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锦丽春 (相思梦)


  崔姨娘也是闲扯话题,说到了这事。
  这可是涉及到她的老家承德那边。
  北面长城都防不住鞑子兵了,中原岌岌可危了。
  崔姨娘显得有些担心。
  顾紫重又询问起九边的事。
  崔姨娘却是一本正经,她毕竟对这种事情还是了解一些的:“九边的那些人里面,做官做长的,要不就战死,要不被抓了斩首了,其他的下面士兵基本上都只是抓了起来而已。毕竟大家都是中原人,那些士兵也都是走投无路才这样办的。”
  顾紫重并不在意这事,不过她在意的是崔姨娘,于是借此机会安慰崔姨娘:“承德府在京城周围,朝廷肯定会派重兵把守的。”
  要真的是这样就好了。
  崔姨娘在心里暗自祈祷着。
  吴一城也着急,毕竟他的老婆就在承德呢。
  果然,抚台大人也来找朱王爷说事。
  不过被顾紫重给拦住了。
  朱王爷年事已高,现在就算是将家里的一切事务都交给了顾紫重去处理。
  顾紫重心里发怵。
  抚台大人也是年长的人,而且在朝廷的时间比她出门的时间都长。
  就算离开了京城,到了地方任官职,那也是比顾紫重强之万倍。
  顾紫重见了人家,毕恭毕敬的。
  不过抚台大人也是人嘛,见了顾紫重,和她有说有笑的,一点架子都没有。
  顾紫重渐渐放松了心情,也放松了警惕。
  抚台大人来找他们朱家,必然并非随意串门。
  肯定是朝廷又有事了。
  顾紫重心里一直惦记着这一点呢,所以她还是一直注意着,随时准备着。
  一旦抚台大人说点什么和朝廷有关系的事,她好随时回应,不会大惊失色,手忙脚乱。
  果然,抚台大人的脸色渐渐变了,而且还从胸口处掏出一封书信。
  这封书信一下子吸引了顾紫重的注意力。
  她突然想了起来,刚张开口来想要说什么,却被抚台大人的话给打断了。
  “这是朱大世子写给你的书信。既然你在这里,我也不必要找你了。少夫人,请你过目吧。”
  抚台大人将书信递给了她。
  她红着脸两步过去接了书信,又赶紧坐回来。
  抚台大人面容严肃,让你永远猜测不透他心里在想什么。
  这书信都不粘住口的,里面的内容他看过没有,谁也不知道。
  顾紫重越这么想,心里就越乱。
  她本来已经打算好的,可是现在心绪全乱了。
  抚台大人让她看书信的内容,她却不好意思看。
  将书信递给凤鸣,让凤鸣先拿回去放起来,顾紫重坐正了身子,也是严肃着道:“伯父,您不用管我了。我们之间的事都是小事。现在咱们金陵和朝廷的事才是最为重要的。”
  她心里已经有了一个谱了,抚台大人肯定会说子善哥和九边的事。
  朝廷已经不止一次这样决定了。
  抚台大人果然和她提起了九边的事。
  朱常禧现在在京城,是戍边的最好人选。
  抚台大人直言:“九边要乱,边塞的百姓都性命不保了。这次鞑靼人一共抢了十五个县。陕西山西均有县城被鞑靼人抢。我们大明的百姓也已经死了二百多人了。”
  顾紫重凝着神。
  抚台大人摊开双手,眼眶边上泪痕几乎要再次被浸湿了:“朝廷毕竟力量弱小,而且大权不集中。所以你看”
  他说到这里就不好意思。
  顾紫重其实纳闷,他一个长辈,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顾紫重自己都直言:“伯父您有话就直说。紫重若能帮助,定然帮您的忙。子善哥他不就是一个现成的武将吗?让他去戍守九边,我也是同意的。”
  抚台大人却是有些轻蔑地笑了笑。
  难道还不是这个请求吗?
  顾紫重心里好像有巨石陨落。
  她突然才发现事情没有她想的这么简单。
  抚台大人虽然不太好意思,态度犹豫,语气也委婉,不过还是说出了要求:“皇上请求金陵发兵救援,金陵城内的兵营里兵源众多,正好可以填补九边的亏空”
  顾紫重当即便瞪大了眼珠子。
  她差点就站起来了。

  ☆、第七百五十七章 生怕变数

  抚台大人下意识地向后缩了缩身子。
  他即使官再大,可是也要臣服于金陵朱家。
  顾紫重地位再低,年纪再小,只要是朱家的人,他抚台大人便要礼让三分。
  她心里明白这个道理,自然就硬气了许多。
  抚台大人突然陪出了一个笑容,道:“少夫人,您不必这般生气,有什么话咱们坐下来慢慢说吧。”
  朱王爷就在顾紫重的背后替她撑腰呢,抚台大人就是再傻也看得出来。
  所以抚台大人一直是陪着客气,不敢怠慢。
  顾紫重却是藏不住内心的火气,毕竟不是前世,她整个人变了,心也自然就变了。
  前世的她要是碰见这种情况,肯定是面不改色心不跳的。
  不过现在不行,她一听说朝廷要动金陵城的兵马,就不行。
  金陵城的兵马可是金陵朱家的命根子,谁都不能动。
  顾紫重抿了抿唇,有许多话到了嘴边,她却说不出来。
  最后她憋了半天,终于憋出来一句话:“这件事情成与不成,还需我们朱家人一起商议才行。”
  抚台大人知道游说一次不能成功,所以不和她争,起身告辞了。
  顾紫重赶紧报告给了朱王爷。
  朱王爷知道了这事,心里五味杂陈。
  九边叛乱的消息他也听说了。
  朝廷办事不力,对九边的将士们不闻不问,最后九边都断粮了,实在没有办法才叛乱。
  朱王爷也了解到,九边的将士是北面辽王的手下。
  可是九边断粮的时候,山西陕西的抚台大人都不曾予以救援。
  因为这两个省的巡抚,知府,知县他们都是朱乐权的人。
  这个朱乐权的权力实在是太大了,实力也比朱王爷强出不少。
  先帝驾崩的时候,一般来说朝廷肯定是封锁消息,稳定民心的。
  可是这个朱乐权居然让人向外散播消息,所以短时间之内,几乎整个大明的百姓都知道了皇帝驾崩的消息。
  朱王爷后来派出的眼线也都回来,把这些情况告诉给了他。
  他想明白了,这不是皇上在作怪,是朱乐权在为难他啊。
  朱乐权几乎快要成了挟天子以令诸侯了。
  大明的江山不稳固,朱乐权不想着稳固朝政,居然在这个时候还玩这些把戏呢。
  朱王爷想想都寒心,将手握成拳头,在书桌上狠狠地捶了一下,道:“唉,这个太皇太后娘娘,也是一个脑袋缺了弦的人。朝廷几乎都快瘫痪了,她居然还想着她自己的地位呢。我看等她百年之后,如何去面对大明的列祖列宗。”
  顾紫重很少见公公大人情绪这么激动,她有点不敢看了。
  她赶紧低下头去,静静地听着公公大人的训话。
  朱王爷摇头再摇头,突然放出了狠话:“兵,我一个人也不会给朝廷。朝廷要想保住他自己的面子,他自己的兵力,就让他自己去解决。咱们金陵现在自保尚且不够,没有功夫去搭理朝廷了。太皇太后娘娘她自己闹就让她闹去吧。”
  捶胸顿足,朱王爷无奈道:“大明江山危在旦夕,这可怎么办才好。朱乐权只顾着争位置,可是却把咱们朱家置于了一个险境。现在沿海倭人和海盗正对咱们这里一带虎视眈眈呢。东北那边高丽人也想脱离咱们,不再向咱们称臣。北面鞑靼人和瓦刺人更不用说了咱们现在四面受敌。”
  顾紫重忽然抬起头来,抑扬顿挫:“要不然咱们就反了朝廷?”
  朱王爷回头,瞪了她一眼。
  她赶紧把头低了下去。
  朱王爷哪里还有闲功夫去和她争辩呢,只是叹息:“都是朱家的人,谁当皇帝不行?就是不能让旁边的胡人抢了咱们中原。也不能让其他姓的人夺了朱家的皇位。”
  其实顾紫重也不怎么理解,朱乐权势力范围这么大了,他干什么还不夺了小皇帝的位置,取而代之呢?
  她好奇,于是干脆问了出来。
  朱王爷冷笑:“我这个朱乐权兄弟啊,有坐龙椅的心,却没有那个胆子。他除非是等到将大明的兵权集中到自己手中的时候,才会登基称帝的。”
  问题就出在这里了,朱乐权不称帝,不反朝廷,却还一直在对朝廷干坏事。
  这下子便宜了胡人了吧!
  鞑靼人抢中原的东西,抢中原的女人,甚至抢中原的男丁。
  大明一旦国力不行,就是这样的下场。
  朱王爷等不住了,他必须要有所作为才行。
  朱姓人的皇位不能落到其他人的手里。
  只不过朱乐权胆子小,还执迷不悟。
  朱王爷不和他较劲,却要想着帮朝廷,帮九边。
  他找了顾王爷。
  顾王爷还是找了自己的妹妹,就是顾紫重的姑妈,远嫁到西北的女人。
  说白了,顾紫重的姑父就是在西北任职的将军。
  顾王爷写了书信给自己的妹妹,希望她能够增兵九边。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