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异世农家 (守着鱼的老猫)


  送走了官差,坐到了凳子上,陈二才感觉自己是确确实实的双脚踏在地上。
  陈二媳妇见儿子和儿媳们忙着招待乡亲们喝甜水,旁边也没别人,就对陈二说道:“老幺以前一次次没考中,我们本来都不想让他再考了,是王家一次次帮着他。这个人情可大了,你以后不能再到处说王家靠着我家那病牛发家的话了。要不然就显得我们陈家忘恩负义,你可能听我的话?”
  陈二飘飘忽忽的点头,陈家好几代人除了远房有个叔爷三十多岁,考中个秀才,就再也没有出过秀才以上的读书人。自家更是祖辈多少代全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泥腿子,就连当初王家让媳妇把老幺送去王家学堂读书,自己也是不愿意的。都说百无一用是秀才,别到时候,自家老幺书没念好,农活再干不了,以后谁来养活他啊?!也是王家说只要他能好好念几年书,以后即便不能考中秀才、举人,王家也会聘用他做个管事账房什么的。他这才放手让老幺去读书的!没想到,自家祖坟竟然冒烟了,倒让老幺中了个举人。这下,他可再也不会到处说王家不仁不义了。
  王家当然会在意陈二动不动就说自家是靠着陈家的病牛发的家,但是这事又辨无可辨,只能这么膈应着。如今陈家老幺终于不负众望,得中举人,王家众人全都感觉头顶上的乌云终于消散,晴空万里,光照四方。总觉得压在身上的重负得以卸下,拿了人家的也终究得以还上。
  王家这边的文超、青竹还有他们的一个小堂叔,一个堂弟,也都一起得中举人。镇上学堂送考十八个,得中十二个,合浦镇再一次成为远近闻名的传奇。
  孙举人虽然自己的学堂成绩也算的上是很不错的了,但是他依旧是对史长运这个曾经的学生,满满的都是佩服。
  由于举人在合浦镇和王家已经属于常态,又加上他们还要参加鹿鸣宴,家里就没有再做什么庆功宴这类的活动,只让他们专心准备来年的会试。
  孩子能不能中举。对于二丫和小虎来说,真不是看的很重,所以也不会单单为着这事打转。他俩还要忙着给即将远行的船队置备要带走的货物。还要配备去西边边城互市的货物。
  陈福金带着一只船去瓷器之都为几家采购此次要带去远洋的瓷器。阿静在请青竹到家之前就已经传信给二嫂,想要两个舅舅也跟着去远洋挣点钱,并且还请求嫂


[正文 第四百九十一章 水库水渠要利用]

  也是他们运气好,赵福金去买瓷器的船还没有回来,就有一大队远洋来的洋商来到合浦镇,这个商队是由原来的老客户带了几个新加入的商家组成的。镇上的人每隔两三年都要见一次这样长相完全不同的人种,早已经习以为常,只有一些还没有看过外国人的会远远的围观一下。倒也没有当初那四个洋人过来时几乎全村出动过来围观,造成的那么大轰动。
  今年因为有陈鑫这几个会熟练交谈外文的人在,倒是给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很大的便利,其中还有一个因为见到陈鑫他们几个而欣喜若狂。原来这次来的一些人当中,竟然有一个小伙子是与陈鑫几个小子在同一个教堂办的学校里上过五年的学,彼此之间不单单是认识,而且很有些交往。他乡遇故知,不单单是中原汉人才会以为有的美丽故事,在这些远离故土的洋人那里也有着同样的感触。
  这个跟陈鑫几个差不多大的小子,在陈鑫他们面前,咕噜咕噜的说个不停,似乎要把他几辈子的话都要赶在这一会儿的时间说完。陈鑫几个当然也是非常欢喜有这么个远道而来的朋友,热情的带着他们四处走走玩玩。
  因为二丫家的存货不多,陈鑫他们便留下两个人在家代课,其他人分头带着这些洋商去周边各地,另外购置一些他们适合带回去的货物。他们这么一耽搁,正好就赶上陈福金带着满满一船舱的瓷器回来。相比较于瓷器的笨重和易碎。这些洋商更喜欢丝绸、茶叶。他们需要的茶叶已经在南边购置权当,原本只要过来王家购置王家的丝绸制品、皮毛衣服、针织毛衣、高档毛巾制品等把余下的船舱填满。只因为王家存货不多,便都临时增加了不少丝绸的分量带走。由于他们这次购买丝绸是有王家人帮忙搭桥牵线。使得他们的进货价比往年便宜了小一半,平常四船货的价钱如今能装满六船。
  这些人当然是又高兴又感激,见到王家回来的装瓷器的船,吃重太深,明显是不能经受海里风暴时的惊涛骇浪,便都主动帮忙空出自家的一部分船舱,把王家的瓷器倒换出一部分装进来。也是因为这件事。让二丫知道自家真是单凭了一腔热血在做事,还有很多都是糊里糊涂的。好在王家是个有好运的,就在他们还没有出发的时候。就送了这么个老跑海面上、很有经验的商队过来,这一次二丫的心算是妥妥的了。为了他们回程的完全系数更高,又切切的邀请这些洋人,等王家商队回程的时候。希望他们一定一定要一起过来。受到二丫如此殷勤的邀请。这些洋人都非常高兴的应诺,必定会跟着他们一起过来做客。
  这边还没有送走要出海的商队,小虎带着的商队倒是已经到了曲家坳。
  彭运海彭运江两兄弟得到传信,早早就在路口等着。见到东家那高高挑起的王家商队的番号,骑着马便迎了上来。
  “东家!你们这一路吃苦了吧?”
  小虎苦笑着:“嗨!谁知道那边修河这边又在修路呢!这一路上到处挖的都是坑,又没有其他路可走。可真是受罪!”
  原来靠近河边江边的人家,都被征去修河坝,而内陆地区离着江河远的州府也不闲着。向工部要了水泥,征人征料忙乎修路。
  他们征召的一些民工。当中也有不少是当初在曲家坳修过水泥路的,被官府得知后,全被安排做了工部主管的副手。因为他们的提议,在修路的时候,倒是没有一段一段的挖断,而是照着曲家坳当初修路时那样,一条路分左右两半来修。一半道路保留让人行走,另一半挖深垫石头、铺石子、浇水泥。要不然小虎他们根本就没有路可以走,这一路虽然受罪了些,不过好歹大家都顺顺利利的过来了。
  彭运江回道:“我倒是得了信,说前面那条官道正在修建,不过还能走车。又想着不管怎么说,您这趟都得要亲自过来,便没有通知您这事。”
  小虎点头:“你的想法倒是没错,你就是通知了我、我也还是要来的。不过,你如果事先通知我了,我也能提前做个准备,带上两块大木板,遇到有坑洼太大的地方,还能用大木板搭上过车。这次的两块大木板,我们还是临时在路边村庄买的木料找木匠帮着现做的。”
  彭运江羞愧的低头,小声的回道:“是我错了!以后有什么事我一定会告知东家!”
  小虎拍拍彭运江的肩膀,“很好!以后有事要尽量说出来,不要在心里揣度,那样很有可能会误事!”
  “是!东家!”
  小虎把车队和跟随人员都安排在曲家坳办的路边客栈住下,自己随着彭家兄弟往回走一段路程去新居。
  他也是有将近四年的时间没有过来,现在看到这儿还真有些认不出来。
  宽敞的水泥路两旁是长得已经很高大的杨树,即便会有很深的大雪,因为有这两行高树矗立,也不会在雪地上迷路。夏天炎热时期,有这如同大伞一样的树冠遮挡,行人走在其中阴凉清爽,不会因为太阳直射或者温度太高而中暑。
  两行大树的外围三尺远的地方每一边都有一条建在水渠岸上的花坛,花坛的下面是水渠。水渠的两旁是水泥筑成的堤坝,微微倾斜。堤坝上面的两边都建有成人小腿高的花坛。再往两边看过去,就是几丈远的民居。这民居建的非常整齐,从东头到西头,就跟眼前的大路一样,如同一根线扯下来的笔直。
  小虎看着这样的房子,心里有些不踏实。问当初知道内情的彭运江兄弟俩:“这房子这样建的话,要是赶上山上的洪水下来,可不就被冲了吗?”
  彭运海回道:“应该不会!我们背后的几座山都已经勘察过。每年都会有泥石流下来的那几处,全部都修了疏导水渠,有明渠也有暗渠。那个水库就是这一片最大的洪水区,也已经修了大水闸和泄洪的水渠。去年的几场大暴雨之后,我们这儿一点事都没有。”
  “这样的话,那就没事了!我怕的就是一旦有个什么事,到时候都得要你们知府担着!”听说没问题。小虎便放心了。
  绕过水泥路北边的民居,便能看到他们王家开荒的地,除了凹地没有种庄稼。全部用来放牧。其他平坦的地方,全都种上了土豆、棉花、西红柿、白高粱(制糖用的)、红高粱、玉米、小米等适合此地又能高产的粮食。
  想起今年人员缺少,王家本族其他家,在耕种来不及的时候。找这边借了不少的人。便感谢彭家兄弟:“听我本家的几个兄弟回去说。今年耕种得亏你们帮忙,要不然他们家的地就没法种下去。你们都辛苦了,年底想着给大家每人发二两银子奖励。”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