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农门金凤:冷面夫君童养媳 (燕七雪)


方子湛立刻提供意见。
“好,那边确实走的人多一点,主要是去村塾的,到时你看院子正门朝向哪边,或者从旁边再开个侧门什么的,再开出一条道来接上。”
村长大伯也不纠结,地能选上就好,不耽搁动工。
再加上二祖爷爷他们也跟了来,这时也提了不少建议,于是这建大杂院的地就定下来了,连座向也定好了。
坐北朝南是基本定向,他们偏向东南,大门正好可以与村塾相望,右侧是上村头核心居住范围,背面则是公祠方向。左侧一路过去还要穿过几块地,才是河边。
这里确实空旷,却不偏僻,村里过来人也方便,又有村塾在附近,每日里上学的读书郎们来来往往,很是热闹。
选地之后,方小福便让村长大伯照着她画的图纸明天就去建房材料,明天一早就找人来割麦子,菜地那边也要在两天之内弄完,然后平地、打桩、下地基。
两百人不够就三百人,总之大家分工、日夜赶工,尽量赶在下个月初能完成,月底能住人。
因为县城那边的路不通,过去的人要搬回来,村里已经替补的也不能退回去,因此暂停新的替补人员,搬回来的也在村里重新找屋子临时安排。
等这边能住时,再一起搬进去。
事不宜迟,村长决定连夜收割麦子,再把蔬菜都给摘了,明儿一早便开始扒地。
他先让汪郎中去村塾和那边负责管理的老先生打招呼,让他们赶紧打扫粮仓、地坪,准备堆麦子。再让吴耆老沿地敲锣喊人赶紧收工,到他家集合开大会。
他们商量了这么久,件件都与村里大家有关,自然要说与他们知道的。
方小福看着突然紧张起来的气氛,突然想起很久以前看过的一部电影。
和鬼子战斗着的村民为了不让成熟的麦子落在坏人手里,连夜抢收,等坏人一早带着人马赶过来收麦子时,已经只剩下一片空地了。
突然紧张起来的气氛也让二祖爷爷他们情绪高昂起来,连声问方山村人手够不够,不够就从大刘村调人过来。
村长大伯却笑着说,够不够一会您看看就知道了。二祖爷爷听了哈哈笑了起来,他自然知道方山村人多。
于是村长他们往回走,方小福没见过这时代人开大会,好奇地要跟去,方子湛却拉着她问:“娘子,你跑来跑去不累吗?事儿咱们不是已经知道了吗?”
既然已经知道内幕了,还有什么好看的?
“好吧,那我们先回家歇歇,吃了晚饭再来地里看热闹?”方小福仰头望着她家少年兴趣缺缺的脸,于是小心翼翼地问道。
“……好,晚上我们来帮着搬麦子。”方子湛点了点头。只是他的决定却让方小福一阵感动。
作为读书郎,作为家境越来越好的读书郎,在完全可以不用这么辛苦的时候,他却没有选择袖手旁观。
其实他们完全可以抬些茶水过来,或者送些吃食过来给大家宵夜,一样能获得大家的称赞。可是他却选择与大家一起劳动。
只是,他有这心,她却不愿意让他受累,于是提议道:“大家要连夜抢收,只怕饭都吃不好,我们在家多烙些手抓饼过来给他们垫垫肚子好不好?”
方子湛看了她一眼,又点了点头:“也好,他们等下开了会肯定就直接下地了,这天还没黑,方便干活的。”
“那天黑之后呢?就靠月光照着大家?”方小福歪头问。
“四周地边肯定要举火把的,人多的话,分成几块来割,很容易的。”方子湛解释完便拉着她的手往回走,“咱们去和村长大伯说,咱们负责烙饼,再炖锅肉汤?”
“咱们家远了,锅也不够用,炖汤怕不够吃。不如在村塾门外架几口锅,咱们就在外面烙饼、炖汤,蒸馒头!咱把兄弟姐妹都叫过来帮忙。”
“好,让他们架锅、摆案桌,咱们从家里用马车运面粉过来。”方子湛笑着点点头,拉着方小福走得快些了。
方小福也有些兴奋,她穿越过来后在家没少下厨展示厨艺,可还没在村里户外掌过勺呢,今晚她要大展身手!
两人小跑赶上了村长他们,便说了他们的提议,架锅在外面,随便抽几个妇人过来帮忙就行,也不影响各家没被安排的人吃饭。
“好,小七儿,我回头就让人安排锅灶去,你去准备吃的,到时怎么做,你来掌厨。”村长一听立刻笑了,爽快地应了。
他可是好久没吃过小七儿做的菜了,烙饼也好啊。
二祖爷爷听说小七儿是个会做饭的,做的小吃也很好吃,便嚷着他也要去收麦子,他也要吃!
没想到威严的二祖爷爷居然还有这么一面,方小福当时就差点笑喷。
很辛苦才忍住了没笑出来,撇着嘴道:“二祖爷爷,今晚为了方便怕是不能做菜煮饭了,咱们就蒸馒头、煮饺子、烙饼,再炖个汤。”
“好!好!那也好吃!”二祖爷爷笑眯眯地连连点头。
“那您可要先在我村长大伯家里先吃点,垫垫肚子,我这边怕要晚了饿着您可不好了。”方小福只得哄着些。
“好!都听小七儿的!”
二祖爷爷的反应引来大家一阵哄笑。方小福这才笑了起来,大家都笑了,二祖爷爷总不好找她麻烦吧?
说好晚上的安排后,方小福就拉着方子湛飞快地走了。回到家看看时间还早,也就是下午四点多的样子,便把姐妹们召集起来,先和面。
家里没条件存奶油,于是方小福先交代大家和着面,她和方子湛赶了马车去镇上,先找三婶娘要了些奶油糕。

  ☆、425.第425章 他们都不能冒这个险

又把集市屠案上的五花肉、前腿肉、排骨、猪肺、猪肝、猪肠都买了下来,又买了四板豆腐,然后去林家杂货铺买了一百副碗筷子,都用竹篓装着。
回家时在镇口碰到大哥和二哥赶着马车回来了,四人见面高兴地打了招呼,方小福主动说起今天的事情,听得方子健和方子元皆是大惊地瞪着她。
“小七儿,你真是善变啊,这人还没送完,又要接回来了。”好半天后,方子元才没好气地从旁边马车上斜睨过来。
“我也不想这么劳师动众呀,这不是怕人家的闺女们出事儿嘛。咱手袋出事不要紧,大不了不做了,可那些闺女若是有个什么,咱们老方家都完了。”
方小福一脸无奈地解释。
大家听了都沉默了,因为小七儿说的是对的。既然有人盯上了这些小闺女,不管只是好奇八卦,还是别有用心,他们都不能冒这个险。
“那咱们明天就去把人都接回来吧。”方子健看了方小福一眼,继续赶着马车。
“嗯,只要没被那些人跟踪到地方,暂时还算是安全的,但时间长了肯定不行,院子里突然住进了这么多人,左邻右舍肯定会知道,会打听。”
“咱们大杂院今晚收了麦子和菜,明天就平地、进材料,明天应该能摆动工酒。”方小福扳着手指算着,“半个月不说修完全部,一半总可以吧。”
“小七儿,咱们村的人都不是专门做工匠的,会建阁楼吗?”方子元歪头看过来,好奇地问。他以前少回老宅,并不清楚。
“小七儿,那阁楼只是用来吃饭和做活儿,并没有别的用处啊,不建不行吗?”方子湛也看过来。
此刻路上只有他们两辆马车并行着,后面远远地还有一辆驴车,正是王胜大叔开始跑回镇上到方山村这条线了。
不过如今方山村男人女人、闺女、读书郎们都在忙,出门的很少了,他载到的客人并不多,不过如今他也不缺这点赚头了,就是闲不住才跑起来的。
不过方志真已经将方小福的意思转告他了,他近期除非送家俱,不然不会再去县城里。这会儿看见前面两辆马车不由疑惑地眨了眨眼。
方小福这边说完连夜抢收,她负责大家的晚饭这些事儿后,方子元那边也把他们一天在县城里的事儿说了说。
他们兄弟一早送了一车小闺女进城后,就去找了中人葛长兴问新宅子的市价。
葛长兴一看契纸便说这是年初经他的手卖给徐家的,宅子实价八千两,中人费和县城备案等费用是五百两。
知道方子元是徐家外孙,现在这宅子被他舅舅送给了他们家后,不由在心里咂舌了好久。这文先生都认的什么义妹啊?崛起也太快了吧?
不过葛长兴嘴上并没有多说什么,就带着兄弟俩去县衙换了户头、重新立了档。因为是他带过去的,县衙师爷到是没收多少钱,五十两意思了一下。
拿了新的契纸,兄弟俩也给了五十两银子请葛长兴喝茶,然后就赶去城东找二表叔,一起去看了那座有大园子的新宅子。
他们在里面逛到中午才逛完,不由惊叹不已。
这后院里竟然有十二座小院,甚至有两座还是大院中套小院,小花园也多了两个,面积可比之前那座四千两的大了一半还多。
难怪要值八千五百两银子的市价,不,现在是八千六百两了!
不过这座大宅虽然没有装修什么,但当初徐家买了确实是想搬过来住的,因此派人打扫干净了,门窗都翻新过,只是还没装新帘幔,没有放家俱、器具。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