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白大夫来了。”
彭瑾回过神来,整理好衣饰,笑道:“快请进来吧。”
云雾便撩起了帘子,请白仲进去。
白仲先恭敬地朝彭瑾和暖暖行了礼。
“白大夫快快请起!”彭瑾抬手笑道。
暖暖则笑眯眯地颔首招呼道“白大夫”,一副谦和又不失气度的小大人模样。
彭瑾时常教育暖暖,她如今能这么健康活泼,学习她喜欢的武艺,都是白大夫替她用心调养身体的功劳,所以万不可因为身份的尊卑就轻视白大夫。
暖暖生性豪迈洒脱,于这些尊卑规矩也不大在意,年纪又小,脑子还没有这些条条框框的约束,即便是彭瑾不说,她肯定也会对这个不辞辛劳按时来给她诊脉的白大夫尊敬有加。
双方见礼完毕,白仲便先给暖暖诊了脉,不一会儿便收回了手,笑道:“小姐身体康健,只要日常注意保养锻炼即可。另外,秋冬季节干燥,可以多喝点开水,或是吃点水果。”
“多谢白大夫!”暖暖笑道,“我最近都吃着呢!”
白仲便又笑着给彭瑾诊脉。
他虽然不是专攻妇人一科,但是常年钻研小儿一科,对此也颇有涉猎,再加上他医术本就不错,给孕妇诊脉断定胎儿康健与否还是没有问题的。
然而,这一次白仲没有像之前一样很快便诊脉完毕,而是蹙着眉头,诊过了右手又换左手,来来回回换了两三回。
彭瑾见状,一颗心不由地沉了下来,下意识地挺直了脊背,声音发紧,问道:“白大夫,可是孩子有什么问题?”
白仲一见彭瑾变了脸色,慌忙笑道:“夫人不必担忧,您和胎儿都康健无恙。小人只是一时之间不能确定,夫人这一胎是否是双胎。”
从地狱到天堂大概就是这种感觉吧。
前一秒还忧心惶恐的彭瑾,这一刻瞬间变得惊喜交加,抑制不住激动地问道:“白大夫说的是真的吗?我这一胎怀的是双胎?”
怪不得她的肚子会比上次怀暖暖时大很多,她还以为是羊水过多或是孩子过大呢!
毕竟,上次怀暖暖时,她的肚子就比其他孕妇的略微显大一些,刘妈妈她们也曾经猜测过她怀的是双胎。后来,还是方神医确诊为单胎,大家这才消了这个猜测呢!(未完待续。)
第390章 欣欣
白仲忙笑道:“夫人,小人只是觉得从脉相上看应是双胎,但是小人毕竟不是专攻妇科,所以一时之间也不能确诊。不如,夫人再找个妇科大夫来确诊吧。”
彭瑾连连点头,笑道:“有劳白大夫了!”
白仲便起身告辞。
彭瑾吩咐云雾去付诊金、送白仲,顺便再去请当地最有名望的妇科大夫张之莲来诊脉。
张之莲之前也来过一次,就是彭瑾刚怀孕时,请了他来确诊,是个面容清癯、白须苒苒的老者,也是红河县最有名望的大夫之一。
对于张之莲,彭瑾给了他和白仲一样的尊敬,当然,因为往来不多,也就少了一分对待白仲的随和。
张之莲细心地诊了脉,又问了彭瑾一些日常事项,捻须恭贺道:“如果不出意外,夫人这一胎十有*是双胎。”
之所以这么说,只是为了谨慎起见,免得万一不是,砸了他自己的招牌,实则在心底,张之莲已经确定彭瑾此次怀的是双胎。
彭瑾也知道张之莲诊断的习惯,是以听完之后十分开心,忍不住又悄悄地问了一句:“那从脉相上看,可能诊断得出男女?”
张之莲笑道:“从脉相上看,浑厚有力,应该是男胎之象。不过,这个也有例外,更何况夫人此胎是双胎,就更不好辨别了。”
知县大人如今只得一女,身边也没有其他服侍的人,知县夫人这肯定是怕再不得男,会笼络不住知县大人的心,才特地这么焦急地询问的吧!
张之莲自以为了然。
却不知道彭瑾只是想生个男孩凑成一个“好”字,人生圆满幸福;想将来等她和刘识老了,男孩也能做暖暖的依靠;还能免得刘识因为久久不得儿子而被那些长舌指点,能有个人传承香火……
彭瑾想了这么多,唯独没有想过生个男孩来笼络住刘识的心。
刘识是什么样的人,彭瑾很清楚,所以也不需要做这些无谓的担心和筹谋。
彭瑾听罢张之莲的话,知道他说的没错,毕竟,脉相不仅和胎儿的性别有关,更和胎儿的健康状况有很大的关系,譬如她当初怀暖暖的时候,方神医就说过她的脉相浑厚有力,结果暖暖却是个女孩子。
男孩女孩其实还是次要的,只要知道胎儿健康,彭瑾就放心了。
“有劳张大夫了!”彭瑾笑得开怀,吩咐云雾道,“代我送送张大夫。”
云雾自领着张之莲去取诊金,并且送他出门。
“暖暖,你可能很快就有两个小弟弟或是小妹妹了!”彭瑾摸着暖暖的小脑袋,笑得一脸温柔知足。
她上辈子求子无望,这辈子能得一个暖暖原本就感激命运垂怜了,可是上天现在却接连赐给了她三个孩子,真是让她惊喜万分,有种买张彩票原本计划赚个五块钱的,结果却中了五百万大奖的感觉。
不,比那可要激动幸福得多得多了!
刘识从外头回来后,得知了这个消息,高兴极了,若不是彭瑾现在大着肚子不方便,他都打算把人抱起来出去“飞”一圈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欢喜和激动。
“暖暖真是爹爹和娘亲的小福星!”刘识也没有冷落暖暖,举起她转了几圈。
好似从彭瑾怀上暖暖开始,他们一家的日子就越过越红火,越来越幸福!
这都是暖暖带给他们一家的福气!
暖暖最喜欢刘识带着她飞,乐得在空中手舞足蹈,一面还高声道:“还要还要!飞飞!飞飞!”
“好嘞!”刘识说着,抱起暖暖,从石阶上一个借力,弹到屋脊上,几下跳得不见了踪影。
唬得彭瑾在后头连声喊着“小心”。
大家得知彭瑾怀的是双胞胎,都高兴极了,纷纷前来恭贺。
彭瑾一向大方,又念及大家随同她和刘识一路来红河县辛苦,便每人赏了一把钱。
只是,除了张明华。
今年乡试,张明华不出意外考中了举人,打算一鼓作气,明年春上回京参加会试。
毕竟,当时红河县大灾之后,百废待兴,又有观音山匪众和巫觐在一旁窥伺,张明华担心刘识一人太过辛苦,准备留下帮他,至少,得等到红河县的灾后重建工作做得差不多了他再走。
刘识却不同意。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刘识劝道,“一国的精英都汇聚京城,想要在会试中脱颖而出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远的不说,就说我吧,当初恩科加试之后,不是也在家中闭门读书,潜心备考嘛!你留在红河县,有很多杂事要分心,哪里还能用心准备。”
刘识虽然在人生阅历上比张明华稍有欠缺,但是学问却要比张明华渊博,对待会试,连他都要全力以赴,更何况是张明华呢!
张明华也明白刘识说得在理,但是要让他在刘识最艰难的时候离开,他总觉得不仗义,便再三推辞道:“大人,话不是这么论的。若不是有大人提携,只怕也没有下官的今时今日。下官又怎可为了自己的前程,在这个时候弃大人于不顾呢!”
“这哪里是什么‘弃我于不顾’!”刘识失笑,“这叫做事有轻重缓急!好了,你不必再说,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你考中了贡士,再中了进士,能够骋己所学,不负胸中志向,才算是没有白费我的提携!”
张明华又再三请求,奈何刘识比他的心志更要坚定,只得收拾好行李,在九月中旬就启程离开了红河县。
临行之前,刘识鼓励张明华道:“我们京城再见!”
能留在京城等刘识明年任满回京述职的话,那张明华肯定是考中进士,在京中候着职缺了。
张明华感动于刘识的知遇之恩,拱手道:“一言为定!”
刘识担心路上不安全,还特地派了李老二跟随护送张明华。
等到进入腊月,灾后重建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整个红河县的面貌焕然一新。因为趁着灾后重建的机会,刘识将红河县重新整治规划了一遍,所以新建成的红河县比之受灾之前,还要显得繁荣富庶。(未完待续。)
第391章 按兵(月票100加更)
刘识当初写给太熙帝的请罪奏折早就得到了批复——刘识此次非但没有被太熙帝降罪,反而了得到了太熙帝公开下旨的嘉奖!并且太熙帝同时还另下一道旨意,责备西川知府王定国赈灾不利,责令其立即开仓放粮,赈济百姓,将功折罪!
太熙帝说,这大齐治下都是他的臣民,断没有亲疏远近之别!
为了彰显太熙帝的仁德,也为了让王定国尽快开仓放粮赈济百姓,刘识特地当众宣读圣旨,并将其供奉在衙门,供人瞻仰。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