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与朕同心,那么你的曾祖父呢?内阁诸臣呢?”嘉禾问。
昆山玉不再言语。
朝臣们近些年来对皇帝的揽权行为愈发的恐惧,他们害怕宣府边军彻底落入皇帝手中成为嘉禾掌握的禁军,这些年来不止使过一次绊子了。只是嘉禾没有想到,这些人居然敢在军备上也钻空子耍阴谋。
“你不愿朕与内阁六部撕破脸皮,这些年你为了朕,与他们费心竭力的斡旋交涉,其中辛苦,朕不是不知道。若是没有你,朕未必能有在宣府施展手脚的机会。然而这一次,京中朝臣实在是——”她用力抿了抿唇,吐出一个森冷的词,“该杀。”
耽误军国大事,死不足惜。昆山玉的手段过于优柔,说到底还是希望嘉禾与那些人维持住暂时的和平。
昆山玉再拜,“陛下恕罪。”这一次请罪,不是为他自己,而是为京中官僚。
“昆山玉,朕再给你一个机会。你即刻再度回京,持尚方宝剑,领朕亲笔谕旨,朕要你为朕申斥六部,敲打内阁,做得到么?”
昆山玉沉默不语。
“朕要你今年入秋之前,为朕交出足够宣府应对胡虏的火.器,做得到么?”
昆山玉思虑良久,缓缓摇头,“前者臣不敢做,后者臣做不来。”
嘉禾从椅子上站起,怒视自己的心腹良久之后,冷着脸离去。
嘉禾很早的时候就知道御下不是一桩容易事。
过去做公主的时候,身边的侍从,包括宫女宦官内傅姆妈,加起来也不过十多人,十多人性情各异,心思不同,有些会帮着她的母亲一起管教她,有些则会纵着她玩乐,有些忠心耿耿的护卫着她的安危,有些则常有偷奸耍滑之举。
自嘉禾有记忆起,身边就围绕着一大群的人。她在这样的环境下逐步学着要怎样和不同的人打交道,要如何摆正自己身为主子的地位,要如何让每一个人的的本事都最大程度的为她所用。
她也不知道自己在这方面的本事究竟如何,但总之那时候她心想,自己就算有朝一日出嫁建府,也有信心打理好府邸的上上下下。
现在她成了夏国的皇帝,身边的人与事纷乱繁杂了不止一倍。她一度很是头疼,有些时候看着跪在面前的臣僚,却茫然不知所措。只能一边羡慕史书上那些知人善用的君王,如刘邦、李世民之类,一边自己摸索着用人之道。
但这很难。就拿眼下堪称是她左膀右臂的两个人来举例子,昆山玉与赵游舟,他们是两个极端,一个太过慎重,一个决绝到几乎疯狂,都让她用着不顺手。
她在昆山玉的宅子中表现得愤怒非常,可实际上那些都只是做给昆山玉的假象。昆山玉的圆滑谨慎她心中早就清楚,出身仕宦之族的他不可能反过来帮着她一起对付和他同气连枝的文官。她眼下身在宣府,不能与内阁直接交锋,只能借着向昆山玉发怒的机会来震慑内阁。
不过她猜,这样的用处不大。或许接下来还是得用赵游舟才行。
然而以赵游舟为首的那批人行事又过于酷烈,是锋利到让她都心生寒意的刀,她又有些害怕赵游舟出手,会破坏昆山玉好不容易才为她与文官建立的纽带,激化她与京师诸臣的矛盾,最后闹得下不来台。
心里想着太多的事情,她登上轿辇的时候一不留神没有踩稳,几乎摔倒。一旁的董杏枝眼疾手快的扶住她,嘉禾靠着董杏枝,抬头望向苍穹时,只觉天旋地转,世间万物都是模糊的。
“陛下、陛下?”过了好一会儿,她才在耳畔隐隐约约的听到董杏枝惊惶的呼声。
“闭嘴。”她搭在董杏枝胳膊上的手微微用力。
不要声张,不要让人注意到她脆弱的模样。
“臣为陛下去请太医。”董杏枝飞快的说道。
嘉禾没有搭理她,她进入轿内,将帘子放下,遮蔽住了众人望向她的视线,过了一会之后,董杏枝及其余靠的近的侍从,听见女皇冷冷的报出了一个地名。
锦衣卫狱。
锦衣卫狱关押的人不少,混入宣府的敌方细作、玩忽职守的官僚、囤货居奇的商贾——只要是锦衣卫捉拿的犯人,大多数都在这里。锦衣卫拥有独立的审讯之权,无需刑部、大理寺插手。
如今锦衣卫狱中还关了一个人,那个人迟迟不曾被审讯,甚至在这座牢里一点苦头都没吃,千户赵游翼偶尔还会来探望他,虽然每次来探望,都要指着这人骂骂咧咧好一阵。
今日赵游翼却没有来,来得竟是本该在紫煌宫中的女皇。
她看守牢.狱的锦衣卫说:“不必惊动赵镇抚使,也不要在名册上记载朕来过这里。”
守卒不明所以,只连忙点头称是。
“康彦徽在哪?”稍作停顿之后,嘉禾才问出这个问题,好像之前是在犹豫什么。
跟着守卒一路走到了最深处的地牢,她总算见到了那个年轻人。
地牢没有窗子,却点着很亮的油灯,苏徽在灯下聚精会神的看着什么,听见牢门被打开的声音之后头也不抬,估计以为是来送饭的,便随口说了一句,“放在角落里就好。”
嘉禾挥退身后侍从,大步走了上去,在苏徽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一把拿起苏徽正在阅读的书籍。
“你居然看这个?”她撇了撇嘴。
原以为见识和心智都颇为不俗的苏徽,应当会成日里抱着些经世治国的书籍,再不济至少也该是对儒经、史书感兴趣,谁知苏徽居然是在看一卷风俗志,记载的是京中市民的日常琐屑,题材、行文颇类南宋孟元老所著《梦华录》,却是某个不出名的文人随笔所写,若是放到翰林院的儒生面前,只怕会被他们嫌弃。
“陛下来了?”苏徽抬头看着她,对上她的目光时大大方方一笑。
他又忘了要向她行礼。
以及,他总是这样笑着,轻佻……却并不让人讨厌。嘉禾心里默默想道。
第167章 、二十五
“你料到我会来?”嘉禾环顾四周,意外的发现这逼仄灰暗的牢房内居然设施齐全,有成套的枣木桌椅,角落里还对着盥洗器具。
不用猜她也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游翼对你不错。”
“我答应他,如果能够活着走出这里,就去将他喜爱却苦寻不到的几卷古籍找出来给他。”
“真是好糊弄的性子。”嘉禾小声的埋怨了一句,又问:“游翼到底是文人秉性,可宋国公府难道有收集古卷的癖好么?他都找不到的书籍,你要怎么给他?”
宋国公康懋毕竟是草莽出身,早年做强盗他最爱搜罗美人与美酒,成了国公之后,爱好依旧是这个。太.祖对功勋忌惮,早早看穿了这一点的宋国公明白子孙后代科举无望,索性也就不再约束着族中男丁读书,因此整个宋国公府的人,都是出了名的不学无术。
苏徽摩挲着下巴,仿佛是陷入了某种纠结之中,“国公府……我是说我家,的确是没有游翼说起的那些古籍啦,但我知道他想要的那些书在哪。有两本在紫禁城的某个偏僻书阁,有一本在京师某富户手中,还有三本此刻大概正躺在江南某官僚的书斋之中。”
苏徽不记得自己过去的经历,但曾经学过的文献学知识还留在他的大脑之中。某些重要藏书在端和年间分别处于哪个方位,他只要去回忆,就能够想起。
嘉禾意味深长的打量了这个家伙很久,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他身上的谜团太多太多,一两处破绽,会让她怀疑他是细作,三四褚不妥会让她想要杀他,可如果一个人浑身上下都透着古怪,她也就懒得挨个细究了。
苏徽托着下巴思考,思考着要不要开口劝嘉禾下旨大力推广一下印刷技术,解决一下教育问题和社会上的文盲现象。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些话出口之前又被他咽了回去。
回过神来的时候,他发现嘉禾不知什么时候居然搬了张椅子坐在了他的对面——往日里赵游翼也就坐在同样的位子,他可以和那个略带着些婴儿肥的小少年肆无忌惮的谈天说地,调侃他畏惧兄长的性格,从他口中打听眼下的风云,可是当嘉禾也坐到他面前的时候……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下意识往后缩了缩,坐直了身子。
“陛下想要……做什么?”
“来听故事。”嘉禾不带感情的说道。
苏徽这人向来喜欢顺杆爬,当即笑道:“陛下今日不忙么?”
嘉禾抿了抿嘴唇,半垂眼睫之下透出不耐烦。
苏徽见好就收,连忙说:“好好,陛下想听什么?”
“顺着你上回没说完的地方继续就好了。”
“那些讲述男女情爱的故事都会有个重点着墨的男女主角,我要叙述这个世界百年的风云激荡,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该从哪个国家开始叙述,该以哪个国家为主体进行叙述,这可都是很值得思考的……陛下别瞪我了,我这就说还不行么?”
嘉禾阴沉着一张脸。她在昆山玉面前都不曾真的生气,反倒是在苏徽这里,一言不合便能因他的言行而感到恼火。总之她是确信了,苏徽这厮是真的不害怕她,非但不怕,还敢在她面前嬉皮笑脸,将帝王的尊严、臣子的礼仪尽数踩到脚下。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