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就已经有人把自家活干完,他们家还需要三四天,若是添上两个外孙,两天足够。
“爹,”姜暖望望天,“趁现在还早,送他们去干活,别耽误了徭役。”
“娘,”黄老二苦着脸开口,“我这才刚进门,连口水还没喝呢。”
第266章 七更
恰在此时,姜舅妈端着一个托盘走过来,“都过来喝水,刚沏好的红糖水,温温的,正好下口。”
姜暖亲自给儿子端一碗红糖水,“喝吧,喝完麻利地干活去。”
黄老二撇撇嘴,还是接过来,然后一口咕嘟下去。
“我送他们过去,”姜老爷子乐呵呵地开口,“你们娘几个说话。”
“用牛车送,”姜暖指挥人把东西卸下来,“爹指路就行,小六会自己走。”
三个人走后,院子里剩下一群娘们,你说一句她接一句,吵得人耳朵疼。
“胖子,”黄小四百无聊赖地开口,“咱们出去玩吧,这群娘们歪叽起来没完,折磨人。”
“玩什么?”黄小胖凝住眉头,“我们对这里不熟。”
“没关系,我有办法。”黄小四拍拍口袋,自信地开口,“我装了好多栗子糕,不怕没人跟咱们玩。”
于是,两人趁姜暖没注意,手拉手地猫着腰离开。
院子中,聊的正嗨的姜暖并没有察觉到这一幕,“弟妹,身体有没有好一些?”
姜舅妈前些年生过一场大病,自那以后就药不离口,这也是姜朝至今没有娶亲的原因。
“好多了,”姜舅妈笑得很轻松,“多亏大姐那五两银子,相公带我去县城一趟,又是扎针又是吃药,还天天喝骨头汤,身子骨轻快多了。”
“那就好,”姜暖跟着说,“姜朝也到了年纪,是时候娶媳妇了。”
“已经在张罗了,”姜老太迫不及待开口,“我已经打听好一个姑娘,托了媒婆探口风,这几天就该有信了。”
孙子的大事,姜老太比谁都着急,只是以前家里有病人,每个月的药钱都凑不够,再添一口人,负担太大。
这不,儿媳身体刚好转,她就开始到处打听,现在已经物色好了孙媳妇的人选。
“娘,”姜暖竖起大拇指,“你老还是这么精明。”
“那可不,”姜老太傲娇地挺挺后背,“别看你娘已经老了,这心眼活着呢,一家子都抵不过我。”
“是是是,”姜暖满声应道,“娘可是咱家的定海神针,主心骨。”
姜老太被闺女的彩虹屁吹捧的都要飘了,语气炫耀地把自己挑媳妇的经过说了一遍。
听到亲娘还乔装打扮成讨饭的试探人家姑娘的品性,姜暖彻底给老娘跪了。
这年头讲究媒妁之言,成亲那真是盲婚哑嫁全靠媒婆一张嘴,即使有心为孩子好,也只能托人打听一下家里风评。
姑娘们到了待家年纪都不怎么出门,真难为老娘想到这个办法去见人。
“这孩子是长女,”姜老太滔滔不绝地开口,“她爹是泥瓦匠,前年盖房子从屋顶摔下来伤到脚,干不了重活,为照顾下面几个小的,才多留闺女两年。”
“那姑娘长的很排场,眼睛水灵灵的,脸也白,跟擦了粉似的,个子高屁股也大,一看就知道好生养,人正派,心也软,家里条件不好,我去讨饭也没拒绝,还给我倒了一碗温水,眼里也没有一点嫌弃。”
第267章 八更
姜暖眨眨眼睛,犹疑地开口,“这么好的姑娘,娘确定没说好人家?”
“绝对没有,”姜老太肯定地开口,“我打听了一圈,如果有,不可能没有一点风声。”
“姥姥,”谢氏犹疑地开口,“人姑娘这么好,父母舍得嫁出去吗?”
她总觉得有问题。
“舍不舍得都要嫁,”姜老太不以为意,“那姑娘快二十,再留下去就成了老姑娘,再说了,就是她家里想留也留不住,千万别小瞧媒婆那张嘴。”
正说着,门外传来敲门声。
小五以为姥爷回来,蹦蹦跳跳去开门,抬头一看,却是一个头戴红花的婆婆。
“娘,”她扯着嗓子朝里喊,“来了一个不认识的花婆婆。”
看到姜暖的一瞬间,媒婆浑身都僵了。
勉强扯出一个笑脸打招呼,“好巧,姜娘子也在。”
看到姜暖,她就想起混不吝啬的赖子。
那官爷,她真惹不起。
为此,最近都不怎么接黄家口那边的生意,结果还是没跑掉。
“好巧,”姜暖笑着打招呼,“没想到在这遇到你了。”
“这不,”媒婆僵硬地解释,“老太太托我去姑娘家探探口风,我来回信。”
早知道这样,她就不该接这单生意。
万一这祖宗不满意,告到煞星那里,她一个靠嘴吃饭的媒婆,可经不起那帮官差折腾。
她都打听过了,黄家口的族长都被那群官差折腾了下去。
“有回音了,”姜老太来了精神,“怎么样,女方家同意没?”
“本来不怎么情愿,”媒婆看了一眼姜暖才接着说话,“我觉得咱家后生顶顶好,就这么错过实在可惜,耗了两天,这才把女方父母说通了。”
“这是同意了?”姜老太眼中闪过亮光,“啥时候能上门纳礼?”
“同意是同意,”媒婆神色有些尴尬,却也不敢隐瞒,“但人家女方有条件。”
“啥条件,”姜老太并没有意外,“你说,只要不过分,咱就会考虑。”
媒婆忌惮地看姜暖一眼,看到她没有生气才开口,“首先,聘礼不少于五两银子,其次,将来弟妹成亲随份子,还,还不能少于二两银子,再然后……”
看着姜家人越来越冷的脸,媒婆的声音越来越低,到最后,干脆停了下来。
“这是嫁闺女还是卖女儿,”谢氏口直心快地开口,“咱们养他家闺女不算,还要养活一大家子?”
“就是,”金氏也一脸愤慨,“嫁出去的闺女,给弟妹随份子也应该,但每个二两银子就过分了,有这二两,自己都能娶一个。”
“对了姥姥,”金氏转过头,“这姑娘姊妹几个?”
“八个,”姜老太黑着脸开口,“那个最大的弟弟,今年十六岁,正是娶亲的年纪。”
这算盘打的真好。
五两银子的彩礼加上二两银子的份子,七两银子的资产,十里八乡的姑娘随便挑还能剩下不少。
“娘,”黄舅妈苦笑着开口,“这姑娘再好,咱家也要不起。”
摆明地借着闺女捞银子!
第268章 条件
“让我想想,”姜老太扶着额头开口,“人家姑娘确实不错,这条件虽然苛刻了些,也不是......对了,是不是还有一个条件没说?”
“确实还没说完,”媒婆想哭,她这是招谁惹谁了,怎么老遇到这种麻烦事,“不是一个,是两个。”
“你说,我听听看。”
姜老太还保抱有最后一丝奢望,幻想着亲家不会做太绝。
“老姐姐,”媒婆愁眉苦脸地开口,“要不然这样,你重新给挑一个好的,这家先这么算了。”
若不是逼不得已,她也不想砸自己招牌。
姑娘确实不错,但是糟心事太多。
还没过门就各种不愉快,过门后,各种麻烦甩都甩不掉。
若是没有那个煞星,这媒她说了也就说了。
现在,还是算了。
总归也不差这么几百文。
闻言,姜暖嘴角抽了。
这媒婆清新脱俗的让她不敢相信,居然主动断掉别人姻缘。
不过,这也说明一个问题,两家真的不太适合成亲家。
“你还是先说说看吧,”姜老太心情有些糟糕,“老话说虎毒不食子,纵然是女孩也是爹生娘养的,总不能一点也不顾闺女死活吧。”
“这个,”媒婆摸了摸鼻子,“也许人家对闺女比较自信。”
“先别说这些,”姜老太摆摆手,“你还是先说说另外两个条件吧。”
“那我说了,”媒婆小心地看姜老太一眼,才开口,“这最后两个,一个是姑娘必须隔三差五回趟娘家搭手,另一个是两年内不能要孩子。”
“欺人太甚,”姜舅妈双哞几欲喷火,“他们这是把姜家当成啥?管天管地,生孩子都要管?”
媒婆心里叫苦。
她就知道不该说这件事。
本来男方中意女方,哪怕条件苛刻点,软磨硬泡也能糊弄过去,哪知道遇到姜娘子。
最后一点侥幸也没了,媒婆索性破罐子破摔。
“那啥,”她扯出一个勉强的笑,“不成咱再换一家,好姑娘多的是,没必要死磕一家。”
就是可惜她那两百文的谢媒钱。
“确实没必要,”姜老太语气有些遗憾,“结亲是结两家之好,而不是给自己找麻烦,这事先算了,以后再说,这次麻烦老姐姐了。”
“不麻烦不麻烦,”媒婆掏出手绢摆摆手,“有事随时可以找我,老婆子不耽误你们了。”
说完,没顾众人的反应,一阵风似的跑出门外。
“这媒婆,”姜老太感到好笑,“咱家又没啥吃人的东西,她犯得着跑这么快?”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