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湘娟听到这话,心头欢喜起来,虽然老夫人不理她,可心里还是有她的。
陈湘娟又想到周家的聘礼,又叫嚷道:“我也不管你要六十抬,少了二十抬我可不依,我好歹也是陈家的嫡女,你别办得像是迎娶庶女一样。大姐姐这头办好了,把你姨娘接来张罗,得办好了,酒席就算没五十桌,这十五桌总得有吧。”
陈湘娟想到陈湘如出阁时的热闹,那周宅里坐了整整五十桌,摆的还是流水席,整个江南挂得上名的人都来了,收的礼物也多。
好,马家不能和周家比,可也不能让她太丢人。
要不然,她可真没脸活了。
马庆连连应是,心里却懊恼得紧,他真想抠了自己的眼珠子丢了,当初怎就看中这么个女人,模样生得好,脾气差,这说话也没个高低。
陈湘妮带着桃桃又两个丫头过来,笑意盈人,张罗着把果点摆上,又摆了一盘子瓜籽儿。
马庆起身抱拳道:“大姐、二妹妹,我想去书房拜访赵五公子!”
陈湘娟不屑一顿地道:“那就是个书呆子,性子又清高,说话又酸,你找他做什么?你还是早些回去读书,大姐姐出阁那天,连个人影都看不到。前些日子,丁府下帖子请他参加诗画会,他都给辞了呢。”
马庆一听这话,知赵敬许是不会见自己的,神色里难掩失望之色。
陈湘妮道:“大姐姐教我的那两支曲子,我都弹熟了呢,我让桃桃取琴来,我弹给你听。”
陈湘如说了个“好”字,陈湘娟厌烦地道:“三妹妹就不能不添乱,我还想和大姐姐说话呢。”
“大姐姐都说好,就你事多。”陈湘妮根本不管陈湘娟的话,依旧吩咐桃桃去取琴。
陈湘如道:“都是自家姐妹,别闹别扭,你还能留多久,你要是出阁,陪在祖母跟前的就三妹妹了。三妹妹弹琴,你要说话只管说,两不耽误,何必总这样吵吵闹闹的伤了姐妹之情。”
陈湘妮才不是她姐妹,她陈湘娟的姐姐就只一个,那就是陈湘如,是周将军夫人。
但陈湘娟不想顶撞陈湘如,她可以看任何人不顺眼,但她却不会伤自家姐姐的心。
她要出嫁了,还得哄着陈湘如多给她置备些好的。
老夫人把自己年轻时的那份嫁妆一样不少的全给了陈湘如。
听说赵氏早前的嫁妆分成了两份,一份给了陈湘如,一份留给陈湘娟。
陈湘娟想着外头人不知道她的身世,她现在就还是嫡女,就还有一份体面的嫁妆。
却不知道,在老夫人心里,一直是拿她当庶女看的,老夫人对外头说,赵氏的嫁妆分成了两份,实在陈湘如给的那份七成嫁妆都是好的,把所有不好的给留了下来,店铺是赚不了几个钱生意的铺子,田庄也寻常的田地,土壤不算肥活,但凡好的,都挑了给陈湘如。
赵氏当年心善,为了顾忌陈将达的名声,这才把陈湘娟寄在自己名下,但庶女就是庶女,老夫人愿意给陈湘娟留一份就算很好了,只是怕有人拿陈湘娟的身世做文章,这才预备了一份,否则依她的心,便是照庶女的样打发出嫁。
陈湘娟又抱紧了陈湘如的胳膊,抓了几颗瓜籽磕起来,才磕两颗,便不悦地挑剔道:“都回潮了,就不能取些新鲜的来,是大姐姐出嫁宴剩下的瓜籽儿?祖母不是吩咐分给族人了。”
因二姨娘母女打理大厨房,果点、零嘴这些都是她们管的。
陈湘妮愤愤地抓了几颗,“我明明取的是新的,就你事多,哪里回潮了?”
赵婆子进了花园子,道:“大小姐,老夫人歇好了,让你过去说话。”
陈湘如起身道:“你们玩着,我去去就来。”
陈湘娟回瞪着陈湘妮:“你眼里还有没有长幼,你不和我顶撞是不是就不痛快?”
人,就是这样,看着老夫人不待见陈湘娟,陈湘妮也不拿陈湘娟当回事,只一个劲儿地巴着陈湘如、讨好老夫人,陈湘妮对陈相富兄弟也礼敬几分,唯独待陈湘娟,陈湘妮就能反驳、抗拒,甚至是瞧不起。
一个不服输的孩子心性。
一个又自认自己比她尊贵。
陈湘如一走,两个人就在那儿拌嘴,你一言,我一语,谁也不肯让谁。
陈湘如进了上房偏厅,老夫人指了一边的绣杌:“是我们对不住三舅老爷,三舅老爷育了三子一女,三子都是聪慧的,读书也用功,就这个幼子赵荃小时候上山和几个牧童玩闹骑牛,伤了腿,如今虽是好了,却是个瘸子。
我问了五舅老爷,说这孩子也是聪慧识礼的,今年有十三了,还没订亲。我想把湘妮许给他。”
老夫人这是愧疚,想着她一早有困难,赵三舅父子满口应承,便是提出让赵敬留在江宁几年,人家也应了。即便赵敬是长子,赵三舅也是二话没说,通情晓理,对陈家理解、体谅。陈湘如出事,老夫人一句话,赵三舅父子也同意退亲,没有为难她。
一想到这事,老夫人就觉得对不住赵三舅,总想着再做些什么,思来想去,就想把湘妮许给赵荃。
即便知道赵荃是个瘸子,也依然生出这样的主意,只想减轻心中的愧疚。
“祖母与三舅商量过了?”
“湘妮这孩子读书识字,又会弹琴女红,三舅老爷夫妇都瞧过的,我瞧三舅太太的样子对湘妮可喜欢得紧呢,我想再让五舅老爷写信提这事。
二姨娘能认识什么人,她大字不识几个,又是个姨娘,哪能给湘妮寻个好婆家,我原是不想管的,可思来想去,还得过问一二。
虽说那孩子腿有些瘸,但到底还小,幸许过两年就长好了。”
老夫人这话到底不过是说辞,如果能痊愈早就好了,正因瞧着赵荃有腿疾,婚事迟迟难定,就想把陈湘妮许过去。若陈湘妮是嫡女,老夫人是万万舍不得这么做的。
陈湘如道:“若论家世,是极好的。”
☆、第205章 续亲
ps:这文写到现在,水婶一直都不敢看成绩,也看不到大家的留言,只能按照大纲来写。但水婶风格,开坑必填,填必填满,要是填完还能得到圆满收尾就更好了。
他日,赵敬会发达、出息,更会提携他亲弟赵葵,赵家也会因此成为大周朝的名门望族,而不再是六安县的大族。
老夫人道:“既然你也说好,我便托五舅老爷保媒,续了这门亲事。”她吐了口气,“早前给你在六安县置备的田庄就先留着,托三舅老爷帮忙照应,至于那六家铺子着实不好打点,年节后就转卖掉。”
若是亲孙女,老夫人就会一并留下,可陈湘妮到底不是亲生的,任陈湘妮如何讨喜,也难得老夫人的真心相待。
在老夫人的心里头,也分个亲疏。
老夫人又道:“相和也到了该议亲的时候,只不知这孩子现下在何处,想他终是要回来的,我想给他订门亲事。”
陈相和明年虚岁就该十四了,确实到了议亲的时候。
陈湘如几乎快要忘了自己有这个一个庶弟。
在她的骨子里,到底是一母同胞的才是亲的,难道她这性子是随了老夫人,将这是否血脉至亲看得甚重。
陈湘如问:“祖母可有瞧中合适的?”
“江宁府邻县乔知县有个庶长女,早前你父亲在世时来过我们家,上回乔知县带她到周家吃你和孙女婿的喜酒,那丫头随乔夫人来拜见过我。那姑娘比相和年幼一岁,模样生得端正,举止得体,我想订她。”
一个庶长子、一个庶长女。倒也相配。
乔小姐也算是体面的官家小姐。
陈湘如道:“祖母做主就好,只是大弟不在,若要订亲。又不晓得他何时回来,怕是要耽误人家。”
老夫人道:“任他归不归来。待她及笄,陈家也可以娶进来。”
通常各家,并不将庶出的子女当回事,更多时候庶女都是父兄前程利用的棋子。
老夫人看似在与陈湘如商量,实则早就拿定主意了,只是想证实一下自己的想法是否合适。
老夫人是个拿定主意就会做的人,次日就找了赵小舅来商量,赵小舅也说这姻缘订的好。得了夸赞,老夫人当即就催赵小舅写信给赵三舅提这事。
信都已经寄出去了,老夫人才与二姨娘打招呼“我给妮儿订了好婆家,赵家三舅老爷的幼子赵荃,三舅老爷的三个儿子都出息着。”
二姨娘怔了良久,这三年朝夕相处,早有母女之情,一听这话就有些不乐意,她是听赵家人说过这赵荃是瘸子的,可又不敢当面反驳了老夫人。只得闷在心里。
腊月二十五是小年,陈湘如去了城北看粥棚,乞丐们每年这个时节都会云集在那一带。等着吃饱饭就睡觉,今儿粥里特意加了肉沫,每个人还另得两个肉包子。
周八则去兴国公府寻沈无争玩耍。
两个人在城外骑了一阵马。
周八道:“湘如的气性大得很,这都几天了,还不愿搭理我。”
沈无争回头笑道:“你做了那种事,也难怪她生气。你有没有听过一句话。”
“什么?”
“越有才华的女子,骨子里越骄傲,你毁了她的清白,她能不怪你?”
周八觉得这话许有道理。岔开话题道:“我家娘子有钱,出手又阔绰。”想到她送给兴国公周家人的那些礼物。周八就觉得肉疼。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