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双喜觉得他的意思是想让她也趴下来当马马,可这事儿不能开先例,云珞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不多,她可不一样,整天陪着孩子,有了一次孩子们就整天闹着要骑大马马,还不得把她累死?
刘双喜道:“乐乐,弟弟们小,他们骑大马马怕摔着,你要好好地扶着他们知道吗?等他们骑一会儿,你自个儿骑。”
乐乐虽然有些不情愿,可想到可以单独骑大马马,又高兴了,扶弟弟扶的可认真了。
云珞在屋子里爬了两圈,乐乐扯着他的胳膊,“爹,爹,乐乐也要骑马马,乐乐也要骑马马。”
云珞好笑地看向刘双喜,见刘双喜早就躲到一边儿去,显然是不想参与到父子间的游戏,云珞对乐乐道:“这事儿你要和弟弟们商量。”
乐乐就对高高、兴兴道:“弟弟,弟弟,一人骑两圈,该换我了。”
高高在前面抓着云珞的衣领,兴兴在后面抱着高高的腰,听说要下来都不乐意,“不,不,马马,马马。”
乐乐就要上来扯高高兴兴下来,高高兴兴‘哇’的一声就哭开了,乐乐见弟弟哭了,既怕被责怪,又觉得委屈,明明是他让弟弟先骑的,可弟弟们也太不乖了,回头看着刘双喜也哭了。
刘双喜原本不想给孩子们当马马,可见孩子们突然都哭了,有些无奈地看着云珞:“就一个爹都不够分了。”
云珞气笑了,“怎么?你还想给儿子找几个爹?”
刘双喜怕王爷生气赶忙解释,“哪能呢?我就是觉得孩子多了也不好,太闹了!”
正文 第749章太娇惯了
刘双喜原本不想给孩子们当马马,可见孩子们突然都哭了,有些无奈地看着云珞:“就一个爹都不够分了。”
云珞气笑了,“怎么?你还想给儿子找几个爹?”
刘双喜怕王爷生气赶忙解释,“哪能呢?我就是觉得孩子多了也不好,太闹了!”
刘双喜一句话说完,乐乐、高高、兴兴都不哭了,含着眼泪看刘双喜,觉得娘的意思是不是说嫌他们闹腾,就不想要了?那他们是不是就要成没爹没娘的孩子?
想哭,可又怕哭的娘更心烦,若是乖一些,娘是不是就不会不要?果然爹和娘才是亲的,他们没准真像别人说的那样是捡来的。
刘双喜见孩子不哭了,也不知道他们心里都想的歪到哪边去了,只觉得不哭就好,果然她的儿子都是懂事儿的。
“好了,你们都下来吧,爹娘还没吃饭,等吃过饭再陪你们玩儿。”
高高兴兴从云珞的背上笨拙地爬了下来,跟乐乐站成一排,几双眼睛就盯着刘双喜,刘双喜吃饭的时候他们就在桌边看着刘双喜吃,刘双喜只当他们馋了,自己吃一口就喂他们也吃一口,孩子们就乖乖地张嘴等着。
云珞见孩子们难得乖乖地排排站等喂,觉得太可爱了,吃一口也喂一口,孩子们给吃就吃,刘双喜和云珞都觉得孩子们这是真饿了,也不知之前是不是没吃饱呢?
喂了一会儿,刘双喜和云珞也吃得差不多了,乐乐突然眼泪就掉了下来,把刘双喜吓了一跳,“好好的怎么就哭了?”
乐乐扁着小嘴,委屈地道:“娘,乐乐吃不下了。”
说完,乐乐‘哇’的一声就哭了起来,“娘,乐乐乖,别不要乐乐。”
看哥哥哭了,高高兴兴也跟着哭开了,哭着哭着就抱在了一起。刘双喜手里拿着筷子有些不知所措,孩子的内心是不是太脆弱了?竟然会怕她不要他们?难道是她平常表现出来对他们的爱还不够吗?
云珞放下筷子,静静地看着哭成一团的三个儿子,好吧,这小哥仨的感情还是很好的,至少在最难过的时候还能给彼此安慰。
刘双喜舍不得儿子们哭,饭也不吃了,蹲下来把三个儿子都搂在怀里,“你们才多大?怎么就想那些有的没的?娘不要谁也不能不要你们啊,瞧瞧一个个哭的跟小猫似的,再哭就不可爱了。”
三个儿子听娘说不会不要他们,止住哭声看刘双喜,乐乐更是哽咽地问道:“真的?”
刘双喜用力地点头,“真的,比金子都真!”
乐乐已经明白金子是好东西,听刘双喜用金子来保证觉得这话应该不假,拍了拍两个弟弟,“别哭了,娘不会不要我们。”
高高兴兴平常就最听乐乐的话,虽然话还说的不那么利索,听却不是问题,既然乐乐说娘不会不要他们,他们暂时也就信了。
刘双喜松了口气,她觉得这是养了三个儿子吗?简直就是养了三个祖宗。
再坐回去吃饭,三个儿子已经自个儿把自个儿哄好了,拉着手去一边玩了。刘双喜拿起筷子夹了口菜吃,却见云珞还看着三个儿子,好像要把他们看出花来似的。
刘双喜道:“快吃吧,待会儿菜就凉了。”
云珞却摇头,“好好的,他们怎么觉得我们会不要他们了?”
刘双喜没想那么多,“小孩子嘛,成天吃了睡,睡了吃,没事儿就爱瞎琢磨,没准就琢磨出什么来。”
云珞道:“我小时候就不会琢磨这些。”
刘双喜便来了兴致,“那你小时候都琢磨什么?”
云珞想了想道:“我三岁开始习文,五岁开始习武,哪有工夫这么娇气?”
刘双喜把嘴一撅,“你这意思是说我把孩子惯得娇气了?”
云珞想了想道:“或许是在娘身边长大的孩子都娇气吧?我小时候就不是在娘身边长大,对娘也没什么依赖,也就不会像他们这样患得患失。”
刘双喜听了有些心疼云珞,虽然现在云珞与章太妃母子感情好了许多,可想到他小小年纪就被亲娘忽视,后来又被送到樊城为质,一个小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就跟着下人们生活,自然是没有娇气的理由。
不免就反思自己对孩子们是不是真太娇惯了,最后也觉得似乎是太娇惯了,可孩子是她的心头肉,她不惯着他们惯着谁?
云珞看刘双喜的神色就知道她想明白了,“乐乐已经五岁了,也是时候该给他请个先生,到时让高高兴兴也跟着一起听听,能学多少就学多少,学不会也无妨,先板板他们的性子。”
刘双喜还是有些心疼,可就是在她前世,五岁的孩子都该上幼儿园了,虽说她平日也教他们不少,但自己教和先生教肯定是不同的。
她的儿子将来注定不会平凡,她若是一味的心疼,是不是会阻碍了他们的成长?好吧,心还是会疼,可心肠该硬起来的时候也是要硬起来。
刘双喜同意云珞给孩子们请先生,云珞就派人去打听哪位先生的才学好,到时请来回华阳城的时候带上,虽然不想承认,云珞也不能不承认樊城是东楚的京城,这里的有才之士甚多,非华阳城可比。
第二日,摄政王王府招募有学之士的消息就在樊城传开了,立即就有人阴谋论了。
赫连老大人如今年岁大了,已经不再上朝,每日早起吃过饭就出门逛逛,逛到午时在外面酒楼里点个小菜,再喝二两小酒,听听小曲儿再看看风景,日子过得很是逍遥。
只是昨日与摄政王见了一面之后,摄政王让他很心堵,回去后琢磨了一晚上也没顺过这个气儿,总觉得摄政王年轻气盛,不把他这些老臣放在眼里,难道还想把他们这些老臣们都清算了,将朝中的人都换成他的人?到时他就可以只手遮天了。
原本就对云珞有怨言,中午找了间酒楼进去,点了个炒黄豆,又来了壶小烧酒。
伙计很快地就将赫连大人点的炒黄豆和小烧酒送来,离开时还道了句:“您老慢喝!”
正文 第750章左右也是一死不如拼了
赫连大人很满意,却不知伙计虽然面上恭敬,心里却有些鄙视,当了这么多年的官,就这么小气?每次来了就点一盘炒黄豆,那个寒酸的哦,真当樊城百姓不知道他年轻时也不甚清廉?做戏给谁看呢?
赫连大人吃着黄豆,就着小酒,听旁边桌上的人说起摄政王府在招募有学之士,一个激灵就精神抖擞了,端着小酒盅就凑了过来。
“你们在哪儿听说摄政王府招募有学之士?这消息准吗?”
在樊城,不人人都认得这位有些寒酸的赫连大人,但也是大半的人都认得他,尤其是酒楼的常客,时常都会不幸地在酒楼里与他来个巧遇,但凡这种时候那真是能装聋作哑就不会多说一个字。
见赫连大人过来,几人都没了再交谈的兴致,毕竟这位大人来酒楼一向只点黄豆,可吃的却不只是黄豆,哪桌有他相中的菜,他就会拎着小酒盅凑过来,借机夸夸其谈,顺便美滋美味地大吃特吃。
因着他的身份,被占了便宜的人还敢怒不敢言,被吃了还得说自己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把老大人哄高兴了才好。
可这几人因一时嘴欠被赫连大人盯上,还亲自过来问了,自然不好不答,其中一人道:“消息定是准的,听人说摄政王府门外已经贴了告示,说是要给府中的小少爷请先生,只可惜我等才学不行,不然真要去试试了,每月二十两的束修呢,放在樊城也是独一份儿。”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