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调查了三百户村民,种植黄豆最多的一户,六亩三分地,最少的一户,一亩两分地。今年的黄豆亩产约一百五十斤,十斤卖十八个铜钱。种植黄豆最多的村民收入近二两银子,最少的也能增加几百个铜钱。”
“我们北地终于有了一种能让农民收入增多的农作物。”
“种黄豆可比种麦子挣钱多。”
“黄豆不用交税,麦子得交税。”
“王爷,若是再多开两家作坊,再有几个李家,我们北地的村民家家都能种上黄豆,家家的收入都能增加,百姓的日子就能好过的多。”
几位农官下了这么大的功夫调查什么,其实最终的目的是劝说周冰在北地多建几个燕城酱油、酱菜作坊。
燕城人人皆知,两大作坊的主人之一是周莫玄。
周冰要是让周莫玄多建几个作坊,周莫玄肯定得乖乖听话。
这件事若是成了,北地的百姓家家多种黄豆,用不了几年就能全部脱贫。
百姓有了钱,吃饱穿暖,把房子修了,好好的生活,安居乐业,不会造反,北地将会前所未有的稳定。
估计那时,就算冬天有雪灾,也不会有灾民逃到燕城活命。
周冰被几个农官围着说了一个多时辰后,开口道:“你们这就与本王父子下村微服私访。”
并不是他不相信几位农官,而是他这个人从不偏听偏信,既然几位农官说得如此天花乱坠,那就下村去瞧瞧,亲眼瞧瞧村民的黄豆地,听听村民怎么说种植黄豆的事。
479轮椅问世
大总管贺南立即安排几位农官换了便服。
所谓的便服,那就真的是便服,六、七成新棉布制的长衫,压根和富贵没有关系。
周冰、周景望与几位农官穿着便服,鱼贯出了院子,正要准备骑马去侧门,却见不远处的竹林青石板路出来几个人。
这几人当中有一人不是站着行走,而是坐着一辆古怪的像太师椅一样的东西,靠着双手推动椅子下面的轮子向前行。
周冰望着带轮子太师椅上面的紫衣玉冠俊美少年,狐疑问道:“那是景晨?”
“爹,不错,那是景晨……他身下坐的应该是小神医专门为他设计的轮椅。”周景望曾听周莫玄念叨过轮椅,当时想象不出轮椅是什么样子,今日算是见到,真是大开眼界。
“那人坐着的是何物?”
“人坐在上面不用推也不用牲口拉就可以行走的车?”
“那位便是楚王世子。”
几个农官也被周景晨吸引住了,确切的说是被他身下有着轮子的古怪太师椅吸引住。
轮椅高四尺,用的红木及竹子,轮子的车轴用的铁,十分坚固,还有一个可以调节方向转弯的把手以及一个手动刹车。
熟练的使用轮椅需要一个过程,周景晨用了一天就完全掌握。
昨日得的轮椅,今日就坐着轮椅在王府到处走动。没想到这么巧碰到了周冰父子及几位农官。
周景晨的声音都比往日响亮,“侄儿见过叔叔!”
周冰在前几次见到的周景晨,都是靠着别人背着、抱着,今天却是靠着他自己转动轮椅的轮子就能行进,关切的问道:“此物你用着如何?”
“这架轮椅还行。”周景晨语气带着些许不满,“我想要一辆楠木制成车身上镶嵌宝石的轮椅。”
以他的身份就算是打造一辆黄金轮椅那也使得。只是负责制作轮椅的江青云肯定会反对。
这个江青云出身名门江族,可是怎么就不能理解他处处追求完美的心情呢。
周景望笑问:“我父王是问你用着是否方便?”
周景晨拍了拍扶手,然后特意拉住方向杆,轮椅来个原地旋转三百六十度,炫耀了一下技巧,在众人震惊的目光中淡淡道:“我用着还行。”
明明心里喜欢得意的不得了,偏偏外表装成无所谓的样子。
他要是在女子面前耍一耍还行,在这群爷们面前,简直是让人想抽他。
周冰双目放精光,问道:“此物叫什么?”
周景晨答道:“轮椅!这是全天下的第一辆轮椅。小神医专门为我画的图纸。”
“甚好。”周冰走上前摸了摸轮椅,上看下看。
若不是周景晨断了两只脚坐在轮椅上面,周冰要亲自试下轮椅。
周景晨双手握住了扶手,有些紧张的问道:“叔叔这是要做甚?”
“我看看而已。”周冰见周景晨这么宝贝轮椅,心里暗笑,起身扭头对周景望道:“轮椅,速打造二百辆发放给军中身残的将士。”
“是。”
周景晨望着周冰等人离去,耳边听到几位农官的议论。
“这个轮椅可真好,家中要是有行动不便的老人也可以坐着它到花园散步晒晒阳光。”
“我家祖父年近八旬,几个月不能走动,整日躺在床上,若是能有一辆轮椅,他老人家就能坐在上面到处转转。”
“我看轮椅用红木的就行,坚实不怕水泡,用不着楠木。”
“楚王世子还要在轮椅上面镶嵌宝石。我觉得太过奢侈。”
周景晨喃喃道:“这轮椅明明是小神医给我用的,怎么谁都想用?再说了,我用楠木我用黄金又关你们什么事?哼,我打造十辆轮椅,每天都用不同的轮椅。”
不知道假脚做出来,他还想打造十辆轮椅吗?
小厮问道:“世子,您还要去花园转转吗?”
“去。”周景晨心道:我今天要把燕王府转个遍,看看有没有我们楚王府大,哪里有趣,哪里不能去,到时我儿来了,我好带着他们玩耍。
周冰一行人出了燕城的西城门,往西行了十几里,然后把马拴在官道上,由两个护卫看着,其余人分为两队步行往前走。
周冰与周景望各带一队前往附近的村子。
他们的穿着打扮跟镇里的普通百姓差不多,哪怕周冰父子模样生得好,也不会让人怀疑他们的身份。
两队人脚程都快,很快就各自进了一个村子。
周冰的这队人打着来年准备种黄豆来向村民请教的旗号,一会儿就跟村子的一户姓马的人家聊上了。
马家共十口人。
成年男女七人,未成年的孩子三人。这其中马老头夫妻年迈体衰,已经不能干重体力活,只能做饭看家。
真正能下地干活的只有五人,分别是马老大夫妻、马老二夫妻及未成亲的马老三。
马老大是长子,在家里有很高的话语权,地位仅次于马老头。
他一听周冰等人要种黄豆,恨不得拍手赞成,“种黄豆好,种吧,信我的,准没错。我都后悔今年少种了,明年我们家得再多种五亩黄豆。”
马老三忍不住道:“大哥,五亩哪里够,至少种十亩。我看山边的地都荒着呢。”
马老大摊开双手,“我倒是想种来着。可家里还有麦子、青菜要种,哪有精力种那么多黄豆。”
周冰问道:“你家多少地?”
马老大心中有数,答道:“二十一亩麦地,一亩多菜地。我家今年开荒开了五亩多的黄豆地。”
周冰算了一下,有些不以为然的道:“合起来二十七亩,也不算多。”
马老大摇了摇头,“除了种地,还得去县城打杂工,不然怎么养活一家老小。”
马老二跟周冰等人道:“我三弟想多种五亩黄豆是为了娶媳妇。”
马老三大概十八、九岁,一听娶媳妇,那是真急眼了,也不管外人在场,抱怨道:“你们都娶了媳妇还有了娃,我还光棍呢!你们不愿多种黄豆,我种!”
一个胖胖的农官哈哈大笑,对马老大、马老二道:“你们两个当哥哥的饱汉子不知道饿汉子饥。”
周冰在王府不爱言语,但是对着他的百姓,话可就多了,打趣道:“你们两个做哥哥的得帮弟弟,得多开荒多种黄豆。”
480豆制品治夜盲症
马老大被外人笑话了,摸摸脑袋,想了想,高声道:“种就种,不就是五亩吗。”
马老二望着弟弟憨笑道:“我可没说不帮你种黄豆。要不,我们明个就去山边开荒?”
一直不吭声的马老头冒了几句,“要去就早去,不然别人家占了,轮不到你们。”
闻言,马老三一拍脑门,急道:“天啊,我能想到的,别人也能想到。不行,我得去瞧瞧。今日我就得行动起来,把荒地先占了。”
周冰等人正好想看黄豆地,这就跟着马老三去了山边,从村子到山边,这一路都能看到成块的黄豆地。
每块黄豆地都不大,但是数量多,加起来很可观。
以前这些地不是劣田就是荒地,如今都种上了黄豆,不怎么废力气还能给村民带来可观的收入。
周冰心里很欣慰,单手背负,边走边看,还跟直爽有些可爱的马老三聊天,“后生,我看你对于种黄豆很执着。”
“那是。”马老三激动的道:“我们村今年种的黄豆丰收,这要是麦子,价钱得降,可是黄豆却不降。县公爷开的两个大作坊收黄豆,有多少要多少,十斤十八个铜钱,谁来都是一个价。”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