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世农家 (守着鱼的老猫)
- 穿越重生
- 作者:守着鱼的老猫
- 更新入库:04.10
尤其是财物工具这一块,最容易在几个组里混合。按照真正的严格管理制度来说,哪怕是一个破扫帚都是不允许从这个组借到那个组却跑到另一个组,然后就下落不明的事情发生。
又或者,某一天突然有个很大的支出,这个为什么会出现?有什么特殊事件,也要注明。到时候在记事档案和账务项目都相合的情况下,也能保证财务的清明。”
朱长明自诩自己在管理上已经很通透了,没想到还有这么多没有考虑到的。怪不得稍微忙一些,自己和手下那些人就要手忙脚乱的。财务这块也是,只要事情一多,就乱起来。往常还能在总部下去查账的时候,帮着清理清理,一般都能核对的出来。这次实在不行了,因为这季节又到了旅游旺盛的时候,一下子涌上来好多的游客。餐饮和住宿上的账猛增太多,财务不够用,忙忙乱乱当中记错了很多,到了第二天这账就怎么也核不清楚。这都连着十来天的账都是糊里糊涂的,他终于坐不住了,赶紧跑回来借人。如果,早能想到东家娘子这个方法,今天又怎么会如此慌乱?!
“谢谢东家娘子的指点,这次回去就将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进行重新分派和调整,也将各个不同类型产业分开管理,并且建立独立的财务项目。”
朱长明的确算得上是个人才,二丫只是这么提点一下,他立马就能知道怎么更加合理的将管理和财务做好。不过,即便他真的能够尽快的把芦苇荡这种产业多而复杂的管理做好,二丫也会安排两个经过培训的管理人才过去帮助他。
“那边的产业太多,你和蒋玉明两个还是忙不过来。除去下面各产业的组长由你和蒋玉明考评出来,另外,我从培训部给你要两个管理人才和四个财务专员给你带回去。每个小部门的财务人员必须是总部财务派过去的才能任用,像农庄、花草、芦苇这些财务简单,流水账比较少的,就两三个小分部合用一个会计,像风景观光区这一块最好要分配三到四个会计。你的总财务至少要三个,一个总监两个会计。
按照这个分配的话,你根据那边的情况看看还需要几个财务人员,这次都一起带过去。要不然等他们全部都被分配走了,你再想要恐怕又要等很久。”
“谢谢东家娘子!那我先去镇上跟他们要人!”
“去吧!”
朱长明走后,二丫和小虎还是不放心那个所谓的县令,便想着传信给吴风刚,请他帮忙查查这个县令的底。吴风刚现在已经被提升为天下行斥候这一块的副头领,品级居然高到武官正六品,相当于千总的官位了。做了官的吴风刚并没有完全放下王家的事情不做,只管着他们斥候的事。他依旧是一边做着斥候,一边忙着王家开源。不过重点变了,以前是王家的开源为重,现在是斥候要查探的情况为重。不过,一旦王家真有什么需要帮助的,他还是会最先处理。
给吴风刚的信通过李镖头传出去之后,夫妻俩才放心下来。
但是史馆长知道这事之后,却不赞成他们花大钱修外府的路,认为此举得不偿失。二丫只好跟他解释他们两口子答应修路的原因:“原本这事不搭理也行,就是我想着要是这知县真是个好官,我们就算是既帮了他也帮了自己。毕竟,他们县城离着府城不远,真要出水泥和吃食的话,其实也花不了多少。再说了,我家芦苇荡到县城的水泥路已经修通,要是到府城这段道路也能连通,行走方便了,以后的游客定会加倍的多。还有,里面的水产也能提早好几天送到各地,我家的车队省下很多时间也能做更多的事情。从长远的利益来看,修这路对我家来说还是很划算的。我和小虎也就是考虑到这些,才决定愿意合作修路。当然了,如果这个县令有什么不妥,我们也不会傻乎乎的往上撞,就是拒绝他也不用担心他打击报复。”
二丫他们不用担心那个县令打击报复,史馆长倒是相信,既然修路对他们有利,他便不再说拦阻的话。倒是凑近小虎身边,逗着小虎抱着的小小人。小小人半睡不睡的、半睁着眼睛懒洋洋的靠在爹爹的胳膊弯里,偶尔睁开眼睛看看眼前逗弄他的半老头儿,又漫不经心的把眼睛半眯着,那种似乎不爱吊你的样儿,可好玩了。把史馆长乐得不行,又不敢大笑,生怕惊着小小人!
“这小子起名了没有?要是还没起名的话,我来帮他起一个!”
二丫笑着回道:“史大馆长!这都多久了,还能没起名?!早就起了,大名叫文凡!小名叫懒小子!”
史馆长终于忍不住笑出声:“他这小名起的还真形象,你们看他这懒洋洋的样儿,不是懒小子是个甚?”
小小人不知道是不是听明白了这几个老坏蛋,说自己坏话呢!史馆长话音一落,他就“哇!——”的一声开唱,小虎赶紧抖着胳膊、扭着腰、摇摆着屁股,紧急启动摇车的功能。
史馆长瞪着个眼睛,吃惊的问小虎:“他、他、他不会是听懂我说的话吧?”
这下轮到二丫狂笑不止了,“史大馆长!您以为这孩子是什么人呢?还能听懂您说的话?您可真敢想象!”
小虎也跟着摇头:“他哪能听的懂啊!他正在酝酿着睡觉呢!可您倒好,说话声音那么大,把他惊着了,能不生气哭闹?”
“切!这臭小子脾气可真大!害的我还以为遇到传说中的神童了呢!”好像真是自己说话声音大了点,惊着孩子了,史馆长有些郁闷的小声嘀咕。(未完待续。)
[正文 第四百八十九章 青竹回]
大伯大伯娘还在小龙家忙着几个小子的亲事,青竹在小堂弟过完满月之后就不打算等候爷爷奶奶了,今年的乡试他也要参加。也许是受到亲娘的影响,在儿女情长这方面他好像并不是很重,跟何家大姐儿告别的时候,也没有那么的难舍难分。
青竹到家的时候,二丫正在接待轻易不出门,出门必是有事的太爷爷。太爷爷虽然已经八十多岁了,除了耳朵有些聋,身体却很棒。他不愿出门的主要原因是耳朵听不见,别人跟他打招呼、说话都接不上,闹了不少的笑话。老人也是有脾气的,久而久之就羞恼了,再也不愿意出门,家里来人也是哼哼唧唧爱理不理。反正他是老大,谁都在他之下,不理谁都得罪不了。
今天之所以会屈驾光临二丫家,也是他三孙子王守成托他帮忙做说客。
几年前,三叔的货在京城东郊码头被扣,给了太爷爷一个水头还不错的玉镯子,让他带给小龙媳妇做见面礼。原意是想着孔家在京城有些势力,能够走门路把货物给要回来,没想到最终却是二丫找的人,没花什么银子就把所有货物几乎是没有少的拿了回来。他那时才知道,这个侄媳妇的能量很大,大的超过他能知道的。那时候,他就有些后悔过早的脱离二丫,自己单干。
这几年,因为朝廷对商户一些苛刻政策的放宽,使得各地的商业都日渐兴盛。跑商的商队也越来越多。三叔的生意虽然还是很不错,但是利润却下降的厉害。从最初一万两银子的货物能纯赚六千两的利,到现在只能纯赚三千两甚至更低。他的心越来越不踏实。就想着有个更好更稳妥的路子,正好就得知二丫要组队做远洋生意。因为他当初就是因为远洋危险才趁机脱离二丫,自己单干,现在自己就是有心思想要跟着二丫去远洋做买卖,他自觉也没那个脸开这个口。
从之前二丫二话不说就帮着把他的货物给要回来的事上,他发现要是爷爷找二丫有事的话,二丫会连爷爷开口都不用就主动答应了。因此他就求着爷爷帮他说项。让二丫允许他跟着船队一起做远洋生意。
三叔的小心思就是多,其实二丫对于他脱离自己单干没有过半点怨言。今天太爷爷刚张口说了那么点意思,二丫就明白了。立马点头同意。可是太爷爷耳朵聋,说的太多也自己也很累,只好一边点头一边从胸腔里发声说话:“可以!太爷爷,下午我过去跟三叔说说。您在这儿吃饭。今天有好酒给您喝!”
太爷爷还就喜欢和二丫、小虎这两孩子说话。他俩说话他都能听得见,还清清楚楚的,一点儿也不会听岔闹笑话。只是这两孩子有一桩不好,就是话太少了,自己唠叨十句也换不来他们一句。
“好好!”太爷爷高兴的应着,端起茶杯小小的喝一口。十几年过去了,他也学会了品茶,虽然没有陈掌柜那么多的讲究。但是他也能做的像模像样。
饭菜没有上桌的时候,青竹就骑着马到家了。二丫看到只有青竹一个人回来。有些诧异。“你爷奶呢?怎么没跟你一起回来?”
“奶奶忙着给叔叔哥哥们做媒娶亲,忙的可有劲了,哪里还舍得回来!”青竹带着打趣地味道回答着奶奶的事。
原本二丫一直也是惦记着那边小子们的亲事,这次大伯娘帮着解决倒是帮了她大忙。便高兴的追问:“那怎么样了?都有哪些找好了对象?”
“婶婶放心!奶奶本事大着呢!叫那些个单身的叔叔哥哥全部都找到了媳妇,我估计这会儿说不定都已经成亲了。”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