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沈源一行离开洛阳之后还算是尽职尽责,一直都在辛苦的赶路,希望快点追上皇后的仪仗。这从他人两天走了五百里就能看出来。”
“本来还有一天的路程能赶上皇后娘娘的车队,可是就在这前一夜就出了事。据臣了解,沈源带领着侍卫按规矩住宿在官道旁边的大驿站里。因为他带的人员众多,一个驿站住不下,就分了两个驿站住宿。他与副将各带领一半人住一个驿站,相约明天早上巳时在官道旁会合出发。”
“本来这个安排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唯一不确定因素就是这两个驿站相距五里,有点远。沈源带的这一半侍卫所住的驿站一夜平安无事,而副将带领的另一半侍卫却出了事。”
“原来,副将他们住的这间驿站与周围山贼之间有些上不了台面的生意勾当。可能是驿站的人因为钱财之类的事将山贼得罪了。山贼们早就想着要报复驿站里的人,所以做了周密的准备,用上了迷香之类的江湖东西。由于一路上太过劳累,这些侍卫们就放松了警惕,当夜的值夜的人手都被减到最少,所以当山贼们用上迷香时,许多睡梦中的侍卫们都着了他们的道儿,直接昏迷过去,失去了战斗力。”“按说,这些山贼并不是皇家侍卫的对手。可是他们想血洗驿站时,却发现遇到这么多的皇家侍卫,一时也急了眼,拼上了全力。而侍卫们因为大部分都中了迷香,能力大减,最后鏖战一夜的结果就是双方同归于尽。”
赵元听到这里,双眉紧锁,神色凝重,长叹了一声道:“这件事虽然是偶然发生,但是朕却有推卸不了的责任。若是朕当夜亲自到了城北校场,为沈源挑选了出一些心细机警的人出来,这件事也许就不会发生了。”
崔琦声音愈发谦恭地说:“皇上,仁心宽厚,实在令臣等感动。但是就臣看来,沈源此人虽然少年时就功成名就,位及四品,但是他心胸狭窄,刚愎自用,出事是迟早的事。”
赵元有些失望地说:“崔爱卿可还发现了其他端倪?”
“身为主帅,他应将警戒情况视为军中的第一要务,而他却将此事全权交给了副将。第二天一早,他发现副将没来,于是就带人到了驿站。发现了里面的惨状后,沈源不是想着第一时间报告官府,请当城官员前来处理,而是想怎么将自己的责任摘干净。在掩盖无效后,他马上就想到了之前自己曾因相近的罪名被投入了悬榔府,如果再出了这一件肯定是活不成了。于是他就要求下属,抗旨不遵,自作主张,改变路线,不往皇后车队所在方向走,而是直奔深山老林而去,带着身边的这些人做起了流寇山贼。从他在这件事的做法就可以看出,他迟早要做出的损害大齐的事,这只是时间问题。”
赵元的声音显得更加低落了一些:“是朕看错了人,朕还是难辞其咎。”
允央听到这里,眼神也黯然了起来:“皇上这样内疚,我何尝不是?若是当夜我能安静地呆在启祥轩里,没有去摘樱桃,没将樱桃放在葫芦碗里点上花蕊蜡烛顺流而下的话,那皇上的行程一定还是按原来的计划进行。他肯定会去城北校场,亲自挑选精兵随沈源一同出发。若是那样,可能驿站里的事就不会发生了。”
崔琦见皇上心情低落,马上进言道:“皇上,臣以为此事不见得是件坏事。”
赵元扬起眉毛:“崔爱卿的意思是?”
“臣以为,从这些事情来看,沈源此人胆小怕事,不具担责,只怕以后也难以承受大任。发生了这样的事,让皇上早一点看清他的真面目有什么不好?若是将这样临阵脱逃之人派到皇后娘娘身边,只怕才是真的误事!”崔琦说的有理有据,令人难以辩驳。
虽然赵元此时也认同崔琦的想法,可是他还是有些遗憾地说:“沈源当初成为武状元时,是朕一眼看上了这个机灵勇猛的少年。这些年来,朕对他信赖有嘉,将皇宫内院的护卫大事交给了他,只道他将来能成大器。却没成想,朕……当初就看走了眼……”
☆、692.第692章 帏帐有风景
虽然心里满是失落,但这种心腹之人背叛的事情赵元毕竟经历过不少,他就算心灰意冷也不过是片刻之间的事情。一切都将过去,一切都会再开始。
况且他也很同意崔琦的说法,这样的人早先发现了早好,如果这样不负责任,不敢承担的人,顺利到了北疆,时时护卫在皇后一行人身边,赵元反而会更加担心。
于是,他轻敲了一下御书案,释然道:“此事就交给崔爱卿全权处理吧。你一定要把汉阳宫里沈源的嫡系全部找出来,既然沈源这样不顾一切地离开了,这些人也就不适合再在宫里当差,找个理由把他们打发出去。”
崔琦应道:“是,皇上,臣遵旨。”
接着他语气犹豫地说:“只是,臣还有一事不明,想请皇上定夺。”
“讲!”赵元目光凌厉地扫了他一眼道。
“就是关于沈源的家眷如何治罪的事。臣了解到罪臣沈源已经成亲,有一妻一妾,膝下还有一对不到十岁的女儿,他的父母和妹妹妹夫一家也都在洛阳府上。按大齐律例,叛国之罪,是要株灭九族的。”崔琦说到这里,声音里带着淡淡的为难。
允央一听这话,只觉得得后脊梁发麻,好像将要要受刑的人是她一样。她咬着嘴唇想:“这个沈源倒底是个什么人?怎么能做出这么不负责任的事,带兵外出,出了事情,自己一溜烟跑到深山老林就不回来了,洛阳城中的父母,妻子都不管了,任他们被砍头,甚至……被凌迟处死?”
一想到这里,允央不禁把身体缩紧了。她一蜷缩起身体,她怀里的小豹子可不乐意了,“嘤嘤”地叫了两声。
赵元与崔琦全都听到了这个声音,他们神色皆警惕起来。赵元顺着小豹子的声音望去,只见在蓝绸绣平金流云飞龙纹帷帐后露出了一湾月影纱的裙摆,接着又快速地收了回去。
赵元神情没变,眼神里的寒意却已消失了不少。他冲崔琦一挥手:“沈源畏罪潜逃,实不可恕,命令全国张榜捉拿。至于他的家眷,没收财产,令他们三天之内离开洛阳,遣回原籍。”
崔琦知道这样的结果已是法外开恩了,不由得打心眼里敬重皇上德行宽厚。他拱手道:“臣遵旨,告退。”
赵元点了下头。
崔琦退下之后,赵元稳步走下了紫檀嵌青白玉雕云龙纹宝座,他来到帷帐前,轻轻掀了起来。只见允央穿了一件茶白色月影纱元宝袖常服,只在袖口与裙摆处墨绣了几朵兰草纹,此时她怀里正抱着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豹子,跪在帷帐后面,神情错愕地看着赵元。
赵元微微一笑,一掀龙袍的前襟蹲了下来,低声问:“爱妃躲在这里做什么?”
允央看着赵元,蹙了下眉头,不安地说:“皇上,臣妾并不是故意听到您与崔大人的对话,实在是机缘巧合才被困在这里。”
赵元唇角微微一挑,抬手轻握起小豹子的一只爪子:“你说的机缘巧合,可是指的是它?”
允央紧张地望向赵元:“皇上,臣妾知道这里是您的寝宫,需要安静恬适。这只小豹子,臣妾自然会处理好的。”
赵元见允央如此在意这只小豹子,于是抬手抚了抚她额头上的碎发:“朕记得你说过不喜欢这些解闷的玩意儿。今天怎么一反常态,也不嫌它们脏与磨人了?”
允央有些不好意思地辩解道:“臣妾哪里嫌弃过?今天把这只小豹子留在启祥轩里,也是无奈之举。”
赵元似乎没听到允央的话,他饶有兴趣地看着这只小豹子:“这个小家伙,应该是云豹。它能出现在这里,应该是被母豹遗弃。否则以云豹的性情,谁敢从母豹爪下把小豹子抢下来?”
允央惊奇地睁大眼睛:“皇上,臣妾还什么都没有说,您却已经知道大概了。确实如您所言,这只小豹子是被遗弃的。”
赵元不置可否地看了一眼小豹子,然后冲允央伸出手:“你快起来吧,蹲下这么久,只怕腿都麻了……”
允央羞涩的浅笑:“是,皇上。您若不提醒臣妾,臣妾又要出丑了。”说着伸手要扶住赵元。
两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就在这时,一个毛茸茸的小爪子不知从哪里钻了出来,不偏不倚地压在了赵元与允央手上。
赵元有些啼笑皆非地说:“它的爪子在推朕的手,似乎并不喜欢朕与爱妃如此亲密。”
允央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怎么会?它不过是只小兽,怎么会知道这些?”
赵元见允央不信,也不多话,把她拽起来后,紧接着一把将她拥进怀里:“你的身体这样凉,可是刚才听到朕与崔爱卿的谈话感到害怕了?”
允央本想说不,但最后还是点了点头:“皇上,您真的放过沈源一家老小了吗?如果……如果,沈源在外面又做了坏事,皇上会不会……会不会将他的亲眷凌迟处死?”
赵元沉默了一下,才说:“你心软,朕明白。但朕现在只能说,目前没有这个打算。若是沈源一意孤行,总做些伤天害理的事,朕也不排除用更残酷的手段。毕竟这关系到大齐律法,国之尊严,若是对叛国之人都这样心慈手软,那岂不是对遵纪守法的大齐子民不公平?”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