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混进围场来,可见本事不错。
谦儿此时从后面挤上前来,负手站立,严肃警惕的打量眼前的孩子。
那孩子看了谦儿一眼,眼中并无半点波澜,便将眸光放到梁初身上,恭敬的弯腰行礼:“贵国的皇帝,很荣幸见到你。”
声音清冽冷静,有着与年龄不符的风采。
梁初眼中露出一抹欣赏来:“你不是大梁人。”
孩子点头,似乎是松了口气:“我是海岸那边安定国的王子,此次是我跟随我国的使者乘船到此,只是半路遭遇风波,船已经沉没。我抓着一块木板漂浮到这里,顺着山壁爬了上来,便遇到了你们。”
听他的口气,倒是万幸的。
穆菱顿时便来了兴趣:“安定国?你叫什么名字?”
海岸的那一边,还从未有听谁说起过。在现代什么海岸都不再是阻扰,想去哪里办了签证都有飞机去,但在古代,隔百米便都是障碍。
乍一听到新鲜的地方,自然是叫人觉着兴奋有趣。
“我国为沈姓,小字清鸿,是皇后嫡子。”沈清鸿很爽快的表明自己的身份。
梁初眼中露出探究,但到底也未曾为难他,只是差人将他带下去,好生招待着便是。
安定国是个闻所未闻的地方,在这块版图上,原以为吞并了鲁玛便只剩下大梁一个国家了。却不想漂洋过海,在遥远的对岸,竟然还有一个国家。
这种感觉很是奇妙,也让作为皇帝的梁初觉得一阵危险。
对方已经开始造船往他们这边来探险了,而他们,还依旧对对方一无所觉。若是有朝一日对方过来的船上全是士兵和武器,他们岂不是被打个措手不及?
想想就觉着惊恐。
“捡!”
怀中的乐儿兴奋的跟着沈清鸿的身影转动,直到看不见了,才拍了拍梁初的肩膀,叫他回过神来。
乐儿见梁初看她,便忙指着沈清鸿离开的方向,高兴的拍手道:“捡!大兔叽!”
在乐儿眼里,沈清鸿成了她捡的一只大兔子了。
梁初坚持哭笑不得,伸手捏了捏女儿的鼻子:“那是大哥哥,不是大兔叽!”
“是!”
乐儿一本正经的纠正,并且嫌弃的看了自家爹爹一眼。
怎么爹爹竟是这么笨了,连大兔叽都不认识。
被女儿鄙视了的皇上表示很无奈,但此时再打猎的心情是没有了,索性回去看看沈清鸿如何了。
有了梁初的交代,侍卫自是不敢怠慢,将沈清鸿引进营帐,准备了衣物给他清洗。等换了新的衣物出来,浑身气质越发的尊贵,定是皇室皇子无疑。
刚进来的穆菱和梁初眼中都闪过一抹惊艳,只有乐儿毫无忌讳的跑了过去,将沈清鸿一把抱住:“大兔叽哥哥!”
因为这个大兔叽的气势和哥哥很像,所以聪明的乐儿自动自发的改了称呼。
只是这一副花痴的做派,到底是跟谁学的啊……
穆菱无力的将自家小花痴抱了回来,试图教教她什么叫矜持。
沈清鸿歪头,清贵的一笑:“小公主很是活泼可爱。”
梁初面上的神情好看了一些,在一旁坐下来,示意沈清鸿也坐。
“七皇子可带了国书在身上?”
“未曾。”
“可还有其他与贵国有关的东西?”
“只有我们出生便在身上的玉佩,皇帝陛下可要看一看?”
沈清鸿从脖子上掏出一块玉佩来,将红绳解开,递给一旁的太监给梁初送了过去。
玉佩是真正的好玉,入手温润,雕刻精美,梁初一眼便能看得出来。
将玉还给沈清鸿,梁初笑了笑:“如今这是在围场,七皇子若是不介意,便再次呆两日散散心罢!等回了宫,朕再与你商议其他事情。”
这七皇子肯定是要回去的,但这怎么个回去法,倒很是个问题了。
只是若梁初能料到后面的事情,定然就不会同意叫这小子回去了,自然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沈清鸿很安静的答应了下来,并且不动声色的观察着这一家人。
由此看来,帝后关系很好,且皇后的孩子便是太子,这位皇后的地位很是稳固。
得出这些消息,沈清鸿心中便自然有了打算。
皇上从围场带回来一个少年的事情自然是瞒不住,很快大家便都知晓了,一时间对这少年的身份产生了好奇。
只是在安定国还未曾确定存在与否的情况下,梁初自然是不会贸然宣布沈清鸿的身份,只随便寻了个借口,给沈清鸿安了个身份带在身边。
乐儿这个小****,自从捡到了沈清鸿,竟是整日里黏着。
好在沈清鸿脾性好,竟然也不嫌弃,跟前跟后的照顾着她,倒是叫人省心不少。
三日狩猎期很快便过了,最终是一位以武将出身的藩王拿了头彩,获得了奖赏。
回京之后,藩王便也都到齐了,再过两日便是一场宴会,算是这皇室子弟最后的聚会。这宴会之后,藩王的名号是否还在,是留在京城还是任命去地方为官,便都是全凭皇帝一句话了。
是以说是一场宴会,其实也是一场没有硝烟的仗。
户部、吏部这段时间都很忙,穆菱反倒是清闲了下来了。
第779章 收归朝廷
沈清鸿住进了皇宫,穆菱安排了一座宫殿给他先住着,乐儿倒是与他关系好得很,整日里的黏着,叫穆菱一阵省事。
谦儿白日里要去太学上课,穆菱便是没什么事情做了。
这一日正在打瞌睡,冯寿匆忙的过来了:“皇后娘娘唉,快醒一醒,皇上叫您去御书房呐!”
“唔?可有说是什么事儿?”穆菱睡得有些迷糊。
翠烟和侍琴一人打了水来给她洗脸清醒清醒,一人则是选了衣物帮她梳妆。
一番折腾之后总算是叫她清醒了,收拾好往御书房来。
去了御书房,才发现不只是梁初一人,竟是连户部和工部尚书也在,穆菱不由惊奇。
“过来。”梁初冲她招招手,将另一手的折子递给她。
穆菱拿在手里看了,不由越发惊奇。
折子是工部呈上来的,写的是糖食铺子的规划和各种物件的做工等,大致是按照她的想法弄出了一个轮廓来,具体的倒是还需要细细商议才行。
看完一本,便又递来了另外一本。
这一本则是户部拟定的银两开支,成本换算等。
不得不说,国家最高的机关部门做事效率就是不错!这才几日,便能将那铺子弄出轮廓来,着实是叫人刮目相看。
看她面上的愉悦,梁初便知她心情不错,接着说道:“铺子给你选定了地方,具体的你还得自己去看一看。只是出去的时候记得带上虎贲卫,按时回来便好。”
“嗯嗯,这倒是不急。”穆菱笑着点头,心中满满的都是感动。
放下折子,便见一旁堆积的另外一摞,不由好奇的看了两眼。
梁初看了看她,索性拿起一本递给她:“是关于藩王土地的问题,藩王撤销之后,所有田地都收归朝廷。可是朝廷却不能有那么多人去耕耘土地,这样算起来,倒是要浪费许多,藩王倒是不能全部推翻了。”
“不会啊。”
穆菱理所当然的接口,将折子看了一个大概便放下了。
梁初心里一紧,赶紧看向她:“你可是有好的法子?”
就连下首站着的户部尚书也紧紧地盯着,生怕错过了什么。
穆菱眨眨眼睛,被盯得有些紧张:“这不是很简单么?藩王拥有土地,土地是给谁种的?”
“自然是租赁给百姓,百姓种了粮食上交藩王,由藩王按照赋税交给朝廷。”户部尚书最清楚不过。
穆菱点头:“各地藩王给百姓的赋税是不同的,饶是朝廷对各地有明确的赋税指标。但藩王想要富裕,便只能从百姓手里压榨,他们只用保证朝廷给的指标他们能交上,至于交完之后还多了多少,那便是与朝廷无关了。”
众人点头,这是自然。
“但若是没了藩王,各地设立衙门政府。衙门直接属于朝廷管辖,由朝廷认命官员,吃朝廷的俸禄。而后官府除了为民伸冤处理案件,便是为朝廷做事看管着一方百姓。朝廷将田地直接白百姓,按照每一年的收成情况直接对百姓下达赋税指标,中间没有藩王一环节,百姓们的日子能过得更好一些,朝廷收上来的粮食也可以更多一些。”
这样一来,就没有藩王什么事儿了,以往被藩王落的那一部分,便可分给百姓和朝廷,双赢的事儿。
“是啊!娘娘说得极对!”
户部尚书一拍手掌,恍然大悟。
这收回藩王土地的是朝廷,不管藩王怎么闹,不是还有朝廷给顶着呢么?
对于户部来说,就只安安静静的收赋税,点点国库的钱就好了,其他的管那么多做什么呢?
且这法子能叫国库多收成多少,户部尚书只有更高兴的,自然没有愁眉苦脸的道理。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