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换成旁人,沈骓是必不肯答应的。沈琥毕竟是堂弟,又失算多年,亲自来求,他实在推不开,只能答应着走这一趟。
见了江夏,又了解到还有几个孩子、又有丫头婆子等人相随,沈骓就确定这一行人就是为了游玩的,并不是行商,一路上只管吃好喝好,把住宿安危铺排好,再没别的事了。而这些,对沈骓来说,他有自信,即便闭着眼睛也能安置的妥妥贴贴的。
正好窝在家里两年,也正觉得憋屈、憋闷了,借机再往西北走一趟,看看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散散心,也好!
沈骓与江夏说了会儿话,江夏拿了二百两银子给他:“这是定银,等沈大哥将我等送到肃州,再结清,可好!”
双方约定,这一趟沈骓的报酬是五百两银子。这对于走一趟西北,已经是大价钱了。要知道,沈骓原来往西北行商时,走一趟也不过三四百两银子。这一次,不过是充当一次向导,就能得五百两!即便是小有沈家的沈骓,也忍不住为之心动。
拿了银子,沈骓道了谢,叮嘱了江夏一些注意事项,需要备置的物事等等,又约定了,两天后启程,沈骓就辞了出去。
沈琥送了沈骓回来,又跟江夏说了一会儿话,就也匆匆离开了。只不过,他离开不是为了去西北,恰恰相反,他略作收拾,一个时辰后,就带了两个小厮,骑了马一路出荆州城南门,径直往西南沿海的钦州去了。
☆、484.第484章 百里王爷
江夏与沈骓见面时,沈骓就说了,往西北去有两条路。一条路是进巴蜀,然后走川陕古道,一路北上,直达肃州。这一条线虽说山险路难,但沿途经过的差不多都是与部族交汇之地,对于行商的商队来说,商机更多一些。
另外一条线,就是直接从荆州北上,经襄阳、鄖阳,进陕西。进而经西安、凤翔一路往西北。
这一条路,前半部分基本都是在中原腹地行走,虽说也有山路险阻,但相对于西线来说,不管是路途上,还是周边的环境上,都安全得多了。故而,沈骓建议,走东线。
江夏一口答应了。让沈骓按东线去准备。
这一日,采莲蓬,摘荷叶、荷花,又让人下湖挖了白生生的嫩藕上来,晌午,就在水榭中,吃了一顿清甜鲜美的莲荷宴。
吃过晚饭,江夏跟越哥儿商议一番之后,又跟齐哥儿商议,将他和囡囡率先送回京城去。齐哥儿一听就不干了,搂着江夏的胳膊不撒手。囡囡小丫头也有样学样,扑上来搂住另一只胳膊……
被缠不过,江夏只能答应带他们同行。只是心里打定了注意,过了凤翔,到达固原靖虏等地时,将小的们和丫头婆子放下,她只带越哥儿往西北去。
收拾了一日行李,准备了马车、用物,第二天一早,江夏一行人就乘了两辆马车,七八匹马,走到城门上会合了沈骓,一路出荆州北城门,往襄阳去了。
因着半年之约,江夏不想拖延时间引起二皇子的迟疑,这一路上自然就有些赶。到达西安之后,打发人送了信回京城,给徐襄,让他转交给二皇子,言明已经寻到主要药物,正要往西华山寻一味药引子,七月末八月初就能到京城,必定不会耽搁了。
西安乃是几朝古都,底蕴深厚,气度不凡。江夏带着几个小的在西安转了两日,就在曾经最为富贵的东城崇仁坊中买了一处两进的小宅子,因着院子中间有两棵百年石榴树,故而越哥儿给它起名为榴园。
彤翎和其他几个丫头婆子带着囡囡和齐哥儿就住在了榴园,留了七月护卫。江夏带了越哥儿、任川南和二月、程琪,一路继续西行,往凤翔、平凉去了。
越往西行,渐渐人口稀少,土地贫瘠、荒芜起来。曾经肥沃的关中平原,因为过度的开垦和水土流水,已经千疮百孔,日渐荒芜。
看着窗外的景象,江夏心中感叹。
就这幅模样,也比现代的西北好上许多。到了现代,陕西北、特别是甘肃北部的大片黄土地,早就成了荒地,常年干旱少雨,别说丰收安居,就连人畜饮水都成了大问题。
如今这一片土地,虽说相对荒芜,但更多的不是因为干旱和土地沙化,很大原因是因为边境的不安定和战乱频仍,导致边境人口伤亡或内迁。
到达凉州时,刚进五月下旬,就连着下了两场雨,雨后街头,柳枝青翠,石榴花初绽,绿的青翠,红的似火,一片生机盎然。
江夏留心处还发现,凉州城外还有好多片茂密的树林……这都说明,此地的降雨不是太少,大片大片的土地上荒草丛生,也证明了,可以开垦种植,只不过,不能过分开垦,还要讲究一个开垦和保护相结合的方法。
这一片土地,大有可为啊!
她很想尽快告诉宋抱朴,他的藩属之地,并没有世人印象中那般荒芜贫瘠!特别是肃州再向西北,沙洲、哈密、吐鲁番,大片肥沃的土地,等待人去发掘去开垦建设呢!
再说,站稳肃州之后,东边紧挨的可就是西宁,水草丰茂,土地肥美的河套平原呐,农耕、畜牧皆相宜的宝地呀!这一大片河套平原,简直就是放在宋抱朴嘴边的肉,只要宋抱朴有心,轻轻松松就能收入囊中啊!
从西安出来,江夏每到一处,总会停留一到两天,买住宅,买铺子,却也急着收拾,更不急着入住、开铺子,就买好了搁在那里。沈琥去钦州很快就能转回来,届时,这些宅子铺子就都能在最短时间内,让他将一个个商业网点开起来。四喜客栈、商记糕饼铺,或者四喜楼……
过了临洮,再往西走,就是浪庄。到了这里,已经不能算是城池了,而只能称之为卫所,更多的是军户、士兵,普通百姓且很少了。
这样的卫所,商贸却还算发达,特别是酒馆、妓馆格外兴盛。另外,南北货、东西货交易,也特别好,许多中原的商家就到这里,将带来的中原的茶叶、丝绸等等,换成这边的玉料、马匹、宝石、香料等物,运回中原去。许多西域瓦剌、鞑靼、朶颜等部的商人,则换了茶叶、丝绸、瓷器,乃至盐巴运回去。
江夏在西安的时候也置办了些绸缎茶叶等货物,却没有在浪庄处理,而是继续西行,一路过了凉州、永昌、丹山,数个卫所,最后才到达肃州。
肃州乃是指挥使驻地,乃是大庆王朝最西边的治所了。裕丰帝下旨敕封肃州以西皆为宋抱朴的封地,其实,只有一个肃州卫,方圆不过二百里!
江夏看完肃州周边的情形,暗暗感叹一声:“肃亲王,看着很高大上,其实不过是个百里王爷啊!”
江夏小小声的自言自语,却被二月听到耳朵里,她的眼底闪过一抹异样,暗暗将这句话记在了心里。不几天之后,远在京城,筹备着送妹妹远嫁的宋抱朴就知道了这个称呼——
“百里王爷?亏她怎么想来!”宋抱朴苦笑着摇摇头,却没有半点儿不虞,有的只是满心的熨帖和温暖。
若是此女能够成为他的王妃,一定能够与他携手并肩……
不过,很快庆丰进来回报道:“王爷,镇南王世子过来了!”
宋抱朴没有言语,只转眼看过去。
庆丰连忙又道:“据说,镇南王世子是过来商议王妃嫁妆一事的。原来,镇南王府准备嫁妆家具,是按照京城王府的规制打的。如今,王爷将西行就藩,王爷婚期却在九月……”
☆、485.第485章 自作自受
一听这话,宋抱朴就知道,梁峥来商议的,怕不仅仅是嫁妆,还有婚礼。
他就藩在即,婚礼只能改到肃州举行。那嫁妆自然也要随之更改调整。
宋抱朴又看了看手中的纸条儿,随手递到烛火上烧了,眼看着落在水盂中成了灰烬。这才轻轻转开眼,抬脚往外院大厅走去。
镇南王府的嫡女,获封县主的梁雎尔,他未来的王妃,不论从那头说起,都值得他给予最高的礼遇和尊重。
六月初二日,黄道吉日,二皇子宋继先,字希行,母贵妃王氏,在承乾殿举行大典,被立为太子,入住东宫。
同日,太子迎娶两侧妃,礼部尚书郑选斌二女儿郑媛,和漕运都督景润年之女景妱娘。
小鱼儿挽着赵宝儿的手臂,相互倚靠着坐在马车上,远远地看着景妱娘的车辇驶入东瑞门,直入东宫,赵宝儿这才暗暗叹出一口气来,拍拍小鱼儿的手道:“我们回吧!”
小鱼儿并不言语,只是几不可见地点了点头。
随行的白果低声吩咐着,马车调转头,离开皇宫,往莱王府去了。
赵宝儿随着小鱼儿一路回了莱王府,又一起进了后院,她们一起居住的的院落。
肃亲王宋抱朴已经于十六日启程,西下肃州就藩。偌大的王府中,只有赵宝儿和小鱼儿两个人,明明有仆从奴婢有序往来,可却莫名让人觉得空落寂寥。
若愫姑姑接了小鱼儿进去更衣洗漱,赵宝儿也由着自己的丫头婆子伺候着回了自己的房间,除了出门的大衣裳,换上一身半旧的细棉布袄裙,简单洗漱之后,她懒懒地歪在窗前的凉榻上,靠着一只大大的迎枕,望着窗外婆娑的石榴树影子,不知不觉地出了神。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