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农门金凤:冷面夫君童养媳 (燕七雪)


方子健把剩下的馒头给负责运送和地坪那边的人送过去,住在私塾里的老先生几人也吃到一个,大赞好香。
再有剩下的,便给举火把的老少也送过去,一人半个尝尝。
两口大锅烧了水开始下饺子,然后还是喊这边的人过来吃,都是大海碗,一人一碗饺子,汤面上洒了些红薯叶子。
等他们吃完走了,两大锅饺子也光光了。接着下了两大锅饺子,喊了那边的人来吃,这时候的麦子已经收掉将近一半了。
第二批人也吃完,方小福才下了第三锅,发现还剩下小半锅的量,便又煮了一锅。这些就是他们这边的人和负责运送的和地坪的那些人吃了。
当然,碗自然是不够的,不过是吃完了姐妹们立刻拿去洗了。吉婶、琴伯娘也加入了洗碗的队伍。
几个老先生跑过来和方家兄弟聊天,和村长大伯他们还有二祖爷爷他们聊天,顺便也捞了小半碗吃了,便问那锅里的汤是配什么吃的。
方小福暗笑,原来老学究也是吃货啊,竟受不住吃的诱惑。便说是收工时配手抓饼吃的。
二祖爷爷一边说他也要等收工的时候,一边捧着碗站在夏夜的微风里吃着热腾腾的饺子,心里舒坦得很,忍不住大夸方小福。
“小七儿,将来方家的当家主母必然是你!”
方小福很是谦虚地笑笑,心里却道,是不是当家主母我是不知道了,但现在方家我还是拿得了主意的吧。
因为田里缩小了范围而不需要那么多火把,举火把的小少年们便跑到这边来凑热闹了。
剩下的饺子,方小福便喊了他们和一直在附近徘徊着的小朋友们来吃,只是不再是满碗了,这么大的碗想撑死他们呀?
就是方家人也只吃了半碗,给这些人的是小半碗,每人也有十来个。大家一边香喷喷地吃着,一边笑嘻嘻地夸着小七儿好厉害。
于是方小福很得瑟地说了一句:“要是感谢,以后就叫我小七儿姐!”
那些小朋友们立刻脆生生地喊道“小七儿姐!”
声音整齐飞扬,连望着她的眼神都是热情如火的。方小福一瞬间仿佛自己是个收了不少小弟的大姐头。
只是子鸿、子淳、子胜几个猛地黑了脸,朝那些同窗们瞪去好几眼。非常不爽他们抢自己的小七儿姐。
那些少年们都是方小福相仿甚至略大的年纪,自然是羞于这么喊的,于是很有默契地一齐低了头,猛喝汤。
“滋——溜!”声音、形象都非常不雅,方小福立刻送了一个大白眼给他们。
吃完饺子,大家在这里谈天说地很是热闹,姐妹们也一改最近关在屋里的文静,活泼地聊着天,不时可以看见几个小少年往她们跟前凑,不知道说了什么逗得她们咯咯直笑。
吉婶子、琴伯娘还有那两个嫂子见了也笑得东倒西歪,拿话去调侃那几个小少年,很快就把他们给羞走了。于是更多人都被他们逗笑了。
明明是很紧张的抢收现场,他们这边也应有很忙碌的后勤工作,可是在方小福的合理安排下,以及一大群兄弟妹的帮忙下,忙过先前一阵后,现在竟然都有空闲扯,气氛很是欢乐。
两个时辰过去,方子健和方子元、子维、子拓、子昂打探进展回来,便让方小福可以烙饼了。
三口锅已经全部倒了水洗干净,蒸笼也给无事做的姐妹们洗干净收到马车上了,于是方小福喊了一声烧火,便开始做烙饼了。
这次做的全是配黄瓜蔬菜的手抓饼,没有加蛋。这么晚了还吃这么好小心不消化啊。当然,那三大锅汤可是很营养的。
方小福让琴伯娘又加满了水,喊两个嫂子添了一把中火,烧开后扔了一勺猪肝和一把红薯叶下去。
然后她和几个大些的姐妹围着三口锅就忙开了。大家在她的调教下越发能干了,不一会儿就烙出十来张了。
方小福让小些的姐妹们给裹好了菜,让二祖爷爷和老先生他们先尝,她又舀了小半碗汤给他们尝鲜。
这些老人吃完后,个个心满意足地离开了。二祖爷爷他们是方子健和方子湛赶着有厢的马车送回去的。
都是一大把年纪的老人家了,这夜里山道上的风还是很凉的,坐有厢的马车舒服点,也安全点。
等兄弟俩赶着马车再跑回来时,方小福这边已经烙完所有的饼,一边裹上菜折好分给过来吃宵夜的人。
每人都有小半碗汤和一个手抓饼,依旧分两批人来吃,吃完就回去了。留下做扫尾工作的自然是那些负责运送和地坪里的人,他们走在最后,也吃在最后。
等他们全部吃完,方小福这边也吃了些,小少年们还在,小朋友们却是早被他们的娘寻回去了,走的时候还不无遗憾的说,没吃到小七儿姐烙的手抓饼。
等大家都吃饱了,方子湛他们也回来了,方小福将留给他们的汤和饼拿出来给他们吃,其他兄弟妹们便将东西都收拾了放马车上。
马车上装不下的,他们就装竹筐里自己抬着走。
两辆马车加上一大群人浩浩荡荡地回后村尾,村长和耆老们则留下来检查收尾工作,帮忙的几个妇人也收拾着临时露天厨房的残局。
这一夜,大家都累得倒床上呼呼大睡,一根手指头都不愿意动了。

  ☆、428.第428章 对村邻还是厚道的

第二天他们没有再去上村头,除了必须要去上学的,全都在屋里歇了一天。村长过来借了马车去运材料。
昨晚麦子全部抢收,今天一早就有几十个妇人提着篮子在前面拾麦穗子,两百个男人在后面开始平地,他们也是分成两批,一批在前面粗刨,一批在后面细平。
地里挖出来的草头子什么的都由后面的几十个大娘们用竹筐装了送到村塾围墙外面堆着,留给负责做饭的妇人们生火。
而村长带着十来个人赶着马车、驴车、牛车去石家坡拉建院子的材料。
方耆老和吴耆老则带着一百多个妇人在另一边的菜地里摘菜,成熟能摘的全摘下来放在一起,一筐筐运去了村塾放着。
半熟或未熟的另外装着,能吃的放在这里做菜,不能吃的拿回去喂猪。总之,他们要用一个上午的时间将地里的菜全部摘光。
下午,就要将所有的菜株拨掉、铲掉,再把地给平掉。明天所有材料会陆续进场,一早摆了开工酒,就要开始建院子了。
而这些干活的人,全是村长和耆老们抽调出来的,每家一个壮劳力就有近三百个人,外面务工的也早回来了。方志忠和方志真都作为家里代表来干活了。
还有那些被抽到的人家也出了一个妇人,不管是大娘、伯娘、婶子还是嫂子,每家出了一个,也有两三百人,很壮观了。
男人全部在平地,妇人则分成几批干活,除了前面提到的,今天负责厨房工作的也有二十多人,摘菜、买菜、洗菜、洗碗、切菜、炒菜、烧火,都有专人负责。
厨房再不是昨天那种露天的,而是一大早让十几个男人在村塾围墙外搭了个临时大木棚,上面覆着油毡布,再加了层混着湿泥的稻草把子。
大木棚一侧砌了四口大锅灶,摆了两条桌案,外沿则放了四个大木盆和四口大水缸。而另一头留空用作吃饭的地方。
桌子是方家送过来的可以折叠的四方桌,照样能坐八个人,但不用时能把脚折起来靠墙堆放着,长条凳也可以码在墙角,都不会占位置。
碗筷有方家买了送来的一百副,还有家里有储备的人家也送过来很多碗筷、盘子这些。这里能同时摆下十五张方桌,让一百二十人同时吃饭。
这样,厨房只要分两批让大家吃饭便可,不会一拥而上把自己给累死。这都是在方小福头晚的提议下一一安排下来的。
在大杂院建成之前,差不多都是这样进行了。而这里所有的人干活都有钱拿,包括昨晚抢收。
方小福和村长大伯商量,壮劳力三十文一天,妇人二十文一天,夜里赶工,壮劳力加十五文,妇人加十文。
除此,每天安顿三餐,大家赶早过来吃饭,吃了饭就开始干活,夜里吃完再回去。如果夜里要赶工,再加一顿宵夜。
就连吃食菜谱方小福都定了条件了,那就是四荤四素八大碗,另外每餐必须保障一口锅炖着鸡汤,每桌一大碗。
相对来说,鸡汤还是比骨头汤好炖的,像昨晚方小福那样的炖法虽然好喝,可速度上就太慢了,大家又不是泡酒楼的,是吃饱饭要干活的。
而方小福要的保障,在这么多人吃饭的情况下,每餐再苛刻也会有四只鸡被炖掉,再加些冬菇、树菇、针菇或是干黄花什么的。
这么好的伙食保障,这么优厚的工钱待遇,大家除了知道方家人如今有钱外,也知道他们发财了并没有忘本,对村邻还是厚道的。
再加上老方家建这座大杂院也是为了更好的带着大家赚钱,是与大家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因此干活时都很努力认真,谁也没有起过小心思。
这大杂院建得越快越好,住的还不是他们家的闺女啊?老方家的人又不过来住。小闺女们能早些干活,赚钱的还不是他们家嘛?
大家都是明白人,就算有那几个没想明白的,也会有家里人给她说明白。因此,就是琴伯娘做起事来都特别卖力,也不对老方家叽叽歪歪了。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