结束后让皇兄把他留下,告诉他这个消息,并派人去劝服他母亲和他那个未婚妻,如此倒是干脆利索。可你刚也说了,杜锦宁不是一般男子,如果咱们这样做,他虽不至于违背皇权,但心里不喜,多少有些抗拒。我要嫁他,是想跟他好好过日子而不是成怨偶的,所以这样做就不妥当了。”
“所以先等等吧。这时候跟他说,我怕会扰乱他心神,影响殿试。等他殿试过后,我立刻找他说,就算他一时不能接受,至少也得劝服他不要马上跟那个陈姑娘成亲。”
说到这里,赵明月长叹一口气:“想本公主我从小到大,想要什么没有?如今却为个男子费尽心神做到这般田地。他要负了我,就太对不住我了。”
说着,她抬起头来,目光幽幽地看向赵昶:“五皇兄,你是会帮我的,是么?”
赵昶苦笑。
他还能说什么?赵明月都说到这一地步,连攻心计都用上了,他还能有什么选择?唯有帮自家妹妹夺人夫君了。
不过他这妹妹,长得美,有才华;贵为公主,性情却不骄纵,比京城许多世家女都要通情达理、豁达疏阔,心智也不低。杜锦宁娶了她,倒要比娶那些庸脂俗粉强。站在杜锦宁那个角度想,他也希望两人能成就姻缘。f
第642章 逼亲的上门了
会试,是殿试的前奏。虽说会试取中了基本就成了进士,但这不是还有“基本”二字么?
以前就有考生知道自己会试取中,不光家中大摆酒席,自己在外面也轻狂放纵、得意忘形。此事传到了皇帝耳里,被皇帝记在了小本本上,最后殿试的时候名落孙山。这考生不光空欢喜一场,还被人传为笑柄,没脸见人。
所以自打那以后,会试通过的考生都夹着尾巴做人,不敢露出丝毫轻狂之色。
杜锦宁就不说了,向来是个低调的,家里她又一言九鼎,说什么是什么。只要吩咐一句,上到陈氏,下倒姚书棋,无不彻底执行她的命令。
便是齐家也如此。
尽管许多官员或世家想借此机会去拍拍齐伯昆的马屁,并趁机奉上一份厚礼,但这种时候上门庆贺,那是把马屁拍到马腿上,明显是不智之举。
所以大家都按捺住上门恭贺的欲望。
中书省参知政事洪华忠却不在此列。
放榜这日下了衙,他便乘马车到了齐府,笑呵呵地对齐伯昆拱手道:“恭喜恭喜,小远这孩子有出息啊,这么小的年纪就中了进士,还考了第三名,你这老头儿笑得合不拢嘴了吧?”
“哈哈哈……”在老友面前,齐伯昆也没掩饰自己的开心,“可不是?这孩子争气,我自然高兴。”
两人进了厅堂分主宾坐了,洪华忠便让小厮奉上礼物:“孩子争气,我也不能小气,这砚台是我前些年淘得的好东西,送给小远当作会试的礼物。他要是殿试能进一甲,我这里还有好东西给他。”
“这东西你都舍得出手了?那我要代小远多谢你了。”齐伯昆毫不客气地伸手接过东西,又看又摸,爱不释手。
洪华忠喜欢古董,除了政务,唯一的喜好就是各处淘东西。这方砚台他经常把玩,跟宝贝似的不让人碰。齐伯昆作为他的老友,可知道他对这砚台有多看重。
这会子见他竟然舍得拿出来送给齐慕远,他自然要笑纳。
把玩了一会儿,齐伯昆砚台放进锦盒里,吩咐下人道:“去,把大少爷叫来,就说洪爷爷来了,让他出来见个礼。”
“别别别,孩子还要准备殿试呢,还是别打扰他了。要是来个人就见一见,来个人就见一见,他还怎么安心读书?”洪华忠忙阻拦。
到了齐伯昆这种层次,做了一辈子官,耍了一辈子心眼,他一听洪华忠说这话,就知道他这一趟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他指着洪华忠就笑骂道:“好你个洪老头儿,我就知道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说吧,送这样的好东西,有什么要求我的,赶紧说。趁着我心情好,没准多考虑一下。”
“哈哈哈,当然是好事。不是好事,我怎么好这时候来打扰你?”洪华忠抚着胡须笑道。
齐伯昆隐隐猜到他的来意,脸上也露出了笑意。
不过他没有点破,而是转换了话题,指着丫鬟刚摆上来的点心道:“这是我家厨子新研制出来的点心,你尝尝,看看是不是比你家厨子做的点心强。”
洪华忠见状,心里暗骂一声“老狐狸”。
两人原先就露过口风,想给两家的孩子联姻。齐伯昆开始还挺赞同,可过了一阵却说孩子年纪还小,要等齐慕远考上进士才议亲。
当时时局也不稳,两人谁也不知道最后是谁登上皇位,而两家人的下场又如何,洪华忠考虑到自家孙女年纪也不大,便将这事放了下来。
现在,新皇已坐稳了位置,齐伯昆圣眷正隆,他自己也稳稳地做着正二品的参知政事,齐慕远也考上了进士,这门亲事便可以重新提上议程了。
洪华忠这边是女方,他倒是想矜持一点呢。无奈齐伯昆是新皇面前的第一红人,齐慕远又如此优秀,齐家的家风又正,多少人哭着喊着想送女儿进齐府来做孙媳妇呢,他想端一下架子都不行。这不,连让齐慕远考完殿试的时间他都不敢等了,会试过后就急急上了门。
“就是前年我跟你提过的事。”他开口道,“当时时局不稳,孩子年纪也小,咱们就约好把亲事放一放。现在政局稳当了,孩子们也大了,你家小远也考上了进士,我琢磨着,等小远殿试过后就让他们把亲事订了?”
“这个……”齐伯昆沉吟着,没有马上说话。
他跟洪华忠打年轻时就是好友,两人同窗过一段时间,彼此性情相投。后来在官场上也互相扶持,现如今两人都算是站在了权利的顶峰,功成名就。洪华忠人虽风流些,家里妻妾不少,孩子也多。但也正是如此,他的儿子里倒是出了一两个挺能干的,反正齐伯昆看着比看自家蠢儿子要顺眼。
洪华忠提的这个孙女,是他最能干的二儿子所出嫡女,外祖家也是有权有势的。这女孩儿一直随着父母在外地上任,见过许多世面,听说才华横溢,品貌俱佳。在她七八岁时齐伯昆也见过,是个粉雕玉琢的可爱女孩,小小年纪就有大家气度。齐伯昆对女孩儿本身还是她的家世,都是挺满意的。
洪华忠见齐伯昆没有马上答应,面上顿时一沉。
他家孙女也是顶尖的存在,根本不愁婚事。之所以放下矜持主动上门来提亲事,不过是因为他跟齐伯昆是老友,不拘小节,同时他也十分喜欢齐慕远那孩子。但这不代表他要求着齐伯昆应允婚事。强求的话不光他没脸,孩子以后的日子也不好过。
他“腾”地一声站了起来,沉着脸道:“如果你为难的话,就当我刚才的话没说。行了,我还有事,就先告辞了。”
“哎,你别急啊。”齐伯昆一见就知道老友误会自己了,连忙拉住洪华忠,“你听我说。”
洪华忠却没坐下,不过也没急着走,站在那里一副你爱说就说,不说我就走的架式。
齐伯昆只得道:“是这样的。当初我跟小远提过亲事,他没答应,一再央求我说要考上进士再说。我当时答应了他。你也知道,那孩子平时不声不响的,可心里有主意得紧。这毕竟是他的终身大事,我不好不跟他商量就直接应允的。但这时候,你让我去问他意见,又不好,毕竟他还得专心准备殿试,不好扰了心神。”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