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这么一想,季雨菲发现自己真的开始掉眼泪了,止不住的那种
好在康王府的丫鬟小厮们都没有跟过来,所以眼前的这些人都算是自己人,而且也都在哭,也没什么丢脸的。
大家各怀心思地痛快哭了会儿,之后在沈大舅的提议下,康王才开始红着眼睛拿出祭品祭拜,一边点香烛烧纸钱,一边问起两位舅兄和侄儿的近况。
依旧控制不住在抽抽噎噎的季雨菲则被领着正式跟沈家舅舅和表哥们见礼。
大舅舅家的大表哥叫沈新,二舅舅家的二表哥叫沈复,都已成家,其中沈新已经有了一个五岁的儿子,沈复则是一个小女儿。
季雨菲:要搁21世纪,这会儿就应该掏出手机各种照片视频炫娃了,多方便啊,不像如今,只能干巴巴一笔带过。当然,有手机也有不好之处,有些炫娃狂魔,就像她以前那个表姐,朋友圈九宫格连发看着基本没什么差的熊孩子照片,最后不得不被忍无可忍的自己屏蔽,不像现在,反倒对那两个小萌娃引起了好奇,毕竟看两位表哥的相貌都挺不错,很有文人的气质,想来下一代长得也不会差。
事实上,根据康王的询问和两位舅舅的叙述,季雨菲得知,她这外祖家原来应该也是跟张家差不多性质的清贵,而且她的外祖父应该是个在野的文人领袖,现在在京畿道的某处地方开了家书院,但因为年事已高,日常也就是带着五岁的小重孙给他启蒙,两位舅舅日常在书院授课,而日常管理则交给了两位表哥。
看来果然是如康王所说远离了京城官场啊,但这不妨碍他们年年大老远地来祭拜沈家唯一的姑娘,据沈大舅说,每年他们都是在清明当天出发,第二天到达,这样就刚好可以避开他人。
康王听了,又是一番唏嘘。
之后是沈大舅那边询问季雨菲的情况,得知去年上半年在太液池边落了一回水,两个舅舅都是捏紧了拳头好久才重新说话。
季雨菲看出他们很是气愤,也很难过,而且这种情绪貌似康王也一副没脸开解很是惭愧的样子,便主动上前表示自己现在身子无恙,而且后来皇帝也惩治了那恶人。
为了纾解舅舅们的情绪,季雨菲又赶紧表示,当时并不是针对自己,主要是冲着三公主而去的。
沈大舅听到这里眉心微动:“可是那如今担着虎贲卫指挥使的三公主”
看来虽然不在京城,有些情况还是了解的嘛。季雨菲点头,又给两位舅舅稍微说了下皇帝当时给自己的安抚赏赐,并连连朝康王使眼色。
后知后觉的康王,便当着两位侄儿的面,给舅兄们说了女儿的婚事。
按说姑娘家这个时候应该羞得避走才是,当然,做爹的一般也不会当着女儿面说起她的婚事,所以沈家父子们一时很怕季雨菲尴尬,虽然大家都是自家人。
不过康王是因为跟女儿和三公主平日里混习惯了,对方又是女儿的长辈,觉得当面说也没什么,主要他是想告知舅兄们女儿未来的好日子;季雨菲呢,本来就觉得没什么,加上跟康王一样的心思,也想跟这些关爱自己的亲人分享自己未来的幸福生活。
于是乎,康王提了后,父女俩就这么一脸坦荡荡地期待着沈家舅舅们对此发话评价。
饶是沈大舅和沈二舅都是在书院多年讲学的人,这会儿也面面相觑不知该说什么,其实外甥女跟护国公府定亲这件事,毕竟是太后赐婚,他们在外甥女及笄后就有心关注,所以是早就知道的,当时父亲还特意遣了人去京城打听谢家的情况。
想到这里,沈大舅总算生出急智,不管是不是,反正尘埃落定的事,先狠狠地夸一番谢家再说。
果然,眼看对面的父女俩听了后都是一副沾沾自喜的样子,便知这夸赞的话说到他们心里去了,看来这门婚事还挺让人满意。
之后一行人在坟前倒了素酒,季雨菲好好地给康王妃整理了花瓶里的杏花枝,而沈家人则捡起了放在旁边地上的一枝杨柳,配合熟练地扦插在坟茔旁,并拿出了随身带着的一个酒瓶,从里面倒出了水浇在柳枝上。
季雨菲这才注意到,其实康王妃的坟茔旁有好几棵柳树,沈大舅则给康王解释:“这是昨日来时父亲亲自从家中园子里取的水。”
这话一说,康王的眼眶便又红了,哽咽着说:“岳父他老人家阿晴当年他得多痛心”
两个表哥站在旁边沉默不语,沈二舅上前来拍了拍康王的肩膀:“所以每年我们来时,母亲都会从园子里折一枝杨柳让我们带来扦插,王爷你看,这昔年种的杨柳,如今长得多好”
众人便都一齐看向那在春风里摇曳的杨柳,康王还哽咽着吟了一首诗: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念完了,再也忍不住,哭倒在康王妃的坟前,旁边的两对沈家父子,也是默默地陪在旁边流泪。
季雨菲:这诗我知道诶上大学时课间做自我介绍,当时那位虽然教英美文学、但总说自己真爱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张老师,就问自己是不是这首诗里的那两个字,然后自己才知道这首来自于诗经的古老诗歌。
为此,这首诗的意思,季雨菲可说是很了解的,如今听到康王这么一念,尤其是最后那句,眼泪竟然又控制不住地流了下来
如此,一来二去的,祭拜的时间就拖得有点长,康王在坟前依依不舍地徘徊又徘徊,叹息又涕泣,最后还是季雨菲用一枝坟茔旁柳树上折下来的杨柳枝劝离了他:“父王,咱们把它拿回去扦插在花园里吧”
虽然之前觉得不太环保,但既然这杨柳如此好种,折几支也没什么关系,最重要的是寄情啊,古人这方面真是不错,虽然没有手机里的照片,但以物传情、睹物思人也挺好的。
一行人之后出了墓园,本来康王是想就近找家酒楼好好跟他们叙一叙别后之情,被沈大舅摆摆手拒绝了,说还是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季雨菲在旁边听得明白,这皇帝还没死呢,尤其是在这招眼的皇家墓园附近,还是先忍忍吧,反正明年清明节估计就可以了。
于是两边人挥手告别,季雨菲还跟他们约好下次有机会前去探望外祖父母,之后父女俩回王府扦插柳枝不提
第458章 雨雪霏霏
只是一路上康王依旧没缓过神来,独自沉默不语地闭着眼睛,季雨菲觉得,这次沈家舅舅们的祭拜,再次触动了他原来隐藏在心底的某些东西。
这种触动,貌似还挺深的,就算回府后在花园里扦插柳枝,康王也没说什么话,之后更是难得地不要女儿作陪,一个人看着颇为萧索地回了正院。
季雨菲见了也只得作罢,回了屋便想找人问问外祖家的情况,可惜这会儿才想起来,当年跟着康王妃陪嫁过来的沈嬷嬷,已经咬舌自尽了,其余的人,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当年跟着从沈家过来的。
一时无法,加上来回车马也有点累,索性睡了一觉。醒来后,觉得还是当面问问康王沈家的情况,便去了正院。
时近黄昏,季雨菲觉得自己选的时间还挺好,刚好可以找理由说来跟康王一起吃个晚饭。
可惜等到了正房,发现康王在发呆,对着桌子上的一个大盒子。
见女儿进来,康王才恍若清醒过来,招手叫她过去:“清儿,这些东西,是你当初及笄时,你外祖家送来的。”
什么意思是当时光收下没给原身季雨菲好奇地过去看。
一幅“有女初长成”的书法,看着气势恢宏,应该是个书法大家写的,康王在旁解释:“是你外祖父亲笔所写。”
看来这位外祖父应该是个挺有地位的文人领袖,季雨菲决定等下就问问康王,不过眼下先把礼物们都看一遍再说吧。
一支看着很是温润的白玉簪子,上面是朵含苞待放的花,很小巧,但很漂亮。康王又在旁说明:“是你外祖母所送,那花是你母妃最爱的栀子花。”说的时候,声音有点哽咽。
季雨菲:唉,那,要么吃饭时再说吧,看自家老爹情绪不佳。
后面还有一些首饰之类,不算很好,但看出都很用心,康王解释说都是舅舅家所送,连两个表哥家的小朋友都有,大表哥家的小侄子是一只竹蜻蜓,看粗糙的做工,应该是他自己所做,小表哥家的小侄女,则是一颗小珍珠,想必也是自己挑的。
季雨菲不知康王如今拿出来是何意,也不知原身以前到底见没见过这些东西,便等着他再次出言解释。
果然,康王低头揉了揉眉心,然后仰头叹了口气,开始给她说明:
“这些礼物,其实在及笄之前一个月就送到了。父王左思右想,决定还是就这么留下了,反正当时你一直住在宫里。”
所以果然是没有跟原身讲喽季雨菲不说话,等着康王继续解释原因。
“那会儿,刚好长生派人私下来跟父王接触,意思是想让父王帮着在你皇伯父面前提一提立储之事,被父王给拒绝了。但这事不知怎的,就被你皇伯父知道了,把父王叫进御书房一顿说,意思是让我少掺和。”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