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王爷却并不吃惊,这种情况并非是什么特殊情况。
只不过是朝廷要动手了而已。
朱王爷道:“朝廷现在要用咱们,却又要防着咱们。紫重,你就当没事就好了。”
顾紫重听公公大人的话,不去管这事。
朱王爷还特地叮嘱她,不要去和抚台大人的家人有过多的谈话。
毕竟抚台大人还是听朝廷的,他们容易成为朝廷监管朱家的眼线。
朱王爷也知道了小皇帝私自下圣旨的事了。
他们父子二人谈论这事的时候,也把顾紫重叫了过去。
朱王爷还是建议子善赶快进京去。
顾紫重不明白,也不想同意,不过碍于公公大人的威严,她并没有立刻反对而已。
朱王爷道:“子善,现在最危险的就是小皇帝了。他的地位不保,太皇太后娘娘可是随时为了她自己和她的娘家人,把小皇帝给废了,再重新立一个皇上。反正先皇的子孙众多,不差他一个。”
朱常禧明白了。
朱王爷再看顾紫重,她也明白了。
其实她听公公大人第一句话的时候,就已经明白过来了。
她之前所担心的事终于要发生了。
朱王爷道:“紫重,我们两个男人说的话,可能对你不利,你一个女孩子本来也不应该听这些话的。”
顾紫重却不在乎:“没事的。爹,反正我是咱们朱家的人,我也应该承担朱家的责任。”
朱王爷很欣慰,自己的这个儿媳妇果然与其他女人不同。
顾紫重道:“爹,现在正是咱们的机会。既然太皇太后娘娘不赏识我们,那我们便投靠皇上。”
朱王爷正是这个意思。
他热泪落下。
顾紫重也一改自己之前婆婆妈妈的态度,面对子善哥的时候,满脸都是十分坚定:“子善哥,咱们要做就做藩王当中最好的那一家。前两天朱乐权在太皇太后娘娘那里参了咱们一本,康冕王也对咱们虎视眈眈的。所以咱们不主动,迟早要被动的。”
朱常禧肯定道:“多谢紫重理解我了。我要听家父的话,不日就要进京去了。京城的御林军,还有五城兵马,都需要我来统领。我必须要保护好皇上。保护好了皇上,我们才有立足的资本。”
朱王爷很是放心,把家里的兵权都交给了朱常禧。
朱常禧手中现在握着不下六万的兵马。
他资本这么多,自然腰板也硬了起来。
燕平南也不再找他的事了。
朱常禧给皇上递了折子。
没有想到不过三天,便从京城传来了消息。
皇上知道朱常禧愿意帮他,很是高兴。
朱常禧这一次傍上了一个大人物。
他自然要进京去了。
什么事都没有护驾重要。
顾紫重不再反对,让他去了。
她送子善哥到金陵城门口。
不过他们为了不惊动那些锦衣卫,还特地让朱常禧他们兄弟几个打扮成了百姓的模样,身上还有许多补丁呢。
顾紫重也是挎着篮子,把他们送出了金陵城去。
他们几个走了两天,在离城有几十里外的城里,才换了装束,上了快马,往京城去赶。
顾紫重在金陵,帮子善哥给小皇帝上了折子,说子善哥的情况,希望皇上派御林军保护他们兄弟几个。
☆、第七百五十四章 好事一件
皇上虽然年幼,不过却是一个识大体,懂规矩的孩子。
他当即便回书信,答应了顾紫重的一切要求。
这回答得很干脆。
顾紫重捧着皇上给她的密旨,心里七上八下的。
她也不知道她自己该不该高兴。
一面是北面的京师,一面是南边靠海的金陵。
两个地方遥遥相望,相距甚远。
皇上给了顾紫重这样一道特旨,便是给了她希望,给她吃了一颗定心丸。
可是她就怕这是皇上故意敷衍她的。毕竟密旨来得太快太突然。
自打子善哥去了京城,她便很少听闻到子善哥的消息了。
京城的探子几乎就是半个月才来报一次消息。有的时候甚至一个月才报一次消息。
朱王爷对此总是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相反,他倒把注意力转向了他的几个女儿身上。
这一年里,他忙着为他的女儿寻找婆家,给她们把终身大事给办了。
乳母可是乐坏了,老爷真的是改了模样了,这一下子把他的女儿们都给照顾到了。
金陵朱家可是在附近的富人那里是香饽饽,所以他朱姓王侯要出嫁女儿,一些富人都争着抢着要来报名。
顾紫重也时不时地被叫过去,帮忙物色一下,看看哪一位公子哥好,哪一个男子实在。
她的眼光自然是错不了的。
她相中的几个男子都被朱王爷给相中了。
她还挺高兴的,觉得自己眼光独特。
崔姨娘就告诉她:“少夫人,您看准的人基本上都是对咱家有利的人。所以王爷他才会准许了婚事的。”
她寻思了片刻,还就是这么回事。
公公大人倒是将她做了眼线,让她在前面,而他自己则躲在儿媳妇后面。
也是,江南这么多富商呢,你拒绝哪一家,都是在树敌。
人家不在乎还好,人家要是因此和金陵朱家结仇了呢?
所以把顾紫重推到前面,是最好的选择。
顾紫重反而不在乎:“没事,谁对我选的人有异义,尽管来找我的麻烦。”
她这话说出来,身边的人都跟着笑了出来。
谁还不知道这就是朱大王爷耍的把戏啊,就是为了不得罪人而已。
顾紫重一个女人家家的,人家哪个家族都不会和她过不去的。
这件事情果然就如她们所料,亲事一件件地办,朱家可热闹了。
城里的百姓们也都跟着凑热闹。
朱家出嫁女儿,嫁妆自然是少不了,场面也寒酸不了了。
不过毕竟朱家的女儿们都不太出名,百姓们都好奇,可是要真的说名字,人家还真不一定能说出来。
她们远没有顾紫重的名气大。
尽管如此,乳母还是含着热泪来找顾紫重,特地感谢她了。
顾紫重也是敬爱长辈,对乳母施以礼节。
朱常禧的乳母之前总想着要给顾紫重难堪,好把顾紫重给打压下去,保证她们在朱家的地位。
不过后来顾紫重却毫不示弱。
这样一来,乳母和她的女儿们便和顾紫重的关系紧张了起来。
顾紫重一来,并不想把注意力放到这里来,和自己家人争来争去的却又图什么呢?
二来朱家就朱常禧一个男丁,将来的家族不还是到了朱常禧的手上吗?顾紫重没有必要担心自己的位置不保。毕竟朱家不是后宫。
虽然乳母待她不好,她还是待乳母如生母。
现在的乳母对她感恩戴德,恨不得她现在就是朱家的二把手了。
顾紫重在给妹妹们办理婚事的时候,还特地请来乡下的风水师给看了看,选了良辰,择了吉日。
就连陪嫁的嫁妆数都是十分吉利的。
朱王爷也很放心地把这事交给顾紫重去办。
她还把她自己带过来的嫁妆里面一些珍珠玉粉什么的都赐给了妹妹们。
几个女孩子收了宝贝,都是对顾紫重很感恩戴德。
说实在话,她们都是乳母生的,并非是朱王爷的正室,而且她们还都是女孩子。
所以说她们在朱家的地位也一直没有什么大变,不温不火,不上不下的。
朱家除了正室之外,就没有别的妾室了。
听家里的人说,朱王爷很喜爱自己的正室,对其他的女人都没有什么兴趣。
反正人家说得挺慷慨激昂的,顾紫重也就是听故事。
后来正室染了疾,终不得治,早早殒命了。
朱王爷受了打击,并且发誓他再也不娶亲了。
所以到了现在,朱家并没有其他的妾室。
顾王爷是惧怕顾母家底子,一直不敢纳妾。而且他也对顾母很是喜爱有加。
这一点顾紫重明白,她的父亲是受母亲娘家人的压力,所以才不敢纳妾的。
所以这么说来,朱王爷和顾王爷倒是有相似之处了。
顾紫重听闻家中或者亲戚里面一些长辈提起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还感觉挺有意思的。
不过朱王爷说了不纳妾,不纳妾,后来他的这几个女儿都怎么来的?
顾紫重只把自己当做旁人,对朱家这事笑笑而已。
朱家家仆少,丫头也少,而且更换得也挺频繁的。
所以朱家的这些女儿们大都不像京城里那些郡主什么的见大世面,地位高人一等的。
反正顾紫重的地位,朱家的这些女儿们就不及。
顾紫重给乳母说起几个女孩子的婚期时,她老人家乐得合不拢嘴。
把这事一一都给安排好了,顾紫重也放下了心。
乳母都答应。
事情就这么定了。
喜事当天,顾紫重可是作为少夫人,被那些富人家给请过去的。
清儿也被崔姨娘抱着,跟着队伍看热闹。
朱家的几个女儿很快都风风光光地嫁了出去。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