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宋穿之懒皇帝 金推完结+番外 (痒痒鼠)


  庞统将军咽下嘴里的糖葫芦,笑着调侃:“自从金缠腰的故事疯传,现在汴梁到处都是金缠腰,尤其是这两届科考挨到了一起。”
  “可这些年轻的官员、读书人都忘记了一句话,金缠腰的故事还说明了一个道理--命里注定的事,是你的你不想要都不成,不是你的赶紧儿的溜墙角。”
  官家举着糖葫芦慢慢的品尝,回想一下他今儿看到的花儿,觉得花农们确实是巧思。盛开的花儿的花瓣上下呈红色,一圈儿金黄的花蕊围在中间,确实是有“金缠腰”的感觉。
  没听过“金缠腰”故事的官家和白玉堂示意庞统继续讲,展昭拿着菜谱认真的点菜。
  话说庆历五年,韩琦大人任扬州太守,官署后花园中有一种叫“金带围”的芍药一枝四岔,每盆都开了一朵花,不仅花色美丽、奇特,而且传说此花一开,城中就要出宰相。韩琦大人当然激动。
  当时,同在大理寺供职的王珪、王安石两个人正好在扬州,韩琦便邀他们一同观赏。因为花开四朵,所以韩琦便又邀请州黔辖诸司使前来,但他正好那天身体不适,生吐下泻。韩琦就临时请路过扬州也在大理寺供职的陈升之参加。
  饮酒赏花之际,韩琦大人剪下这四朵现在名传天下的“金缠腰”在每人头上插了一朵。说来也奇,这四个人现在都是身居高位,而且都还是最年富力强的时候,非常有可能在范大人他们的身后接任宰相之职。
  庞统将军的故事讲完,一伙儿的糖葫芦也吃完了。官家轻轻摇头--虽然故事很神奇,但是凭这四个人的才能,就是不去戴花也是必有一番作为。
  白玉堂很是同意庞统的观点,端起来黑瓷碗里的茶水一饮而尽,感叹的说道:“命里有不需求,命里无求无用。不过图个乐呵。”
  展昭对于这些命理之说从来不信,不过他听出来了白玉堂的心事,随即换了话题,“宁令哥确实是有生意头脑。他学着南方的商人往北方运荔枝树、荔枝果,以及运活鱼的方法,把西北的牛羊也活着运到这里。现吃现杀。而且他们杀羊特别快。”
  “他还把北方人的铜锅涮肉弄到了这里。我刚刚点了一个铜锅。”
  “这么热的天,我们吃铜锅?”庞统很惊讶。
  白玉堂瞬间放下心事,“这是以毒攻毒?”
  只有功力最高的官家完全不受影响,他非常同意展昭的说法,宁令哥很有生意头脑。
  “吃完了我们可以在隔壁屋子沐浴。”展昭也觉得他们吃完后肯定会热的满头包,他再次感叹宁令哥有生意头脑。洗澡水、新衣服都给准备好了。虽然都是收费的。
  官家乐得大眼睛微微眯起,懒劲儿上来不想说话的他用眼神儿表达“宁令哥真聪明”的意思。
  庞统和白玉堂···,好吧,吃吧,吃完洗澡。
  四个人吃饱喝足,除了官家,另外三个人差点儿没被热的跳起来。不过,确实是痛快之极。
  再等待身上的干透去洗澡之前,三个人望着官家清凉无汗迷瞪眼要睡着的样子,还是觉得很值得。
  夕阳落下,玩水灯的人把手里的水灯沿河放走,给迷路的鬼指路。家家户户在院子里燃起来纸钱送给祖宗,再在门口燃起香火。一是吃饱喝足给要回地府的鬼进香,二是香燃起后插在地上,越多越好,“布田”祈愿丰收。
  回到皇宫的官家在亲爹的带领下,给明堂殿的赵家祖先们的灵位挨个上香,希望他们在地府吃好睡好。
  完成了过节大任,把亲爹给的一万银子花光光的官家自是去呼呼大睡;躺在床上的太上皇却是被周昉的亲笔画、前朝的书法,那个“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的“密色瓷”等等物事儿勾引,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被折腾的睡不好的太上皇后在他的睡穴上轻轻的拍了一下,好了,一室安静。不过太上皇他老人家在临睡之前,还是有了个主意,下次和儿子一起去古街上掏宝贝。
  清风明月之下,地府的鬼们过了一个热闹的中元节,世上的人也过了一个热闹的中元节。热热闹闹的中元节过后,大宋人就开始欢欢喜喜的迎接着秋天的到来。
  官家在八月初一这天见到了刘彝,果然是非常的“善治水”。大喜过望的官家把他派到水患严重的黄河下游之地做都水监外监,自己还特意跑到汴梁周边的黄河两岸转悠了一趟。
  作者有话要说:  庆历五年 1045年
  宋朝时期的人,真的是很潮流哈。男子簪花。纹身。簪花在《宋史》里有记载,和官帽朝服一样分等级。北宋皇帝怕奢靡之风压不住,就下令禁珠翠。
  至于纹身,具体的请看《水浒传》里面的纹身描述
  四相簪花很出名哈,这四个人因为神宗时期的党政,官场变化大,机会大,确实都做了宰相。在我们的文里,他们可能不会再都做宰相。但是他们都有一定的才华,现在也都是谏官或者地方经略使任职。王珪大家不熟悉,据说秦桧的老婆是他孙女儿,李清照的妈妈是他的外孙女儿。
  历史上陈升之做宰相后的名声不大好,人品也不大好,但是当时的环境确实是乱。他做谏官的时候,确实是非常刚正的。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就爱打酱油 6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 82 章
  说起治水, 最有名的当然是大禹治水。上古时代, 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大水灾,大地一片汪洋,庄家、房屋都被淹没了,人们只好逃到山上或树上去。因为缺吃少穿,饿死、冻死的人很多。
  鲧被人推荐给尧领命治水, 花了九年时间治水, 没有把洪水制服。因为他只懂得水来土掩,造堤筑坝,结果洪水冲塌了堤坝,水灾反而闹得更凶了。然后鲧的儿子禹被派去治水, 禹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
  黄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龙门山,它堵塞了河水的去路, 把河水挤得十分狭窄。奔腾东下的河水受到龙门山的阻挡, 常常溢出河道,闹起水灾来。禹到了那里, 观察好地形, 带领人们开凿龙门, 花了十三年把这座大山凿开了一个大口子。
  衣到敝时多虮虱,瓜当烂后足虫蛆。治水共谁言鲧禹,著书空自继丘轲。大禹凿开龙门山引洪水入海, 为后人敬仰,为捧着《禹贡》的大宋文人崇拜。所以这一百多年来大宋人的治水策略,也是以开导疏通为主。
  大宋人没有大禹的河图、开山斧、定海神针三件宝,可他们有一双和大禹一样勤劳的双手双脚。
  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秋天来临,还紧挨着官家的大婚和迁都,各地水官都是白天忙断腿,说哑嘴,晚上做梦也在祈祷黄河今年不要出大乱子。
  水患频发的黄河下游各大堤坝都是修整加固。黑罡口两岸,官家和当地的老百姓一样,天天戴着箬帽手拿着锹子出门。这段河的修河司官在组织民工挖泥挑土,官家就领着人观察周围的地形水势,没过几天,他手上脚上都起来大水泡。
  稍通医术的小李子给他挑破手上、脚上的水泡挑了有半个时辰。
  天热不能包扎,小李子轻轻的给他做清洗擦干再简单的涂抹药酒。好在官家耐疼能力高,小眉头微皱,却没有喊疼。
  “官家,我们要马上回去过中秋节了,你这两天要歇息把手脚养好。这个走路拿锹的活计它和练武不一样,功夫再高的武人也适应不了。”
  眼睛哭的红红的小李子不得不提醒官家中秋天的问题;本来打算在秋汛期间完成这段河道勘测的官家小无奈的答应下来,总不能让爹爹和嬢嬢担心自己。
  小张子把一双小木屐拿过来,他一脚下去,感觉自己的脚好像不是自己的。小张子眼见他走路都吸气,无奈又心疼。官家这细皮嫩肉的,平时又懒得动弹一下,亲自勘测地形水势哪里受得住?
  官家忍着不方便的手脚梳洗收拾妥当后,用完晚饭端坐在软椅子上,裸着的双脚搭在一个小几上,对着落日的余晖捧着最新绘制的黄河水图琢磨了好一会儿,忍不住对他身边的邵雍先生说道:“黄河的走势距离汴梁越来越近了。”
  “战国时期秦将王贲伐魏,因为当时的黄河距离当时的汴梁--大梁城太远,于是在鸿沟与黄河交汇处的荥阳,引河入沟,再灌大梁。但是现在,如果有人在秋汛时期凿开黑罡口,黄河水会直接淹没开封城。”
  当世大儒邵雍先生一身道服,仙风道骨的模样。就见他放下手里的茶碗,摸着花白的胡子笑哈哈的说道:“官家切莫担心,如果将来真的有谁如此做法,那就是该变天了。”
  有一就有二。有秦将王贲的例子在前,后人···。不过官家也没有纠结,后人的事儿,自有后人解决。
  “说起后人,我这里还有个事儿。先生的一身儿算法造诣,当传后人。”官家对于邵雍先生的算法水平非常的推崇,“以前国子监、太学等官学对于算法一道不重视,任其荒废。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广备处、工部的各项工程都用的到。”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