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女帝 (微云疏影)


  “人总是在自己不经意间便多出几个敌人。”裴熙装模作样地叹道,“魏王只怕做梦也想不到,他竟将你给得罪了。”
  秦琬纠正裴熙的说法:“哪里是将我给得罪了,他不给别人留活路,我却想好好活着。那就只有将他挪开,自己闯出一条路了。倒是你,那日瞧思摩的眼神也太炽热了些,我道你为何关窗,原来已被人逮着了。若非我无意中帮你遮掩了一番,以思摩的警觉,只怕早有所准备,哪等得到现在这样,一步步往你们挖好的坑里跳?”
  裴熙挑了挑眉,语气却有些沉重:“这人可不好惹,你莫要掉以轻心,他的隐藏和魏王不一样。魏王是天生自卑,一活到阳光下就要了他的命,草原却是个你敢冒头,别人就能掐死你的地方,你怕是不清楚吧?我先前也不知道,这些日子与江大人、阿润喝了几次茶,才知草原上至可汗,下到普通百姓,全都是一个样。亲兄弟非但会为了可汗之尊,首领之位杀得死去活来,甚至会为几匹马,几头羊,红刀子进白刀子出。”
  “这也——”秦琬还未说什么,裴熙便道,“中原也有为了争水争田打死人的,却多是与外人争斗,宗族内部少有明晃晃取人性命的,草原却不同。在他们看来,自己指不定什么时候便要靠马逃命,靠羊活命,人人都以自身性命为先,别人死便死了,一母同胞的兄弟也不例外!”
  秦琬听了,不免可惜:“若能将思摩留在这儿……”草原将弱肉强食发挥到了极致,思摩既是其中的佼佼者,将他放回去岂不是纵虎归山?东西突厥可没分裂太久,两边部落中说话极有分量的老年、壮年首领们,彼此还是沾亲带故的。虽说互相砍起来也没见手软,真要叙情分了,好歹有个说法不是?若再出了个冒顿一般的人物,那才是大夏的心腹之患。
  裴熙何尝不想这样做,但为国家考虑,这些异国使者可不能在大夏境内出事,否则四夷馆的事情就成了空谈,故他也有些不情愿地说:“留下来不行,找些麻烦却是可以的。”这一点,两人都心知肚明。
  
  第二百六十章 前朝旧事
  
  匡敏将代王府中发生的事情详尽回禀后,便恭恭敬敬地侍立一旁,眼观鼻,鼻观心。
  圣人眉头紧缩,极为不悦:“莫怪恪儿这般生气,藏锋一世英雄,怎能生出这样的儿子?”
  匡敏知圣人对苏锐还是极看好的,他也曾征战沙场,敬佩苏锐那等绝世名将,便道:“苏世子长于妇人之手,未免有些过于孝顺了。听说早些年,苏都护想将长子接到南方去历练,顾虑到南方多瘴气,到底还是没成。”
  短短两句话,就将过错全部推到了莫鸾的身上,丝毫不说苏锐半分错处。
  圣人想到苏锐远在边疆,身旁也无人服侍,一心为国尽忠,妻儿却一心一意地跟着魏王的步调走,便觉不是滋味。他沉吟片刻,才道:“诚国公呢?”
  “已被丽竟门的人带了回来。”
  “走,去看看他。”
  诚国公府的地位虽然特殊,可这天下终究是秦氏皇族的天下,一旦查清诚国公府心怀不轨,虽不好明着动手,暗中将这一家控制起来却是不难的,尤其实在早有准备的情况下。
  诚国公也有六十余岁了,鉴于圣人要与他私下商谈,丽竟门的侍卫在大统领的默许下,给诚国公灌下了麻药,又将他的身体用绳索牢牢捆绑在椅子上,手脚用锁链铐住。圣人见状,虽然唏嘘,也没说什么。
  处境虽如此狼狈,诚国公却异常镇定,从圣人进来的那一刻,他便牢牢地注视着圣人,见圣人步履从容,无一丝疲态,不由怪笑起来:“秦恒啊秦恒,我还是小瞧了你,各国使团都在,你竟敢对容家动手。”
  匡敏给圣人拉了一张椅子,圣人坐了下来,平视诚国公,异常心平气和地问:“朕自觉对容家不薄,先帝与太祖亦对容家百般厚待。如今四境升平,百姓和乐,你们为何要做出这等事来?”
  造反得若是燕王容襄的儿子,圣人还能理解——当惯了呼风唤雨的诸侯王子,忽然从君主沦为臣子,接受不了这等落差是正常的。可当年废太子闹事,又逢柔然入侵,内忧外患,他们大可反叛,却没丝毫动静。现在却……再说了,这位诚国公,他只是容襄的孙儿啊!容襄死的时候,诚国公还未出生,哪有这样大的仇恨,放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不要,来玩这么一出?
  诚国公闭上眼睛,一副“我什么都不想说”的样子,淡淡道:“胜者成王,败者为寇,何必多说呢?”
  “朕并不是嗜杀之人。”圣人神色淡淡,话语却蕴含非比寻常的力量,“朕也老了,当了一辈子的明君,不介意晚年被人喊几句昏君。”
  “你——”
  “朕相信,这样大的事情,你即便会告诉儿子,也不会告诉孙儿。”圣人平静地说,“都是半截身子埋入黄土的人了,哪能不期望下一代好呢?知晓此事的容家人,朕会赐他们一个体面的死法,断不至于损了容家名声。不知情的容家人,心态端正了,朕也不是不能容的。”
  诚国公虽一心谋取圣人的江山,却也将圣人的德行看在眼里,他沉默许久,方叹了一声,无奈道:“秦恒啊,你都七老八十了,就不能糊涂些么?”
  圣人不以为忤,反有些感慨:“儿孙不肖,只能靠这把老骨头撑着了!”
  “你也莫要一而再,再而三提起他们,动我心绪了。”诚国公哼了一声,又沉默了半晌,才道,“秦严他根本不知道,先祖放弃与异族合谋,究竟牺牲了多少。先祖,先祖……”说到此处,竟是老泪纵横,“我们这一脉,不姓容,而姓徐啊!”
  圣人心里咯噔一下,随即自嘲一笑——到底老了,虽想到这一层,见无人对得上也就忽视过去,竟未曾往深里想。
  也罢,徐然能容得下刘家子弟,他就容得下徐家后裔!
  正如诚国公对圣人的品行深信不疑一般,诚国公素日德行如何,圣人也有数,他知诚国公敢说,此事就一定是真的。但出于谨慎的考虑,圣人免不得多问几句:“惠帝只有三子一女,无一人幸存。再往上推,成帝统共五个儿子,也未听说谁的后裔活了下来。”当然了,皇家秘事,谁能说得清呢?在忠臣、死士的护持下,真有漏网之鱼也未可知。
  “不是他们!”诚国公不屑道,“成帝窃国之贼,如何配当容家先祖?我容家的祖先,不是别人,恰是成帝的嫡长兄,昭明太子是也!”
  此言一出,圣人也为之动容:“昭明太子?”
  “正是!”
  真要说起来,这也是前朝的一桩憾事了。
  前朝最末的三个皇帝,分别为庄帝、成帝和惠帝,庄帝一生平庸,无甚拿得出手的政绩,唯一被人称道得便是生了个好儿子,即昭明太子。
  昭明太子才华横溢,深通礼仪,性格纯孝,喜怒不形于色,简直是一个近乎完美的人。庄帝元后重病,他不顾庄帝和群臣的劝阻,从东宫搬去椒房殿,衣不解带地伺候母亲。庄帝生病,他更是每口汤药都要亲自尝了温度,才会喂给父亲。
  对待百姓,他宽容体恤;对待群臣,他礼贤下士;对自身,则严格要求,节俭勤奋,也让朝堂内外一扫奢靡之风,大家都学习太子,不涂脂抹粉,不穿锦衣华服。他本就博闻强识,又酷爱读书,身边跟着大批好学之士,一道编纂《文选》,至今仍被士林铭记。满朝文武,宫内宫外,坊间乡村,无人不赞太子仁德宽厚。
  或许真应了“情深不寿,慧极必伤”那句话,昭明太子才过弱冠,便生了个一场重病,缠绵病榻一年之久,终是敌不过天命,离开了人世。庄帝哀痛欲绝,没过多久也去了。
  由于昭明太子太得人心,诸皇子从未想过自己有登基的可能,太子、庄帝先后去世,妻族手握重权的成帝便成了最后的赢家。奈何成帝却是典型的过河拆桥之辈,没登基的时候,妻族势力自是越大越好,登基之后便瞧发妻百般不顺眼,卯足了劲要立吴贵人所出的皇长子为太子,不肯立皇后所出的二皇子为太子。
  若非成帝立嫡立长的这番争执,夏太祖秦严指不定还困在大燕的楚国公府,做着他举步维艰的楚国公世子,与大燕共同覆灭。哪会坎坷飘零,跟着难民一路逃亡,最终留在秦川,又趁势而起,建立了大夏?
  提及先祖,诚国公骄傲至极,复又咬牙切齿:“成帝宫婢所出,奸佞成性,觊觎皇位,戕害昭明太子。昭明太子自知时日无多,恰逢太子妃又有身孕,便以‘照顾太子’为名,设法瞒住太子妃孕事。饶是如此,依旧被成帝发现并迫害,不足月便产下一个男婴,即我容家先祖,亦是我的曾祖父。曾祖被送出宫中,流落民间的那些年,成帝依旧派人秘密追查,我容家不得不东躲西藏。”
  “后逢天下大乱,祖父趁势而起,出于种种考虑,不敢恢复徐姓,自觉愧对祖先,对天立下誓言——此生若不能仿效光武,光复大燕江山,便不敢以昭明太子后人自居!”
  说到此处,无论圣人、匡敏还是诚国公,都是一阵唏嘘。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