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她一口农家方言腔还连老宅都分清楚了,小嘴儿更是噘得都能挂油瓶了,方子湛满头黑线,只能妥协了,还叫大哥和二哥看了笑话,郁闷得不行。
就这样,赵安瑶和方小福还是形影不离,赵君睿住的也是之前住过的那床,床屉里还有他去年穿过的夏衫和睡衣呢。
☆、1177.第1177章 西席先生
大家刚安顿好,三月初三就来了一场暴风雨,电闪雷鸣很是吓人,好在没有再下雹子,雷电也没有劈断树木引发火灾。
方小福担心住在梅林的总帐房成员,以梅花花期已过接下来都是枯枝没啥好看的为由,让他们临时搬到了前面园子的小阁住下。
疏影阁座落在梅林之中,万一打雷引起火灾,若大家在睡梦之中,那是连跑都跑不出去的。
到了前面一些的小阁就开阔得多,而且夜里巡逻人员范围集中更方便看护。如今除了三座小院住着那些孩子,他们这边的人都集中在前面花园了。
水榭那边也恢复到书斋格局,若大家要集中读书,天暖和起来那儿不失一个好去处,尤其是绿叶满塘、清荷飘香时。
一座本来只适合大户人家闲时住住的别苑,原来主家享受的就是浮生半日闲,到处都是空旷幽静。
连厨房、下人房都不多,没有像京城大院里那种还能自带厨房的小院。如今却被方小福改了又改,完全变成另一副模样。
更像个现代复古的客栈?学生公寓?
反正在这儿守了一辈子的李德义看着如今的变化,还有满园都是朗朗读书声的画面,想摇头,却又摇不下去,最后只得一声叹息,颇为感慨。
虽然这别苑早不是他当年喜爱的别苑了,但他和他一家老小却活得更有精神头了,这生活也更有奔头了。
连续两天的雷雨之后,电闪雷鸣的动静终于消停,雨势转小,清明之后,终于有了毛毛春雨的浪漫感觉了。
又过了两天,这天终于放晴了,所有人心情大好。这些天虽然是坐马车去上学,但下了车一样要撑伞而行,结果裤脚都湿了。
就算方小福想过让编蓑衣的人改良蓑衣,做出裹腿式的蓑衣,也可来不及啊。好在终于天晴了,能晒晒他们快发霉的心了。
与此同时,兄弟几个托县学师长找的西席先生也找到了。
是一位多次科举不中的老举人,本来今年恩科是大好机会,结果临行之前却病倒了,在家悲哭三天,决定等明年再考。
但家境使然,他也不可能一直在家靠妻儿养着,因此来托县学旧同窗举荐,打算在县城找个好点的私塾,这样薪俸能高些。
私塾先生也分三六九等,功名越高、或者私塾越有名,薪俸自然就高。而他一个老举人,就算没有高中可资历摆在这儿,若再有县学师长介绍,就更可靠一些了。
好在上个月时方家兄弟拜访先生就提了要给家中弟弟们找先生的事儿,但弟弟年纪不同,跟班也不同,因此最少得找两个先生才行。
而他们开出的俸银是每月一百两银子,四季衣裳各四套、包食宿、出门备马车,这样的待遇就是县城最好的私塾也比不上。
到不是别的,而是这俸银太高,都快赶上县学师长了。也因此,县学师长就知道这方家要请的先生,至少得是个举人。
看在这几个兄弟很会读书将来前途无量的份上,受托的县学师长便仔细去打听,一直到最近才找到一个合适的。
不是读书人难找,而是今年恩科,举人们都上京赶考去了,有那没有去的也是各种原因未能成行,明年又是大比之年,能够出来找工作的真是不多。
但方家待遇摆在这里,又有县学师长相邀,这才总算找到一个。
方小福原本是想就安排在别苑里,看是把后院腾一个出来,还是把疏影阁一层利用起来,但兄弟几个却不同意。
他们有几个顾虑,一是别苑里如今住了很多人,先生恐怕还得找一、两个,这儿已经住不下了,会互相影响的。
再一个,这不是时间还要教歌么,而且后面还有舞台剧,总要腾个练习的地方吧?梅林应该是最合适的。
因此,一翻商议之后,就安排在方府,方府前院有座带小花园的大院子,既有好风景又单独自成空间,而且离前院不远,与大花园又隔着一段距离。
而且方府才是主家,辟出书斋更有条件。
因此,收到消息的当天,方小福就传信儿给陈管家,把那座大院子收拾出来。
等兄弟几个放学回来,他们就过去看了下情况,预留了三个先生的宿舍,也隔成了小套间,分开了些距离,大屋子做了课室,只是还没摆桌椅。
学生桌椅包括先生使用的大书案都会由五子丘木工作坊赶制出来,而学生也没到齐。
但方小福的意思是,那位先生随时可以到方府,进府即算薪俸,不过暂时只有两个学生,以后兄弟到齐再根据考核定班级。
所谓定班级可不是要分文、理科,而是根据年纪、上学时间和成绩来分个等级。
但古代孩子读书没有那么严格的要求,有人启蒙早、有人入学晚。甚至读着读着辍学了,隔了许久又去读,也有人成绩不好读上几年还在原地混着。
而且也没有规定哪个年级必须读哪本教科书,教学生什么,主要取决于先生的决定。而先生的决定除了自己的习惯,也有对学生的实力观察。
因此,只要你跟得上班级,可能相差几岁的人就坐到一块儿当同窗了。
不过方小福估摸着,子雅和子拓应该能跟唐默、林宏钰、祝天明读一个提高班,而林宏钰怕要吃点亏。
后面那些除了新入学的子旭,应该还能分两个班段。因此,两个举人一个带提高班和中班,一个带大班和小班。
小班,就是子旭这样刚启蒙的。后院里还有到启蒙年纪的也送过来上学,再小些的,她自己在别苑办个幼儿园好了,再找几个嬷嬷做幼师。
到时再把葛小宝接过来,和唐思有伴儿,大家还能寓教于乐。
第一位西席先生齐先生是自己带着小书僮找上方府来的,陈管家得了吩咐,立刻恭敬地领到由方子元题字的“雅园”住下。
雅园花园虽小,却也有花有树有假山流水,还有花亭长廊,很是闲适,屋子也宽敞、布置也别致,让齐先生很是满意。
唯一不满意的就是先生到了,学生却不知道在哪里。
☆、1178.第1178章 阳春三月
赵君睿和子雅是晚上同方子健、方子元、方子湛一起过去的。
双方见面,两人拜见了先生,然后又说明只有子雅是常读学生,赵君睿实是天一先生的弟子,暂时寄读。
齐先生原本因为方府弟子不齐有些不高兴,一听赵君睿竟然是天一先生的弟子,顿时两眼放光,什么都好说了。
能帮天一先生暂时管管弟子,是他的荣幸。
原来齐先生也是青阳县人,是天一先生的粉丝,虽然年已不惑,但说起天一先生却仿佛二十岁小年轻似的,刚端起来的师长架子立刻荡然无存。
自然,对于方府的待遇和工作要求,也一口就答应了。
尤其在听说闲时可以免费去隔壁的福缘食府小酌,或者让福缘食府送酒菜过来,更是乐得眉开眼笑,差点就和大家称兄道弟了。
在知道眼前三兄弟是自己旧同窗的县学学生后,齐先生居然眼都不眨立刻端回师长架子,这么快的变脸速度,让兄弟几个大开眼界。
等他们回到别苑说给方小福听,顿时把方小福逗得哈哈大笑,觉得这齐先生不应该崇拜天一先生,应该去崇拜长乐先生才对。
因为长乐先生是逗比那一国的。
三月的第一个沐休日刚过,就迎来了方子健十九岁生日。
依照约定,方小福也在这一天用五彩丝线和十九颗珍珠现编了一条玉佩络子给他。
不过给二哥的如意结以中心珍珠居多,呈象形梅花状,而给大哥的如意结则是外圆内方状,内里串了九颗珍珠,外圆上结了四颗,剩下的串成直线。
在一大片羡慕嫉妒恨的目光里,方子健也喜不自胜地将玉佩戴了出来,炫耀地左看右看,让方子元一脸郁闷地扭过头懒得看。
而方子湛则是一脸哀怨地看着方小福,方小福连忙朝他露出甜甜的笑容,又眨了眨眼,这才让方子湛情绪消弥了些。
而子维和子雅仍是眼巴巴地望望那玉佩,又望望方小福,可怜的小眼神让方小福差点大笑起来。
子维是去年上京之前过的生日,已是十四岁少年了,而子雅生日还早一点,可距离今年的十三岁生日又还有几个月呢。
就是方子湛的十七岁生日,也要到五月初八呢。
于是方子健也在所有羡慕的目光里,心满意足地把玉佩收起来了。结果一转身,他又朝方小福讨礼物了:“我的新衣裳呢?”
“还有我的!”方子元立刻回过神来追讨。
“……”方小福一头黑线地瞪着他们,这些人还真是执念啊。
好在方小福早有准备,这些日子在别苑里可没闲着,做衣裳是她,绣花是赵安瑶,两人合力做了三套出来。
子维和子雅一见他们又没有,顿时都不高兴了,闷闷地坐在一旁,子雅还噘起了嘴抱怨:“小七儿,你怎么什么都偏着大哥、二哥和三哥?我和四哥怎么这么可怜啊!”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