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 (冷香忆)



往年麦子丰收,村民却不见得高兴,因为粮食多了,价钱就会降下来。

粮食的价钱不像盐是由燕王府控制。粮价是由当年的产量决定。

胖胖的农官见自家王爷脸色格外的好,心道:哈哈,县公爷真是厉害,开了两个作坊,带动了方圆百里的村民开荒种黄豆。

周冰微笑道:“小马,你倒是高瞻远瞩。”

马老三听不懂高瞻远瞩这样的词,但是知道这是好词,再次劝道:“大哥,你要想种黄豆就赶紧寻荒地开荒。不然,动手晚没地了。”

周冰看着十分年青,顶多二十七、八岁,比马老大年青的多,马老三自是叫他大哥。

周冰哈哈大笑,“好说。”

黄昏前,两队人在下马的地方集合,这一趟收获不少,甚至比想象中的还好,人人面带笑容。

周冰做了一个决定,道:“明日再往远里去。”

几个农官言之凿凿说燕城方圆百里的村民广种黄豆,既然如此,那就到百里的村子走一遭瞧一瞧。

天气晴朗,这次进的这座村子叫红叶村,距离燕城百里。

村子的山后有大片的枫树,一到深秋,漫山遍野的红色。红叶村就是这么来的。

红叶村距离河水远,田地缺水,以前是附近出了名的贫穷,穷到一家人只有一、两身衣服,为了省衣服,男人种地都得光屁股。

不要怀疑,这是真事。周冰曾亲眼目睹。

也不要笑话,红叶村再往北去的地方更穷,为了节省衣服,男人女人种地都得光屁股。

红叶村的村民穷得要命,每年冬天遇到雪灾能饿死人,三分之一的人会逃到各地去寻找活下来的机会。

这么穷,不是因为懒惰,而是缺水干旱、资源匮乏。

红叶村就没有懒人。男女老幼都干活。

麦收刚结束,只要会走路的孩子统统的进了麦地捡麦穗。男人在家里磨面粉。女人在家里搓麻绳。

周冰等人经过麦地时,看到每块地里都有几个光着身子的小孩在捡麦穗。

最小的孩子脸蛋身上皮肤晒得黑红,年龄还没有周冰的嫡长孙周蔚大,走路都摇摇晃晃,估计还不会说话,那也跟着哥哥姐姐捡麦穗。

所有的孩子都在地里干活,放眼放去,没有一个大人。村民也不怕拐子把娃拐走。

周冰高声喊道:“你们家大人呢?”

有个五、六岁的光身子小男孩跑过来,笑嘻嘻答道:“在家里。你们是谁?”

周冰就势蹲了下来,也不嫌弃小男孩浑身泥土脏,问道:“我们是燕城那边的人,来你们村打听一些事。”

小男孩一听对方是燕城人,眼睛一下子亮了,燕城可是好地方呢,听说有很多好吃的好玩的。

“你们村今年可有种黄豆?”

“种了。我家种了四亩三分。”

周冰故意道:“咦,我怎么看不到黄豆地?”

小男孩咯咯笑,“黄豆地在山那边,这里都是麦地,当然看不到啦。”

“你家在哪里?”

小男孩扭头指着麦地的尽头,那里隐约看到村子的茅草屋,“我家在那里。我家门前有颗枣树。树上的枣子还没熟呢。”

“这孩子不认生,胆子大的很,口齿也清楚。我们去他家瞧瞧。”

看着近,其实路程远,周冰等人走了好一会儿,才走到小男孩的家。

小男孩的爹光着脚走出来迎客,上身也光着,只穿了点打满补丁的裤子。这条裤子还是为了见客人才穿的,刚才在后院磨麦子都是光着身子。

小男孩的娘没出来,估计穷得没有衣服穿,见不了人。

小男孩的爹一听周冰等人是从燕城过来打听种黄豆的事,一下子跟打了鸡血一样,热情似火,一边说话,一边去后院磨了把黄豆,煮了几碗豆浆待客。

“这是豆浆。好喝的很。非常好。”小男孩的爹不识字,言语匮乏,为了说明豆浆有多么好,特意举例道:“以前我们这个村的人天一黑就看不清了,夜里不敢出门怕摔着,拉尿拉屎都得在屋子解决,自从喝了豆浆,天黑都能看见,不用在家里拉屎。”

一番话说的很粗俗,不过真实的不能再真实。只有在农村生活过的人才能体会。

随行的农官都有在农村生活过的经历,频频点头。

别说燕城方圆百里,就连国都方圆百里的村民都患有夜盲症。

每年大周国因夜盲症摔伤的人多了去了,甚至还有人摔进粪坑里淹死。

周冰接过有缺口的碗,也不嫌弃,嗅着浓浓的豆味,喝了几口豆浆,夸赞道:“豆浆是好。”

两位太医曾在去年就向周冰禀报过,多吃豆制品能够治好夜盲症,还能让人的身体变得健壮。

不过,亲耳听到百村说这件事,内心还是挺震惊。

夜盲症的根源就是缺营养,吃几顿好的就能痊愈。肉、蛋、鱼对贫穷的村民来说绝对是奢侈品。

黄豆可以自家种,一斤黄豆能磨出几十碗豆浆。黄豆就是老天赏赐给贫穷村民的美食。

481燕王亲临

小男孩的爹兴奋的道:“我们家的黄豆全部卖给了燕城的作坊,就是那个燕王爷的儿子县公爷开的作坊,得到的钱一半买了黑面,一半买了雪花盐什么的,我们家今年冬天不会挨饿!”

周冰点头赞同道:“不错。种黄豆好。”

小男孩的爹一个劲的道:“你们赶紧种黄豆,种了卖了钱,就知道好处。”

周冰喝完热豆浆,出了一身汗,仰头望着蔚蓝的天空,得想办法让燕城方圆百里外的百姓也都种上黄豆都能吃饱饭。

这个想法一旦有了,就像蔓藤一样在脑海里疯长。

“我们去下一个村子瞧瞧。”

“世子爷那边的情况不知如何?”

“世子爷去的照村跟红叶村挨着,情况与红叶村相似。那里的村民也开了荒种了许多黄豆。”

“以前不知道黄豆有这么多的好处,说起来还得谢谢长平县的李家,是他们家把黄豆做出了花样,豆腐、豆浆、豆腐脑、豆皮、豆干、豆腐丝、豆芽什么的。”

“还有甜面酱、黄豆酱!”

“对。县公爷的两大作坊产的调料主要的原料就是黄豆。”

“我们这两日问过的村民,都说把黄豆卖给县公爷的两大作坊。”

“若是县公爷再多开两间作坊就好了,能够解决许多百姓生存问题。”

“是。一年只需要多收入几百个铜钱,一家人买二百斤黑面、玉米面吃,冬天就不会饿死。”

这两日,几个农官建议周莫玄多开作坊的话,听的周冰的耳朵快生茧子了。

他不禁寻思,周莫玄的作坊到底有多么大产量有多高,竟能带动燕城方圆百里的村民种植黄豆?

“再进一个村子就返回燕城,去我儿莫玄的作坊瞧瞧。”

烈日当空,一行人骑马在官道上狂奔。

下了官道进入一条宽阔的土路,远远的能看到屹立在几里之外的大片建筑群,那里曾经都是荒地,现在已成为燕城的最大作坊及居民区。

沿着土路前行四里路,路旁开始有柿子树、梨树、桃树,清一色的果树,有的果树上面已经结了果子。

大树底下好乘凉,树下有卖杂货的小商贩及卖菜卖鱼卖肉卖鸡的村民。

再往前行,还有茶水摊子、几个瓜果摊子。

茶水摊子卖的是凉茶,有那穿着七成新绸缎打扮像管家的人在喝茶。瓜果摊子卖的有梨、甜瓜、枣什么的,也有人在购买。

大下午的竟然还有这么多摆摊做买卖的,想必到了黄昏人会更多。

这比长平县城门外的小集市可热闹的多。

光瞧着土路两旁的商贩、村民就能显示出这里的人气旺盛,居民区的人购买力强。

“王爷、世子驾到!”

作坊大门前的燕城守军激动高亢的声音,响彻云霄。

一时间,人人都知道燕王父子亲临,均是激动无比。

在大门外排队进货的大小商贩没想到在此见到了北地的主人燕王,均是跪下磕头。

周冰等人下了马,并不急着进去。几个农官在周景望的示意下兴致勃勃向商贩们的提问。

“你们都是来买货的?”

离得最近的一个中年胖子穿着八成新的绸缎衣,刚才手里举了一把油伞遮阳,现在把油伞合起来,只是晒了一小会儿就热得满头大汗,绸缎衣被汗浸湿贴在身上,狼狈的很,答道:“是。”

“你们都是燕城的?”

中年胖子见几位官老爷个个和颜悦色,大着胆子道:“不是。小的是沙城人。他们几个也不是燕城人。”

众人答道:“小的是青城人。”

“小的兄弟是鹿城的,骑马跑了三天来到此处。”

几位农官一听,青城、鹿城到燕城远的很,六百多里路,好奇的问道:“跑这么远到燕城作坊买什么?”

中年胖子如数家珍般答道:“小的要买黄豆酱、甜面酱、雪花糖、糖蒜、酱油。”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