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穿越:古代生存十八法/穿越之养家糊口的方法论 完结+番外 (蝴蝶不愿意)
还真是,三岁定八岁,八岁定终身。完美的演绎了什么才叫做真正的死性不改。
第585章 你儿子,你养的起吗?
文氏今日是在女儿家混了一天才回去的,反正春丫定的小板车还得要两天,她呆在家里也不过是鸡飞狗跳,还不如跟蔡氏一起做做点心。虽然她也很厌烦儿子媳妇不上进,但是心中不免也会想,若是这两人能好好干,指不定哪天就能有个小铺面,自己现在多学点点心糕点什么的,到时候也能教了他们。
她这回是想明白了,若再任由这三人这么下去,那以后张家旺若是有了功名,也得被他们这番作为拖累了。所以这回到了这扬州城,她是下定决心要把儿子媳妇给掰正咯,至于老头子,都这般岁数了,她相信自己能把他先送走。
回去的时候,春丫还特地给文氏打包好了香菇炖鸡,这才送了外婆上了马车,让郑夏好好把外婆送回去的。
到了巷子口,文氏便让郑夏停了车,说就这么几步路,自己走回家就行了。
郑夏便停车让文氏下了车,看文氏拍了豆花娘娘家的门,他这才走的。
豆花娘娘跟文外婆好的很,到了豆花娘娘家,他就不担心了。
没错,文氏到了巷子里,却没去自己家,而是拿着食盒到了隔壁。
说好了要送吃食,那便借着春丫的光,也是要送的。
豆花娘娘让儿子开了门,一看是文氏来了,便问:“老姐姐,这是怎么了?挨欺负了?不能够啊,我小孙子.......”
“嘘,小点儿声,给你们带了些点心。”文氏把食盒拎了起来。
“可别这么客气!!”豆花娘娘刚想拒绝,却被文氏给拉了往屋里走,文氏说道:“轻点儿,这院子说话声儿传的远。”
豆花娘娘立刻明白了,带着文氏就进了客堂间。
到了客堂间,文氏把带来的两层食盒给打开了,她说:“这香菇炖鸡,是昨日答应你家小孙子的,还有底下的枣泥蒸糕和山药糕,都是我跟我亲家母今日做的,明天你们放在蒸笼上一蒸就能吃。”
如今世道艰难,平常百姓家吃的都紧巴的很,别说什么炖鸡和糕点,平日里一餐饭能有个肉菜,豆花娘娘家就算改善伙食了。
“老姐姐,你这可真是太客气了,咱们不能收!”
文氏却道:“以后还得你们多帮忙呢,别跟我客气。今天怎么不见你家毛头?睡的倒是早。”
“嗨,别提了,今天爬墙头看你儿子老头儿一整天,可能看累了。”豆花娘娘无奈的笑了笑。
惹的文氏很是好笑,她让豆花娘娘给带个话,说改天有点心还给他带。
豆花娘娘好笑道:“那我索性给他在墙头弄个床铺得了。”
惹的文氏又是好一阵笑。
两人又说了两句,文氏这才道了别,回隔壁院子去了。
豆花娘娘忙喊了大儿子:“你去墙头听听,那死老头子有没有骂你文婶子。”
“娘,我去听像话吗?”大儿子想着自己好歹儿子都有了,还听墙头吗?!
“那你明天文外婆给的香菇炖鸡别吃,我看看,哟,这么大一碗,得有一只公鸡呢,我尝尝,啊哟我天,比天香阁也不差点儿什么的。”
“娘,您别说了,我去听听,一会儿再把小的闹起来!!”
于是大儿子只能无奈的站在了墙边,听起了墙角。
文氏进了院子,就迎来张有成的低声喝问:“你这一整天都死哪儿去了?!”
“能好好说话不?!”一道洪亮的男声隔着墙传来。
张有成觉得自己快疯了,他们隔壁是神经病吗?!儿子听白天,老子听晚上!!还带倒班的吗?!
可他却不敢质问,只能看向文氏,文氏倒也不怕,只说:“去外头寻生计去了,”说着转头看向一旁不敢说话的张为:“你们今后就去张家旺他们书院门口摆摊卖点心,板车什么都帮你们定好了,过两天就能送来。明天开始,练练馄饨饺子吧,这个本来付氏你就会的,材料准备好一点儿就行了。”
“摆摊儿?不是说妹子有铺子吗?咱们......”张为话还没说话,就见文氏又开始找烧火棍儿,张为急忙道:“娘,摆摊也行!!也行!!”
“行什么行!”张有成本来还想做个老掌柜的,摆摊儿?风里来雨里去的,多累啊。
“怎么不行?!”文氏拿着个烧火棍,看着张有成。
张有成,看了两眼文氏,却换了个话题问道:“家旺怎么没回?”
“是啊,娘,家旺不是说跟咱们住吗?”还别说,付氏这人不怎么样,对女儿更不咋滴,对张家旺那倒是真心实意的。
文氏却冷笑一声,说道:“张家旺,今天晚上,吃了三碗饭,五块东坡肉,大半个肘子,还有鸭子,鱼肉,什锦素菜都没算。我倒想问问,你们哪儿来的自信能养的起这娃?”
三人面面相觑,还是张有成说:“你女儿家办宴,怎的没喊我们去?”
“人家是卢大人的夫人,送了席面给人徐家爷爷奶奶的,你问问你儿子,怎么没什么陈大人王大人的夫人,给你送席面啊?”文氏说完,扫了一眼那三人,扔了烧火棍,回了屋里。
这三人今天也不是没想过去徐家,可他们,不认路啊!!
这辈子他们就没来过扬州城,女儿家在哪儿,还是张家旺和文氏带的路。
昨夜来的这刷布场巷的时候是晚上,坐的还是马车,去问左邻右舍,一说是文氏的男人儿子和媳妇,大伙儿虽然没有当面拉下脸,却都说不知道徐家在哪儿,就跟说好了似的。
豆花娘娘:猜对了,都是老娘去通知的,不用谢!!
三人无奈,只能呆在家里等着文氏回来。
可一回来就说让他们去摆摊!!
这活计,他们三个没一个想去的。
问题是,不摆摊,他们拿什么活啊?!
这城里的物价,天啊!!!吓死他们了!!!
买个白菜都要20文一斤,一个白面馒头,10文!!!!肉包都没敢问。
三人一整天就吃了仨馒头。
原本想着到扬州是来享女儿福的,所以从家里出来的时候,张有成把粮食都卖了,可如今却发现自己这是卖便宜了啊!!
可事已至此,三人也已经毫无办法,只能商量着,先摆了摊,以后的事儿以后再说吧。好歹人得先活下去吧!!
第586章 出摊
次日一早,那些因为昨日的骚乱而崴了脚摔了跤的人家,不仅得到了仁济堂的上门换药服务,还在窗台上得到了二两银子的慰问金。
崴了脚的都有点儿不知所措了,为啥啊?他们也不知道这是春丫给的慰问金,只以为自己是不是看到了啥不该看到的,这玩意儿是不是传说的封口费啊?
这钱人家也不敢拿,有好几家人家,任凭那钱放在窗台上放了三天,最终看着好像没啥问题,这才把钱收了起来。
也是三天之后,在张家旺他们就读的书院门口,也多了一家馄饨摊,卖的是馄饨和卤豆干茶叶蛋。
这个选品,是文氏和蔡氏春丫几个一起定下来的,因为刚开始摆摊,文氏怕张家那三位不适应,手忙脚乱的,便选定了这几样简单易做的,先让他们试试,上手了再搞别的。
其实张家父子是不情愿的,奈何文氏这次相当强势,张家旺劝了几回,跟他娘说,爷奶岁数大了,爹娘应该供养爷奶,自己长大了,也会好好供养他们的,如若不然,被人家知道自己的爹娘,连爷奶都不供养,到时候说不定考科举的时候就是一个大瑕疵。
付氏当场表示,自己包馄饨会,但是收钱算钱不太行,张为便只能勉为其难的表示自己可以收钱算帐。
儿子媳妇的倒戈,让张有成一下子没了底气,只能认命的在家卤茶叶蛋和豆干。他倒是也问了文氏的安排,文氏却答:“我不得给兰儿家里去帮忙打扫做饭?你孙子每年二十两的学费,笔墨纸砚,四季衣衫,一日三餐,都是兰儿家出的,你就这么心安理得,一点儿都不给他们帮忙?”
张家旺也说:“若奶奶不去帮忙,我也不好意思在我姑家住了,若不然我搬回来吧。就是爹娘赚钱要辛苦了,等我考了功名,到时候再好好孝敬你们。”
“不用,家旺,你就安心住你姑姑家,你奶就天天去给你们做做饭啥的,挺好,娘觉得就这样,家旺你放心,娘你爹还有爷爷都会好好干活的。”付氏说完,手肘子捅了捅那张为,张为便也只能嗯嗯嗯的应下了。
因是张家三人组今天第一天开张,所以郑夏今天来接孩子们下课的时候,春丫特地一起跟了出来,她倒也不是来捣乱的,而是新摊开张嘛,好歹也是外婆的一番心血,她也来凑个热闹,送个开业礼来。
虽然欠了关小哥十几两银子,可债多了不愁,再说她前天跟关小哥已经说开了,小小年纪,不要情情爱爱,就认认真真好好多赚点儿钱,就跟春丫和裴庭似的多好。至于男男女女的事儿,等春丫及笄之后再说也不迟。
关小哥当然表示,他也是这么认为的。不过,他心里怎么想的,春丫也不知道,更不怎么关心,反正大伙儿还能像之前那样相处就行了呗。
马车到了书院所在的街口,春丫让郑夏停了车,栓了马,两人步行去了书院门口。
要说这马车还是昨日新买的,花了整整50两银子,气的徐老汉直嘀咕:“什么玩意儿!雷声大雨点儿小,还以为这回真会罚春丫这皮猴呢,转头就给她买了个马车,还说是罚!这老大夫妻俩多少脑子有点儿泡!”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