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康氏并非死于疾病,验尸的仵作一解开她身上那件做工精良却稍显宽大的寿衣便能看到贯穿了她腹部的致命剑伤。
毫无疑问杜康氏死于他杀,于是针对杜家上下的拷问理所当然的展开。除了尚在重病之中的杜雍及公主府的杜榛,其余人等皆身陷囹圄。京都之中的灼然大族,一夕之间尽悉数沦为阶下囚。
这样的大事自然传到了杜银钗的耳中。
韩国公杜雍带病入宫求见杜银钗,而慈宁宫中的杜银钗在听了兄长的哭诉之后,一方面好言安抚,命宫人将杜雍带去偏殿休息,另一方面则派遣了宦官前去刑部,介入刑讯。
想要捞出杜家子孙是不切实际的,杜银钗看得明白,这一次不仅是刑部,而是整个内阁都意图置杜氏于死地。杜康氏之死乃是铁板钉钉的事情,为今之计就是在杜氏一族之中推出几个替罪羊来,火速完结此案,不叫人利用杜康氏之死再生是非。
思索了一阵之后,杜银钗下了两道命令,其一是让仍然捏在她手中的东厂出动,找借口扣押从大同赶来的赵游舟,其二是让人赶赴她小女儿身边,告诉嘉禾她母亲病重,强令她回京城来。
第183章 、四十一
嘉禾从苏徽住处离开的时候,因为心中慌乱,没有注意到苏徽过分惨白的脸色和神情中藏着的痛苦。
待到大门关上之后,苏徽从椅子上摔了下来,浑身都是冷汗。
疼,背后的伤口在疼,四肢百骸在疼,头部更是一阵接一阵的传来剧痛,好像有一把锯子要锯开他的颅骨。
他疼痛中逐渐意识恍惚,在恍惚中见到了一幕幕奇异的画面。
他看见有人问他,你知道史学的价值在哪里吗?
他看见有人神情肃穆的为他送别,告诉他,作为时空穿梭计划的志愿者,你很有可能在行动的过程中丧命,即便是这样,你也还是愿意签下这份协议书吗?
他看见有人对他说,坚持有时候并不是一种很好的品质……
他还看见历经数百年的帝陵被掘开,数十个摄像头对准最深处的墓穴,华丽的金丝楠木棺椁因岁月而黯淡,腐朽的木板之下,森然凄冷的白骨。
他又看见有个女人在他的面前饮下毒酒,他拼命伸出手想要去救她,却只能看着她无力的倒下。
……
他还看见了、看见了春日的庭院,看见了满院的枯叶,看见稚嫩的孩子迈着轻盈的步子朝他走来,问他:“你是谁,胆子挺大的。”
“我叫云乔。”他开口答道。
幻象与真实交织,疼痛逼得他几乎就要疯癫。
[警……告]
[警告……]
[警告。察觉时空波动异常。察觉宿主异常……]
在痛苦之中,他听见脑子里那个声音一遍遍的这样对他说道,天地间所有的声音他都听不清了,包括自己的嘶吼,他只听得见这个声音。
“大人!”殿外侍奉的宫女听见了苏徽挣扎时撞动桌椅所发出的声响,一个个急急忙忙的奔来,接着被眼前的苏徽狠狠的吓了一跳。有人愣在原地,有人神情慌张的跑去请太医,有人则上前扶起地上的苏徽,想要问他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陛下……”苏徽抓住离他最近的宫女,用最后的神智的神智对她说道:“去请陛下来!要、要快——”
他在混乱之中隐约预感到了什么,他好像想起了一些东西,却又好像什么都没回忆起来。只有一个个零散的片段告诉他,危险。
嘉禾这时收到了北京城送来的急报。
眼下已是深夜,可慈宁宫来的使节依然叩开了大同城门,将皇太后病重的消息送到了嘉禾这里。
京师之内,锦衣卫正协同刑部一起彻查杜家,这样一个关键时候杜银钗忽然重病,怎么看都像是在天下控诉女儿的不孝,身为晚辈却对舅父下手,让她这个做母亲的左右为难。
向来甚少在人前动怒的嘉禾在听完母亲病倒的消息之后,沉默许久,周遭侍从不明所以,唯有站在她身侧的董杏枝看着她攥紧且微微发抖的双拳,意识到了她此刻的盛怒。
“皇太后希望陛下能够回京。”慈宁宫的使臣还在继续火上浇油,“为人子女,孝敬父母乃是本分。太后病重,就希望能看陛下一眼。”
董杏枝再度瞥了眼嘉禾,从帷幕后走出,对那宦官说:“陛下听闻太后病倒,心中甚是悲痛,以至不能言语。容公公稍作歇息,待到陛下缓过神来之后,再做考量。”
打发走了慈宁宫来的宦官,董杏枝又将殿内其余的宫人悉数调去殿外,而后匆匆奔至嘉禾跟前,“陛下,接下来该怎么做。”
杜银钗这时将嘉禾召回北京,显然不是因为思念女儿。嘉禾离京这两年,一直在发展和壮大自己的势力,而现在一旦回到紫禁城内,便只能再度被杜银钗所控制。
“母亲的身体状况究竟怎样,杏枝你知道么?”嘉禾深吸口气,疲惫的按住了额角。
“据宫内的线人来报,皇太后凤体康健。”
“这么说,是真的没病。”嘉禾苦笑,“她没病,朕却是要生不如死了。”
“陛下切莫说这样的话。”董杏枝连忙出言劝道:“您是太后的亲生女,虎毒尚不食子……”
“朕没说她会杀朕,但将朕拘在深宫继续做个无用的傀儡,朕活着和死了有什么区别?”嘉禾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个毫无权欲的宁康公主,若她还是宁康,她会对母亲篡权的行为乐见其成,虽然知道妇人干政不应当,但她不碰玉玺便不会脏了自己的手。她或许只会专注于自己的岁月静好,最多矫情的感慨几句自己做了皇帝高处不胜寒、没有办法像正常女人一样相夫教子实在遗憾之类的。
可现在的她相较于过去的她早已性情大有不同,沾过权势之后任谁都不会愿意再放手,即便要和她夺权的人是她的亲生母亲,她都不会容忍。
“当年母亲一手扶持朕登基为帝,朕不能不对她心存感激。可她当初让朕这个次女即位,究竟是因为长姊不在京中只能将朕推上龙椅,还是因为她自己想做吕雉武后?”嘉禾冷声说出了这样一句话,说完之后自己都觉得不妥,于是用力的抿了下唇,不再言语。董杏枝垂眸不语,只当什么都没听见。
嘉禾靠着床柱喃喃:“‘孝义’二字自古重如山峦,她让朕回京,朕还真就毫无办法。然而若是就这样低头回到囚笼,朕又实在不甘……”
这时门外忽然宫人的通传声:“司礼监秉笔梁覃求见。”
嘉禾强压住心中情绪,平静开口:“宣。”
不多时大门打开,一个身形矮小佝偻的老人走了进来,隔着重重纱幕朝着嘉禾行礼,姿态恭敬。
“梁公公快请起。”原本已经入睡,身上只着寝衣的嘉禾不便直接面见梁覃,只在帷幕后如此说道。董杏枝则以尚宫之身亲自从帘后走出,为梁覃搬了把椅子。
这位历经两朝的太后心腹却一脸诚惶诚恐,说什么也不肯落座,对嘉禾说:“我等家奴,蒙陛下之恩能够站着就以然感激不尽,怎敢坐下,忘了自己的本分?”
嘉禾不知道这个老太监葫芦里买的究竟是什么药,她实在是已经乏了,也懒得再与他绕什么弯子,直接问:“不知公公来朕这里是要做什么?难道也是听说了太后病重的消息,心中关切想来一探究竟?亦或者是劝说朕回京看望太后?”
梁覃躬身答道:“老奴已然听说了太后病重的消息,心中十分惦念,但料想太后洪福齐天,必能平安。陛下向来仁孝,必定会返回京师侍奉太后汤药,老奴也无需多嘴多舌。”
他说到这里的时候,帘后的嘉禾无声的冷笑了一声。
却听他又道:“陛下若是要回京,还请带上老奴一起。”
嘉禾并不意外这个恳求,梁覃原本是杜银钗派来监视她的,她若是都不在大同了,梁覃留在这里也没什么意思。
正想说些什么,却见梁覃再度跪下,郑重的朝着她拜了下去。
嘉禾几乎就要从床上站起,“公公这是在做什么,如有什么大事,直说无妨。”
“老奴侍奉过先帝,效忠过太后,曾看着陛下长大,心里不由自主的便亲近陛下。这里壮着胆子想与陛下说几句贴己的话,还望陛下不要怪罪。”苍老的声音自帐外幽幽传来,“老奴知道雏鸟有振羽之日,陛下也自当有真正君临天下那一日。老奴虽已是朽迈之躯,但仍愿为陛下肝脑涂地,万望陛下能够一展宏图,名留青史。”
这是投诚效忠的意思。嘉禾吃了一惊,暂时没有回答。
便听梁覃继续道:“老奴之前为太后做事,或许与陛下有些生分了,可做宦官的,都是陛下的家奴,又怎会不忠于陛下?老奴拳拳之心,还望陛下能够知晓。这里有一句话老奴需说与陛下听——这京城,陛下非得回去不可。一来是百善孝为先,庶民尚知侍奉父母,何况天子?二来是陛下终归是陛下,紫禁城才是陛下真正归所。陛下这些年在宣府做了什么,老奴知道,太后其实也知道。然而陛下纵容是在军镇过得恣意自由,也不可能真的将都城迁到这样的地方。陛下终归是要回到京师的,不回则不利于朝纲,不利于社稷。”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