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就在别苑里打杂跑腿,如今成为他的小厮能跟着去京城见世面,两人可高兴了,头晚都兴奋得睡不着,结果第二天顶着黑眼圈出发了。
方子元自然还带着晨风和晨明,他们都骑着马,去年冬天从京城带回来的那些小厮和护卫也一同随行,以后也会成为兄弟俩的随行团队了。
而这次他们出门也带了十二个管事,还有二十个在食府培养过的小二。一听要带他们出门,大家也是乐坏了。
福缘食府的工作人员可都清楚,这里是总铺的培训基地,被老板从这里带出去,可就是掌管一方了。
王智走后,方小福从小组长里又挑了一个少年和一个少女出来培养,这次也让他们各带了二十人随同进京,之后在新安排下来前,就呆在盛世名园的聆听楼。
乐师到是没有送往京城,这个可以在当地现找,由合唱团自己以在青阳县的经验帮助乐师融入团队便可。
反正方小福只教歌也没拿出谱子来,能当乐师的人听熟了歌之后自然就能自己弄出曲谱来的,不需要她来操心。
因此,虽说只安排了方子健和方子元出门,他们的队伍还是很庞大,就像当初回青阳县时,车队能排出老远了。
不过此时天气正好,只要路上不遇着大雨,还是很好出行的。只是在往泰阳县的路上遇着了徐家大舅,让他吓了一跳,这俩小子是要弃文从商吗?
☆、1246.第1246章 自己辛苦却让别人揽功
九月十二夜里,东方宇和太子东方宸再次出现在方小福的阳台上,方小福正在伏案写着第三个铺子的创意策划,方子湛在一旁帮着抄写。
虽说他们的到来是提前打了招呼的,但这么突兀的出现,还是让人有些紧张。
方子湛就有些不知所措,正要朝东方宸行跪礼,但被方小福拉住了。
“虽说给储君行跪礼是咱们的本份,但在私下,我更想维持兄妹的亲近,你这一跪,我作为你媳妇儿,岂不也要跪了?”
方小福撇了撇嘴,歪着头和方子湛论理。但她直白的表明自己的立场,却让方子湛吓了一跳,就想阻止她。
但东方宸却爽朗地笑了起来:“小琪儿说得是,非正式场合,小礼便可。”
于是方子湛连忙行了个书生大礼,躬身作揖,算是正式拜见了太子殿下。
“这就是小琪儿的夫婿啊?”东方宸说着便打量起方子湛来。
见他朗朗少年、玉树临风却神态自若、性情沉稳,而且书生温雅里又带着农家少年的质朴,并不是狡诈油滑之人,便点了点头有些认可了。
一旁已坐到方小福位置看起策划的人顿时不高兴了,便“哼”了一声。
“哥哥,你们远来辛苦了,吃晚饭了吗?要不要我叫人弄些宵夜过来?”方小福立刻朝东方宇大献殷勤,果然她一哄,东方宇心情就好了不少。
“小琪儿果然还是那么甜,和小时候一样可爱。”东方宸也走了过来,宠溺地拍拍方小福的头,笑道,“我们吃过了,一会儿就走。”
“这么快?”方小福有些吃惊,她以为哥哥们差事办完来看她,可以多呆一、两天呢。
“嗯,之前抽空忙自己的生意耽搁了,得日夜兼程赶回京才行。”东方宇解释,又看向方小福笑道,“妹妹的法子都很好!”
做生意的好,对抗福王势力的更好!
方小福本来想得瑟一下的,又想到他们时间有限,便收起了玩笑的心思,让方子湛去准备茶水和果盘,当然还有夜宵。
如今夜宵都以汤水为主,有时是酱肉鸡蛋面、有时是汤饺、有时是酒酿丸子、有时是汤圆、有时是馄饨、有时是鲜虾面……
今晚的是三鲜馄饨面。
玉米馅、香菇馅、虾米馅,一筷子清汤面铺底,上面再放半碗三种馅料的馄饨,浇上半碗老骨汤再放几片鲜嫩青菜。
口味好、不油腻,就连睡得早的小家伙们都惦记要吃,夜里吃不到的就吵着早餐吃。所以,这些汤食不但夜里换着吃,有时也会出现在早餐桌上。
方子湛离开后,兄妹三个便说起这次赈灾的情况,虽然天灾当前死了一些人,但没有一个是饿死的,逃出来的人也都被妥善安置。
而且在太子殿下的安排下,让大部分人找到了做工的机会,不是卖身,而是零工,虽然工钱很多不高,但回家重建家园处处要银子,赚一个子儿算一个子儿。
因此,民声沸腾都是赞颂太子殿下、感激朝廷给力的。
“现在吃饭的问题解决了,我们回去就要请朝廷拨些款项下来,助流民回家安置。”东方宇一边看策划一边说道。
“朝廷拨款,还是太子哥哥督办么?还是会交给别人?或者,你们还在回京路上,就已经有人抢先提出此策,顺便将执行权一并揽下?”
方小福站在桌旁,突然问道。
“还不清楚,这也是我们要赶路的原因。”东方宇无奈地叹了口气,然后看着方小福,“前面最苦的差事我们办了,没理由不让我们一并办完啊。”
“难说。”方小福却摇头一笑,“不然你们也不会要赶回去啊。”她特意将“赶”字咬得重重地。
这皇权真是麻烦事儿,本来是福王势大,自然要打压下去,可如今太子在民间呼声那么高,恐怕不会有人乐见。
不管是福王阵营,还是善王阵营,甚至皇上都可能会成为出手一方。
“妹妹有何高见?”东方宇见她表情立刻虚心求教。
“高见没有,但有一点,在咱们可以掌控的情况下,可以反咬一口。”方小福嫣然一笑,目光中闪耀着自信的光芒,“到最后,这差事肯定还得落在你们身上。”
“琪儿妹妹是说,要将这差事变成烫手山芋?”坐在方子湛位置上看着方小福一直没说话的太子东方宸也露出好奇的表情。
“太子哥哥英明!”方小福立刻夸了一句,接着说道,“你们刚才也说了,安置要朝廷拨下款项,可自古跟钱打交道的差事,也正是许多人削尖脑袋想揽下的美差。”
“何况太子哥哥在前辛苦办事,攒下这些民声,后面的人轻松发钱,顺便捞点外快,攒下的民声恐怕还不会比你的低。”
“试想,在你饥饿时,有人给你个馒头,你开不开心?你感激不感激?可当你贫困时,有人给你一个馒头和一吊钱,但你只能选一个,你会选哪个?”
“如今饥饿已经过去,大家需要的是钱,馒头是雪中送炭,这银子可就是雪中送屋子、送炭盆啊。”方小福认真地分析了两者的差别。
东方宇和东方宸自然明白她的意思,他们也清楚这件事若让别人揽去,对他们的杀伤力,说不定前面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让别人夺功了。
虽然帮助百姓是他们应该去做的事情,但功绩、民声对他们这样的身份来说,同样重要。
何况自己辛苦却让别人揽功,这事儿搁谁身上也受不了。
“要让朝廷高兴,而别人不敢接,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让朝廷拨款。”方小福分析之后才说到她的策略,“但若又是捐米的咱们几家牵头捐款,恐怕有些招人注意。”
“虽说太子哥哥可以继续带头并在朝堂上募捐,但那些不乐意的官员肯定会不高兴,甚至在心里记上太子哥哥一笔。”
“因此,综合这些问题,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趁着民间呼声很高、大家热情还在的时候,分成三步走!”
☆、1247.第1247章 募捐
“哪三步?”东方宇脱口而出,回过神来顿时尴尬地笑了起来,“妹妹太让我佩服了。”所以他才一反常态,好像乖乖学生一样听教。
“第一步,所有州、县根据等级捐助一部分银钱,比如各州府捐三千两、各县捐两千两,各镇捐五百两,衙门没钱没关系,去大街上募捐。”
“募捐方法,从大铺到小铺,按每铺一百文到十文钱的标准来收。收不够数的可挨家挨户一文、两文地收,虽然麻烦,但对捐款人却不会造成负担,还行了善,何乐不为?”
“当然若有人自愿多出,超过十两皆可记上衙门的功德薄,由衙门表彰,超过百两的上报朝廷,无需任何实质奖励,请朝廷做个善义百姓榜集中下诏表彰便可。”
“数目不多不影响自己家底,却是无上荣耀,受人称赞。另外,募捐银钱的数目可由百姓派出代表组成督查队伍负责记数。”
“不允许参与人员和官府私报、假报甚至吞没捐款,更不准以此为由增加不正当税赋,什么进城、过路这些都不准成为借口,乱事者接受刑罚。”
“以上是由各州县衙门牵头,第二步则是由各县学牵头,之前不是开办了‘一人省一口、救活一个人’活动嘛,现在再办个‘一人一文钱、滴水成河’的活动。”
“当然,这个活动不局限在他们内部募捐,书生也是很穷的,可交代师长们分成几组,沐休日带着秀才们上街去,或者去大户人家、商铺进行自由募捐。”
“相比第一步,第二步才是我的目的,如果一个路人捐了十两银子,是不是很正常?如果五味楼在自由募捐到来时,捐了五百两,是不是很正常?”
“通过咱东黎最积极、正直、善良、清明的学子之手,咱们内部以路人、闲人的身份分散捐款,总能捐出上万两去。”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