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过尚茶大臣呈上的茶,赵元命令侍卫们分赐王公大臣们茶水,大臣们再次起身跪下行叩礼,感谢皇上赐茶给自己。皇上赐的茶,大臣们跪着饮完后,才起身归座。
这时尚茶宫人撤下茶案,退出大帐,清乐停止演奏。
片刻之后,宫乐再次响起,这次伶人们演奏的是《圣德诞敷之章》,这时尚仪司的宫人捧出了壶,爵,金卮等酒具,依次走到了大帐之外。
南嗣王与鸿国公率先离席向赵元所在位置跪下行礼,其他大臣也都随着南嗣王与鸿国公向北面叩拜。
无论是进茶还是进酒,大家都跟随着宫廷音乐的指示前进,后退,井然有序,丝毫不乱。
掌仪司的官员手拿酒壶,往爵杯中斟满美酒,将酒交给负责向皇上献酒的进爵大臣。进爵大臣来到赵元御座前,向北跪下,恭请皇上饮酒。此时,其他大臣也都向北行叩礼,恭请皇上饮酒。
赵元接过进爵大臣呈上来的酒一饮而尽,接着下旨,命令尚仪官分赐各桌果子点心。
《日耀中天之章》适时地响了起来,凯旋宴会进入了进膳的阶段。
各种珍馐美味,御酿佳肴上齐之后,尚仪司的官员捧着放着酒具的食案进入大帐,来到赵元身边侍候。
这时大帐中心有十几个伶人跳起了《庆隆舞》,而南嗣王与鸿国公则捧着金尊,离席来到赵元御案前跪下,为赵元敬酒。
赵元轻举起翡翠龙纹杯,饮尽了这杯,接着言道:“两位爱卿为国浴血奋战,劳苦功高,朕都记在心里。”
南嗣王与鸿国公都不敢站起来,一直低着头说:“臣才疏学浅,临阵经验不足,从而使大齐将士一片大好形势陷入与隐遁逆贼焦灼的泥沼,若非皇上审时度势,派出奇兵,只怕我大齐还在要裂爪荒漠中逗留数月。所有的一切,皆是臣等二人对战局判断失误所至。时至今日,臣二人有愧于皇上重托,羞于祗(读只)候天颜,还请皇上降罪。”
赵元剑眉微微一扬,脸上的表情没有什么变化,轻轻放下了手里的龙纹杯。他知道,南嗣王与鸿国公这么说无非是见到隐遁派已被消灭,大齐大患已除,他们已没有要挟赵元的条件,在朝堂上又孤掌难鸣,故而放下身段,摇尾乞怜罢了。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这次起-点515粉丝节的作家荣耀堂和作品总选举,希望都能支持一把。另外粉丝节还有些红包礼包的,领一领,把订阅继续下去!】
☆、687.第687章 杯酒散流言
赵元没有马上回答他们,只是垂下眼睑沉吟了片刻。
虽然这个时间很短,但南嗣王与鸿国公扶地的双手却都开始微微发抖,额头上也渗出了汗水。
他们是真怕皇上会不动声色地采纳了他们二人的建议,毕竟他们有负皇上在先,若是皇上有心整治他们,只怕今天便是个最好的机会。
“两位爱卿何出此言?朕若要治你们的罪,何必在弘仪殿摆下这个凯旋宴呢?你们想多了。”赵元沉声说,语气波澜不惊,却又透着淡淡的疏远。
鸿国公听罢,眉眼一殿,带着欣喜的笑意刚想谢恩,却被南嗣王狠狠地瞪了一眼。鸿国公不明所以地看着父亲,已到嘴边的话也被生生地拦住了,不敢再看皇上一眼。
南嗣王却不敢接赵元的话,只是更加肯切地说:“臣年老多病,昏聩体弱,实则难以担当皇上如此信任。此次对战隐遁派已是用尽臣毕生心力,还差点误了国家大事,每每想到此处,臣都因羞愧而涕泪横流,肯请皇上下旨准老臣告老还乡。”
鸿国公实在没想到在皇上已经既往不咎的情况下,父亲还要请旨告老还乡。如果皇上真的同意了,那自己还能立足在朝堂吗?于情于理都他要跟随父亲回到家乡以尽孝道才是正途。这样一来,鲁氏一族的大权旁落,那从此以后不就完了吗?
他真怕父亲是老糊涂了才会说出这样的胡话,于是情急之中,他抬手碰了一下父亲的身体,意思是:“您这是说什么呢?”
南嗣王宦海沉浮这么多年,什么样的情况没见过,如何能做出说错话的事?今天他这样的举动,看似冒险,实则胜算颇大,正是一招标准的“以退为进”。
赵元坐在御案之上,冷冷地看着他们父子两个跪在下面各怀鬼胎,深知他们哪有一点是为了大齐国着想,心里盘算的全是鲁氏一族的荣华富贵。
可是,就算赵元现在心里有多么厌恶,他都要生生的忍下来。
能让南嗣王心里如此有底的,还是他从鲁国带来的十万兵马。
此次,经裂爪荒漠一事,南嗣王明白了一些现实,赵元不是一个能被要挟的人,他对于鲁氏一族也并不完全信任,而鲁氏一族所带来的军队虽然人数不少,但与大齐几十万常备军相比,终是实力悬殊太大。
赵元正值盛年,他的两个儿子也是年富力强,若是鲁氏父子想要与这三个人角力的话,基本没有胜算。
所以南嗣王才会在这次宴席上极尽地放低姿态,乞求赵元的原谅。当赵元表示并不打算追求责任时,已经向在场的众位朝臣表明的态度——皇上还将继续启动鲁氏父子。
但是南嗣王却对这个结果并不满意,皇上的态度还是有些含糊,毕竟‘可以继续任用’和‘只能继续任用’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意思。若是皇上不把这个意思向在场的官员表达清楚了,那日后鲁氏父子上了朝依然会有那些不开眼有大臣们,明里暗里地找他们麻烦,看他们的笑话。
赵元吁了一口气,拿起刚刚被司仪官斟满玉泉佳酿的翡翠龙纹杯,轻呷一口。这个动作看似随意,实际是却是将心里的怒火悄无生息地压了下去。
南嗣王与鸿国公统领的十万精兵皆是他们的心腹死士,若他们走了这支军队只怕也将军心涣散,一盘散沙,谁去做主帅都难以驾驭。十万精兵对大齐而言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用好了是奋勇杀敌的一支铁拳,用不好则是大齐埋在心腹之地的一个火药桶,孰轻孰重,赵元如何能分不清?
“南嗣王所言差矣。黄忠六十岁还带兵出征蜀,姜子牙八十岁才拜为宰相,可见人之所用与年纪无关,能力,忠心与才情方是决定因素。你还未到六十,如何说起告老还乡之事,这是要将朕置于何地?难道说在南嗣王心里,朕不及刘备与姬发,令爱卿如此心灰意冷,执意离朕而去?”赵元面带笑意,眼中却隐隐闪烁着寒光。
“臣言语无度,冒犯了天颜,实在罪不可恕。”虽然赵元并没有如南嗣王所愿说出极尽挽留的话,但言辞颇为强硬,也算是断了他告老还乡的路,所以南嗣王也马上转变了语气。
“皇上聪明果决,德泽远洽,自然是一代名主圣君,臣等刚才只求请罪,却未顾及太多,言语无状,还请皇上见谅。”鸿国公见皇上与父亲都各让了一步,马上就接过话来,打起了圆场。
赵元大度的摆摆手,冲司仪官道:“南嗣王与鸿国公率兵在外多日,辛劳无比,如何能让他们总在地上跪着。来,重新设方案,将这两位爱卿的席位放在朕身边来。这样朕与南嗣王与鸿国公也能好好唠唠家常。”
一句“唠唠家常”已将南嗣王与鸿国公的地位与皇上拉近了不少,自然是在众位朝臣跟前给足了这两个人面子。南嗣王也不傻,自然见好就收,他马上老泪纵横地说:“皇上如此看重老臣,臣自当尽心竭力报效国家,万死不辞。”
“爱卿言重了,快起来入席,好好看看这洛阳城里新排的百戏,有趣的很。”赵元又吩咐尚膳的官员为南嗣王与鸿国公二人新添了与自己一样的果子糕点。
虽然皇上与鲁氏父子说的都是冠冕堂皇的客套话,但却使在朝中暗地里流传了多日的谣言不攻自破——皇上并没有惩治鲁氏一族的想法,鲁氏一族也没有对抗朝廷的野心。
一切剑拔弩张都在推杯换盏中烟消云散了。
待各种伶人表演结束了,司乐坊再次奏响了中和韶乐,鸿胪寺卿开始引导宴会上的各位大臣退出帐篷,分左右两列站立,恭送皇上回宫。
待赵元站起身,离开御座时,站立的大臣们再行跪下行叩拜礼。在悠扬的宫廷音乐中,赵元登上御辇返回长信宫,凯旋宴会至此结束。
☆、688.第688章 骤雨鸣池沼
长信宫午后骤雨忽至,打乱池塘中浮萍片片。蛙声闹,闷雷吵,雨雾中浓翠迷岸草。水滴渐紧,摇新竹,动红芍,急拍北窗清晓。
躺在窗前的美人塌上,庭院里这般热闹,允央如何能睡得着。
躺在红玛瑙凉枕上,允央望着屋檐上落下的条条细雨,轻打着窗前纱帘上绣着的海棠花,恍惚间好像又回到了小时候居住的远德夫人府。那时候自己与绵喜也曾在这样的天气里坐在台阶上望着檐上细雨纷纷落下,等待着雨过天晴……
外殿传来脚步声,惊动了允央。她以为绣果儿回来了,于是缓缓从美人塌上坐了起来。刚穿上了紫纱钉绫凤戏牡丹高底鞋,就听到了小潘子的声音在门口响起:“回贵妃娘娘,内府局呈来了这个月的鲜食贡品单子。皇上有旨请贵妃娘娘先挑,娘娘中意的东西就命内府局直接送到御厨房了。”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